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日對抗中國利器F35遭多國欲退訂 日擔憂不已 Zt 12-09

(2012-12-09 21:19:54) 下一個

F-35被日本寄予厚望。
  研製進度滯後 單機價格飛漲

  多國欲退訂F-35戰機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李曉東 彭仕永】多國聯合研製的F-35隱形戰機號稱史上最昂貴的武器項目,美國曾希望這種戰機不但能同時滿足美國各軍種需求,還能讓盟友也實現裝備一體化。但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研製進度的滯後和價格的飛漲讓這個項目變成擺脫不掉的“老大難”問題。據美國《防務新聞》9日報道,隨著加拿大決定對引進F-35戰機的采購案進行重新評估,多個國家也相繼表現出削減采購的意願。而希望引進這種戰機應對“中國軍事威脅”的日本更是擔憂不已。

  《防務新聞》稱,加拿大政府已批準通過國內獨立機構對候選戰機機型進行重新評估選擇,除F-35外,其他機型還有美製F/A-18E/F“超級大黃蜂”、歐洲“台風”戰機、法國“陣風”戰機和瑞典的“鷹獅”戰機。分析普遍認為,加拿大政府的這個決定意味著之前批準的引進65架F-35戰機的巨額采購計劃要“泡湯”,或者至少采購數量要大減。

    加拿大是F-35戰機項目的主要國際合作方之一。加拿大空軍原計劃在2020年用新購入的F-35替代超齡服役的CF-18戰機。然而,由於F-35戰機研製進程嚴重滯後,研發費用不斷超標,單機價格持續上漲。加拿大政府在過去十多年裏,為研製和采購這65架F-35戰機,已支付了約300億美元。這一數額幾乎超過了加政府當初預算的兩倍之多。2001年,美國給出的F-35戰機采購單價僅為4990萬加元,到2006年時上升到7500萬加元,到2009年更上漲到8490萬加元。而五角大樓今年年初的最新評估顯示,每架F-35的成本已達到1.95億美元。因此加拿大哈珀政府在這個問題上屢屢受到猛烈抨擊,反對派要求國防部長麥凱和總理哈珀領責辭職。


  除了美國和加拿大,其他參與投資該項目的還包括澳大利亞、丹麥、意大利、荷蘭、挪威、土耳其和英國。在項目研發之初,美國及其盟國將F-35定位為21世紀前半葉的西方海空軍主力戰機。美國空軍、海軍、海軍陸戰隊將裝備超過2400架,英國、意大利、荷蘭、澳大利亞、加拿大、挪威、丹麥、土耳其、以色列以及後來的日本等國提出的采購清單上也有710架。進一步的樂觀估計認為,F-35戰機未來的總銷售量將會突破6000架,前景似乎一片光明。然而隨著F-35研發項目進度的嚴重遲滯和單價的不斷攀升,包括美國在內的幾乎所有該項目共同研發國家均打起了退堂鼓。

  今年1月,五角大樓宣布推遲采購179架F-35戰機,隨即引起各國對F-35成本進一步劇增的擔憂。《防務新聞》統計,除加拿大以外,意大利宣布將采購數量從原先的131架減少到41架;英國也表示將大幅削減采購數量;土耳其原本準備采購116架,如今已決定削減一半;澳大利亞政府則表示要“推遲購買F-35”,或僅采購2架F-35戰機,而當初澳大利亞計劃采購的數量超過100架;荷蘭也直接宣布減少訂單……對F-35項目來說,壞消息是一個接一個。

  盟友的退縮,讓主導該項目的美國也打起退堂鼓。時值美國財政赤字高懸,國會內很多人呼籲應該大幅削減F-35的采購數量以節省開支。盡管美國內軍工企業的政治影響力和F-35項目對國內就業的巨大影響,使美國政府暫時難以割舍這個“老大難”問題,但加拿大等國的舉動很可能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造成F-35的單價成本繼續上漲,引發各國進一步削減采購計劃。美國《空軍時報》就表示,這樣的惡性循環如果持續下去,美軍裝備F-35的計劃可能難逃被削減的命運。

  同樣感到擔憂的還有日本。2011年12月,日本政府宣布將引進42架F-35戰機,以取代老舊的F-4EJ“鬼怪”戰鬥機,其目的就是抗衡軍事現代化項目持續取得突破的中國。正是利用日本對F-35戰機寄予厚望的心態,美國將日本當做轉嫁壓力的對象。按照美日協定,日本采購的F-35戰機每架成本高達2.38億美元,如此高的價格曾在日本國內遭到一片質疑。而且美國還明確通知日本,由於研製進度拖延,F-35戰機的交付時間將推遲,導致日本防空網會出現長達3年的“空窗期”。共同社8日稱,加拿大如果放棄F-35的引進計劃,勢必將給計劃購買F-35的日本帶來影響。▲

免責聲明版權作品,未經《環球時報》書麵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劉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