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神奇而又神秘之數

(2012-08-10 11:27:27) 下一個

    數-這個字的意義在中國的文化中與事物的運行規律和命運等同。一個事物或人,從出現或出生到消亡或死亡都有一定的數。我們說一個人活了多少歲,用壽數這個詞;江浙人對某人很了解,就會說“這個人我很有數。”托人辦事,受托人會說“我有數了”。當做一件事做多次都不成時會說“難道真的有個數嗎?”就是不信有這個數。古時候有個善易的人,用易術占卦算出某年某日的正午時分他的寶貝瓷瓶會破碎。他也不信這個數,因此在那天的正午之前將瓷瓶放在八仙桌的正中,自己坐在桌傍盯著寶瓶,要看它如何碎裂。到了正午時分,他太太叫他吃飯,盯著寶瓶他理也不理;太太覺得奇怪,為了引起他的注意,太太拿了雞毛撣敲了敲瓷瓶,瓷瓶突然就碎了。這個善易之人恍然大悟,還真是有個數。今年早些時候逃過多倫多依頓中心槍擊事件的婦人,一個月後卻死在科羅拉多影院的槍擊事件中,可見前一次事件她的數還沒到,而她終究逃不過一個月後的那個數。天朝創始毛太祖篤信數之術,曾訪一高僧,得數一組8341;長思不得解,遂命名此數為其保衛部隊的番號以保其平安;待毛太祖歸天後,此數得解乃陽壽83,掌權41載。

 

            笨魚今天要說的是三這個數。三字經上說“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老子說:“天大,地大,王亦大”;此處王實為人。伏羲畫八卦,用三橫為卦意為天,地,人;直畫三橫,為乾;為純陽。斷三橫,為坤,為純陰。所以坤表,坤包就是女表,女用包的稱呼;大概80後,90後的人已不知坤表,坤包了。小時候玩“盡叢梆”都是三冒老虎頭的(杭州話,玩剪刀,石頭,布;三局兩勝);給祖先或去廟裏上香,都是三支的。都是由於天地人三者。老虎頭上有王字,王是連接天地人的,所以能成王。天朝對外開放前,做任何事,政府是要查你三代的。根正苗紅的必須是三代貧農;三代貧農一無所有,好吃懶做的才能革命徹底。改革開放了就有了三個代表一說。還是這個數三。到如今的富二代,官二代不算什麽,要三代以上;不是有句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嗎。要富三代,官三代才算狠。

 

            數三,在中國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的。比如說傳統文化的源泉是“三”個教,道教,佛教,儒教。道教的教主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他是說這個世界本來是沒有的,稱之為無,這個無生出了個一,就是太極。太極這個一生出兩儀,就是陰陽。這個時候世界是平的,不是立體的。當陰陽生出個“三”時,世界變立體了,也就能生萬物了,世界也就完備了。所以這個“三”是很重要的。佛教教主如來佛說因果偈雲:“富貴皆由命,前世各修因,有人受持者,世世福祿深。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所以人有過去,現在,未來橫三世,和天堂,世間,地獄豎三世。如此前後,上下三世,也是立體的,完備的。儒教教主孔子說:“三思而後行”。三思就是思前,思後,然後思什麽呢?思前思後是平麵的思考,隻有加上第三思,思上下;才將那個思變成立體的思考;才是完備的思考;那樣做起事來才可行。前後左右加上下稱為六合,是這個世界的全部,也就是兩個三。

儒教教主孔子對堯,舜,禹的禪讓和夏商周三代的禮製欣賞不已。夏商周三代到了秦始皇那裏便將周徹底結束了。始皇帝夢想將其皇朝流傳千秋萬代,沒想到隻傳了兩代就被滅了,但其製度倒是傳了千秋,兩千多年到現在天朝還是秦製。讓孔子欣賞不已的禪讓製,始於堯,擇賢者而禪讓之,三傳到了禹;就成了家天下,傳兒子了。從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到了秦始皇那裏將其發揚光大,至毛太祖創立天朝三四千年仍是家天下。

天朝自太祖毛以來傳到如今正好三代。若江三代表傳與胡和諧算是和平禪讓的話,那麽禪讓到習淨瓶(瓶的格局太小,最好改名為缸,叫淨缸,淨淨天朝這個大染缸)也將三代。若從中國的傳統以30年為一代人算,鄧先富自稱為二代是錯的;鄧先富與毛太祖一起扛過強,一起打過仗,是一代人;而江三代表與胡和諧也是一代人。到了習淨瓶也是三代。所謂事不過三,逢三即變。不知天朝能否平安渡過三之數;習三代淨瓶,是否也能淨盆,淨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