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告哈佛大學這事最近鬧得沸沸揚揚,最有趣的是看各方粉墨登場的表現,令人大開眼界,也把一個華人世界的種種醜陋懦弱晾曬出來。
什麽情況?
五月十五日,美國的六十四個亞裔團體聯合狀告哈佛大學在錄取中以種族平衡為考慮,拒絕優秀的亞裔學生。這樣的做法延續了多年,在近年亞裔學生申請人大增的情況下,哈佛等名校亞裔錄取比例未見相應增長,致使亞裔入名校的競爭異常慘烈。在這些受影響的亞裔當中,我們華人學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許多學生SAT滿分,成績名列前茅,擔任社團領袖,體育音樂各種活動成績突出,卻依然被拒門外。
與我何幹?
要說呢,這哈佛不哈佛跟我是沒什麽關係,這個也不用謙虛。但是哈佛不僅僅是哈佛,這樣的現象在所有大學申請中普遍存在,類似的歧視在美國生活的其它領域中也存在。哈佛隻是一個代表而已。所以這件事跟每個在美國的家庭都相關。
記得孩子參加SAT補習班的第一天,回來很沮喪。我問怎麽了,太難麽?他搖頭,說,第一次摸底考了1900。那還不錯了,我安慰。他又歎口氣,老師是這樣激勵我的,你如果是非洲裔(黑人)或是墨西哥裔,這個成績可以進伯克利了,如果你是印第安裔,那可以進哈佛了,可惜你是亞裔,即使考了2400滿分,也不一定哦,所以要加油!
聽了這樣直白的對比,我有一種想要衝出去找人打一架的願望。這裏的孩子從小在平等自由的環境中長大,咱做父母的都不敢在他們麵前不講理,稍有意見,人家小孩子就會抗議“Not fair! 不公平!”。在他的小生命中,這大概是第一次感覺到生活中真真實實的不平等,而這不公的待遇與他的努力無關,與他無法改變的膚色相關。我不知該如何安慰他。
這個老師是第N代的美國人,不知道是什麽族裔,但肯定不是亞裔。他就這樣直接了當地告訴這些孩子們,仿佛這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而我們,作為在這件事上被歧視的人,怎麽還能假裝不知道呢?
這事兒不新鮮
在《National Review 》一篇關於此事的報道中1,第一句話就是“亞裔美國人終於受夠了!”,言下之意,你們怎麽才叫喚啊!這位曾經在康奈爾法學院當教授的作者DavidFrench進而講述了他當年作為招生委員會成員所親曆的招生歧視現象。人家看官都看不下去了,我們也真該給自己申申冤。
真的,這個族裔影響錄取的情況是事實,大家心知肚明。Wikipedia裏麵赫然羅列著數據2:
以SAT1600 滿分為準,2005年普林斯頓學者研究表明,各族裔受歧視或受照顧的分數:
• Whites(白人): 0
• Blacks(黑人): +230 (照顧230分)
• Hispanics(拉美裔): +185 (照顧185分)
• Asians(亞裔): –50 (歧視50分)
2005年的數據太老了,最近十年更加慘不忍睹。此次訴狀上所列數據顯示我們亞裔孩子進名校需要比黑人高450分3!秋菊都打官司了,我們還不吱聲呐!
輸在起跑線
有人說,人家不錄取就不去嘛,條條大路通羅馬,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錯。錯。錯。平等的機會是我們的權力,而去還是不去是我們的選擇。不能把權力與選擇劃等號。應該是此處留了爺,爺再說去不去。難道當初“華人與狗不許入內”的時候,大家都想:不入就不入,我還不愛吃你的菜,寧願回家蛋炒飯呢?魯迅先生的阿Q,最可氣的是他的長生不老。
咱中國人老講,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可是人家這按照種族膚色一畫線,咱不是輸在起跑線,打DNA那兒就輸了,太冤!
