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財經評論:趙令彬:歐美深層矛盾孕育完美風暴 Zt

(2013-01-24 20:26:06) 下一個
趙令彬:歐美深層矛盾孕育完美風暴
2013-01-25 09:12:28 來源:大公網
收藏 打印字號: T|T
  西方發達國今年或是麵臨轉折的關鍵時刻,困局無法再拖下去而要作出了斷(本欄1月23日)。世界銀行對今年的世界經濟前景轉趨悲觀,把全球GDP預測由半年前的3%下調到2.4%,並指出若美國的財政問題惡化,經濟將收縮0.4%,拉低世界GDP達1.4個百分點;若歐債危機爆發又將拉低世界GDP達1.3個百分點。發展中經濟的表現雖仍較佳,近期增長卻已下降至10年來的最低水平:去年隻增5.1%,而今年也隻稍升至5.5%。但這已較70及80年代的3.5%平均為高,故這兩年的回落或隻屬高位調整。
  在全球化下,一個主要經濟區尤其歐美若出事必將波及全球。雖然互動程度如何難以判定,但這已是釀成「完美風暴」的條件之一:一方出事可衍生骨牌效應。當發達國中歐美日任何一方出事,其他的難免受累,發展中地區亦難見脫?而減低影響,或隻有中國例外。
  無論如何,目前主要危險來自歐美日等發達國核心地區,所涉泡沫及相應風險有兩大類,其一是體製的深層缺陷,包括體製僵化市場被限死,和福利國家(welfare state)製度等。對此類問題華爾街日報評論作出了透徹分析(1月11日),指出歐洲的福利國家製度實已破產。在歐元區成立前,各國以擴大財赤及貶值來支付福利開支,而僵化的勞工製度卻令更多人失業而擴大此種開支。成立歐元區後,雖不能再貶值卻仍可增加財赤,且最初因利息被壓低更易擴赤,終造成國債過高的惡果。在這惡化過程中隻有德國例外,在歐元出世後即大力改革以提高競爭力,並終獲成功,故歐元區他國應效尤。以上評論確一矢中的,許多歐洲國家尤其歐豬國,在危機中均被迫進行改革,成效如何有待觀察,但所引起的社會及政治動蕩日深,改革最終能否成功尚未可知。
  另一風險來源乃各國應對危機的政策,特別是超級寬鬆的宏調擴張手段。當中尤以美日為甚,因歐洲已開始了財政收緊,貨幣放寬亦較有節製。以美國為例,長期的財赤擴大及高企,和聯儲局大量印鈔買債以壓息等做法風險日增。華爾街日報評論(1月11日)指出,長此下去聯儲局將失去壓息能力,由此帶來的惡果甚多,包括政府集資成本急升,聯儲局2.6萬億美元的債券資產價值大跌,資產泡沫脹大最終爆泡,和通脹急升等。60年代英國債市被高通脹拖垮的教訓必須記取。這些都是飲鴆止渴的後果,也是西方政經體製無法解決深層矛盾的反映。
  顯然,歐美體製僵化及盲目擴張乃引發「完美風暴」的最大風險源。由於歐美深層矛盾必須解決,泡沫也必爆,故出現「完全風暴」自有其必然性。
  
關鍵字:歐美經濟 財經懸崖
責任編輯: 愷睿
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