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某省一區征文介紹:Zt

(2012-11-16 00:01:42) 下一個
Zt


千島湖論壇's Archiver

論壇 › 原創地帶 › 縣政協抗美援朝、知青、小三線征稿專題
qdhylg 發表於 2012-3-21 11:53:02

縣政協抗美援朝、知青、小三線征稿專題

    開場白:縣八屆政協確定文史資料工作重點轉向當代“三親”史料征集,明確抗美援朝、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淳安小三線建設為征集內容。現將征稿內容、要求、聯絡方式、範文等公布於此,敬請一酸、李子版主鼎力支持,並請廣大文字工作者和愛好者積極參與。
  優秀稿件將結集出版。一經采用,即付適當稿酬,並贈閱成書1冊。
  通訊地址:
  淳安縣千島湖鎮新安北路18號縣府大院
  淳安縣政協文史和教文衛體委員會
  郵編:311700
  電子郵箱:qdhylg@163.com
  辦公電話0571—64823143 傳真0571—64823767
  聯係人:餘利歸 手機:13575782733 QQ:309208118



[ 本帖最後由 qdhylg 於 2012-3-21 11:58 編輯 ]
qdhylg 發表於 2012-3-21 11:53:32

政協文史資料撰寫簡介


  政協文史資料從分類上講,屬於曆史學的分支——史料學中的口碑史料。它以中國近現代史為背景,記錄的內容和目標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教育、體育等各個方麵的重大曆史事件和重要曆史人物。
  撰寫“三親”史料時,首先要確定選題並自己將撰寫的主要內容,然後將自己經曆過的往事以敘事的方法記述下來。可以寫一件事或者幾件事,也可以人為線索來寫事。過去征集的很多文史資料都以“我所經曆的……事”“我所知道的……人”為標題,這符合文史資料“親曆、親見、親聞”的“三親”特征。同時,一篇好的文史資料應遵循四個標準,即:政治導向上沒有問題,史實上要實事求是,內容上要能反映曆史的風貌,文字表述上要順暢。
  文史資料記敘的方式是“平鋪直敘”。如一位從事化學研究的政協委員寫過一篇關於他創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經曆,雖然史料記錄裏不可避免地涉及其專業領域,但內容並不是生澀的化學學科專業知識,而是平鋪直敘其創建過程,其史料使人易讀易懂。
  文史資料最重要的是“料”,就像烹飪時有“主料”和“輔料”。關鍵是“主料”要好,同時輔以好的“輔料”。緊緊圍繞重要的曆史事件和人物展開,有豐富的細節,史實表述無誤,可讀性好,就能達到既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又較受讀者歡迎的目的。
qdhylg 發表於 2012-3-21 11:59:52

征集淳安抗美援朝文史資料

  抗美援朝是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重大事件,距今已六十餘年,這方麵的史料亟需加緊搶救和整理。杭州市政協將此作為市縣合作課題,廣泛征集各縣市區抗美援朝文史資料,擬於2012年編輯出版。為此,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現麵向社會公開征集淳安抗美援朝文史資料,除向市政協推薦文稿外,擬於2013年結集出版專輯。
  一、征稿對象
  (一)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戰士及其家屬、親屬;
  (二)了解抗美援朝時期有關情況的老領導、老同誌;
  (三)了解抗美援朝時期我縣後方開展積極生產、支援前線等運動的社會各界人士。
  (四)媒體記者、鄉鎮文化員及其他文字工作者可通過采訪當事人,整理檔案等方式,以整理者名義提供稿件。
  二、征稿內容
  抗美援朝期間我縣赴朝軍人在朝作戰、參軍參戰、開赴前線等情況以及後方開展生產競賽、增產節約運動及捐款捐物、赴朝慰問等支援前線的情況。
  三、稿件要求
  (一)稿件須遵循“實事求是”與“三親”(親身經曆、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原則,遵循四個標準,即:政治導向上沒有問題,史實上要實事求是,內容上要能反映曆史的風貌,文字表述上要順暢。
  (二)稿件寫作體裁為回憶錄、紀實、側記、綜述等記敘性文章,盡可能以第一人稱來寫,主要是將當事人經曆過的往事以敘事的方法記述下來。可以寫一件事或者幾件事,也可以人為線索來寫事。對曆史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活動、發展變化的過程及其細節的具體敘述盡可能寫得確實詳盡,文風樸實,文字比較生動活潑,具有可讀性,切忌寫成論文及總結性的文章。
  (三)稿件最好圖文並茂,盡可能提供相應的人物照和實物照。人物照可以是當年在前線的照片,也可以是回國後參加工作或勞動生產的照片;提供的實物照包括軍裝、勳章、獎狀證書、書信日記、用品用具、作戰工具等。
  (四)所有稿件及圖片必須將作者姓名(口述人、撰稿人)、詳細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係電話以及撰稿人與所撰人物的關係等,注於來稿末尾,以便於聯係。采編稿件采取第一人稱寫法的須將講述人和作者注明清楚。
  四、時間安排
  2012年3月-2013年9月

