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第一個誌願兵”:紀念毛岸英烈士為國捐軀60周年 (2010-11-16) 湖南日報
(2012-11-25 13:52:11)
下一個
“第一個誌願兵”:紀念毛岸英烈士為國捐軀60周年
中國文明網 www.wenming.cn 2010-11-16 來源: 湖南日報
【字號 大 中 小】 【打印】 【關閉】
今年,是中國人民誌願軍抗美援朝60周年,也是一代偉人毛澤東主席和夫人楊開慧同誌的長子毛岸英烈士在朝鮮戰場為國捐軀60周年。此時此刻,家鄉人民更加深刻懷念這位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
毛岸英烈士1922年10月24日出生於湖南長沙這塊英雄的土地上。他是家鄉人民的傳奇兒子。由於毛澤東、楊開慧為革命四處奔波,毛岸英和他的兄弟們自小就隨父母在長沙、上海、廣州、武漢等地生活。他6歲在板倉楊公廟小學發蒙,8歲時,就因母親楊開慧被捕而隨同入獄,親眼目睹了敵人的殘暴和母親的堅強。母親英勇犧牲後,經黨組織營救出獄。他和兩個弟弟毛岸青、毛岸龍由外婆和舅媽護送到上海,由黨領導的大同幼稚園撫養。不久,因黨組織遭到破壞而流落街頭,曆盡苦難,以至於解放以後,他都怕看《三毛流浪記》,他對新婚妻子思齊說,“除了給資本家當幹兒子以外,三毛遭遇過的,我都差不多遭遇過。”即使在那樣嚴酷的條件下,他和弟弟岸青相約,省吃儉用數月,積攢起8毛錢,買了一本小字典,刻苦學習文化知識。1936年,兄弟二人被安排到蘇聯學習,在蘇聯衛國戰爭的艱苦曆練中,岸英成為紅軍坦克連黨代表,參加了蘇聯反法西斯衛國戰爭。1946年,岸英回國,遵照父親“補上中國勞動大學這一課”的要求,拜老農為師學習種地,隨後在多處搞過土改,做過宣傳工作,當過翻譯、秘書,任過北京機器總廠黨支部副書記。他是毛澤東同誌提倡的“學工學農學軍”最早的“下放知青”。他從不以領袖的兒子自居,卻時刻以“毛澤東的兒子”自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和普通勞動群眾打成一片,不惜曬黑。
毛岸英對家鄉有著特殊的情懷。1950年,他受父親毛澤東的派遣,到板倉拜祭慈母,慰藉外婆,看望鄉親。在離鄉數十裏時,他就下馬步行,深入群眾噓寒問暖。鄉親們在楊公廟列隊歡迎他,他卻從後門進了母校,也不坐為他準備的桌椅,直接走到戲台前沿站著向鄉親們問好致意,鄉親們都稱讚他是毛委員和霞姑娘的好兒子。毛岸英卻說:“過去,我在這裏讀過書,是小學生,這次回來是向大家學習,還是小學生。今後,永遠也是大家的小學生。”毛岸英滿懷感情的回到家鄉,但他重情執理,在處理至親長輩過分要求的問題上,始終堅持原則,拒絕為親屬謀求私利。他在致長輩的信中寫道:“新的時代,這種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是極端落後了,而尤以通過我父親即能‘上任’,更是要不得的想法。新中國之所以不同於舊中國,共產黨之所以不同於國民黨,毛澤東之所以不同於蔣介石,毛澤東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於蔣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以外,正是於此。皇親貴戚仗勢發財,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靠自己的勞動和才能吃飯的時代已經來臨了。在這一點上,中國人民已經獲得了根本的勝利。”毛岸英同誌的這封信,成為中共黨史上反腐倡廉的一段經典,廣為傳揚。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新婚不久的毛岸英向黨中央、毛澤東提出參加中國人民誌願軍的申請,很快得到批準,擔任誌願軍司令部俄語翻譯和秘書。彭德懷稱他為“誌願軍的第一個誌願兵”。然而入朝參戰才34天,1950年11月25日,誌願軍司令部突遭美軍空襲,毛岸英以身殉國,壯烈犧牲,年僅28歲。
毛澤東得知噩耗,沉默了良久。晚年喪子之痛,痛何如哉!悲愴地寫下《枯樹賦》中的名句:“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淒慘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身為偉人,他將個人感情埋藏心底,指示“青山到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堅持讓岸英忠骨埋在朝鮮,與犧牲在朝的誌願軍烈士一起長眠異國,並說,“不要因為是我的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後來還對友人談到:“我作為黨中央主席,自己有這麽一個兒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又派誰去呢?”
60年過去了,60年一甲子。毛岸英烈士犧牲本身的典範意義,以及他對家鄉對國人留下的深刻警語,仍然曆久難忘,光輝奪目。毛主席的兒子上前線,這光輝,永屬家鄉,永屬中國,也永屬世界。他讓人民振奮,他讓有人汗顏,他讓曆史感動!今天,家鄉人民在板倉這塊烈士魂牽夢繞之地,隆重舉行紀念活動,必將進一步激發我們永續和平,建設家鄉,科學發展,共創和諧的信心和勇氣。(中共長沙縣委 長沙縣人民政府)
(責任編輯: 鄧植尹 )
精彩圖片
文明讓生活更美好——廣西南寧建設文明城市紀實
“一家人”愛心超市:困難群眾溫暖的“家”
越王勾踐劍等珍貴文物亮相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