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我大學剛畢業時的第一次創業,毛頭小子一個,一個飽了,全家不餓。那時候在中關村租了間小房子,開始攢電腦,賣電腦配件。掙了點小錢就萌生豪情壯誌,看著美國的矽穀報刊想象著自己有天也能成為一代翹楚,我來到美國開始學習新技術,希望發展更大的事業。現在回想起那份青澀卻執著的信念仍有餘溫,而當想起創業過程中的艱辛坎坷,感受也早已由苦澀變為了然。
現在想想,那時候創業的失敗,最大的原因就是沒有人脈。說到人脈,很奇妙,它跟緣分不同,卻又像緣分的升華——因為緣分讓我們和人脈“相遇”後,還更需要我們有意識地經營。就這樣,在整個成長、創業路徑中,我們帶著或多或少的功利心,遇見或追逐不同的人脈緣分。漸漸,我們把自己安置在一張張社交大網中。與一般的人際關係不同,人脈關係著重強調社交方麵形成的一張既鬆散又有較大黏度的人際關係網絡。穩定程度不高是因為這不像親情那般持久,也不一定都像友情般可靠。但是,人脈關係中每個人之間都比有一定的利益聯係,這是組成人脈關係的基本。人脈關係中的人們,可以是親人、兄弟或者一麵之緣的朋友。
我一直跟我的員工強調創業靠人脈——人脈幫我借來創業的東風,讓我的創業水到渠成。事實上,我的小事業能得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因於我遇見人脈的緣分,以及我有意識地經營。從第一筆資金的到位,到一個次組成四人管理小團隊。緣分讓我們相識,但最終還是一張無形的網絡將我們打包利益共同體,我們不遺餘力,我們齊心協力。我們四個人裏,有人不懂技術但懂管理,有人不懂融資但懂市場……於是我們四個臭皮匠居然就拚齊了一桌,創業場上大打團結牌。
最近,我看到的一本大陸出版的叫做《中關村矽穀人脈網絡》的書。我覺得這本書寫的很好,既應證了我多年的觀點,又對我的許多想法進行了重新梳理。在書中,作者對新經濟時代的人脈內涵進行了重新解讀。這種人脈的衍變從時代的差異角度來看,新的電子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改變了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全球創新資源流動速度不斷加快,人脈的含義升華為在新經濟條件下,提高社會生產水平,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創新要素資源,創新型經濟發展必須要依托創業的人脈。從規則的差異角度來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契約精神取代了傳統的關係中以人為樞紐形成的任人唯親、沆瀣一氣的“裙帶關係”,從過去的沒有規則發展到現在以法律為基礎的信任文化,形成了一種遵守法律和商業道德規則的正反饋,而矽穀就是這種人脈關係的代表。
站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回憶自己這些年的奮鬥經曆,我覺得這本書中提到的人脈網絡、創新意識、風險投資等要素確實是一家創業企業必備的條件。而作為一個技術管理者,這本書提到的人、資本和技術三者的循環也給了我很深的印象。矽穀的大學從創業企業中獲得了持續不斷的市場需求刺激,從而開展前沿課題並提高創新研究能力,又通過人才培養和技術轉移正反饋矽穀的創業與創新。人才、資金和技術的循環本質是新經濟的循環,通過這種循環加速極大地提高了矽穀地區創新要素的流轉速度和效率,是當前矽穀創新經濟的發動機。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摩爾強調,這些過程隻能由創業者在實踐的過程中摸索,任何大學和課堂也無法給予那些技術人員相關的知識和提高。
時至今日,據我所知互聯網浪潮一代接一代,時代不斷變換,創業風險不斷的增大,大公司依仍然在不斷摸索創新中,“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謹以此文敬獻給自己創業20周年,特此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