[ 本帖最後由 qdhylg 於 2012-3-21 12:04 編輯 ]
qdhylg 發表於 2012-3-21 12:06:26

征集淳安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史料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為響應黨“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號召,大批風華正茂的知識青年積極投身於祖國農村的廣闊天地,將沸騰熱血與青春年華澆鑄在廣袤的土地上,形成了一軸交織著歡樂與苦痛、理想與追求、光榮與夢想的曆史畫卷。回顧這段曆史,把自己親身經曆和親見親聞記錄下來,不僅能為社會留下在錯綜複雜的曆史條件下形成的一代知青的人生檔案,而且能給當今的年輕一代留下寶貴的生活教材和具有昭示意義的精神財富,能為研究建國後的曆史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史料,意義重大。為此,我們誠向各界人士(特別是當年的知識青年和從事知青工作者)征集淳安知青曆史資料。
  一、征稿內容
  1、有關知青“上山下鄉”運動的背景和檔案資料,主要是知青個人收藏的有關淳安知青上山下鄉的政策性文件、上級指示、領導批示、工作計劃、知青名冊、各類知青工作會議文件等,反映知青個人生活、學習、勞動等情況的書信、日記、學習筆記、勞動記錄以及下鄉時創作的詩歌、散文、歌曲等等。
  2、我縣城鎮知青、杭州市知青在淳農村插隊落戶,我縣知青支援黑龍江邊疆建設的親身經曆回顧;
  3、當年主管知青工作有關部門及知青下放所在地知情人對知青工作的回顧;
  4、我縣知青點的建設發展過程;
  5、知情人、當事人對淳安籍知青中產生的英雄模範人物(含犧牲者)事跡的回憶;
  6、對知青留居農村、返城經曆的回顧;
  7、當時新聞和教育工作者通過采訪如實反映知青生活的紀實性報道;
  8、有關知青“上山下鄉”的實物照片和生活照片,如個人用品、票據、勳章、證件、獎狀、獎旗、獎品等有特殊紀念價值的實物照片;知青上山下鄉期間的生活、學習、勞動等情況的照片;
  9、返城知青回訪農村和知青點時的見聞和有感而發的心聲等等。
  二、稿件要求:
  1、文稿應以“親見、親聞、親曆”的“三親”為特色,要求當事人以第一人稱,用回憶錄的形式撰寫。相關人員采訪所撰稿件,也以第一人稱寫,並注明當事人(口述人)、撰稿人(整理人)關係。內容翔實、生動、具體,對曆史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活動、發展變化的過程及其細節的具體敘述盡可能寫得確實詳盡;文體清新樸素,平鋪直敘,不宜加入過多評論,不要寫成總結報告。
  2、照片應真實,清晰,並附簡要說明(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
  3、背景和檔案資料(含實物)可向檔案部門和知青景點推薦收藏,自己保存的可向我們提供複印件或照片。
  4、請作者在文末附聯係方式及當事人的個人簡介。
  三、征稿時間
征稿截止日期為2014年9月底。

