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煙

本隻想寫寫自家的故事,沒想到土匪竟然不允許!如今決定先致力剿匪,待自由民主之花在大陸盛開時,再來完成自家的故事好了。
個人資料
我是秋雲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與友人的微信對話

(2015-10-25 05:58:09) 下一個

2009年5月2日與闊別近30年專程從興義開車來相見的高中老師和同學攝於貴陽

我的高中老師在微信上發了下麵這個帖:

這個必須轉!【精辟得一塌糊塗】

【1歲】我就是不講話,不讓大人們輕易知道我在想什麽。哼哼。
【2歲】發表第一篇論文《論走路》:還是手腳並用更穩當一些……
【3歲】認識了許多新朋友。女生(男生)?她(他)和我不一樣。
【4歲】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拂綠水,紅掌撥清波……我的苦難人生就這樣開始了。
【5歲】我討厭每個人都過來摸我一下表示喜歡,我討厭回答幾歲了這個問題。
【6歲】上學,我很忙。
【7歲】老師說的為什麽和爸爸媽媽說的不一樣?一定是爸爸媽媽錯了。
【8歲】我應該有些自己的奢侈品,原來的那些太土了。
【9歲】第一次翹課。
【10歲】“隔壁班上的那個女孩(男生)為什麽還沒有經過我的窗前……”
【11歲 】褪字靈真是個好東西,但學會模仿爸爸簽字好像更重要。
【12歲】升初中,真的從現在開始就能決定我一生的走向嗎?那要不要列一個清晰版的人生計劃?
【13歲】每天都在發育。女生在媽媽陪伴下買了第一個Bra,男生突然開始自己洗內褲。
【14歲】 ……!!其實不過是拉拉手而已。
【15歲】小學裏最要好的朋友,有的已經失去了聯係。
【16歲】成為有身份的人。男生偷偷用了父親的刮胡刀。
【17歲】人生裏“第一次”最密集的一年。
【18歲】成年。有投票權。啊,還有高考……它的重要性和決定性是過了好多年才發現的。雖然當時已經被這重要壓得喘不過氣來了。
【19歲】新世界展開了,我可以無法無天了。被叫“叔叔”或者“阿姨”。
【20歲】重新思考一下人生,可以給過來人講自己的傳奇故事了。
【21歲】無所事事的一年,也是最容易被忽略和忘記的一年。或者,這一年就該被浪費掉?
【22歲】我賺錢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23歲】一個人住在北京(上海……),還不錯哦。很多東西不像自己想象的那個樣子。
【24歲】對本命年充滿忌憚,隨時準備倒更大的黴。
【25歲】懶得跳槽了,有什麽區別呢?
【26歲】學會了用“嗬嗬”來表達自己不一樣的看法。
【27歲】啊,那些運動員的年齡,居然比我還小。
【28歲】遠大前程,終於找到了得心應手的感覺。
【29歲】父母幫忙付首付,自己付按揭的第一套房。第一次婚姻。該為家族負責的事,在這一年似乎應該都搞定才行。
【30歲】曾經可怕的年齡,也就這麽著就來了。
【31歲】事業不錯,生活也不錯,但不舒服的是,富豪榜上也有比你年輕的人了。
【32歲】計劃開始繁殖。
【33歲】抓住青春的尾巴。
【34歲】發現有些事情不是你通過努力就能做到的。
【35歲】突然想起來,多年以前那個35歲退休的理想不可能實現了。
【36歲】理解了為什麽媽媽當年會覺得你是如此天賦異稟,因為你也如此看自己的孩子。
【37歲】撓撓七年之癢。
【38歲】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
【39歲】奔4,但已經不恐慌了。
【40歲】 四十不惑。就是說,任何事情都要自己解決了,你沒有資格也不好意思再去請教別人了。
【41歲】看孩子寫作業,這些題怎麽還是那麽討厭。
【42歲】畢業20年聚會,男生最大的能耐還是把自己的肚子搞大。
【43歲】孩子問題好像是遇到的問題中最棘手也是最沒把握的。
【44歲】去健身房的目的不是為了肌肉或者減肥,而是更多考慮自己的心肺功能問題了。
【45歲】中年危機,找到心跳的感覺。
【46歲】事業有成,覺得自己還是很幸運的。
【47歲】孩子的個頭超過自己。
【48歲】發現眼睛居然不近視了。
【49歲】琢磨了一年如何與孩子溝通的問題。
【50歲】結婚20周年紀念,一起度一次假。隻是因為孩子住校了。
【51歲】去陌生城市開拓一個新市場。很激動興奮,就像有很多未知的東西等在前麵。
【52歲】同學又聚會,為早逝的同學默哀。交流最多的是健康問題。
【53歲】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54歲】公共汽車上,很意外有個孩子給你讓座。
【55歲】兒子(女兒)要出國了。
【56歲】做的所有事,終究還是要放下的。
【57歲】父母隨時需要有人在身邊照顧。
【58歲】越來越絮叨了,更年期。
【59歲】做了很多退休的計劃,這一年過得可真快。
【60歲】退休。早上一起床就手足無措,若有所失。
【61歲】認識了許多新朋友。
【62歲】見一對陌生的同齡夫婦,與他們一起探討了兒女結婚的事宜。
【63歲】參加孩子的婚禮。
【64歲】搬到另一個城市與孩子同住。
【65歲】能記得住電視裏每個電視頻道的號碼。
【66歲】告誡自己不要太操心孩子家裏的事,但總是管不好自己。
【67歲】很迫切地希望有孩子的孩子。
【68歲】終於有了自己的愛好。
【69歲】不會再搬家了。
【70歲】得了一場病,寫了遺囑。
【71歲】終於有了孩子的孩子,溺愛他(她)。
【72歲】同學聚會,發現少了些人。
【73歲】想應該把自己一生記錄下來。
【74歲】記憶力狠狠衰退了一下。
【75歲】早晨醒得越來越早。
【76歲】和兒子(女兒)爭執,第三代應該如何教育。
【77歲】不再抱怨了,世界不是我們的。
【78歲】與朋友談論最多的是各種疾病。
【79歲】堅持每天了解新聞,知道別人在講什麽東西。
【80歲】其實一輩子還是挺滿意的。
【81歲】量身高,發現比年輕時矮了3公分。
【82歲】孩子越來越多地把我當作要照顧的孩子。
【83歲】重寫一遍遺囑,隻不過是叮囑繼承者一定保管好這些東西。
【84歲】 “我居然活到了84歲。”
【85歲】隨身帶著卡片,上麵記著姓名健康狀況還有住址和聯係電話。
【86歲】很久遠的事都想起來了,但身邊發生的事變得越來越模糊了。
【87歲】有時會想有關尊嚴的問題。
【88歲】他們以為我真的什麽也不清楚了。
【89歲】拒絕輪椅,堅持每天出去走幾分鍾。
【90歲】對那些說“看不出您90歲”的人報以微笑。
【91歲】最後一顆牙齒掉了。
【92歲】接受不做任何事——已經沒有人放心讓你做任何事情了。
【93歲】接受輪椅。
【94歲】孫子(女)用他(她)的第一個月的工資給我買了禮物。
【95歲】已經不再關心具體的日期了。隻是下意識地問“今天是幾號?”一天問了10次。
【96歲】上一次出門是什麽時候?
【97歲】在床上,完成所有活動。像很早很早以前。
【98歲】又一次幾乎觸摸到死亡。
【99歲】等待。
【100歲】我走了。

