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習近平講話風格剖析:喜用俗語,善於穿插毛澤東詩詞
(2013-01-29 21:40:03)
下一個
IBTimes中文網特約撰稿 黃山 | 2013年01月28日 星期一 08:15 AM
自從去年11月14日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率領其他六位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麵以來,習近平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總書記已經超過兩個月。在過去的60多天裏,已是黨內第一把手的習近平,有兩次離京考察。
(圖片來源: 網絡)
習近平講話喜用俗語,善於穿插毛澤東詩詞
去年12月7至11日,習近平先去了在改革開放中先行一步的經濟大省廣東,給深圳蓮花山的鄧小平雕像獻花,並對曾經陪同過鄧小平南巡的原珠海市委書記梁廣大說“要繼續堅持和擴大改革開放”。
半個月之後,習近平再度啟程,來到自己仕途的起點河北省,在該省阜平縣慰問貧困群眾並考察扶貧工作。在河北省阜平龍泉關鎮顧家台村村委會的座談會上,習近平同要求把惠農和扶貧一係列政策全麵落實到基層。
上述兩大考察,被外界解讀為新一屆中共中央有意釋放出“既要堅持改革開放、亦要實現共同富裕"的信號。但是,一個已為政經觀察者們注意到,但卻又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的細節,是習近平在顧家村座談會上的發言:"我非常不滿意,甚至憤怒的是扶貧款項被截流和挪做他用,和救災款被挪用一樣,那是犯罪行為。”
這是近年來,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領袖第一次在公開場合中如此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憤怒”。如果將習近平和胡錦濤兩任總書記的行事和講話風格做一番比較,的確會發現兩個人在氣質上是會有所不同。
無論是離京考察、作工作報告還是在會見外賓,電視鏡頭前的胡錦濤,總是用正確無誤的書麵語,神情嚴肅發表著講話。無論是在說“憤怒”、“擔憂”還是在表達“感謝”,他總是嚴格地代表著“中方”、“中國共產黨”和“國家”。
新任總書記習近平在過去的兩個多月中展示了更為強烈的個人風格。就在當選總書記不久之後的參觀《複興之路》展覽時,習近平的講話中亦隨處可見即興講話的痕跡,口語和語氣詞的出現頻率明顯多於他的前任胡錦濤。
除了講話呈現出濃鬱的口語化傾向之外,習近平亦善於運用各種俗語和古典詩詞,讓講話更易於傳播和造成影響。
最先出爐的是“打鐵還需自身硬”。在11月14日的七常委記者見麵會上,習近平用了較大篇幅講述反腐問題,認為“黨內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提出“打鐵還需自身硬”。這一句平鋪直敘的俗語,被現場譯員翻譯為:To be turned into iron, the metal itself must be strong。
英國《每日電訊報》並沒有照搬中方譯員的版本,他們在引用這句話時給出的翻譯是:“To forge iron, you need a strong hammer”,也就是說,“為了打鐵,你的鐵錘得硬”;而美國CNN以及《紐約時報》的翻譯是“To forge iron, one must be strong”, 意思是“為了打鐵,打鐵的人得強壯”。
其實,無論是“鐵錘本身得硬”還是“打鐵的人得強壯”,反正習近平上台之初的黨內反腐宣言一下子成為國內甚至世界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所在。而此後,一些在中國民間流傳甚廣俗語,紛紛通過習近平的各式講話而得以登大雅之堂,甚至有了世界性的影響力。
在1月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召開,習近平發表講話時,一口氣提到了“決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等俗語。上述詞語早已流傳民間,用來諷刺中共官方和政府在反腐敗等問題的執行上存在著的並不徹底的弊病,而此次習近平並不避嫌地使用它們,除了具有要肅清弊病的針對性之外,亦算是間接對民間的期待作了回應。
十八大之後,中共高層多次力推“改文風、會風”,旨在肅清共產黨內積習多時的弊病,而習近平在講話中加入了一係列清楚簡明的俗語元素,可謂是"轉作風"最為積極的踐行者。
目前中國媒體上最為流行的習近平式的語錄,亦出自於他當日在中紀委會議上的講話。在提到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製約和監督,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製、不能腐的防範機製、不易腐的保障機製時,習近平說:“把權力關進製度的籠子裏。”而在此前,這已經是在中國知識圈裏流傳極為廣泛的一個句子。
與現任總理溫家寶喜用古詩詞明誌類似,習近平的講話中也曾多次運用過古詩詞。隻是與溫家寶屢次引用流傳並不甚廣泛且意旨深遠的《離騷》不同,習更青睞那些平白易懂的詩句。
