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異的空穀幽蘭佩特拉
旅遊車在通往佩特拉的公路上奔馳,窗外是無邊無際的黃土,白沙,黑石頭山滿目蒼涼,看不見一株綠樹,綠色在這裏太珍貴了。偶爾可看見黑石頭山上或山下有幾棵綠樹將你的眼睛照亮,綠樹下總有幾戶人家或一個小小村落,那裏一定有一泓清泉吧?
上古時候的約旦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的,以色列的祖先亞伯拉罕帶著妻子和侄子羅得離開故鄉前往迦南地時,因為牲畜太多,亞柏拉罕就和羅得分手。羅得在約旦平原上放牧。那時約旦平原是滋潤的,美得如同耶和華的園子(伊甸園)。
500多年後,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也在這裏安營紮寨,他們有許多羊群牛群,就在這一片放牧。是什麽時候,是什麽時候變成一片荒漠的?
旅遊車停在一個平台上,我們下車憑欄眺望遠處群山中的尼波山,尼波山頂有座白色清真寺。耶和華上帝曾在那裏,將以色列人將要進入的迦南全景(現在的巴勒斯坦,敘利亞)指給摩西看。平台下麵的山穀就是摩西穀,穀裏有極少的綠樹和一片樓房及蜿蜒的公路。因為隔得太遠,如同在飛機上下望,看不請是否有人活動。
我希望,我希望,我們所去的玫瑰城(佩特拉的別名,因為城裏的建築多在紅色的岩石上鑿成。)是這沙漠裏的一片綠洲,那裏開滿了各色玫瑰。我將佩特拉稱為空穀幽蘭是因為佩特拉是古代七大奇跡之一,卻長期名不見經傳。直到1812年瑞士探險家約翰-布克哈特發現了它,才將這個被遺忘千多年的古城帶回人們的視野。
佩特拉公園的入口是開闊的曠野,路邊有打著包頭,穿著短打的約旦青年,中年和老年人。趕著馬車,拉著馬匹,騾子招攬生意。腿腳不方便的老頭老太太或乘馬車或騎騾子瀟灑自在地隨車夫們進沙漠中的古城堡去了。
開闊的路邊聳立著巨大的石頭立方體,據說是墳墓。順著砂石路進入古城,兩邊是高聳的山崖,山崖上有石階和門窗輪廓的痕跡。如果說這些山崖是風化了的高樓大廈,但這些門窗都是雕刻在岩石上的浮雕,人怎麽使用?說它是古代風化了的高樓大廈,古人是怎麽修建出這麽高的樓層?是耶,非耶,讓人不知所措。
以後的路越走越窄,蜿蜒曲折,有時是砂石路,有時是羅馬人鋪的石板路。道路寬處五六米,窄處僅兩三米,,最窄的通道頂隻有三公尺寬度,抬頭看如“一線天”。兩側“高樓大廈”遮天蔽日,路上光線幽冥,偶爾幾蓬綠草,那裏有什麽玫瑰,這裏還是人間嗎?
