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帖:毛澤東朝鮮戰場巧用兵 Zt

(2012-12-28 15:00:55) 下一個
作者:王樹增 文章來源:環球視野 點擊數:2573 更新時間:2011-6-10 14:46:32 熱 薦 ★★★



毛澤東朝鮮戰場巧用兵



綜合 王樹增:《遠東朝鮮戰爭》 


40多年前,中國和印度在喜馬拉雅山交火時,前美國遠東軍司令馬克阿瑟說:“誰想跟中國陸軍打仗,一定有病。”
有些人說,要是不抗美援朝,咱們就挨著韓國,搞貿易搞建設多方便,丹東沒準兒就是第二個香港。其實,從當時情況看,新中國別無選擇,隻有一條路:打!當時隻有兩個國家不被西方世界承認,一個是紅色中國,另一個是北朝鮮。當聯合國軍向中國邊境推進時,麥克阿瑟放話:“我要讓亞洲共產黨國家血流成河”、“不能期望聯合國軍在鴨綠江邊停止不前”。
在一次中央會議上,周恩來擔憂地說:“如果讓聯合國軍壓到鴨綠江邊,中國北方一千多公裏的邊境線將麵對武裝到牙齒的軍隊。這樣,蔣介石隨時可能在東南沿海反攻。前後一夾擊,我們將無一日之寧。”毛澤東對這一點看得很清楚,他深諳兵法,知道最好的防守是進攻,拒敵於國門之外。

出其不意兵發鴨綠江

看看蘇聯人的做法,就能看出毛澤東的膽量。實際上,對朝鮮戰爭最著急的是蘇聯人,但他們與美國人的關係是獵人與野獸的關係,都互相害怕。蘇聯極希望中國出兵。1950年9月,彭德懷率38軍、39軍、40軍、42軍20多萬大軍如蘇聯人之願馬上就要跨入朝鮮了,毛澤東的一封急電把他從鴨綠江邊召回。
原來美國一架轟炸機誤炸了蘇聯一個機場。美國人嚇壞了,生怕觸怒蘇聯巨熊,連忙道歉,表示要送肇事飛行員到軍事法庭受審,並保證賠償一切損失。過了幾天,又過了幾天,蘇聯方麵沒有任何反應,美國人更加害怕了,認為蘇聯正在進行戰爭準備,是大戰前的平靜。殊不知蘇聯被美國隨時可以攻擊蘇聯任何部位的能力嚇壞了,斯大林認為:不到萬不得已,決不能同美國打。於是給毛澤東發去“蘇聯空軍沒有準備好,不能出動”的電報。
沒有空軍掩護,幾十萬誌願軍將在朝鮮的丘陵平原中任美國飛機轟炸掃射,這仗是沒法打的。毛澤東陷入巨大的矛盾之中,決定誌願軍暫不出動,同時讓周恩來立即到蘇聯去,“還是恩來同誌辛苦一趟”。周恩來和林彪一起來到克裏姆林宮。對於蘇聯空軍不能出動,斯大林說:“如果和美國全麵衝突起來,仗打大了,也會影響中國的和平建設……”周恩來說:“如果蘇聯空軍不出動,中國暫緩出兵。”
斯大林沉默了好久才說:“那麽,就讓金日成在中國東北建立個流亡政府吧。”
聯合國軍迅速向中朝邊境推進,毛澤東最後決定還是出兵。據史料記載,當周恩來向斯大林表示,即使沒有蘇聯空軍支援,中國也決定出兵時,斯大林流出了眼淚,連說:“還是中國同誌好,還是中國同誌好。”蘇美這種互相害怕,恰恰證明中國領導人膽大。毛澤東和彭德懷不是沒有考慮戰敗問題,彭德懷在中央會議上說:“如果我打敗了,頂多是解放戰爭晚了幾年。中國有的是山,咱們再上山而已。”

