正文

美軍北方司令部官員:網絡攻擊或為核事件前奏 (3)

(2013-02-27 11:16:01) 下一個
美軍北方司令部官員:網絡攻擊或為核事件前奏
2013-02-27 10:58 來源:參考消息 有0人參與
收藏 打印字號: T|T

《紐約時報》:中國黑客事件的爆發顯示了在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之間,日趨惡化的網絡冷戰
  外交部據理力爭反駁
  25日外交部例行新聞法會上,有記者問“據報道,有德國政府機構和企業遭到疑似來自中國的黑客攻擊,中方是否會就此進行調查?”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稱:關於網絡攻擊問題,中方已多次闡明立場。我想指出,當前網絡安全問題的主要症結是,有關國家將網絡作為新的戰場,大力發展網絡戰能力,拓展網絡軍事同盟,主張網絡威懾,推動製定網絡交戰規則,為其發動網絡攻擊正名。
  網絡新冷戰?
  《紐約時報》中文網26日發出報道《中美麵臨網絡冷戰》,稱中國黑客事件的爆發顯示了在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之間,日趨惡化的網絡冷戰,與過往幾十年發生的我們更為熟悉的超級大國衝突有多麽不同。從某些方麵來說,網絡冷戰不那麽危險,但從另一些方麵來說,它卻更加複雜、破壞性更強。
  文章稱中國和前蘇聯不同,與其說它是美國一個徹底的敵人,不如說中國既是美國經濟上的競爭對手,又是重要的供應商和客戶。一位情報官員說,“我們被告知,直接羞辱中國會帶來嚴重後果。那樣做隻會讓他們更迫切地維護自己,采取更民族主義的態度。”
  美國官員說,接下來幾個月,華盛頓將對包括習近平在內的中國領導人私下提出警告。
  戴維·羅特科普夫(David Rothkopf)上周寫道,這是一場“冷戰”,不僅是因為其攻擊通過遠距離進行,還因為“它可以無限期,乃至永久地進行,也不會引發一場真槍實彈的戰爭。至少在理論上是如此。”
  安全是外殼,經濟是核心
  對於西方媒體炒作中國黑客並將矛頭直指中國軍方,複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潘銳認為,美國巧妙地將網絡安全議題轉變成了雙邊貿易問題的新抓手,旨在迫使中國在貿易問題上做出讓步。他預計,在美國成功為中美雙邊關係設立起新的議題之後,緊接而來的將是新戰略中準備已久的一係列外交、貿易及法律的連串配合行動,“值得中方警惕。”
  前美國國務院高級官員、現任美國戰略與國際 研究中心網絡安全專家的詹姆斯·劉易斯也預計,假以時日,美國政府很可能要在某些方麵對華施壓,如拒絕發放中國研究人員的訪美簽證,或拒絕某些中國企業使用美國銀行的服務等。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關鍵字: 黑客 黑客行為 威脅論 歐洲宇航防務 TPP
責任編輯: 常曉宇
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