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20)
2014 (84)
2015 (51)
2025 (1)
剛來美國時,沒有唐人和韓國超市,如想慰勞下自己的中國味就要到越南店買,調料,幹貨,和急凍的海鮮。一般急凍的都沒多大的鮮味,同時多是泰國產地,有點望梅止渴,隻有黃鱔和白鴿魚(泥蜢)最接近原味,雪櫃中一定有幾盒,留著待客和獎勵自己的,八十年代,五六塊一盒的白鴿魚已是很奢華了。
以前在鄉下,白鴿魚(泥蜢)常吃,大哥就是捉白鴿魚(泥蜢)的能手,母親將魚煎得兩邊甘香,碰上調料紅燒,現在所有兄弟妹都是這麽做。
白鴿魚(泥蜢)一碟,洗幹淨,抹幹。
鄉下是用頭菜絲,一時沒有就用榨菜絲,味道差不多,影響不大
廣東菜最普通的調料,蒜、薑、豆豉,自己加個辣椒變化下
再加醬油,糖,酒和水
將白鴿魚(泥蜢)兩麵煎香
加榨菜或頭菜絲
加調料紅燒收水
上碟,整條吃,肚微苦,找的就是這感覺
都說我裝盆不好看,好像還是沒進步
油氣太大了。
聽到手癢了,捉比吃多樂趣。
泥蜢不是泥鰍,沒鱗也鑽泥,是在河邊的泥裏,活水的,鑽洞,聽說找到魚洞,在前洞裝個小籠,先在洞尾踏上一腳,不讓從那跑了,最踏一腳讓從前洞淺出。要有一定的技巧。
翻牆難嗎?
我想我最好開個農家菜館。
裝盆確實很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