[ 本帖最後由 qdhylg 於 2012-3-21 12:07 編輯 ]
qdhylg 發表於 2012-3-21 12:10:16

廈門知青上山下鄉在武平的情況回憶 (武平文史資料)
  三十二年前,文化大革命中期,也就是革命委員會相繼成立,實現“全國山河一片紅”的時候,1968年12月21日,毛主席向全國發出了“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號召,緊接著《人民日報》又發表了“我們也有兩隻的,不在城裏吃閑飯”的評論員文章,從此,城市知識青年和部分居民,離開家庭、告別城市,到農村去上山下鄉,插隊落戶。在這個曆史時期,我剛好到“縣四個麵向辦公室”工作了一段時間。為紀念這段曆史,現將當時在我縣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的情況回憶如下,以饗讀者。
  (一) 情 況
  毛主席發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號召,在當時來說,的確是一種曆史性的大變革,它影響是很大的。當時我們縣的任務,除安置好本縣知識青年外,主要是做好各種子選手準備,迎接廈門的知識青年和部分城市居民的到來。所以,在那時認真做好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安置準備工作是壓倒一切工作的中心。縣委、縣革委會領導都非常重視,專門召開縣委、縣革委擴大會議,各公社書記、縣直各部門領導參加,就上山下鄉工作事宜進行專題研究,具體布置並抽調得力幹部,組織強有力的班子,去具體承辦上山下鄉工作事宜。1969年1月16日,縣革命委員會正式下達文件,成立“武平縣革命委員會四個麵向辦公室”,緊接著1月19日至21日,各公社革命委員會也相繼成立了公社革委會四個麵向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21日至25日有接收安置知識青年任務的大隊也相繼成立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小組”,後改為“三結合”教育領導小組。從些,縣、社、隊層層都成立了工作班子,指定了一名領導具體抓,並抽調了人員,專門辦公。
  縣委、縣革委擴大會以後,各公社都雷厲風行,大張旗鼓地貫徹會議精神。全縣組織了298個宣傳隊,4640人參加宣傳出宣傳欄191期,召開各種會議二千多場次。主要從三個方麵向群眾宣傳:一是講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意義;二是講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響應毛主席號召而來,我們不能辜負毛主席的期望,一定要熱情歡迎,妥善安置;三是講因時間緊、任務重、人數多,一時來不及為他們新建住房,這就要廣大貧下中農發揚共產主義風格,自學地把好房子讓出來給他們住。通過宣傳,群眾覺悟顯著提高,並表示要以實際行動支持上山下鄉工作,從此,報名讓房的人越來越多,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如東留公社大明大隊李祖洪、記平公社昭信大隊鄭福香,大禾公社大禾大隊蘭有瑩,他們原都準備搬進新房子去住的,後聽說知識青年要來,主動提出不搬了,把新房子給知識青年住,自己還是住原來的地方。樂留公社大聯大隊一個剛結婚不久的新娘房也讓出來了,自己搬到別的地方去住。永平公社昭信大隊第二隊五保戶鄭菊秀,聽到城市知識青年到鄉下來,這是盤古開天以來都沒有的,為表達她對知識青年的歡迎,主動找上幹部,要求把自己的七間房子和一套廚房用具全部讓給知識青年,還說我的菜地還要把它全部種好,待知識青年來時分一部分給他們。岩前公社將軍大隊貧下中農,不僅讓出房子88間,還讓出床板37副。象洞太山、東留蘇湖大隊群眾把讓出的房子不僅全部修好、打掃得幹幹淨淨,不定期做到六有:即有床板、有墊草、桌凳、有掛毛主席像、還砌有灶頭、備有柴草。永平公社孔下大隊和象洞公社光采大隊及一些生產隊連洗鍋頭用的刷子、食飯用的筷子、裝鹽用的盆子、晚上用的煤油燈都準備好了。據資料記載,到1969年3月上旬,僅2個月時間,全縣貧下中農共讓房子7205間(其中5650間全部都是好房、新房),讓出床板3137副,砌好灶頭363個,備好鍋頭29口,些草3374擔,還有菜刀、鍋蓋、切菜板等用具幾百件。這就為知識青年的到來,在物質上做好了必要準備。
  1969年1月22日,本縣首批上山下鄉知識青年37人(其中女13人),居民戶4戶19人,帶隊教師10人共66人,到東留公社蘇湖大隊插隊落戶。
  1969年3月10,廈門市第一批知識青年149人,到我縣東留公社的大明、小溪大隊和永平公社的孔下、杭背大隊插隊落戶。
  本縣知識青年,從1969年1月22日起,至1970年月日10月先後三批76人(其中女29人),另居民戶16戶74人共150人上山下鄉插隊落戶。
廈門市知識青年,從1969年3月10日至11月25日止,先後分十三批,共5257人(其中女2068人),另居民189戶930人共6187人到我縣上山下鄉,插隊落戶。