從睜開眼到見到神,轉瞬即一生。

結語:時間總是那麽慢卻又那麽快,驀然回首,很多事情很多人已經過去,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全是為了金錢,不是為了成為他的奴隸。人生有限,再多的錢買不到你的時間和你的歡樂,別沉迷於此。你是否應該回頭,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家人,看看自己的朋友,容顏無法永駐,時間無法停留,生來不帶財物,死去也不過三寸之地,生活的美好在於創造美好的記憶,是不是我們該想想,哪些事情想做卻一直未做的,或者,哪些想見的人卻一直未見的。那,去行動吧!

讀完這個帖子,我有了下麵的看法:
唐老師,請恕我實話實說了,我認為你轉發的關於人生的帖子是沒有意義的。每一個人的一生所經曆的都存在著許多的不同,如此格式化人生是在貶低人的智慧,混淆不同體製下的不同社會提供給個人生存發展的機遇和權力權利的事實,是網絡時代的新型洗腦。很遺憾的是一個多甲子以來,黨國絕大多數居民的腦子已經被損傷得分辨力嚴重缺損了......

我的回答引出的對話如截圖(白色話框是我的高中老師發話,綠色是我的回答):

高中好友嵐站出來發表看法如下:

我的觀點與立場早在建群之初就已表明,我不明白純為何如此熱衷政治並把常態的生活
都硬生生貼上政治的標簽,再成為執政黨的罪行,這不是客觀和科學的態度。我更反感那些“政治精英”們信口雌黃,辱罵自己的同胞詆毀自己的國家。自詡精英,罵人卻如此低能,翻來覆去就那幾句, 並且常常無中生有斷章取義,如此水準,隻能令人生厭,又何l來洗腦開竅的可能?相信群裏的其他人都不喜歡這些東西。我還是那句話:水的好魚知道,風的柔山知道。我們對自己的生活冷暖自知,最好不要隨便批評別人的生活,美國政府因愛幹預他國內政被稱為世界警察 ,莫非老百姓也有此毛病。人也許可以欺騙自己卻欺騙不了生活,在過去的歲月中,我為自己的國家和民族的發展盡了綿薄之力,無怨無悔,如今,我在社會的福祉中安享晚年,知恩知足。希望你能有機會回來看看今天中國的變化,或許就會客觀一些。不要再把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發到群裏,沒有人會感興趣,黃二已經因此退出了這個群。這個群裏有我敬重的恩師,有我牽掛一生的摯友,我不會像上次那樣不打招呼就離開,你走火入魔般仇視共產黨我不知為何也不想幹預,希望你也不要用那些大家反感的東西來破壞這個群的氣氛。

