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比較多的一個詞匯,那到底什麽文化呢?文化的定義是這樣說的: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曆史現象,是社會曆史的積澱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曆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廣義地說,文化指的是人類在社會曆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包括物質文化、製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方麵。物質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種種物質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飾、日常用品等,是一種可見的顯性文化;製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別指生活製度、 家庭製度、 社會製度以及思維方式、宗教信仰、審美情趣,它們屬於不可見的隱性文化。包括文學、哲學、政治等方麵內容。狹義的文化是指人們普遍的社會習慣,如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規範等。也有人說,文化是人和環境互動而產生的精神 、物質成果的總和。這個總和中可以包括生活方式、價值觀、知識、技術成果,以及一切經過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別具人文特色的物質對象。這樣一來,文化就是一個包羅萬象的東西。總之,文化與政治、經濟息息相關,它與古代、現代相關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時刻都不能脫離的現象。
今年6月辦理了赴美簽證,前往美國的費城看望以優異成績本科畢業後又考取了博士生的兒子。在美國本科畢業後可以選擇考碩士,也可以考博士,當然這個博士生要上五年,相當於我們的碩博連讀。
在美國兩個多月的時間裏,對西方的文化有了一個膚淺的認識。在這裏我想將日常生活中東西方文化存在的差異舉些例子供大家參考。
家庭觀念
家庭是社會組成的最基本細胞。家庭觀念是中國人恒古不變的話題,有人說全世界所有的民族中,我們中國是最重視家庭觀念的,中國人的家庭觀念在世界範圍內恐怕也是最強烈。我們幾千年來奉行的是孔孟之道。對於家庭觀念來說,信奉的則是周禮的那一套思想,諸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論資排輩,等級森嚴,親情是第一位的。而在西方國家,則沒有這種家庭中的論資排輩和等級製度;長輩與晚輩間地位平等,不計較老少界限,他們多像朋友似的相處。中國人的家庭觀念強調的是血緣關係,親情倫理,父母、子女始終是一家人。哪怕成家立業,另設門戶,和父母仍不分彼此,而且從古至近講究的是大家庭,也就說我們經常標榜的“三世同堂”、“四世同堂”。這個“三世同堂”、“四世同堂”還不是僅僅表明我們家已經“三世同堂”、“四世同堂”了,而是要實實在在地生活在一起,那才是最美滿的;一個家庭如果是“四世同堂”,那就成了炫耀的資本。大家都有一個願望,一家人團團圓圓地生活在一起,互相照顧,互相幫助;過去在農村分家都不是什麽光彩的事。還有個禁錮人的說法叫“父母在,不遠遊”,隻要父母活著,兒女就要守在他們身邊;近些年,隨著經濟體製的改革,年輕人一個個、一群群地走出家門,“打工潮”風起雲湧,“父母在不遠遊”的思想逐漸被打破;但考大學時,特別是大城市的,無論是考生還是家長還是希望報考自己城市的學校,不願意孩子離開自己太遠,理由則是這樣便於照顧。一到了春節那些在外地上學的學子和打工一族還都忘不了回家過節的習俗,於是便出現了春運火車票一票難求的局麵。
美國人的家庭觀念強調的是自己個人的小家庭,他們的家庭觀念一般也是局限在小家庭上。美國人不搞什麽“三世同堂”,就更別說“四世同堂”了,即使家庭成員構成了三世、四世,這些成員也不會住在一起。兒女十八歲前同父母一起生活,超過了十八歲就算成年人了,你就要學會獨立生活,在政治上你有了公民權,經濟上也要獨立自主;上大學要出去打工掙錢交學費,當然,美國的大學特別是公立大學對美國本土的學生是非常優惠的,留學生一年的學費要三萬多美金,本土學生隻需要他的零頭,交幾千美金就可以上學。所以,美國的大學生不管家裏是否有錢一般都去打工,就算是去飯館端盤子洗碗,一個晚上掙四、五十美金也不成問題,這點錢已經足夠他交學費和零花了。
美國人也有自己的家庭觀念,在家庭與事業發生衝突時,中國人往往選擇事業,而美國人選擇的則是家庭。在美國,為了家庭,可以放棄一份薪酬不錯的工作,為了家庭甚至可以放棄參加州長的競選,這一點我們可能不好理解。西方人有了成就在發表獲獎感言時第一句話往往是:感謝家庭的支持!他們特別看重家庭給自己的支持和幫助。孩子或者晚輩的畢業典禮,親屬都要參加,以示祝賀。這一天無論多遠,無論多忙,都要抽出時間參加孩子的畢業典禮,就如同我們的親友相聚,很少有人缺席,共同分享畢業生的喜悅;學校則為學生的所有親人提供免費午餐。
中國的家庭觀念中最講究的是“孝道”,在一個家庭中輩分最高、年紀最長的人最受尊重,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逢年過節,闔家團聚也是以老年人為核心,講究的是“百行孝為先”。西方的社會關係和環境導致的是個人主義的興起,家庭、家族紐帶關係功能相對鬆弛。既然要以個人、以自己為中心,當然就不可能以家庭中的某一成員,例如父母,為中心,也就不會產生強有力的孝敬觀念。
美國人說得好,中國人是為他人生活,而美國人是為自己活著。中國人掙錢後講究存錢,為了家裏的老人、孩子,瞻前顧後,自己一分錢都不舍得花,可為家裏人花多少錢都不心疼,就是在美國的中國人仍然沒有改變這個觀念,當然,勤儉持家也就成為中國人的傳統美德;美國人信奉的是為自己而活,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因此,美國人掙錢的動力是為了享受生活,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質量。至於自己的父母或孩子,則不是自己關心的問題。父母有自己的養老金和社會福利,而孩子18歲就獨立生活了,所以他們掙的錢盡可以放心大膽地花在自己身上。當然,不存錢也有弊端,像前兩年突如其來的經濟危機,一失業,不存錢的美國人過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捉襟見肘,要靠政府救濟維持生活。
我們提倡“尊老愛幼”;西方人遵循尊重女性、“女士優先”。在美國的公交車、地鐵裏,一個小夥子把座位讓給了年紀比你小的女士,而沒有讓給你;或進商店門有小夥子為年紀比你小的女士開門而沒有給你開門,這都不奇怪,不是小夥子“好色”而是因為他從小接受的就是“女士優先”的教育。
我們將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財產,如何管教是自家的事,打罵別人管不著,於是就有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說法。美國人可不這麽看,他們認為小孩也是社會的一分子,他也享有應有的公民權力,任何人都不得打罵、欺辱他。在美國如果你打孩子,一是孩子可以向警察告發你;二是鄰居也可以向警察告發你,那樣你很可能就會被告上法庭,美國幹什麽都講究個依法辦事,隻要你觸犯了法律,對不起,你隻能接受法律的製裁。法庭可以根據“保護兒童”的法律判決,取消你的撫養權。這是依法辦事,你將無言以對,隻能乖乖地交出孩子。
由於社會政治、經濟、日常生活觀念等諸方麵的差異,造成了東西方人對家庭觀念認識上的差異;同時,觀念的差異又進一步造成生活中對待事物的不同看法和不同的行為舉止。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人類在社會生活中應該相互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費城對於美國來說也算是個曆史名城,畢竟成為過首都,獨力鍾、造幣廠等都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