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青花

既是水墨青花,何懼刹那芳華
正文

念之第三步 – 看

(2012-06-04 20:43:55) 下一個

在所有的感官裏, 我最怕失去視覺,閱讀和圖畫的樂趣全來自於它。

 周末來到畫廊,女兒的眼睛先是盯上了Venus 的像,然後又喜歡上了拿破侖時期的身著白色盛裝的公主像。

終於到了印象派的畫室。畢沙羅的畫很追求立體感,他把樹枝畫得特別厚,還加上了些閃光的成分,近看有些怪,遠看效果還不錯。塞尚的幾幅畫都很見功力,可以看出他從東方繪畫裏借鑒到了不少竅門,好比說,留白,為了突出樹幹,樹幹的周圍都用了白色,這樣遠處看時,立體感自然就出來了。 

遺憾地是,館內收藏的高更的畫是他還在票友階段時畫的,看不出後來的風格和才氣。 莫奈的及幅畫倒都是精品。 以前記得也多次看到莫奈的畫,不過看不出門道,這次倒能看得出幾分他的精妙之處了。 

意外地,很喜歡Gustav Kilmt那幅畫 Hope 1 – Pregnant Woman `過了對他其他幾幅畫的喜愛。 甚至有些遺憾,自己懷孕的時候,沒有留下一張這樣的照片。

女兒喜歡雷諾阿的那副保姆抱著女兒的照片。 雷諾阿的選材還是比較古典的。 

馬奈的畫隻有一幅,但足以看出他的才氣。 他的O影響了很多畫家,比如高更,馬蒂斯。 館內馬蒂斯的這幅畫也可以清楚地看到馬奈的影響。 在馬蒂斯和畢加索之間,更喜歡馬蒂斯。 

近現代的畫,趨向於荒唐,馬桶,衣架也拿來冒充藝術,有那個畫賣出最高價的潑顏料的的美國P的一幅小畫。 

然後看了旁邊的植物畫展覽,裏麵的蝴蝶玻璃箱子,很漂亮,有很多以前聽說過的大飄尾的鳳蝶,有著醒目眼睛的枯葉蝶,身上有著厚厚藍色熒光粉的藍色蝴蝶。 女兒最喜好的是一個小小的粉色蝴蝶。 現在的她,審美還是停留在,越小越好,越粉越好。 小人兒對小的東西比較覺得容易親近吧。 

女兒一直在記掛著館外的大蜘蛛,所以在樓下兒童區稍玩了一小會兒就出了館。 女兒抱著蜘蛛的腿兒,開心地笑了。 就去對麵的Notre-Dome大教堂去了。 以前肯定進過這個教堂,不過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裏麵藍色的天花板點綴著金色的小星星。 高處是馬塞克的窗戶。聖壇上是一個有大拱頂的圓形建築,這是一個天主教堂,正中是上帝,神像下麵還有兩排椅子對著麵擺著,大概是牧師和有地位的神父們坐的了。

我禁不住拿它和國內的佛教、道教的廟宇相比較,一個是向高處雲端發展,一個是三進三深,亦或九進九深,鋪得越廣越氣派。

聖壇側麵的副壇點著很多白色的蠟燭, 一個女信徒在柱子後麵跪下祈禱著。 記得在蒙特利爾的教堂裏還看到那種神父躲在裏麵傾聽信徒懺悔的小房子, 讓我想起《牛氓》裏的神父。

教堂裏麵一直有低沉悅耳的管風琴聲, 也看不到是從哪裏傳來的。離開時才看到有一個黑人在入口處的二樓在彈奏,不知道有沒有譜子,還是隨意地彈著。 

回去館裏取車的路上,雨大起來,女兒執意要在大蜘蛛下麵躲雨。蜘蛛肚子下麵剛好有一小塊地方淋不到雨,在裏麵,也蠻有意思的。我逗女兒,看蜘蛛吃了什麽,看看裏麵有點白色的東西,就是白色的大蟲子,女兒哧哧地笑起來。

今天眼睛很滿足了。雖然有女兒,有很多畫不能停下來好好看,還是很高興有女兒小小的眼睛給我帶來新鮮的視角,更高興有她的陪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