我給兒時友人的回複如下:
一九九一年暑期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組織出資,國家教委在太原主辦的現代教育研討班上,我認識了八月一日在太原度過自己六十歲生日的美國終生教授 Dwight Allen 先生。他全新的授課方式和富有哲理的思辨性思維方式,讓我有強烈的終生受益的感覺。我利用午休時間與他探討美國教育與社會,民族政策與教育投資,宗教信仰與不同信仰者之間的合作與關係等問題(當然是借助翻譯)。我為此受益菲淺,不僅是對美國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昆明時曾經讀過美利堅合眾國發展史,那部書中沒有介紹我向 Dwight 先生提出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增強了對自己思考問題看問題方麵的自信,因為我常常會被老師、朋友、同事指責“犯自由主義”。我自己對國家民族教育政策,貧困地區降低大學錄取分數線的決定以及畢業走向(當時能看到的問題)等問題有與主流宣傳完全不同的看法,曾經在政治學習自由討論時公開表達過自己的看法,可是持理解與主持態度的同事幾乎為零,大家告訴我最多的是:因為城鄉文化教育水平和差距的存在,不這麽做更麻煩。我認為那些政策是導致差距不斷拉大的原因,絕對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與 Dwight 先生的討論,證實了我的看法是對的,因為美國的做法與中國正好相反,而美國的教育,城鄉差異問題是不存在的......

一九九一年,我從 Dwight 先生那裏知道了Baha'i 信仰,知道不同信仰者或無信仰者之間是完全可以進行完美合作的,這取決於人們對對方的言行能否具有包容的態度和對每個人的個性具有坦誠的尊重,當然,這一切的基礎在於所交往的人對是非善惡是否具有共同的評價標準,也就是說他們是否都具有誠信善良正直正義關愛等最基本的做人準則。沒有共同認可的做人的基本準則,是不太可能進行合作和溝通的。

到美國後,我對美國的了解從書本和聽美國朋友介紹變成了自己的體會和感悟,與湯姆生活了十五年,參加了兩次大選,兩次中期選舉後,我對美國的了解更加全麵深刻了。搜索引擎為人們提供了了解曆史和現狀的捷徑,網絡信息的開放性使得試圖封鎖信息者徹底失敗了。2001年,湯姆為我訂閱了整整一年的人民日報海外版,從此我結束了每周開車去自己曾經做訪問學者的大學讀中文報紙的壯舉。人民日報海外版曾經讓我為祖國的發展感到很開心甚至很自豪,當美國朋友指責中國共產黨沒做好沒做對什麽時,我會鏗鏘有力地摔出一句“作為中國領導人,能讓十三億人有飯吃就不容易了,美國有任何總統麵對過這麽多人的吃飯問題嗎?” 先生和他的朋友們那時還真被我的問題弄萌了,當然,他們後來反擊了我......

我在一個思想言論完全自由的社會生活了近二十年,與各國移民朋友討論時事政治熱點話題已經成了習慣,人們都很友善地各抒己見,求同存異,沒有任何人會指責任何人,告訴他/她不該說什麽,該說什麽。我能理解你們的態度,因為我知道你們沒有跟我一樣的經曆。湯姆認為解決中國的問題最簡單的方式,是打開美國的大門,歡迎中國人都來美國住上一年半載,我們會很樂意與到美國的中國人進行交流,以此增進相互的了解,我很讚同湯姆的態度,因為隻讀萬卷書是不行的,要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還必須行萬裏路。而且,盡管如此,還是得努力學會尊重不同觀點看法才能真正讓自己獲益。

說這些,隻是想讓你們增加一點兒對我的了解而已。我不知道如此說是否會讓你們感覺好一點,我對共產黨的恨基於他們發動的無數次運動中害死數以千萬計的生靈至今都沒有反思道歉的跡象!我認為:一個不懂得反思的人是不可能完善的;一個不願意反思道歉改邪歸正的政黨是沒有人性的邪惡的。這就是我的看法,促使共產黨反思道歉改邪歸正,是我願意努力去做的事之一。不是為我自己,是為了上帝創造的人類,為了人人都能擁有的天賦權利和權力。

後記:此次此次對話後,曾經失聯近三十載、後因在新浪開博客找到我的高中老師和兩位友人,在重逢6年後,從微信悄然消失了,我尊重他們的決定,沒再尋找他們,相信居住在黨國以轉遞“正能量”為己任的他們,是能安享晚年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