不知走了多久,正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進了幽冥穀。前麵峭壁間露出一角巍峨的宮殿,被幽暗的峽穀襯托得格外的明豔。走出峽穀眼前豁然開朗,來到一個廣場上,這裏停著裝飾豪華的馬車,披掛整齊供人照相的駱駝。如果沒有手抬長槍短炮似地攝影機,照相機對著宮殿狂拍的現代遊客,你一定以為自己回到了上古時候。
一座在岩石上雕刻出來的宮殿就在眼前,它高40米。寬30米為希臘式風格。宮殿的圓柱為柯林斯柱,第二層柱子之間有亞馬遜姑娘(希臘神話中的女兒國戰士)在翩翩起舞,屋頂上立著四隻帶走死人靈魂的雄鷹。整個宮殿帶著粉紅色的光彩,有人說;它像一朵鮮豔盛開的紅玫瑰。在我眼裏卻像鮮血浸泡過的石頭宮殿,觸目驚心。
這個宮殿就是著名的“寶庫”,傳說它是埃及法老的藏寶處,又說海盜們將搶來的財寶藏在正中亭頂的石甕裏。引得尋寶者紛紛來到這裏,槍擊石甕,指望打碎石甕降下寶石雨,可憐那實心石甕上留下了累累彈痕。
再進去就是“門麵大街”了,上古時候應該叫貴族大街。因為這裏的門麵豪華氣派,比住在岩石上的百姓和中產階級的門窗闊綽多了。詭異的是它們都是“二維大樓”隻有門麵,沒有縱深。據說這是王公貴族的墳墓,有的門麵上有小門,裏麵極小,空空如也,沒有壁畫就是個岩洞。
大街的盡頭是一片曠地,曠地裏有許多賣手工藝品和頭巾的小攤販,約旦女孩們拿著頭巾和珠子項鏈跑來跑去地向遊客售賣。一側是一個沿著岩石山坡鑿成的大劇院,可容納6000人,據說古時它是舉行祭祀和典禮之處。
走到這裏已經走了一小時了,導遊小夥子便在這裏和我們分道揚鑣,叫我們自己走回酒店用餐。後來才知道,再進去還有許多景點,最著名的是皇家陵園和“修道院”,要到那些地方路途還遠著哩。
佩特拉究竟是一座死人的城市,還是一座活人居住過的城市?至今仍為重重迷霧籠罩,學界對它所知不多,爭議卻不少。
一派認為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106年這裏是古阿拉伯人建立的納巴泰王國的首都,納巴泰人在此建立起複雜的儲水供水係統,造出了這個沙漠上繁榮昌盛的綠洲城。公元106年它被羅馬帝國征服,因位於交通要道,一度保持繁榮。後因海路貿易興起,它逐漸式微,公元663年一場大地震摧毀了它的供水係統,綠洲城又成為了荒漠。
一派認為佩特拉是個墳墓城市,共有一千多個墓園,考古挖掘至今沒有發現民居,洞穴中挖掘出來的除了累累白骨外沒有任何生活用具,大部分城市局限在狹長的山穀中,沒有發展空間,不符合城市布局。認為它隻是一個祭祀中心和貿易交換中心,納巴泰人每兩年要到此朝聖。納巴泰人是遊牧民族,習慣於住帳篷,來朝聖的居民都自帶幹糧住在帳篷裏,自然不可能留下民居廢墟和生活用具。
佩特拉既然是個墳墓城市,為什麽在那些遮天蔽日的“高樓大廈”下,還留下儲水供水的水槽,難道一座死人的城市需要供水嗎?羅馬帝國為什麽要征服一座墳墓之城(有羅馬人鋪的石板路為證)?這是個無解之謎,也就是佩特拉的詭異之處。
既然無解,我們能不能走第三條路,到阿拉伯神話故事中去尋找答案。在《一千零一夜》中,王後山魯佐德講述的故事在詩意,吟頌,歌曲,哀歌,讚美,懇求,謎語,注釋上都有極大的創新和豐富的想象力,她講了一個《石頭城》的故事,說不定就是佩特拉的故事。
有幾個在沙漠上迷路的商人,無意中走進了一座石頭城,城裏的花草樹木都變成了石頭,宮殿前廣場上的噴泉裏遊著五顏六色的彩魚。
商人們走進宮殿,聽到裏麵有求救的聲音,就尋聲而去看見大廳的柱子上捆著一個英俊男子,他的下半身已經化成了石頭。
商人們詢問那男子,這裏究竟發生了什麽事?男子說;他是此地的國王。有一天,不知從何處來了一位絕色美女,穿著綠光閃閃的長裙,步態輕盈,舉止妖媚。回眸一笑傾倒全國民眾。自然也傾倒了國王,國王立即娶她立她為後。婚後夫妻恩愛,如膠似漆,一刻也不分離。
這神仙眷侶似的生活,直到有一天終於露出了猙獰麵目。一天夜裏國王從夢中驚醒,不見王後,正驚異。隻聽見寶帳外,一位守夜的宮女長歎一聲悠悠地說:“我們的國王真可憐,不知王後每天給他喝了藥酒,讓他夜夜昏睡不醒,王後卻不知跑哪裏去了?”