力量懸殊突襲製勝
中國軍隊在朝鮮主要打了五次戰役,前兩次戰役我們全勝。
中國軍隊的突然襲擊,奠定了第一、二次戰役的勝利。之所以能有突然性,是因為美軍對中國意圖判斷的嚴重失誤:中國人怎麽敢出兵跟我們美國人打,雙方力量懸殊太大了!沒有可比性。毛澤東、彭德懷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出其不意地狠打。
中國軍隊一出手是非常狠的,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都會一下子踉蹌欲倒。這裏麵凝聚著很多仇恨,其中有對美國人幹涉台灣的憤恨。朝鮮戰爭爆發前,美國人準備放棄台灣,他們沒有一兵一卒在島上,朝鮮戰爭一爆發,美國人第一個反應不是針對朝鮮,而是台灣,馬上派第七艦隊封鎖了台灣海峽。這說明美國人一開始就判斷錯誤,他們高估了亞洲地區共產黨的聯盟性。實際上,朝鮮戰爭爆發時,中國在朝鮮連使館都沒設。這個錯誤判斷是導致中國出兵的重要原因之一,用老百姓的話來說,你不是封鎖了嗎,反正也解放不了台灣了,咱就幫兄弟打吧。
勝利的另一個原因是毛彭的指揮才能。中國出兵是倉促的,彭德懷說,我從未打過這樣的仗,既不明敵情,又不明友情,根本不知道聯合國軍進到什麽地方,隻揣著與毛主席商定的作戰計劃,後來發現根本不管用,因為聯合國軍進軍太快了。彭德懷的應變能力將經受嚴峻考驗。
1950年10月19日黃昏,誌願軍數十萬人先後渡過鴨綠江。這時,誌願軍遇到的麻煩是後撤的朝鮮人民軍堵塞了道路,人民軍一遇到誌願軍,第一句話就是:你們有飛機沒有?一聽說沒有,就一個勁兒搖頭。
誌願軍入朝一個星期後,美韓軍隊還不知道。這一天,南朝鮮先頭部隊坐在車上啃著蘋果談笑風生地追擊著人民軍,誌願軍埋伏在山崗上,不到20分鍾,就把南朝鮮的這個營解決掉了。隨後美軍飛機進行了準確的報複性轟炸,整個山崗像一支巨大火焰。但令南朝鮮軍人奇怪的是,一些奇怪的影子在火中露出頭,頑強射擊。這樣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是他們從未遇到過的。當20多名南朝鮮士兵終於爬上山崗時,看見了一個衣衫破爛的士兵從工事裏站起來,懷裏抱著一根爆破筒,微笑著向他們走來。南朝鮮士兵突然明白,但跑已經來不及了,士兵懷中的爆破筒爆炸了。這是中國人,肯定是中國人!南朝鮮人驚呼。
這一天是1950年10月25日,被中國政府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中國軍隊第一次與美國軍隊直接開打是在離中朝邊境不遠的雲山。這時,美國方麵還不能確定中國軍隊是否正式參戰。令他們吃驚不小的是,中國的廣播電台公開承認其軍隊在朝鮮,稱是為了保護水力發電地區的“誌願軍”。這是美國人第一次聽到誌願軍這個詞。
美國土兵在被切斷後路時,丟棄所有的重武器,扔得到處都是,而且還裝死。他們隻能在白天打仗,不習慣夜戰和白刃戰。當補給停止時,步兵便會完全喪失鬥誌;這樣的描述使美軍難堪,二百年來所有戰爭的勝利者,二次世界大戰中打敗了日德那樣強大的軍事機器,並成為全世界救星的美國軍隊,還沒有遭到過如此大辱。
誌願軍的第二次戰役是戲弄麥克阿瑟的過程。彭德懷把近40萬大軍隱蔽在靠近中國邊界的大山中,用打了就跑、丟棄輜重、釋放俘虜等辦法誘敵邁入這個巨大的包圍圈。麥克阿瑟這個被東南亞國家和日本看成“神”的將軍大意冒進,下達全線進攻令,命令自己的專機沿著鴨綠江往北飛,“看看蘇聯人和中國人的跡象。”這讓在場的中國軍人都驚呆了,因為蘇聯的米格飛機和中國的高射炮布滿江邊。但他們什麽也沒看到,他們不知道,就在他們的飛機底下,近40萬中國大軍隱身在一望無際的雪原之下。中國軍隊突然收緊巨大的包圍圈,“大韓民國第二軍團被殲滅,不到24小時就完全消失,再也找不到該部隊的痕跡了。”美國廣播公司這樣報道。
毛澤東極為渴望用優勢兵力像淮海戰役殲滅國民黨軍那樣全殲美軍幾個整師。這時,宋時輪率領的27軍、26軍、20軍果然把作為美軍王牌海軍陸戰1師包圍在寒冷的蓋馬高原上。但美國本土的海軍陸戰隊總部的官員聽到這個消息後,竟然輕鬆說:“有中國佬好看的了。”陸戰1師確實能打硬仗。師長史密斯特派曾在硫磺島與日軍進行過慘烈戰鬥的連長巴伯率兵守衛。戰鬥空前殘酷,美軍死傷過半,仍與衝進來的中國士兵展開肉搏。雙方使用了能夠使用的一切器械,士兵在黑暗中滾動,互相掐喉嚨、挖眼睛、咬耳朵……在美軍的退路上有一座關係數萬美軍生死的橋:水門橋。其鋼梁沒有橋墩,懸空架在萬丈深淵之上。誌願軍三次炸橋,最後一次把鋼粱與山崖的水泥接口也炸沒了。
這樣一來,美軍應是插翅難飛了,誌願軍因而沒再派兵把守。生死存亡之際,陸戰1師的工兵緊急設計,然後急電美國本土用巨型運輸機運來八套巨型鋼梁,直接空投到水門橋……不到兩天時間,在北朝鮮東北部偏僻山區的一座懸崖上,架起一座可以通過所有型號坦克和車輛的鋼鐵大橋。誌願軍發現後,追悔莫及,美軍陸戰1師終於逃逸。