  期間還接收外省、市、縣回本縣籍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170人(其中女65人);還接收66、67、68三屆大中專畢業生來我縣插隊落戶402人,
  從1969年1月至1970年底止,來我縣上山下鄉插隊落戶的共6909人,其中知識青年5503人(本縣76人,廈門5257人,外地回本縣籍170人);居民205戶,1004人(本縣的16戶74人,廈門的189廖930人);三屆生402。安置在全縣16個公社,139個大隊,948個生產隊和縣辦二個場。
  (二)成 長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響應毛主席的號召而來,貧下中農都把他當著特殊“客人”,所以,他們以後受到了當地黨政機關、公社、大隊和廣大貧下中農的熱烈歡迎。特別是第一批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插隊落戶時,到處都象節日一樣,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熱情洋溢,夾道歡迎(送)。我縣第一批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時,縣直機關舉行了有一千多人參加的歡送大會,第二天一些早又有近千人為他們送行。廈門首批知識青年到東留、永平,路過縣城時,街道兩旁彩旗林立,標語滿街,人潮如海,夾道歡迎(送)他們。當時,很多大隊沒有通汽車,如岩前的澄邦、將軍,象洞的光采、太山,永平的唐屋、昭信,大禾的賢坑、帽布等等,當知識青年到來時,貧下中農都不辭勞苦,路十幾二十幾裏路遠,去迎接他們的到來,並幫他們搬挑行李。
  知識青年到農村後,貧下中農對他們情同後足,親如兄弟。生活上給予照顧,政治上給予關心,生產勞動、家業技術方麵手把手地教,使他人茁壯成長。
  生活上,有的住在貧下中農家裏,有的吃飯也在群眾家裏。有的地方人數較多且較集中的,大隊也為他們單獨砌了爐灶,讓他們三五成群為一組,集體開膳。特別是吃住在群眾家裏的,群眾格外關心。象洞光采大隊複退軍人謝阿社,看到一個知識青年未帶蚊帳,就把自己的讓給他。永平孔下大隊女社員潘細妹,怕吃住在自己家裏的知識青年生疏,不敢吃飽飯,就經常地對她說:“孩子,住在我家,我們就是親人了,你不要怕,飯要吃飽,不吃飽,把身體餓瘦了,我對不起毛主席,也對不起你的父母,更對不起貧下中農對我的信任。”感動得這個知識青年流下了熱淚。永平杭背大隊一社員看到住在自己家裏的一個知識青年,水土不服,就把當時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黑豆、老薑熬成湯給他喝,還把珍藏多年的“山羊肝”也送給他吃。在象洞東寨大隊落戶的知識青年王宇忠,腸胃不好,一時吃不下飯,女隊長謝永娣知道後,就主動把煮好的雞蛋湯送給他,小王十分感動。在永平昭信大隊落戶的吳銀霞,一次上山割草,迷了路,天黑未歸,貧下中農知道後,主動點著火把滿山找,直至把她找到才回家,使小吳免遭不幸。來到永平公社孔下一隊落戶的居民林葉,群眾看他全家來,人口多,主動給他送柴草30多擔,各種蔬菜100多斤,食油2斤多,還有鹽等,有的還給他送蔬菜種籽。生產隊幹部幫他發展家庭副業,自籌資金,特地跑到二十多裏外的中堡圩上為人買小豬和雞等給他養。這一切使林葉十分感動,並說“貧下中農這樣熱情,我想也沒想到,一定要把這些情況,寫信回去告訴親朋好友,讓他們共享溫暖”。諸如上述事例,在當時比比皆是。
  對集體開膳的知識青年,貧下中農也經常去看望他、關心他,問寒問暖;教他們如何搞好烹調、提高技術;幫他們安排好生活;有的還給他送柴、送菜;有的還幫他洗衣曬被,從各方麵便他們在生活上深感溫暖,正如當時落戶在永平公社的知識青年汪英傑說的“來之前,聽說武平人山高、人落後、又野蠻,心裏很害怕,到了這裏,所見所聞,並不象他們說的那麽壞,這是階級敵人的汙蔑,我要寫信回去,好好辟謠,讓家人放心,讓未來的同快來。”女知青黃碧秋也常對人說:“我來到永平落戶,吃住在貧下中農家裏,和他們一起生活、一起勞動,深感他們最勤儉、最樸素、對人最忠誠,為人最熱情,從不花言巧語,他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有的知識青年寫信回去時,還特地在信中夾上一顆香菇,說“這裏有取之不盡,用這不完的山珍”。
  通過和貧下中農一起生活、勞動,使許許多多的知識青年過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不會自理,變成會煮飯、會洗衣,會劈柴、會挑水、會做家務,生活能自理的新人。
