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造富運動震驚全球。在這波造富運動中,有抓住第一波市場化先機成功下海的“市場派”,有眼光敏銳,成功進行互聯網創業的“技術派”,有在中國製造的大潮中成長起來的“勞動派”……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在這一輪輪造富潮中,也有很多人趁著混沌無序的社會環境,撐鼓了自己的腰包。
下麵,九哥就帶你來看看,30年來,中國不正常富起來的那些人。
1、“倒爺”
1980年代,當時暴發戶主要是“倒爺”,靠特權批出內部低價商品,轉手到市場高價賣出,小到肥皂,中到電視,大到鋼鐵汽車。其巔峰是1989年牟其中從俄羅斯倒來一架圖154飛機,轉手賣給了四川航空,這讓他成為中國最大的“倒爺”,原因在於信息的不對稱,因為他知道俄羅斯飛機賣不出去,卻急需輕工業產品。據他後來自稱從中賺了8000萬到一億元。
“倒”爺倒得好可以互惠雙方。不過,在“倒”的過程中,經常會有些頗有爭議的做法。
牟其中便曾同時肩負中國“首富”和“首騙”兩個名號。
另外倒爺有公私之分,亦即官民之別。民間倒爺名為“私倒”,官家倒爺稱為“官倒”,後者神通當然是更為廣大。官倒手裏一般都有權有勢,通過“批條子”利用價格差行賄受賄、投機詐騙,是上個世紀80年代腐敗的主要形式。
2、國有企業重組
上個世紀開始的國企改製潮中,一大批國企員工下崗,而也有一批人因此富起來了。尤其是當年頗具爭議的民企入股和MBO模式,非常容易出現暗箱操作、導致國資賤賣。
最為著名的案例是顧雛軍,他的“格林柯爾係”
而他的每一筆國企收購,都急促而突然,讓更多的質疑湧來,關於他借助大量的關聯交易,以及利用地方政府急於改製的心理促成交易的評論屢見不鮮。造成輿論高潮的是,2004年8月,郎鹹平一篇《格林柯爾:在“國退民進”的盛宴中狂歡》的演講,指責顧雛軍使用“七板斧”伎倆,在國有企業改製過程中侵占國家財富,這場著名的郎顧之爭裹挾了很多經濟學家參與其中。
2005年9月顧雛軍正式被捕,2008年因虛假注冊、挪用資金等罪一審獲判有期徒刑十年。2012年9月6日出獄。
3、股市坐莊暴富
1990年A股開啟後,坐莊操縱盛行,大批億萬富豪湧現,以德隆係的唐氏兄弟最著名。“德隆係”表現為一種現象,即一個龐大的金融控股集團,其控製的上市公司股價無一例外地巨幅上漲。有點評稱,德隆內外兼修全麵控製“老三股”的手法,是一套集各種違規手法——內部交易、市場操縱等——於一身的模式,唐萬新做到了極致。不過,在21世紀初股市低迷中,“德隆係”股票大多數被打回原形,唐氏兄弟也破產入獄。
4、走私
如廈門遠華案的賴昌星,規模上百億,將大批高官拖下水,最後逃到加拿大也難躲牢獄之災。
據悉,上個世紀潮汕等沿海地區一直有一些“走私致富”的神話。
譬如,當時,潮汕形成一個個采購、運輸、銷售、融資等職能分工明確的集團。湛江一些走私團夥也從家族式管理走向社會化,與汕頭、香港等地的走私分子勾結,規模化作業。在這些地區,最富的人大多是有走私嫌疑的人。
5、金融市場混亂
當年的金融市場違規操作,讓很多人渾水摸魚,成了富豪。
據說,當年的“327國債”事件至少讓四個人完成了原始積累,或者發了大財:當時28歲的魏東,29歲的袁寶璟,34歲的周正毅以及30歲的劉漢。
在327國債事件中,有消息稱魏東個人賺了約2個億,隨後他的公司控股了九芝堂、千金藥業和國金證券等,成為資本市場上叱吒風雲的人物。但在2008年,他突然在北京家中跳樓身亡,年僅41歲,身後留下了巨大的謎團。
6、
礦產私有化造就了一大批礦老板,但這之中有多少是暗箱操作呢?
至於房地產市場化,原《第一財經日報》副總編、中華元智庫創辦人張庭賓分析稱,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商創造了一種斂財模式,把原本屬於全民的土地,以招拍掛製度將價格推到了中國普通居民承受力的極限,這個超級泡沫背後的財富再分配造就了一個人類空前的富豪集群。
如今中國億萬富豪中近一半是房產商,他們都是與共匪政府勾結而成的。
(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