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塗居士

隨口胡說耳,一般不過大腦,也不計後果。說完就完了,就圖個真實真情真痛快。
正文

媒體一通亂炒 薄熙途仕途無大礙 zt

(2012-02-11 19:02:46) 下一個

重慶市副市長王立軍於2月6日進入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滯留1天後離開。目前這已被稱為“王立軍事件”。這一事件持續在海內外發燒,原因有二,一是中國鮮有高官未經正式批準獨入外國領地;其二就是王立軍是薄熙來的得力幹將,而薄熙來則是目前中國政壇最耀眼的明星人物之一,而且正仕途看好。也因此,人們除了關注王立軍的命運,更津津樂道的是薄熙來的前途。輿論幾乎一邊倒地炒作薄氏“危在旦夕”。其實,隻要略諳中共的操作規則,從官方透出的信息中,已可以尋出答案。

在王立軍受到輿論關注的同時,他的老上級薄熙來更是被頻頻提及,見諸紙端。不少海外媒體甚至大肆渲染“王立軍被中紀委調查,薄熙來棄卒保帥獨善其身”、“王立軍、薄熙來因涉貪內訌拔槍相向,薄熙來十八大前景堪憂”等橋段,言之鑿鑿,似親眼所見,但外界則普遍認為實不足信。而且多維新聞從多方獲得的信息可以基本證實,此前中紀委的確沒有介入所謂“王立軍案件”,因為王立軍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他有經濟或貪腐問題。再加上近日中共當局對此的處理方式以及官媒的報道來看,即使王立軍因某種原因“被查”,薄熙來的政治前途應仍無“大礙”。

作為曾經的重慶市政法口一把手,王立軍以重慶市副市長的身份進入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無疑是一起嚴重的涉外事件。由於涉及到第二國尤其在這次涉及到了美國,中國政府在操作此類負麵涉外事件時,通常是在保證不出任何重大政治問題情況下“從快處理”,此次也不例外。這可以從7日事發後中國政府的多次表態可以看出端倪。

自“王立軍事件”發生後,中共中央及重慶地方口頭或書麵上共有4次正式表態回應。一是北京時間2月8日上午10點54分,重慶市政府新聞辦稱王立軍“休假式治療”。二是2月8日下午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被問及王立軍事件時,隻表示重慶市政府已提供訊息,沒有補充。三是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在2月9日對回應,重慶市副市長王立軍曾前往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一事屬於“孤立事件”。四是2月9日晚10點58分人民網發布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的消息稱王立軍正接受調查。

從最初含糊其辭的“休假式治療”到9日的人民網正式公布消息,可以看出從6日到9日這3天裏,官方做了4次交代。這種操作一方麵體現“快刀斬亂麻”,一方麵也可以確定中共高層已經對此事有了大致的了解,並在與美方充分溝通後,雙方達成共識,對公眾做出了這個交代。

 “王立軍事件”事發突然,開始之時,不僅民眾,就連中共高層甚至胡錦濤對此事都沒有一個清晰的脈絡。所以當7日晚王立軍離川赴京,高層才開始逐漸了解此事的情況,並最終對這件事情進行定性。那這個定性到底是什麽?可以從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的回應中看出端倪。

回應中,崔天凱一再強調這是一件“孤立事件”。由此可以看出,也許在7日晚,王立軍離川赴京後,對此事有了具體了解的中共高層已經達成共識、定性,決定將王立軍與薄熙來“切割”、“摘出”,暗示王立軍的問題將不涉及他人。

作為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的答複絕非他個人可以定調的。甚至由他出麵,也是中共高層的指示。

麵對此類涉外事件,官方已無法掩蓋,因此處理的原則就是,可以不說,但不能說錯,即無根據,每字都需拿捏到位。而值得注意的是,崔天凱說到“問題已經解決”,其實已經可以了,但他意猶未盡地補充“而且解決的很順利”話語中所透出的輕鬆感更是使人感覺事件解決的順利程度超乎他們預計,而及事態的嚴重性又不及想象嚴重。因此,可以斷定,為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或引起不必要的聯想,高層已經明確認定,“王立軍就是王立軍,不要牽扯薄熙來”。