  在生產過去和農業技術方麵,群眾對他們也極為關心,耐心幫助,諄諄教誨,手把手地教,使他們從原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五穀不分的人,鍛煉成會耕田、會種地、會種茶、會種竹、種菜、種果;有的還煉就成一付鐵肩膀,肩挑百斤,走步如飛,成為生產隊裏的“大力士”。落戶在岩前鎮澄幫大隊的知識青年繼澤、陳明等,看到村裏農機具壞了要到二十裏外的地方去修,既誤時、誤工,又影響生產,他們就主動辦起了鐵工場,沒有資金自己籌,沒有工具回廈門拿,積極為群眾維修農具,大大方便了群眾,有力支持了生產,博得了群眾好評。落戶在東留大明大隊的知識青年,1969年冬大隊重新建設養豬場,知識青年積極報名,全場18人,其中知識青年15人,成為養豬場裏的知青班。他們不怕髒,不怕臭,不怕苦,不怕累,起早摸黑,不懂就學,不明就問,很快成為科學養豬的能手。1969年開始養豬180頭,至1972年3年間上調生豬269頭(其中給國家123頭,供社員節日食肉52頭,給社員飼養的小豬94頭),年終生豬存欄還有180多頭,單養豬收入就一萬多元,還有羊、免、雞、鴨等,增加農家肥二十多萬斤,為大隊增收糧食16萬多斤。為壯大集體經濟立下了不朽功勞。落戶在大禾公社鄧坑大隊的知識青年,看到當地田多勞力少,季節緊,任務重,隊與隊之間生產進度極不平衡,知識青年就主動成立突擊隊,在大隊的統一領導下,那裏進度慢就到那裏去突擊,那裏需要就到那裏去戰鬥,深得人們的好評。因此,二年中,該隊67個知識青年,有25個被群眾評為五好社員,9人被評為學習毛著積極分子,13人入了團,2個知青班(組)被評為出席省、地、縣的先進單位。
  在政治上知識青年也積極上進。他們到農村,主動請三老(老革命、老幹部、老貧農)講三史(講村史、家史、革命翻身史),進行革命傳統教育,他們有的趁開會前夕,為社員讀報;有的幫助大小隊舉辦政治夜校,組織群眾學習毛主席著作;有的在生產隊辦起了識字班、掃盲班,幫助群眾學文化、學科學技術;還有的辦起了業餘宣傳隊,出黑板報、宣傳欄,進行了文藝表演,積極宣傳毛澤東思想。落戶在永平公社昭信大隊的知識青年,1970年春節,沒有回家,主動組織了文藝宣傳隊,排演了節目,在春節期間到各個村寨去宣傳演出,極大地活躍了農村文化生活,群眾十分歡迎。象洞洋貝紅衛隊14位知識青年,1970年春節沒有回去,主動幫助軍屬挑水、送柴做好事,群眾反映也很好。落戾在岩前鎮澄幫大隊的知識青年,1973年自發創辦“青年閱覽室”,內有馬列和毛主席著作,有文藝小說,有農業技術知識,還有人民日報、福建日報等,使村裏63人長期借書,200多人經常看報,成為村裏有史以來第一個學習園地,深得群眾的好評。
  由於他們虛心學習,積極向上,不畏艱苦,在各級黨政領導的關心下,廣大貧下中農熱情幫助下,茁壯成長起來。據資料查證,從1969年1月上山下鄉起至1970年冬就有1818人次被評為五好社員,354人次被評為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有5個知識青年班組,評為出度省、地的先進集體,2個出度省、10人出席地區的先進個人。至1972年12月底止,有52人參加了中國共產黨;820人參加了共青團;15人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56人被推薦上工農大學;恢複高考後的第一年,又有39人考入各類大中專學校;1820人被招入國營企業;8人直接提為國家幹部(其中1人任公社團委書記、後任團縣委書記,2人任公社副書記,5人任公社團、婦幹部);33人被聘為當地中小學生教師;14人當上了幼兒教員;10人當上了大隊赤腳醫生;12人當上了生產隊長;18人當上了生產隊副隊長;550人當上了政治夜校輔導員;93人當上生產隊記工員;13人當上了大小隊會計,4人當上了出納,126人當上了生隊保管員;還有14人當上民兵班、排長;22人當上了大隊團支委;23人當上了大隊委員;22人成為生產隊裏的拖拉機手。
  20人打破世俗觀念,和當地貧下中農子女結婚。
  為總結、交流上山下鄉工作的經驗,更好的幫助知識青年茁壯成長,縣委縣革委1969年12月至1973年9月先後三次在縣城召開了新社員(即知識青年)代表大會;一次大中專學生接受再教育經驗交流會;一次全縣上山下鄉的工作會。新社員代表大會;1971年12月有5位知識青年(即中堡的王慶輝、象洞的黃國石、東留的汪彩鸞、永平的吳銀霞、大禾的陳成秀)作為代表上山下鄉在武平的知識青年出席廈門市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的特邀代表,向大會匯報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情況和經驗。
  1971年以後,一部分知識青年因國家建設需要而工作調動,情況發生了變化,一些地方人少、分散。為便於管理,有利教育,縣裏根據上級的指示,對凡在農村的知識青年在生活、勞動方麵作適當調整,相對集中,即有知識青年的大隊,都集中在1~2個點。按照當時情況全縣定327個點,進行集體建房。由國家出錢,公社出料(如木材、磚瓦),大隊出力(指勞力)興建知青點,每個點都有住房、有膳廳、有活動室。全縣已建新房880多間,這為後一段知識青年在學習、勞動、生活、管理等方麵提供了方便。
  知識青年在武平,最長的時間8年,短的一半年,一般四至五年。1981年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全麵結束。

