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神聖的領土釣魚諸島

(2013-01-24 10:37:30) 下一個


南小島


北小島


島上唯一登陸口


島上唯一避風洞

我國最東的島嶼是釣魚諸島東邊的赤尾嶼。釣魚諸島由11個無人島組成,包括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北小島、南小島、大北小島、大南小島等。

釣魚諸島位於台灣省東北,距基隆港約190公裏,距日本衝繩島西南約420公裏。釣魚諸島總麵積約5平方公裏,島嶼周圍的海域麵積約17萬平方公裏,相當於五個台灣本島麵積。

釣魚島本島東西長3.5公裏,南北寬1.5公裏,周長13.7公裏,麵積約為3.838平方公裏,是釣魚諸島中最大者。

早在明嘉靖年間,釣魚島和黃尾嶼被確認不屬於琉球,清初我國地圖就已刊載釣魚諸島。

釣魚諸島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勞動人民捕魚和采藥的活動場所,是我國的固有領土。每個中國人都關心著它的命運,都想知道它的過去和現在,矚目著它的未來。

據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所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記述,早在1430年完成的我國明朝《順風相送》一書,首先就提到了釣魚島是福建住琉球途中航路指標地之一,可見釣魚島早就為我國人民發現、利用。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陳侃在《使琉球錄》中完整記錄了明朝冊封琉球諸大使的航海經曆,又一次保留了釣魚島是我國首先發現的證明。

據曆史記載,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曾派人到海外追尋仙山,搜求長生不老之藥。當時找到的夷州,就是現在的台灣島。三國時期,公元230年春,孫權曾派將軍衛溫、諸葛直再次到過夷州。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鎮守福建的將領汪大猷在澎湖建立軍營,遣將分屯各島,那時台灣及其附屬島嶼(含釣魚島)在軍事上隸屬澎湖統轄,行政上則由福建泉州晉江管理。元代至元十六年至三十一年(1279-1294),元朝在澎湖設立巡檢司,管轄澎湖、台灣。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朱元漳派楊載出使琉球,詔告即位建元,並冊封察度琉球王。從此,琉球王均由中國皇帝冊封。官方與民間來往頻繁,中、琉關係十分密切。 


釣魚群島鳥瞰。圖中箭頭所指為釣魚島

釣魚島位於中國大陸與琉球之間,是冊封使赴琉球必經之地。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明朝派赴琉球的冊封使郭汝霖曾記述沿途情況:“五月二十九日至梅花所(今福建閩江口)開洋,三十日過黃茅(今棉花嶼),閏五月初一過釣魚嶼,初三日至赤嶼焉,赤嶼者,界琉球地方山也。再一日之風,即望姑米山。”不難看出,姑米山為琉球地界,赤嶼以近(包括釣魚島在內),是明朝的疆域。這從當時福建總督胡宗憲編纂的《籌海圖編》中也可得到印證,該圖集的福七、福八日上繪有釣魚島。台灣、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等島嶼都在福建海防範圍以內。

到了清朝,類似的記載更多,僅舉幾例,便可見一斑。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赴琉球的使臣王楫詳細記述了他們過溝(即衝繩海槽)祭海的情況,從中也可看出釣魚島當時的歸屬是明確的。王楫一行乘船從五虎門出發,經彭佳嶼、釣魚島,第二天到達赤尾嶼。使錄記載道:“薄暮過郊,風濤大作,投生豬羊各一。潑五鬥米之粥,焚紙船,鳴鉦擊鼓,諸軍皆甲露刃,俯舷作禦敵之情,久之始息。問:郊羲何取?曰:中外之界也。界辨於何日懸揣。然頃者信其當處,非憶度也。食之三兵之,恩威共濟義也。”“郊”字是祭祀的意思。“郊”字在某些版本裏是“溝”宇,即指衝繩海槽,意思是走出中國疆界時,要舉行祭海的儀式,以求保平安。

清同治二年(1863),胡林翼、嚴樹森等編繪了《皇朝一統輿圖》,其上用中文地名標出了釣魚嶼、黃尾嶼、赤尾嶼等島;而凡屬日本或琉球的島嶼,皆注有日本地名。作者在跋文中還特意注明,“名從主人,如屬於四裔,要雜用其國家語”。

釣魚諸島及其附近海域,一向為我國漁民捕魚作業、采藥和避風場所。由於東海一帶終年受東北及西南季風影響,黑潮從台灣東部向東北流。從風向和潮流看,由福建和台灣去釣魚諸島是順風順流。因此,該海域是我國漁民謀生的重要場所,我國漁民,特別是福建和台灣基隆、宜蘭的漁民,自古以來就在這一海域捕魚。避風。據台灣宜蘭縣資料,台灣漁民1969年在釣魚諸島漁場獲取的精魚約12萬噸,當時價值約為7000萬元台幣。釣魚島海域對中國漁民之重要可見一斑。此外,釣魚諸島還盛產中草藥材。早在清朝時,盛宣懷藥局就將采自釣魚島的藥材製成藥丸,“施診給藥,救濟貧病”。清光緒十九年(1893),慈禧太後特下詔愉,“即將該釣魚台、黃尾嶼、赤尾嶼三小島賞給盛宣懷為產業,供求藥之用”。