在《複興之路》展覽上的即興講話中,習近平用了“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桑”和“長風破浪會有時”來形容中華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其中,“長風破浪會有時”出自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所寫的《行路難》,大概意思是“總有一天會施展自己的抱負”。巧合的是,李白所處的唐朝是中國曆史上最為輝煌的朝代,現在習近平所領導的中國共產黨,最終目標是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再如在中紀委會議的講話中,習近平還引用了“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後人”來規勸各級領導幹部要率先垂範,抵製享樂奢靡風氣。該典出自唐代典籍《意林·申鑒》,意為“禁令之施行須先己而後人,這樣才能令行而禁止,才能稱之為善禁”。
現在回頭審視《複興之路》講話中提到另外兩句詩詞。那是中共開國領袖毛澤東在戰爭年代所作的詩詞,用來指中華民族昨天的“雄關漫道真如鐵”,語出《憶秦娥·婁山關》,意為“人們隻是說婁山關堅實如鐵”;而“人間正道是滄桑”,是毛澤東寫於1949年的《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中的最後一句,其時中共軍隊勢如破竹,剛剛占領了蔣介石一方的老巢南京。
其實,在《複興之路》講話視頻播出之初,大多數政經觀察者隻是關注到了習近平講話的背景是鄧小平在深圳視察的畫麵,而對其引用的毛澤東詩詞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大多數知識界的人士看來,肇事與上世紀1980年代的改革開放,是中共第二代領導核心的鄧小平對第一代領導核心毛澤東所發動的十年”文革“所作的糾偏。而就習近平上任兩月有餘的言行舉動來看,新上任的總書記似乎計劃將第一第二代核心的精神資源都有所吸收。
今年的1月1日,習近平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特意引用了毛澤東《清平樂會昌》中的詞句:“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這是毛澤東在1943年夏天寫下的詩句。其時中共形勢危急,準備長征,毛的“心情又是鬱悶的”。但即使如此,他仍然堅持說“風景這邊獨好”。
如果你對它的含義還不太明白的話,且看習近平講話9天之後的2013年1月10日,十八大中央候補委員、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對該詞句的闡釋。在當天的會議上,萬引用了上述詩句來形容自己下轄的十二個區(縣)委書記的“匯報做得好”。
在軍界,習近平的講話引起的反響更為強烈。2012年12月上旬到中旬 ,習近平分在會見第二炮兵第八次黨代會代表和在廣州戰區考察時都要求,“能打仗、打勝仗”是強軍之要,必須按照打仗的標準搞建設抓準備。《解放軍報》的元旦獻詞四次提到“能打仗、打勝仗”這個關鍵詞,而隨後的解放軍總參謀部頒發《2013年全軍軍事訓練指示》,亦要求“全軍和武警部隊要緊緊圍繞能打仗、打勝仗的目標”,加緊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
擁有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法學博士學位的習近平,對中共黨史的認識亦頗為獨到。就在今年1月5日,他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講話,指出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兩個曆史時期。
“雖然這兩個曆史時期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決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對立的。”習近平在講話中要求,“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曆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曆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曆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曆史時期。”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支持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和要求回到毛澤東時代的呼聲都逐漸壯大,且不時會在學界和思想界產生碰撞。而習近平此番言論,無疑對凝聚中國當下略顯分散甚至不時產生衝突的各方力量頗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