[ 本帖最後由 qdhylg 於 2012-3-21 12:12 編輯 ]
qdhylg 發表於 2012-3-21 12:13:27

  (三) 開 花
  在時過30年的今天,來重新審視當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情況,說實話,在那特殊的年代形成的特殊群體,在那特殊的地域和特殊環境中的生活的人,應當說他們是有得有失的。所謂失,就是在那特殊的逆境中,一些人在學習上本來就不錯,而且完全有可能大踏步前進,甚至更上一層樓去深造,因為上山下鄉,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學習受到挫折,機會減少、精神受到壓抑,後來雖恢複高考,但增大了年歲,錯過了時機,一些有真才實學的人沒有得到發揮,受到了影響;還有個別的,本來就生活散漫,到農村後,麵對艱苦生活和環境,逆反心有增無減,甚至個別的走上了不該走的路;對廣大農民來說,知識青年的到來,也增加了他們較多勞動、生活上的負擔,甚至麻煩,這些都是不容置疑的。但不管怎樣,從總體來說,他們的確是經受了艱苦的磨煉,得到了嚴峻的考驗,也培養了吃苦耐勞、艱苦奮鬥、奮發圖強、勤儉節約的精神。更多的化為新時期建功立業的動力,使他們中有的成為新時期的省、市、縣、區的黨政領導幹部;有的成為企業的廠長(經理);也有的成為大學教授、中小學教師、作家、新聞記者、醫生、護士,更多的成為工人、服務員,正在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作出貢獻。這是不可低估的,也是無法用金錢來計算的。如原落戶在大禾公社鄧坑大隊的知識青年潘世墨、潘世平,現任廈門大學副校長和集美大學師範學院黨委書記;原落戶在十方和平大隊知識青年陳耀宗,現任廈門市政協副主席兼副部長;原落戶在象洞下馮隊的知青曾清碧(女),現任廈門市枝術監督局長;原落戶在象洞洋貝的知青林建農,現任廈門市麵上人事局副局長;原落戶在象洞聯芳的知青林電克,現任廈門自行車廠副廠長兼工會主席,原落戶在象洞聯芳的知青王君能,現任廈開發公司副經理;原落戶在山上鋒的知青林慧心(女),現任省四建公司的黨委副書記、紀檢書記兼工會主席;原落戶在象洞洋貝大隊的知識青年陳元麟,現任廈門集裝箱公司總經理;原落戶在中堡羅助的知青陳大中,現任廈門市總商會副會長;原落戶在象洞沾陽的知青郭天賜,現任廈門市ZF第二辦公室副主任;原落戶在象洞聯坊的知青王小明,現任省四建公司總經理;原落戶在十方中和大隊的知青曾玲(女),現任廈門市建委人事處處長;原落戶在永平孔廈的知青周忠澤,現任交通銀行廈門分行行長;原落戶在大禾鄧坑的知青高更,現任廈門市思明區教育局局長。原落戶在象洞洋貝的知青黃宗沂,現任廈門五礦進出口公司書記、副總經理;原落戶在象洞聯坊的知青林常明,現任廈順鋁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原落戶在東留大明的知青張紅紅(女),現任省輕工業品廈門進口公司副總經理;原落戶在樂留大明的知青張國慶,現任廈門南洋信息公司總經理;原落戶在東留中坊的知青陳孟榮,現任廈門市水運公司工會主席;原落戶在武東袁佘的知青劉上河,現任廈門集裝箱公司的副總經理;原落戶在大禾鄧坑的知青陳成秀,現任廈順鋁箔有限公司董事長;原落戶在大禾龍坑的知青洪浚源,現任廈門卷煙廠副廠長;廈門市麵上卷煙廠副廠長張帝讚,也是在武平的知青。一部分知青返城後又旅居海外或港澳,成為知名學者和企業家,因未聯絡上這裏不一列舉。這些同誌的成長和取得的成就,肯定與當年磨煉和經曆是分不開的,也正因為這樣,便許許多多的知識青年與第二故鄉結下了深厚情誼,他們構築起一座座城鄉交流、山海協作的橋梁,他們的家,也成為武平青年農民到特區打工的“依靠站”、“職業介紹所”。如當年落戶在象洞公社洋貝大隊紅心隊的知識青年楊光,雖早年遷往美國定居,但一想起在插隊時一次身患重病,高燒不退,生命垂危,是老房東練招福,關心備至,問寒問暖,得知病情,及時采藥,對症治療,使他很快恢複健康的情景,連他在美國的老父親聽了楊光治病的介紹,都說練招福是楊光的救命恩人,是今生今世的再生父親,楊光也終身不忘。80年代初,楊光回國探親,他專門從廈門趕來象洞看望招福老人, 一住就好幾天,現還經常有書信來往。當年落戶在大禾的知識青年葉淑端女幹,遷居香港後,1998年10月聽說廈門知青要重返武平第二故鄉活動時,她也遠道歸來,和他們一起來到插隊的村莊,舊地重遊,當她一見到70多歲的老房東蘭有瑩時,激動得淚流滿麵,並說“怎麽也不會忘記當年這位淳樸、善良的好人,將自己建好的三間新房讓給我們6個知識青年住,而她一家還是住在原來潮濕的老房裏。”當年落戶在象洞沾陽大隊的知識青年吳淑貞,回廈20多年常思念第三故鄉的群眾,1995年3月她在中韓集裝箱廠任人事科長期間,特地委托老房東鍾文洲在插隊落戶的故地,為中韓集裝箱廠招聘了30名男工,由於該廠經濟效益好,打工青年掙回了不少資金,為農村脫貧致富奔小康創造了條件。原落戶在永平公社瑤下村的知識青年林春輝,任廈門海天港務公司經理期間,也先後為瑤下村招聘了60名青年農民,到他任總經理的集裝箱公司下屬子公司打工。原在十方公社中和大隊落戶的一個知青,也在中和村招聘了30名青工,到他辦的廠去工作。這些人去了,不僅開拓了眼界,增加了收入,還學到了不少致富本領。原落戶在武東公社門甲大隊的女知青楊亞麗,1996年聽到村幹部講想辦機磚廠,但資金不足,楊亞麗就主動投資6萬元,並明確提出不參股、不分紅、不計息,支持村辦企業,發展生產,增加收入。原落戶在中堡公社大坪大隊的知識青年楊錦城,在任廈門罐頭廠廠長期間,為支持中堡蘑菇生產,也一次投資20萬元,支持群眾發展蘑菇,幫助農民增加收入。原落戶在民主公社林榮大隊的一知識青年,1997年就捐資萬元給林榮小學興建校舍。原落戶在中山公社龍濟大隊的知識青年王俊仁,雖人去香港,但他也先後二次捐款1萬多元給龍濟小學建校。原落戶在大禾公社鄧坑大隊的知識青年現任廈門大學副校長潘世墨和現任集美大學師範學院黨委書記的潘世平兄弟二人1996年為鄧坑小學捐贈學生校服100多套和學習用具,1998年他又捐贈價值3萬多元的圖書給縣圖書館,大大豐富了縣圖書館資料。原在永平公社瑤下村插隊落戶的知識青年林春輝(原廈門海天港務公司經理),1995年捐資15萬元為該村建了一所小學,1999年6月,他又捐資5萬元,給該校購置課桌凳、書包等。原落戶在十方和平大隊的知青陳耀宗,現任廈門政協副主席兼任統戰部長,自己帶頭並發動他人捐資10萬元給和平小學新建學校,多餘的還給大隊鋪設道路;原落戶在城廂園丁大隊知青,也捐資萬無給大隊,在村裏鋪設水泥路麵;有的地方知青還捐資建橋作陂為民造福。1998年10月原落戶在象洞公社的知青捐款8000多元,又買了洗衣機等給象洞敬老院老人。原落戶在東0留公社黃坊的居民戶吳嘉候,為幫助經二故鄉發展種養業,1997年與他人合股投資近10萬元,在東留黃坊村興辦養豬場,大養其豬,為增加肉食,繁榮市場,農民增收作出貢獻。原在十方公社插隊落戶的知識青年施毓槃1969年春來十方插隊,1970年調入十方供銷社工作,1978年調回廈門,回廈的10幾年中,每當回憶起在武平那難忘的歲月,內心一直深藏著解不掉也化不開的武平情結,1998年他與家人商量後,毅然辭去廈公職,又鐵心回到原插隊落戶的十方公社(現改為十方鎮)來福村306線旁搞山地開發,投資興辦農場、林場、養殖場,即山地農業,實行種(植)養(殖)加(工)一條龍。第一期20畝山地開發基本就緒,現正著手第二期、第三期開發。還批了100平方土地建房子。鎮裏給他30年免收地租的優惠。現在一個新興山地開發場地已初具規模,蓬勃興起。
  上述當年插隊落戶的知識青年,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取得顯著成績,不忘第二故鄉的群眾,積極為第二故鄉招工引資,興辦事業,投資捐款等,武平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也衷心感謝他們的關心和支持。遺憾的是,因條件局限,肯定還有很多很多為武平第二故鄉作過貢獻的知青們,我們一時無法了解或還沒了解到們的材料,故無法大書特書,筆者隻好在此謹向他們深表歉意。不過,俗話說得好,千條大河歸大海,千方百計歸一句,武平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