絕非玩笑,哈佛不哈佛本是不打緊,但我們本應引以為豪的亞裔血緣在屈辱的排華法案廢除多年後又成為被暗中衡量的標準,這是不能容許的。
孩子大學一年級,交了很多朋友,回來跟我說,那個誰誰,跟我各方麵旗鼓相當,很是投緣。不過他申請大學時可是衝著哈佛去的。孩子的最後一句有些訕訕,我知道他心裏有些想法。他的朋友與他的成績相當,其他條件也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這個朋友是拉丁裔。可是,人家當初就挺胸抬頭認為自己夠哈佛的料,而我們從開始申請大學就認為自己與哈佛的距離那是不可能的任務般的遙遠,隻好低頭繞行。如此的一挺胸,一低頭,我們的孩子因為這樣顯而易見的歧視,在氣勢和自信上就先輸了。在今後的生活與工作中,類似的情形也難免會出現,我們給自己不自覺地定了比人家高的標杆,該爭取的不去爭取,或許會失去很多機會。
不要妄自菲薄
還有人說,哈佛不想錄取那麽多亞裔有道理,咱們要好好反省,咱們華人虎媽推孩子入藤校太功利。反省是人人都需要,亞裔要,白人也需要,黑人墨西哥人更要,但這不能成為被歧視還不吭聲的理由。千萬不要妄自菲薄。
我們的孩子們,在努力爭取比別人多考450 分的前提下,積極參與文體社會活動,難度多大,知道麽?然後還有人給亞裔孩子扣帽子說我們隻知道讀書,450分不是閉眼就來的,少睡多少覺?孩子們彈琴得大獎,科學項目得大獎,參與社會服務,擔當社團領袖,卻被人說這些努力都是為了進名校。憑什麽說別人的孩子彈琴就是真愛,我們的孩子彈琴就是功利。我們不可以真心熱愛音樂藝術嗎?至少在我周圍的人裏麵,沒有看見為了名校而做這些事的,都是孩子的興趣,父母默默奉獻支持。
少數族裔?
美國的政治是個遊戲,最重要,你要懂得遊戲規則,然後參與其中。很多時候,我們聽到政客宣傳某項計劃,“幫助少數族裔“雲雲。不明就裏的人們一想,少數族裔,我們亞裔絕對是少數啊,支持。且慢,我們一定要看清裏麵的細節,許多項目裏的少數族裔定義是不包括我們華裔的,不要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
因為孩子上加州大學,所以我對加大的一些項目有些了解。比如,有個叫做CAMP的項目4(TheCalifornia Alliance for Minority Participation 加州少數族裔參與聯盟),說是幫助少數族裔學生們爭取獎學金,科研項目。好吧,別高興太早,細看參與條件,人家明確寫著種族要求:黑人,拉丁人,印第安人,和土著太平洋島人。沒咱們什麽事。諸如此類,在許多事情上我們華人並非被算作少數族裔的。手裏有選票的朋友們,千萬不要一被忽悠“少數族裔”就選“Yes”。
哈佛等名校的錄取也正是打著幫助提高少數族裔機會的旗號來變相歧視我們華人這樣的標準良民。
到底告什麽?
大學不是人生終點,去不去哈佛也並非決定人生成敗。告哈佛到底為什麽?哈佛代表的是大學錄取中普遍存在的暗箱操作種族平衡。我們應當要求的不是提高亞裔錄取率,而是在錄取過程中不以種族為衡量,真正按照申請者的學業,資質,和潛能來決定錄取。不論是在大學,還是在未來的工作,政治,生活中,任何以種族為依據的標準都是不恰當的。
大學中有些族裔人數較少,不利於族群整體發展提高,這是一個事實,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治病要醫根,而不是隻給麻醉藥安慰劑。學生在升大學時的學業水平差距是真實的,強行將這差距抹去,讓不合格的人進入學校,會壓低整體的教育水平。這樣的做法如果推廣下去,美國的教育隻會一路下滑。幫助這些在教育上處於劣勢的孩子要從小做起,在他們幼兒園,小學,初中提高,沒有捷徑可走。
狀告哈佛這事在美國主流社會引起了反響,把問題提上來而不是假裝沒看見,或許是就達到了一定的效果。其實類似狀告高校錄取歧視的案例還有幾個,有的上了最高法院,打了多年也沒結果。不過,每一次聽審的日子媒體都會報道一番,各方觀點都擺擺,不知哪一天會有突破,然後會有些改變。這就是美國的政治,該告就告,該說就說,如果不吱聲,就永遠沒戲。
By清風-細雨
2015年六月
引用數據來源:
1: http://www.nationalreview.com/article/418530/what-ivy-league-affirmative-action-really-looks-inside-david-french?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2:http://en.wikipedia.org/wiki/Affirmative_action_in_the_United_States
3: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blogs/answer-sheet/wp/2015/05/16/asian-americans-file-complaint-alleging-discrimination-in-harvard-admissions/
4:http://camp.ucr.edu/Eligibility.html
+1
----------------------------------------------------
窗外細雨:
亞裔占美國人口約5%,頂尖名校亞裔占約15%,受歧視?
