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台灣勞工好苦 薪資倒退不見盡頭 聯合新聞網?2012/12/04 Zt

(2012-12-03 21:05:05) 下一個
台灣上班族薪水「倒退嚕」情況嚴重,主計總處公布,今年1到9月上班族薪資,扣除物價上漲率後,實質平均薪資比14年前還不如。



近15年1-9月平均薪資
年度
名目平均薪資
(元)
年增率
(%)
實質平均薪資
(元)
年增率
(%)
1998
40733
3.55
43159
2.24
1999
41622
2.18
43979
1.90
2000
42843
2.93
44768
1.79
2001
42885
0.10
44718
-0.11
2002
42461
-0.99
44323
-0.88
2003
42781
0.75
44792
1.06
2004
43609
1.94
44972
0.40
2005
44255
1.48
44634
-0.75
2006
44576
0.73
44585
-0.11
2007
45528
2.14
45131
1.22
2008
45922
0.87
43731
-3.10
2009
42819
-6.76
41077
-6.07
2010
45582
6.45
43333
5.49
2011
46963
3.03
44022
1.59
2012
46887
-0.16
43103
-2.09
說明∶平均薪資包括固定月薪、年終獎金及加班費等。實質薪資為名目薪資扣除物價漲幅。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平均實質薪資倒退14年,上班族苦不堪言,連日前來訪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姆斯也說,歐美國家也麵臨「薪資凍漲」的窘境,這是「危險的趨勢」,政府必須設法降低貧富差距,才能維持社會穩定。

以民國75年至85年10年而言,台灣每年平均經濟成長率7.5%,平均實質薪資年成長6.0%,GDP成長的果實,全民都分享的到。但近年來任憑GDP怎麽成長,民眾的薪資始終原地踏步,甚至倒退,這也是國人覺得景氣不佳的主因。經濟成長滯緩,讓「薪資漲幅」跟不上「物價漲幅」,以下就此兩大項,再來細論,找出為何台灣為淪陷至此的幾項原因。

一、物價勁揚

國際原物料近年大漲,通膨高,物價吃掉薪資成長。政府有不少工具可以控製物價上漲,避免實質薪資負成長,但因台灣靠出口過活,利率、匯率工具無法有效運用,再加上政府讓油電雙漲,造成國內物價不斷攀高,使國人可支配的實際所得反而減少,民眾荷包愈來愈薄。

二、薪資不漲

勞工薪資不漲有許多原因,主要是供需失衡,大學畢業生過多,與企業需要的人求有落差。另外勞委會新聞稿也指出,全球化經濟及產業外移影響產業之就業與薪資成長,我國國內接單,海外生產之比率逐年增加,致台灣薪資受海外新興市場低廉薪資影響。此外,基本工資調漲及實施勞退新製等,也讓雇主調薪的幅度轉趨保守。

1.工作機會少∶

台灣這十多年來,產業外移嚴重,今年10月出口接單,海外接單海外生產比率過超51%,創史上新高,對國內勞工就業沒有幫助,自然也沒有提升民眾所得的效果。此外,台灣產業轉型失敗,仍以低毛利、代工等為主,在國際原物料上漲下,企業隻能壓抑薪資上漲,以控製營運成本。

2.人力供過於求∶

台灣教育結構失衡,大學生供過於求,學曆貶值,年輕人失業率偏高,新鮮人的入行平均薪水遠低於十幾年前。此外,政府因應金融海嘯,實施「22K」的企業實習方案,壓低年輕人起薪,加上近年來企業無薪假盛行,都削減了全體受雇者的實質薪資

3.勞保新製影響∶

勞退新製於94年7月1日施行,雇主應為勞工按月提繳每月工資6%勞工退休金。為應對政府調整勞保費用,有些資方會在薪資結構上進行調整,拉低起薪,降低加薪幅度等方式因應,以減少提繳壓力。

底下相關曆史新聞、評論,在多年前即點出台灣勞工麵臨的難關,但現今看來,困境依舊,經曆了藍綠政權替換,仍未能有效提振勞工薪資,而且還可能繼續倒退下去。或許網友在細閱這些資料後,能了解、體會台灣麵臨的問題,從而發想出解決方案,至少能自立自強,幫助自己或周遭的勞工朋友脫離薪資低滯泥沼。



注∶2012年度CPI為統計到1-10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