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麵的世界

外麵的世界很精彩,外麵的世界很無奈
個人資料
外麵的世界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雜誌上的美食

(2025-11-20 09:28:36) 下一個

周末出門采購,本以為陰沉沉的天,結果走到湖邊竟然出太陽了。湖邊有個公共圖書架,大家讀完不需要的書都會放在那裏給別人繼續閱讀。翻著翻著,我看到幾本舊雜誌,就隨手坐在湖邊翻起來。回家自己做了雜誌上的美食。

其中一頁的奶酪麵包吸引了我。其實這東西本來再普通不過——但雜誌上的那一款,表麵點綴著各種可食用鮮花,美得像插畫一樣。

突然想起家裏院子裏正盛放的金蓮花。又剛好在店裏遇到半價的新鮮奶酪,於是決定:今天回家也做一份屬於自己的“鮮花奶酪麵包”。

秋天正是柿子上市的季節。切開柿子時,裏麵那顆小小的“星星”太迷人了,用它來點綴酸奶,普通的食材也立刻變得像魔法一樣變美。

尋常的東西,隻要加一點心意,就能變得超治愈、超有成就感。

這個周末給自己安排了一場小型斷舍離。翻了翻房間,挑出兩本書、兩雙鞋,準備讓它們去到更需要它們的人手裏。說起來,自從疫情後,街上八成人都穿運動鞋,像是集體把腳“解放”了。也挺好,舒服最重要。把鞋放進捐衣物箱。手一下子輕了,心也輕鬆了。

早上出門,把書放到戶外圖書架,其中那本《孔雀》,是疫情期間讀完的。英式幽默夾著細膩的心理描寫,讓人印象挺深。後來還被拍成電影,但我總覺得那些內心戲,電影很難完全演出來。影片我還沒看,也許改天補上。
**********************************************************************

今年旅行路上,倒是意外走進了好幾個圖書館。生活在這個“手機比人還忙”的網絡時代,我早就不看報,也不太讀書了,可對圖書館還是有一點點說不清的情懷。

去到陌生的城市,如果時間允許,我總會習慣性地去逛逛當地的圖書館。安靜、鬆弛,又帶著一點屬於這座城市的氣質。

今年的腳步停在幾個地方:在芬蘭逛了兩個喜歡到不想走的圖書館;

來到赫爾辛基的第一天,陽光燦爛,當時我還想羽絨服這次沒有用處啦,接下來就是陰雨天,想著先找個地方躲躲風,就走進了傳說中的 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 Oodi。沒想到,這一走進去,就是一個小時的沉迷。

Oodi 完全不像圖書館,更像一座城市的“客廳”。

最讓我驚訝的是:這裏不僅能看書,還能做手工、玩遊戲、排練、3D打印、錄音……你甚至能在這裏完成一次“生活的一切”。

在 Oodi,你不會覺得自己是遊客。你隻是悄悄融進了這座城市的節奏裏,被光、木頭、書香和安靜的人群包圍。天氣越冷,心越暖。
************************************************************************

芬蘭國家圖書館(National Library of Finland)

赫爾辛基最安靜、最有質感的靈魂角落。

赫爾辛基最安靜、最有質感的靈魂角落。

如果說 Oodi 是現代、自由、溫柔的城市客廳,那麽 芬蘭國家圖書館 就像是一位沉靜、優雅的長者。低調,卻讓人一走進去就屏住呼吸。

古籍的味道、舊紙張的氣息混合著一絲靜謐,連腳步聲都顯得特別輕。

高高的穹頂上刻著精致的花紋,靠牆的木質書櫃層層疊疊,

在這裏,閱讀變成一種儀式感,坐在圓廳裏,你會不由自主地把手機調成靜音嗬嗬


***************************************************************************

 維也納 · 國家圖書館

在奧地利維也納,終於見識到傳說中“最美的圖書館”,那種震撼是照片都裝不下的。

或許旅行中的圖書館,就是這樣一種存在:不需要讀書,也能被安靜治愈的地方。

那一刻,我好像走進了宮殿裏的書海。

站在大廳中央的那一刻,你會突然明白“知識殿堂”這四個字是什麽感覺,不僅宏偉,更帶著一種莊嚴的溫度。
仿佛每個來訪的人,都被允許在曆史裏輕輕走一小段路。
**********************************************************************

Radolfzell小鎮圖書館

Radolfzell小鎮圖書館最初是17世紀奧地利大公利奧波德五世的城市宮殿,如今全麵翻新成一個現代化的圖書館。

坐在窗邊,被陽光輕輕照著,沉在自己的書頁裏

坐在窗邊,被陽光輕輕照著,沉在自己的書頁裏

圖書館坐落於市中心,坐擁湖景

我挑了一個背靠牆的位置,隨手拿了本書。其實沒怎麽看,隻是讓自己在那一刻停下來。

那一刻忽然覺得:旅行的意義或許不在遠方,而是在這些被日常溫柔托住的小瞬間裏。

 

 

[ 打印 ]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