更多參考見:武平人論壇http://www.wpren.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210&page=1
湖南知青網:http://2006.hnzqw.com/dispbbs.asp?boardID=15&ID=1198&page=1

[ 本帖最後由 qdhylg 於 2012-3-21 12:18 編輯 ]
qdhylg 發表於 2012-3-21 12:21:07

征集淳安“小三線”建設文史資料

20世紀60年代,針對當時複雜的國際形勢,黨中央製定了開展“三線”建設的重大決策,中西部地區13個省、自治區進行了一場以備戰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隨著當時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黨中央又適時作出了加強“小三線”建設的決策,作為對國家“大三線”的補充和銜接。在此背景下,浙江省掀起了建設“小三線”的熱潮,“三五”和“四五”計劃期間全省建成22家軍工企業。我縣1965-1970年相繼建設的有威坪國營東方機械廠和汾口國營紅星機械廠、國營紅衛機械廠(光華器材廠)、國營先鋒機械廠(七0三工程)四家軍工企業。另有紅旗、東風2個軍工電廠,是浙西“小三線”的集中區。與此配套,我縣加強了供電、通信、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和衛生、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建設。由於體製限製和保密需要,縣檔案局幾乎沒有相關檔案,我們的黨史、地方誌幾乎沒有記錄。為記錄這段曆史,反映曆史本來麵貌,也為了保護開發利用我縣小三線遺址,縣政協擬於今年起開展上世紀60到80年代有關我縣“小三線建設”的文史資料征集活動。
一、征稿對象
1、原小三線軍工企業及配套工程建設幹部職工及其家屬、親屬;
2、了解小三線軍工企業及配套工程建設有關情況的老領導、老同誌;
3、參與小三線軍工企業及配套工程建設的村鎮幹部、民工,參與企業調整移交工作的社會各界人士。
4、媒體記者、鄉鎮文化員及其他文字工作者可通過采訪當事人,以整理者名義提供稿件。
二、征集內容
1、我縣紅衛、紅星、東方、先鋒機械廠建設的背景、過程回顧;
2、供電、交通、醫療、教育、生活配套項目建設情況回顧;
3、幹部職工當年響應號召奔赴淳安工作的過程回顧
4、幹部職工及子弟個人在淳生產、生活、工作經曆回顧;
5、企業或個人支援地方建設事跡回顧;
6、技術攻關和產品生產情況回顧;
7、淳安地方支持企業建設情況回顧;
8、有關新聞報道;
9、企業搬遷及交接情況回顧;
10、三線人回訪淳安老家的記錄和感受心聲;
11、有關照片。人物照可以是當年在小三線參加工作或勞動生產、學習生活的照片;提供的實物照包括三線企業的生產物品及三線職工生活用品,諸如有關函電、日記、老照片、老獎狀、圖書、檔案袋、老獎品、工作證、團員證、戶口本、糧本、糧票、布票、老工具、老文件等。
三、稿件要求