如果說官方的表態是正麵回應,那官媒在此次事件的報道上就是守正出奇,“隱性辟謠”以正視聽。

隨著“王立軍事件”的發生,正當外界紛紛對薄熙來進行猜測時,重慶地方黨媒《重慶日報》於2月8日、9日連續兩天在頭版刊登薄熙來的題詞。8日刊登的薄熙來題詞稱,麵對魯迅銅像想到他的名句“橫眉冷對千夫指”,希望宣傳工作要堅持真理,無所畏懼。9日刊登的題詞“守護好兩江碧水,為子孫後代負責”。並且在10日也在其二版低調報道王立軍事件。而薄熙來率重慶黨政代表團在雲南考察時於滇池喂海鷗的圖片更是在今日被諸多媒體大量轉載。

而人民網作為中共最重要的宣傳工具《人民日報》的旗下網站,此次的報道更是“意味深長”。除了完全以官方口徑報道“王立軍事件”外,在網站操作中更將對“薄熙來”的報道調到顯要位置。據多維新聞查證,在人民網報道中共高層領導人消息的“高層動態”專欄中,2月9日、10日在顯要位置的報道除九大常委外,地方大員僅有薄熙來“榜上有名”。而在“政壇人物”這個專欄中,薄熙來的報道、圖片、表態更是在“頭條輪播圖”、“聲音”、“熱點圖片”等位置大量出現,堪稱當日人民網的出現頻率最高的政壇人物。按照一向以“喉舌”自居的中共黨媒來說,此種做法乃隱性辟謠。由此可以看出,中共當局正在以這種大量報道薄熙來的方式告知公眾,王立軍被查,但薄熙來無事。

中共黨媒這種對外界謠言不予置理,僅報道當事者最新動態以正視聽的辟謠方式曾在2011年7月份中共前領導人江澤民被外界盛傳假死時出現過。

當時部分海外媒體也是在言之鑿鑿稱江澤民已死,但多維通過各渠道消息認為江隻是因病住院,並無大恙。隨後在10月10日辛亥革命大會上江澤民現身參會,黨媒予以大篇幅報道,以這種形式打破謠言。

雖然薄熙來在這次事件上也許能夠明哲保身,但是王立軍此次前往美國大使館已是事實,作為直接領導人,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難辭其咎。正如此前網絡上盛傳的重慶官方對王立軍八百字的評價中關於工作不足方麵的表述——“工作有時要求急一些,批評人不太注意方式方法”,此語套用在薄熙來身上也未嚐不可。

在多維《王立軍事件解析:茶杯風波變涉外風暴》一文中曾分析稱:薄熙來在作風上的強勢和說一不二的風格又是眾所周知的。所以當薄熙來從政治角度判斷王立軍會給他的政治仕途帶來製肘時,毫不猶豫的將其“拿開”。他完全是按照自己一貫的做法,並沒有過多考慮一直“車前馬後”、“任勞任怨”跟隨自己的下屬的心情,隻是認為這不過是一名官員的任用問題,自己茶杯裏的風波,無關大局。誰知,正是這樣的“粗糙”處事,致使一場內部的“風波”發生了驚天逆轉,王立軍一怒走入美國領事館。相信薄熙來萬萬沒有想到會釀成如此大禍,也暴露了他在任用和管理幹部上的失誤。對此,外界也有聲音認為,在即將到來的18大上,這對目前已經是政治局委員的薄熙來來說,無疑是一個減分項。

在這個事件裏,部分不負責任的華文海外媒體也應反思。在他們的思維定勢裏,一旦中國發生此類事件就是中共內部的“權力鬥爭”。談及中共當局就是“黑暗腐朽”,談及中共官員就是“貪汙腐敗”。雖然這種情況的確存在,甚至有的是普遍存在,但是不具有概括性,不能每個事件都套用。在沒弄清楚事件的基本事實前,僅僅為了吸引讀者眼球,拉升自己的點擊,就斷定是“大佬互掐”、“拔槍相向”,甚至捏造某些所謂一眼看上去就是偽造的的“公開信”,實為不妥,更是幼稚。凸顯他們對中共的缺乏認識,正如報道此次的王立軍事件的表現。

由於中國國情下的獨特性,不少大陸民眾會“艱難”地翻牆瀏覽海外媒體,這些媒體在報道消息理應具有基本的媒體責任感。套用目前網絡上流傳的一句話,大陸民眾在瀏覽海外媒體時,想看到的肯定不是黨媒一片“紅”的報道,但也絕不是充滿“精神狂躁”式的謾罵、抹黑,而更應該是基於客觀事實基礎上的“透明”報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