對不起,可能沒有表達清楚,絕對沒有說或者暗示您的小孩是“標新立異”的意思。真心為您有這樣優秀的孩子感到高興!
也一並回“chantel8888”:
謝謝您的分享!祝賀您的朋友!
當然,這些名校每年都錄取了亞裔學生,這些學生都異常優秀。但這並不能說明它的錄取中沒有種族配比的做法。恰恰我們要比較的是同等條件下的亞裔學生和其它族裔學生的錄取情況才能反映出裏麵的不公。
你當家長對音樂藝術的敬仰,對中文及中華文化的延續,願意對小孩在這兩方麵花錢花時間,我佩服,但你們不要指望這兩方麵的貼錢貼時間能換來在藤校錄取時加分。重視學業是學校要求的,我不會拒絕,但上補習班是超出了公立學校的要求,藤校要是認為是畫蛇添足,錄取時不給加分,也很有道理。
謝謝Mrs. Santa留言!
首先恭喜您孩子!TA一定有非常優秀特別的地方能夠脫穎而出。
再者,我不覺得ABC小孩是萬人一麵,恰好這是許多美國人對我們這個族裔的偏見。(請參見下麵給'hawaii4'回複中引用的NYTimes)
我們做父母的要在孩子的教育中體現自身的文化價值觀,比如對音樂藝術的敬仰,對中文及中華文化的延續,對基礎知識的重視。如果僅為了要在名校錄取中標新立異,為了避開這些ABC中所常有的特質,而拋棄自己的文化價值觀,那才是功利吧。
================================================
Mrs.Santa2015-06-12 06:50:50
你不覺得ABC小孩幾乎是萬人一麵嗎? 亞裔小孩=學習好+會鋼琴或小提琴+中文學校+(上各種補習班)。
我住在一個華人印度人很多的小鎮,我小孩是整個鎮上唯一一個不學琴不上中文學校不補習的,但也是唯一一個被哈佛錄取的。本來麵對其他華人家長虎媽虎爸我很愧疚,我在他中小學課外沒有給小孩花過一美元,現在看來哈佛歧視的不是亞裔,而是亞裔的沒有特點的模式。
回複 'XYZ3' 的評論 :
謝謝留言!
華人辦不辦學校與受歧視無關。
我們辦了學校和醫院也同樣不能按照種族來決定是否錄取和接受。
============================
icarus20002015-06-11 18:41:59
華人為什麽不能自己辦個頂尖的學校和醫院?
謝謝留言!
不能按照種族比例分配名額,這正是訴求的根本,取消Race Quota。標準應當明確統一公正,有幾個合格的受幾個。
另外,您引用的數字也有些爭議,15% 中可能包括了許多其它人。
====================================
窗外細雨2015-06-11 17:08:30
亞裔占美國人口約5%,頂尖名校亞裔占約15%,受歧視?
不是SAT的問題,SAT是一個可以量化的數據,所以常用來做比較,其它方麵諸如所謂課外活動,領導才能等的考量更加主觀,不易發現問題。
=================
ahniu2015-06-11 16:52:09
學校不用sat 不就斷了所有爭議麽。
歲月靜好,謝謝!
讀你的留言有種感動,非常清晰, well written, to the point!
=======================================
歲月靜好2015-06-11 16:03:58
Thank you so much for writing this. I totally agree with everything you said. You grasp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 why we need to speak up. It is OK for Harvard to take race into consideration, but it is NOT OK to have a racial quota. Just like Clinton was impeached, not because he had an affair, but because he lied about it.