四、時間安排
2012年4月-2016年9月

[ 本帖最後由 qdhylg 於 2012-3-21 12:31 編輯 ]
qdhylg 發表於 2012-3-21 12:28:25

憶籌建龍泉軍工廠
張寶仁 講述 陳有豐 整理
1964年,毛澤東主席根據當時的國內外形勢,審時度勢,提出了“要準備打仗”的戰略部署,以保衛國家安全。具體部署之一就是要建設一批小三線軍工廠,要求各省、市都要有配套的軍工廠,如槍廠、槍彈廠、炮彈廠、火藥廠、底火引信廠等。當時,毛主席曾講“小三線建不好,我睡不好覺呀!”各省、市黨政領導認真貫徹黨中央、毛主席的指示精神,要求每個共產黨員都要無條件服從分配,堅決完成小三線建設任務,盡快地拿出產品,讓毛主席放心。
當時,我在沈陽市五三廠(又名三二一廠,係對口支援的老軍工廠)檢驗科任支部副書記兼組織委員。1965年4月30日,廠黨委決定調我到浙江省參加軍工槍彈廠建設(浙江省軍工領導小組於1964年8月決定在省內建立槍彈廠)。我二話沒說在接通知後的第三天即5月2日,就乘火車前往杭州市重工業廳報到,隨後乘火車到金華,從金華出發,又坐12小時汽車到達麗水,從麗水出發不久,汽車上船擺渡過江,一直在山溝溝裏穿行才到龍泉。
在我到達龍泉之際,選址工作已近尾聲。據我所知,自1965年3月開始,籌建處先後赴龍泉八都、茶坦、宏山、河村、道太、大白岸等地踏勘調查,經反複篩選,選定河村作廠址,其理由(有利條件)主要有:一是河村靠山(離縣城僅5公裏),既符合中央和省委關於“靠山、分散、隱蔽”的建廠方針,又有利於建廠後的生產發展和職工生活安排。二是浙南鋼鐵廠下馬後,部分房屋可轉讓利用,另龍泉森工局、河村良種場也可轉讓部分房子及田地和荒山,以滿足工廠籌建所需。三是河村至縣城有一條簡易公路,可供修複使用。鑒於上述有利條件,工廠籌建處和上級部門才正式決定在河村建廠。廠址選定後,省工業設計院二室負責人方孔雄帶領8名設計人員進駐工地安營紮寨,開始測量設計工作,僅用了3個月就完成了全部設計工作。
7月4日,新廠(初名“龍泉林機廠”,代號941廠)的建設工程在河村正式開工。當時參加建廠的有負責勘察設計及施工的省工業設計院二室、省交通廳工程隊、浙建二公司的技術人員和工人;也有從浙江各地及遼寧、新疆、安徽、江西、江蘇等6省27個地區共62家單位調入的幹部、工人;又有沈陽五三廠等老槍彈廠支援龍泉林機廠建設的老工人和技術骨幹。當時,沒有電燈、自來水,沒有現成的宿舍、食堂、浴室等生活設施,大多數人散住在附近村民家中,在地上鋪上稻草,就當作床鋪,其中還有一部分人住在從縣森工局轉讓來的幾幢陋房及幾個臨時工棚,工地食堂采購僅靠一輛三輪車往返供應。
為了實現省軍工領導小組提出的“三年建廠任務兩年完成”的奮鬥目標,籌建處抓緊了籌建工作的每一個環節。當時,由我和蔣基璽(技師)按工作需要搞外購工具、量具和自製工、量具計劃,我倆講求效率、密切配合,僅兩個星期就完成了計劃編製。不久,籌建處主任楊瑗璋、副主任丁連喜找到我交待任務,要我暫回老廠,完成三項任務,一是搞人員培訓,包括培訓支部書記和生產骨幹;二是增調部分幹部、工人;三是要指導設備安裝。我回老廠9個月,圓滿完成了以上三項任務,其中從五三廠調來15名幹部、20名老工人和技術骨幹。回到龍泉後,我被任命檢驗科黨支部書記。
當時,大家從祖國各地來到龍泉郊區建工廠,工作中和生活上的困難是可想而知的,但大家都把建設軍工廠當作政治任務,誰都不甘落後,誰都不叫苦。在當時買不到菜,吃住困難,住房“四無”(無水泥地、無天棚、無玻璃、無自來水),冬冷夏熱(尤其是家中孩子小,手腳凍傷)的情況下,職工們一心想著大局,克服種種困難,加班加點,但誰都不提錢,提倡精神獎,鼓足幹勁完成各個時期黨交給的任務。
當時職工中流傳著以下“順口溜”:“‘六、五’聽黨喚,來建三線廠,毛主席的話,大家記心上”;“一顆紅心兩隻手,自力更生樣樣有”。在最艱苦的基建準備工作階段,職工們發揚“四不怕”(不怕苦、累、髒、氣候環境差)、“三不計較”(不計較工時、定額、待遇)的革命精神,投入熱火朝天的基建勞動,大家和數百名民工及原浙南第三技校的師生(畢業後即招工進廠)一道開山炸石,挖運土方,日夜奮戰。基材組的同誌頂酷暑,忍饑渴,跋涉於山嶺之間,到72個生產隊采購磚瓦,組織運輸。
據我本子上的記載:從1965年7月至11月底,共開采片石2300多立方,挖掘大型土方11000多立方,采購磚瓦370萬塊,各種鋼材100多噸,木材1100多立方,水泥500多噸,黃沙石子4000多立方。建成廠房宿舍13700多平方米,其中生產廠房4370多平方米,各種庫房1100多平方米,生活設施1760平方米,土建工程總投資為726500元。廠房宿舍均按“靠山、分散、隱蔽”的建設要求建築,分布在4條山溝,住宅區距廠區最遠1.5公裏。
1965年11月,在我親手抽調來的沈陽三二一廠老師傅的指導下,工廠開始安裝設備,曆時4個多月的緊張戰鬥,到1966年2月,全廠100多台專用、通用及非標設備均安裝完畢。後通過三次試製,使產品工藝、專用設備工藝和技術水平基本滿足了批量生產要求。省國防工辦根據五機部、總後軍械部關於“地方軍工廠軍工產品試製鑒定辦法”的規定要求,組織了對我廠56式7.62毫米複銅鋼普通槍彈的鑒定,一次性驗收合格,同意轉入批量生產。
至此,我廠提前實現了省委提出“三年建廠任務兩年完成”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我廠的興建,帶動了河村麵貌的改變。河村原為物質文化生活較落後的山村,自我廠在此建設以來,興建了廠房,開通了公路,修築了道路,安裝了電燈、廣播,大大改觀了山村麵貌。工廠電影隊經常放映電影,每逢節日還自編自演文藝節目,村民們與職工一道共享其樂、陶冶身心,使山村人民看到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遠景。
1995年,為更好地貫徹中央關於“軍轉民”的方針,有利於企業的生存發展,根據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我廠搬遷到了地處浙北的德清縣莫幹山經濟開發區。這樣,從建廠到搬遷,我廠在龍泉河村恰好三十年。
選自麗水政協《浙南小三線建設紀實》

[ 本帖最後由 qdhylg 於 2012-3-21 12:29 編輯 ]
李子 發表於 2012-3-21 13:16:09

感謝淳安縣將知青的曆史作為史料征集出版。
作為一名當年的知青,我會盡力而為的。
qdhylg 發表於 2012-3-21 13:51:44

謝謝置頂宣傳。
頁: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縣政協抗美援朝、知青、小三線征稿專題

Powered by Discuz! X2 Archiver © 2001-2011 Comsenz Inc.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