國王聽後不動聲色。第二天晚餐時就將王後所敬的酒悄悄倒了,倒在床上裝睡。午夜後,王後喚他數聲,不見回答。便開門走了,直到天將亮才回來躺下。
第三天,國王騎馬跟蹤王後。隻見她騎馬在天淡星稀,殘月照人的曠野裏奔跑,跑到一個洞穴口,將馬拴在樹上鑽進洞裏去了。
國王藏好馬,跟隨她進入洞中。洞裏兩邊石壁磊磊,洞深處有間石室,石室裏燈火昏暗。石頭床上坐著一個麵目猙獰,頭發如氈條的男子。男子看見王後厲聲喝問:“你這賤婢,為何現在才來?”
王後嚇得跪倒在地,聲音顫抖地說:“主人息怒,奴婢要等那個自作多情的傻子睡了才能來呀。”
國王聽了,氣得差點昏死過去。
王後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坐在石床上的男子才開恩讓她起來。王後歡天喜地地站起來問:“主人,你有什麽好吃的東西留著給我解饞?”
怪男人指指牆角說:“那裏還有一罐老鼠骨頭湯留著給你。”
王後忙走到牆角,找到一個土瓦罐,抱著瓦罐吃得津津有味,嘎嘎有聲。國王惡心得差點吐了出來。
一直到,東方天欲曉。王後才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那個怪男人,騎馬回宮去了。
王後剛走,憤怒的國王就衝出來,用刀將那毫無防範的怪男人砍死。
王後是個能力強大的女妖怪,當她知道自己心愛的主人被殺死後,就大怒做法,將整個城市變成了石頭城,噴泉中的彩色魚兒就是城中居民。她將國王變成了不生不死的半石頭人,捆在宮殿的柱子上,每天回來抽他一百鞭子解心頭之恨。不知多少年過去了,今天總算遇到了誤入石頭城裏的人。
後來幾個商人和國王設計殺死了女妖,女妖一死魔咒解除,石頭城立即恢複了原樣,又成了沙漠中的綠洲。
那位才氣橫溢,能編故事,講故事的王後山魯佐德一定到過佩特拉,她給佩特拉編織了一個光明動人的結局,讓佩特拉成為開滿鮮花玫瑰的城市。
但真相是佩特拉的魔咒並沒解除。說不定連誤入佩特拉的那幾個商人,也被穿綠光閃閃衣裙的女妖變成了石頭。因為在通往宮殿的羊腸小路上,在某“高樓大廈”下麵,有一石雕像。那雕像已經風化了,但仍可看得出來,那是一個牽著駱駝前行的商人的下半身,及駱駝的腹部。
不知有誰能解除石頭城的魔咒,讓它變成真正的玫瑰城。
那天去遊佩特拉的人極多,我們遊輪上的人可能是傾巢而出,去了十幾輛旅遊大巴,所以被安排在附近不同的旅館用餐。我們去的是一家五星級旅館,進門要過安檢,裏麵有宮殿式的廊柱,栽著棕櫚樹和鮮花,像個小小綠洲城。食品是自助餐,烤牛肉,燉羊肉又鮮又嫩。還有大量的水果,色拉和精美小點心。
約旦是個內陸窮國,全國百分之八十的土地是沙漠。沒有石油隻有極少的幾種礦產,食品大部分是進口貨。能在這裏吃到這麽美味的食品,應該感謝上帝了。
吃完飯後,已近黃昏。我們坐上車,導遊小夥子說要領我們去看約旦的日落。我心裏不以為然,天下何處無夕陽。何必非要不遠萬裏,跑到這裏來看日落。
旅遊車又將我們拉到了一個平台上。平台下群山佇立,天上飄著幾朵蹤跡不定的浮雲,那輪絢麗的火球,將天邊染成了一片橙紅色過渡到金黃色的璿宮織錦,璀璨奪目,氣象萬千。一座座千年無語的石頭山,如同一群身披黑袍沉寂入定的老僧,在夕陽的餘暉中顯得氣勢磅礴,令人生畏。
一陣冷冽的山風吹來,我不禁打了個寒顫,似乎聽到那些黑石頭山發出低沉的怒吼。他們似乎在警告我;“除了上帝,誰能將我們變成綠洲?誰能-----誰能-----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