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
2015 (62)
2016 (45)
杜月笙最膾炙人口的故事是:病入膏肓處置遺產時,身邊僅有11萬美元。遺產分配如下:每個太太拿1萬美元,兒子拿1萬美元,沒出嫁的女兒拿6000美元,出嫁的拿4000美元。然後他讓大女兒杜美如打開家裏的保險箱,保險箱裏裝著滿滿的借條。最少的一張是5000美元,最多的一張是500根金條。杜月笙一張一張全部撕掉,子女們非常不解:“為什麽要撕了?”杜月笙說:“我不希望我死後你們到處要債。”沉默了一會,他又說道:“借出的,表麵是錢,實際是人情。感恩的,永遠會記得我們杜家的好。不感恩的,你去要賬,可能換來牢獄之災。”
從這裏,可以看出杜月笙的練達和精明。當然,他還有許多諸如此類的故事,也有很多傳說中的語錄,如: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等等。
這些都不細說了,總而言之,他給人們留下了很多故事,給人們留下了很多談資,也給人們留下了很多可以重複的語錄。順著這些,人們也編出了很多故事和語錄,安在他的名下。比如,人們經常引用一句話:一個人連煙都能戒,還有什麽事情幹不出來的呢?然後說是杜月笙說的。我估計這是煙民們自己編出來的。查了一些資料,杜的看法好像是正好相反。
在讀上麵說的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我們這代人,會給後代留下一些很有意思的故事嗎?會留下一些可以經久流傳的話或者語錄嗎?即使不從精神財富的角度,就算是從娛樂後人的角度說,我們能給他們留下一些什麽樣的素材?
想到這,我突然想到一個很有趣的問題:這些年我們打老虎反腐敗,打出了不少大老虎。按說,這都是大奸大惡之人吧?就算是惡人,這些也都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吧?很遺憾,他們聚斂了那麽多的財富,除了很平庸很惡俗的貪婪之外,連點故事都沒有給我們留下。他們蠅營狗苟地往上爬,再單調無聊地聚斂財富,然後猥猥瑣瑣地進去,最後是對著鏡頭說著千篇一律懺悔的話。如果將來還有人能記得起他們的話,除了貪腐財富的巨額數字之外,一點亮點都沒有。
最讓人跌眼鏡的是,那麽多的貪官,那麽多的打老虎,幾乎各個都有情人。按說,男女之情是最容易出故事的。而且,這種最原始自然的情感,幾乎與人的好壞無關。好人的愛情千古傳頌,壞蛋的愛情有時候也可以讓人蕩氣回腸。可這些貪官和老虎,把這個本來最容易出故事的東西,也弄得異常平庸和幹癟。就是權和錢,用權收服女人,用錢來換取服務。一到事發之際,檢舉揭發,一拍兩散。唯一能見到的是一個忘記了名字的貪官,在法庭上大包大攬,將罪責全部攬到自己的名下,以求將情婦解脫。這可以說是在黯淡的黑白世界上唯一的顏色。
反觀杜月笙和孟小冬的故事,無疑是在另一個層麵。
文章寫道:孟小冬,京劇伶人,上海灘最大的美人,人稱“冬皇”。杜月笙一直喜歡孟小冬,如果他願意用強。全上海灘的沒有他得不到的女人。杜月笙整整愛慕了孟小冬十年。
1927年,孟小冬嫁給梅蘭芳,四年後與梅蘭芳離婚。杜月笙不但沒有用強,而且放低身位。用真誠打動了孟小冬,孟小冬從北京到上海跟了他。1950年,杜月笙打算全家移民美國。他數著全家需要辦27張護照。孟小冬在旁邊輕輕說了一句:“我跟著去,算丫頭還是算女朋友呀?”其他人沒聽懂,杜月笙卻聽懂了:“辦護照的事情暫停,趕快把我跟阿冬的婚事辦了。”由於和孟小冬辦婚事,全家錯過了移民的機會。
是的,我們生活在一個越來越平凡的世界。
這個世界的節奏越來越快,一切都是直奔主題。
這個世界越來越世俗,與功利無關的,皆被視為多餘和累贅。
這個世界越來越單調,標尺也隻剩下了一個。
這個世界將沒有情感,沒有詩歌。
甚至連故事和談資也沒有。
詩和遠方,成了極少數人最疲憊時候的一種遐想。
甚至故事,也要翻閱曆史。
一個有意思的社會,好壞都有故事;一個沒意思的社會,好壞都很平庸。
引述的一些權威人物對杜月笙的評價:
沈醉:杜月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傳奇性的人物。他從一個小癟三混進十裏洋場,成為上海最大的黑幫幫主,成為了現代實業家、社會名流與地方領袖,成為當時活躍的政治風雲人物。
範紹贈:杜月笙有過人的投機鑽營本領與玩弄權術的狡詐,對前清遺老、軍閥政客、黨國高層、社會名流,乃至金融工商巨子,無不執禮甚恭,傾力結交。而蔣氏高層如孔祥熙、宋子文、戴笠等,無不結為杜氏豪門密友。杜月笙心裏一直對文化向往和敬畏,發跡後與文化界甚密,能在知識界、文化界也周旋得遊刃有餘。
朱小平:杜月笙也曾做過一些有利於人民的事,如救助災民、熱衷慈善,特別是他積極支持抗戰。杜月笙是舊中國上海青幫的大頭目。蔣介石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奪取政權,杜月笙在政變中起了關鍵的作用,雇用流氓為上海總工會送錦旗放煙霧、誘騙殺害總工會委員長、中共黨員汪壽華等,致使上海總工會80萬會員群龍無首,數千工人被蔣介石殺害。
顧文豪:杜月笙有經營頭腦,會做生意。杜月笙未必真有多少金融大才,一生皆為半文盲,不過杜月笙很早就意識到,單單在刀口上討生活,並非長久之計。“錢財用得光,交情用不光”,杜月笙的生意經從來不是一進一出的數字賬,而是吃好“人麵、場麵、情麵”這三碗麵的大算盤。從“水果月生”,魚躍龍門,身兼數十家公司董事長,成為上海工商界呼風喚雨的人物,其自言是“曲鱔修成了龍”。杜月笙既有青幫背景的威嚇力,更要緊的還是海量人脈,以及對於時機的精準把握。
作者:孫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