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印邊界:彼時的曆史今日的現實 (2005 4中國青年報)。

(2012-11-23 20:22:09) 下一個
藏南問題,令國人擔憂 !!!

作者:    發布時間:2011-04-20     來源:     點擊數:4830
中印邊界:彼時的曆史今日的現實
很難想象,同為世界文明發源地和亞洲大國的兩個國家——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邊界自古以來就沒有明確劃定過。雙方按照東方古國的一貫做法,以實際控製為慣例而相安無事。但隨著現代國家觀念的樹立,特別是英國勢力在印度的延伸,國家間精確主權劃界的需求開始凸現。
大多數中國人並不清楚印度的“阿魯納恰爾邦”,但一定清楚另一個中印邊界的學術名詞——“麥克馬洪線”。1914年的3月,在印度的西姆拉,英國政府代表麥克馬洪在地圖上畫出一條英方勘定的分界線,即所謂的麥克馬洪線。這支畫線的大筆把原本在西藏地方當局實際控製境內的9萬多平方公裏劃進了大英帝國的印度殖民地。而曆屆中國中央政府長期以來都拒絕承認麥克馬洪線的合法性。
可悲的是,生活在該地區的百姓當時也不知道有這樣一條將在未來決定他們歸屬的爭議國界線。那裏依然沒有邊防軍,沒有哨所,行政建製也是徒有虛名。直到1947年印度獨立,不僅繼承了英國對中國部分領土的侵占,而且進一步侵占中國大片領土,於1953年擴展到“麥線”。1954年,印按其侵占和無理主張單方麵在地圖上將中印“未定界”改畫為“已定界”。1960年4月,周恩來總理前往新德裏與尼赫魯總理舉行會談,由於印堅持無理立場,雙方未達成協議。隨後舉行的兩國官員會晤也無結果。
1962年10月,中印在邊境發生了武裝衝突。作為戰勝國,中國不但未向印度提出任何戰後要求,反而主動提出雙方以1959年的實際控製線後撤20公裏,並表示,即便印度不作表態,中國也會單方麵執行這一決定。
但以後的事實是,印度方麵很快就繼續向麥克馬洪線挺進,到1963年開春後,中印兩軍重新在麥克馬洪線附近形成對峙。1965年和1967年,雙方再次爆發小規模的軍事衝突,此後的“走火”事件也不時發生。時至今日,在中國被稱為門隅-洛隅-下察隅地區的9萬多平方公裏已經被印度方麵牢牢地控製。
1987年2月,印在非法侵占“麥線”以南的中國領土上建立所謂“阿魯納恰爾邦”。中方多次嚴正聲明,絕不承認非法的“麥線”和所謂的“阿邦”,並要求印撤回所有越線設點的軍事人員。
但今天,印度負責這一地區軍事防務的東部軍區轄了5個軍,240-300架戰鬥飛機,僅在阿魯納恰爾邦就部署了兩個軍五個山地步兵師,一個機械化師,作戰實力遠超邊界對麵的中國成都軍區。另一個事實是,由於印度長期向此地區移民,現今阿魯納恰爾邦已有印度移民700多萬,阿魯納恰爾邦的總人口遠超過西藏自治區人口。
而中印之間存在的邊界糾紛並不僅止於麥克馬洪線涉及的9萬多平方公裏。中印邊界存在的糾紛其實一共可以分為三段。麥線糾紛習慣上被稱為東段糾紛,中段地區糾紛約2000多平方公裏,西段糾紛約3萬多平方公裏。相比起大名鼎鼎的麥克馬洪線,西線糾紛中阿克賽欽的約翰遜線則又顯得相對陌生了。
對於西線糾紛中的土地,中國政府從未懷疑過它的歸屬,在印度人抗議中國在此修建新藏公路之前,中國政府並不清楚原來印度對它也有領土要求。印度的依據是1860年英國軍官約翰遜在探險旅行中曾到達過此地,他認為阿克賽欽是一塊無主地,因此將這3萬多平方公裏的土地標進了英印的屬地。但與東線的情況不同的是,印度軍隊從來沒有跨進阿克賽欽一步。1956年,印軍曾經嚐試進入該地區,但很快被中國軍隊逮捕並驅逐。
在不同時代的人的眼中,曆史往往折射出不同的狀態。時間造成的距離,在隔開當時局限性的同時,也造成了現實的唏噓和無奈。1988年12月,印總理拉•甘地訪華,雙方同意建立關於邊界問題的副外長級聯合工作小組。迄今,兩國副外長級邊界問題聯合工作小組已舉行了15輪會談
而今,隨著溫家寶總理南亞之行,中印邊界問題再次引起廣泛關注。彼時的曆史將造成此時怎樣的現實?人們拭目以待。
來源:2005年4月 【中國青年報】

1. 印度野心越來越大 竟明目張膽的插手中國南沙了!!!
2. 藏南邊界,印度想逼中國出手
3. 中國為何丟失了藏南
4. 並不是怕印度:中國軍隊1962年從藏南撤軍的真正原因
5. 錯失的機遇:1987年中國幾乎收回藏南
6. 中印邊界:彼時的曆史 今日的現實
7. 藏南地圖及現狀
8. 有關藏南問題的戰略思考
9. 對於印度問題的理解
10. 愛我中華85萬珞巴同胞:藏南談判 祖國不要拋棄我!
11. 中國絕不會放棄藏南:當地人至今還隻承認自己是中國人!
12 還我河山! 還我被占領土——藏南地圖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上一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