戰術奇招:零敲牛皮糖

1950年12月,號稱“美軍隆美爾”的李奇微走馬上任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官。上任不久,他便發現誌願軍受“肩上後勤”所製,每次攻勢隻能維持7天左右,於是製定出“磁性戰術”,讓誌願軍啃不動又甩不掉。
1951年5月,為進一步了解前線指揮員的作戰實踐經驗,毛澤東決定讓長期負責前線作戰指揮的誌願軍副司令員兼副政委鄧華率第一批出國的4個軍的軍首長(劉西元、昊信泉、溫玉成、吳瑞林)回國,詳細匯報戰況和個人的體會。在接見四十二軍軍長吳瑞林時,毛澤東極為詳細地詢問了四十二軍的作戰情況。當時,毛澤東特別關心的一個問題是誌願軍為什麽一次難以殲滅美軍一個團。於是,他問吳瑞林:“你們集中一個營消滅美軍一個連,可不可以?”“可以,我們幹過”“集中一個團消滅美軍一個營可不可以?”“可以,也幹過。”
毛澤東搖搖大蒲扇,說:“‘零敲牛皮糖’,采取消耗敵人的戰略!不打大的,消耗敵人,殺傷敵人,疲勞敵人,叫他不能休息!緊緊把他拖住,積極地打,必須打,不打拖不住,消滅一個算一個!”“四次戰役,美軍在你們四十二軍防線麵前一天隻能前進不到1公裏,我們傷1人,美軍要付出27人的代價。你們幹得不錯!把美軍‘敲’得不輕,‘敲’得他哇哇叫啊!”
“零敲牛皮糖”是中國老百姓的口頭語,是指將凝固綿密、黏連、咬不動的糖,一小塊一小塊地敲碎食之。5月26日,毛澤東電示彭德懷:“曆次戰役證明我軍實行戰略或戰役性的大迂回,一次包圍美軍幾個師,或一個整師,甚至一個整團,都難達到殲滅任務……似宜每次作戰野心不要太大,隻要求我軍每一個軍在一次作戰中,殲滅美英土軍一個整營,至多兩個整營,也就夠了。”
就這樣,誌願軍堅決貫徹“零敲牛皮糖”的原則。鞏固戰線的同時,集中兵力打小殲滅戰,一塊一塊地"敲"敵人。朝鮮停戰前夜,誌願軍“敲”掉南朝鮮軍4個師大部和美軍1個重炮團。“敲”得他們驚慌失措,內外重傷。
(《globalview.cn》第377期,綜合《遠東朝鮮戰爭》、人民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