日本方麵無視大量曆史事實,竟聲稱日本人古賀辰四郎在明治十七年(1884)發現該島。對於這一點,古賀氏的兒子作了最好的回答;他隻承認其父曾去過釣魚島,而否認首先發現之說。已不說古賀氏逆風逆流能否到達釣魚島,即便他真的到過,也至少比我國人民晚400多年。

當時的琉球與日本對釣魚島的歸屬也十分清楚。在琉球政府編的琉球正史《中山世鑒》中,詳細介紹了琉球所屬36島的情況,並指出其西界為姑米山,內中並沒有包括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等島嶼。日本於1605年派兵攻陷琉球,並於1610年測量琉球土地,也沒有提到釣魚等島嶼。清乾隆五十年(1785),日本仙台人林子平彩繪《三國通覽圖說》中,明顯地把釣魚島與琉球諸島畫成不同顏色,以示區別;凡屬琉球的地區均用日文加注,而釣魚島等島嶼則沒有。

1874年,日本吞並了琉球。1879年(清光緒五年),清、日談判中,日本提出把琉球一分為二,衝繩以北歸日本,宮古、八重山歸清政府,清朝因想保存琉球宗社,未同意,後談判破裂。談判過程中始終未涉及釣魚島等島嶼,表明這些島嶼當時屬於清朝是沒有疑義的。

日本第一次想占領釣魚島是清光緒十年(1884)。當時古賀辰四郎到釣魚島采集鳥羽。回去後向日本政府提出申請開發該島。日本政府於1885年指示衝繩縣令秘密前去調查,所得到的報告稱:“關於調查分布於本縣同清國福州之間無人島一事,我懷疑與《中山傳信錄》中所記載的釣魚台島、黃尾嶼、赤尾嶼是否是同一島嶼?如果是,那麽清國不僅已派出過冊封中山王的使船,而且還給各島起了名稱,成為航行前往琉球的航標。因此,這次進行踏勘後建立國標,總覺得不妥。”由此,在是否立即占領釣魚島的問題上,日本內閣發生了分歧。日本內務卿主張建立國標,而外卿則提出:“近來清國報刊連載文章,風說我政府想占據台灣附屬島嶼,對我國特有疑態,如一有動靜,會不斷引起清國政府的注意。因此主張“建立國標,開拓土地等,應讓於他日之機會為妥”。據查,當時我國報界對日本的動向確有強烈的反映,《申報》7月28日轉載了《文匯報》的一則消息:“台灣東北邊之海島近有日本懸日旗於其上,未悉是何意見,故錄之以俟後聞。”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政府隻得暫時放棄占領釣魚島計劃,批示衝繩縣令:“書麵詢問之事,切記,眼下不可建立(指建立國標)。”

清光緒十九年(1893)慈禧太後為了嘉獎給她治病的盛宣懷,下詔把釣魚島與黃尾嶼、赤尾嶼一起賞賜給他,其詔書說:“皇太後慈諭,太常寺正卿盛宣懷所進藥丸甚是效驗,據奏原料藥材采自台灣海外釣魚台小島。靈藥產於海上,功效殊乎中土。知悉該卿家世設藥局,施診給藥,救濟貧病,殊堪嘉許,即將該釣魚台、黃尾嶼。赤尾嶼三小島賞給盛宣懷為產業,供采藥之用。其深體皇太後及皇上仁德普被之至意。欽此。光緒十九年十月。”此詔書原件現存於住在美國的盛宣懷的孫女手裏。自此,釣魚島便為盛宣懷家的采藥場。盛宣懷為當時清朝執掌禮樂、祭祀的官員,是中國第一任紅十字會會長。

1894年8月1日,日本向清政府宣戰,甲午戰爭爆發。 9月17日北洋艦隊失利,中國戰敗。1895年早月17日,中日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割讓台灣、澎湖及附屬島嶼給日本,釣魚島是台灣的附屬島嶼,當然也在條約的範圍之內。而日本竟不等條約簽字,就占有了這些島嶼。

1941年12月9日,中國對日本正式宣戰,宣布廢除包括《馬關條約》在內的一切中日條約。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在開羅發表宣言,堅持日本無條件投降,剝奪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在太平洋上奪得或占領的一切島嶼,把日本侵占的中國領土如東北、台灣、澎湖及其附屬島嶼歸還中國,其中自然也應包括釣魚島。

1944年羅斯福向斯大林表示:“斯大林熟悉琉球曆史,他完全同意琉球屬於中國,並應歸還中國。”1945年7月,日本投降前夕,中、英、美三國發表波斯坦公告,規定日本之主權隻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本土以內。