I am quite upset that some of the most brilliant Asian kids were rejected because they were all alike. Think about it, no one can escape their culture background. But if you look at some other groups, you can also say they are all alike (i.e. first generation college). Why is it OK to label one minority and will cause outcry if anyone dared to say this to others?
The Asian discrimination is something everyone knows but won't talk about. This should not go on.
謝謝您的補充!寫此文做research時也看到了這篇文章,尤其裏麵提到對亞裔沒有根據的印象,如我們的孩子課外活動不夠強,千篇一律等,真的都是偏見。許多孩子都是全方位發展。因為這裏麵又涉及種族偏見的問題,所以沒有加入到我的文章中。這裏也是很好的補充,同時可以回答Mrs. Santa 的問題。謝謝!
From NYTimes : "...Even leaving aside the disturbing parallel with how Jews were characterized,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that this is true. A new study of over 100,000 applicants to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foun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race and extracurricular achievements.
The truth is not that Asians have fewer distinguishing qualities than whites; it’s that — because of a longstanding depiction of Asians as featureless or even interchangeable —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be perceived as lacking in individuality...."
========================================================
hawaii42015-06-11 15:48:47
One of the few quality articles on Wenxuecity regarding the Harvard lawsuit. See
http:/ /www.nytimes.com/2014/11/25/opinion/is-harvard-unfair-to-asian-americans.html?_r=0
for more and to the point discussion
謝謝惜福!你說得好,標準前人人平等。
======================================
惜福6662015-06-11 13:17:53
回複悄悄話 完全同意! 大學錄取有一定的標準,哈佛如果錄取標準是頭腦聰明,社會責任感強,有領導能力。。。那麽在這些標準前就要人人平等。 華裔子弟如果達到了這個標準沒被錄取就是不公平。
你兒子上哈佛的經驗不妨曬一曬啊。
我住在一個華人印度人很多的小鎮,我小孩是整個鎮上唯一一個不學琴不上中文學校不補習的,但也是唯一一個被哈佛錄取的。本來麵對其他華人家長虎媽虎爸我很愧疚,我在他中小學課外沒有給小孩花過一美元,現在看來哈佛歧視的不是亞裔,而是亞裔的沒有特點的模式。
...the former associate dean of admissions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nd the former dean of admissions and financial aid at Franklin & Marshall College — writes that there is always a reason for a college applicant's rejection. In many cases, students are denied admission because they don't have a "tag" associated with their application — what Harberson calls "the proverbial golden ticket for a student applying to an elite institution."
Students with tags may be "recruited athletes, children of alumni, children of donors or potential donors, or students who are connected to the well connected," according to the former admissions dean. However, Harberson writes, "Asian American students typically don't have these tags." As she notes:
Asian Americans are rarely children of alumni at the Ivies, for example. There aren't as many recruited athletes coming from the Asian American applicant pool. Nor are they typically earmarked as "actual" or "potential" donors. They simply don't have long-standing connections to these institutions.
-----------------------------------
非常有道理。可以辦技校類的大學。 就像Harvey Mudd這樣的。
---------------------------------------
還是有可能受歧視。
因為亞裔中許多父母本來可以是在中國大陸,台灣,南韓,印度的學術精英(2005年前拿美國前100名大學博士學位的回大陸基本上都可以去國滕當教師)。這個5%的人口包含了那一代中代表全世界人口約30%的頂尖知識分子。
當然現在的問題是H這種學校說大學不是隻是學知識的地方,Bla Bla。 所以學習能力在評估申請者中隻占很小一部分。
I am quite upset that some of the most brilliant Asian kids were rejected because they were all alike. Think about it, no one can escape their culture background. But if you look at some other groups, you can also say they are all alike (i.e. first generation college). Why is it OK to label one minority and will cause outcry if anyone dared to say this to others?
The Asian discrimination is something everyone knows but won't talk about. This should not go on.
http:/ /www.nytimes.com/2014/11/25/opinion/is-harvard-unfair-to-asian-americans.html?_r=0
for more and to the point discu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