1945年9月2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台灣回歸了祖國;但釣魚島等島嶼卻被美軍占作靶場。1968年,日本、美國、聯合國亞洲經濟開發委員會都證實釣魚島附近海域有大油田,日本遂和美國勾結,企圖霸占釣魚島。日、美政府的一些言論、行動,引起海內外華人的警惕,台灣當局也很重視。1969年11月,美國總統尼克鬆與日本首相佐藤達成協議,決定於1972年把琉球群島交還給日本管製;同時一再出現美國要把釣魚島交給日本的報道。1970年8月12日美駐日大使館發言人談話表示:“福摩薩(即台灣)附近的尖閣群島(即釣魚島等島嶼)被認為是琉球群島的一部分,將來要歸還日本。”從而激起海內外華人的強烈反響,保釣運動開始走向高潮。迫於輿論的壓力,美國國務院1971年4月9日發表聲明:“尖閣群島的行政管轄權在1972年將同琉球一道歸還給日本。”但又說:“尖閣群島的主權的任何爭執應由雙方自己解決,或者由第三方加以裁判,如果雙方希望這樣做的話。”1972年5月15日美國正式把琉球交給日本,釣魚島等島嶼也被一起移交。

在釣魚島主權問題進行爭議的時候,日本政府加快了實際占有的步伐,在琉球群島管轄權移交之前,1970年7月10日搶先在釣魚島上建立主權碑,同時又撥款,於1979年在島上建立“無人氣象觀測所”。後來又陸續在島上建立了水文站和直升機場。

“寸土不讓,寸土必爭”是新中國的一貫方針。中國政府已不再是昏庸無能的滿清政府,中國人民也不複為人皆可欺的東亞病夫。海峽兩岸的中國人民在揭穿日本企圖利用大陸、台灣的矛盾,染指釣魚諸島的鬥爭中,共同奮鬥。釣魚諸島的主權一定要回到中國人民手中。

釣魚諸島及其附近海域,不僅蘊藏有大量石油資源,在其他方麵也有巨大的經濟價值。這裏是我國東海靖魚場。太平洋黑潮流經這裏,帶來了大批魚群,所以我國浙江、福建和台灣等地的漁民經常到這一帶捕魚。在釣魚島與東南方的北小島、南小島之間,有一條寬達l000多米的“蛇島海峽”,風平浪靜,成為漁民的天然避風港灣。在這個海峽港灣中,還盛產飛花魚,台灣省基隆、蘇澳兩地漁民,常靠此漁區生存。

釣魚島麵積居八小島之冠,島上基岩裸露,尖峰突起,土層基薄,缺乏淡水。山茶、棕櫚、馬齒莧隨處可見,仙人掌遍地叢生。這些植物顯然為了適應海上強風的自然環境,都長得又矮又粗壯,其中很多便是名貴藥材。有一種叫海芙蓉的海草,生長在沿岸的岩石縫中,是防治風濕症和高血壓的良藥。我國沿海采藥者有不少人祖輩在釣魚諸島采摘中草藥。

位於釣魚島東北的黃尾嶼,陡岩峭壁,屹立於海中,成千上萬的海鳥棲居在這裏,每年4-5月間,成群的海鳥幾乎遮住了黃昆嶼的天空。海鳥在黃尾嶼產卵,數量極為驚人,登岸撿拾鳥蛋者,俯拾即得。海鳥因甚少與人接近,人亦少在此狩獵,故鳥不怕人,捕捉極為容易。黃尾嶼因鳥多,又稱為“鳥島”。

釣魚島一帶是太平洋的海鳥棲身所,可是海鳥好似有兩個不同的家族,隻分別棲身在黃尾嶼和北小島上,而居中的釣魚島僅是兩島之間的停留站。白天兩島的海鳥各自離島覓食,疲倦時便在釣魚島上休息,一到傍晚,便各自飛返自己棲身的黃尾嶼與北小島。

黃尾嶼除鳥多外,還有豐富的海產。這裏的龍蝦特別肥大,最大的甚至有鴨子那麽大。島上另一著名的生物是蜈蚣,它們身長約20-30厘米,有紅色、黑色兩種,都生長在陰暗的石縫中,在陽光下行走時,閃閃發光。

北小島和南小島孤懸於海中,與釣魚島組成一個天然的“蛇島海峽”。就地形觀察,它們原為一個島嶼,後因斷裂活動,地塹陷落,一島分裂為二。雖然同源,但它們卻各有特色。北小島以鳥多著名,南小島則以蛇多著稱,因為蛇多,又稱為蛇島。從遠處海麵望去,平坦的沙灘,綿延100餘米,與另一處高達300來的陡峭山坡相接,組成一個氣勢雄偉、景色壯麗、山海相映的地貌景觀。

南小島蛇多,簡直遍布全島,最大的有碗口粗,最小的則如小手指頭細。蛇的顏色一般以黃色、黑色居多,但都是無毒的。南小島也許由於蛇太多,鳥類竟然絕跡。此外,釣魚諸島由於風力太大,又缺乏淡水,因而沒有蚊蟲。釣魚島的歸屬是任何人都改變不了的。遠方的“遊子”總有一天會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

釣魚島問題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3/content_703922.htm

【推薦給朋友(請填寫Email) 】
【關閉窗口】 (責任編輯:董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