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88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正文

轉載:認清這四點的區別和關聯,你在交往中不會再迷茫 作者: 楊恒均

(2018-08-12 07:24:08) 下一個
時間:2018年8月12日 07:50

“楊恒均四期”又要開課了(招生啟示附後)。每次講課中,我都會提醒學員區分幾個我們每天都會在學習、網絡交往以及現實社會為人處事中要碰上的概念,那就是“事實”、“觀點”、“價值觀”和“人品”。弄清楚這幾個東西的區別和關係,以及在我們自己身上、周圍和親戚朋友身上的表現,可以厘清很多紛繁複雜的現象,讓我們不那麽糾結,讓我們更開心。

 

“事實”無疑是網絡信息時代最讓人糾結的。我們長期生活在一個事實不清甚至被歪曲的時代,我們最渴望的自然也是事實真相。可惜,直到今天我還沒有辦法告訴你,如何尋得百分之百的事實真相。但我們可以做到:有一份事實說一份話;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我們更可以對自己達到那最低的標準:不撒謊,不去欺騙人。這一點做到了,基本上不會出什麽大錯。很遺憾,就我在網絡上的觀察,“事實”始終是最重要卻也是最難得到的,而那些冒充事實的“事實”卻一直在誤導大眾,扭曲著社會。

 

“事實”雖然隻有一個,卻經常被反轉,被掩蓋被扭曲;而“觀點”雖然可以多樣,卻常常被要求統一,被要求定於一尊,這是極其有害的。甚至在普通網友中,也不太適應人家和自己不同的觀點。我個人認為,隻要是人家真心的想法,不管是左的右的,極端的溫和的,都是值得看中甚至尊重的。當然,不包括那些為了金錢地位或者某種目的的“觀點”,那不是他們個人的觀點,而是一種工具,達到不便明說的目的的工具。

 

“事實”隻有一個,“觀點”各不相同,背後的邏輯在哪裏?就在於我們每一個人丈量世界、判斷“事實”的尺度各不相同——這就是我說的價值觀。每個人都有價值觀,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正確的價值觀,不是所有人都有始終如一的成熟的價值觀,這一點在中國尤其明顯。你看一條新聞的評論下麵就知道,他們說的各不相同;如果你跟蹤一個人的成長,你也會發現,他們在人生的各個階段,甚至這個月和上個月的價值觀都不同。有時看到我的一些讀者評論某幾件事時竟然變換使用了兩種甚至多種價值標準,簡直讓人崩潰。

 

價值觀的培養,原本是從小就開始的,但在中國成為最大的問題,一是因為掌權者變來變去,幾乎都是以個人意誌為中心,折騰整個民族,今天這個,明天那個,弄得整個國家都像神經病似的;二是掌權者灌輸一種連他們自己都不相信的價值觀,去取代幾千年形成的,經過人類各個曆史階段檢驗過的那些價值觀,或者說普適價值。一個沒有宗教信仰,沒有核心價值觀的民族,是很難走到一起的,即便靠強權走到一起,也走不多遠,車毀人亡是遲早的。我個人力量微薄,但這是我主要想去避免的災難。

 

這次我要加上“個人人品”,包括一個人的道德標準、性格。這個對網友來說太重要了。你們可能都注意到了,有的人對事實也搞得清,價值觀也沒有問題,觀點更總是正確的,可是,他就是令人生厭,甚至讓你想鑽進電腦裏衝到他那邊,扇他丫的一耳光,為什麽呢?因為價值觀可以後天培養,甚至可以“裝”,觀點可以學習和“抄襲”,但一個人的基本道德水平、性格品行卻是很難很難改變的。宗教和長期的修行、修煉可以有所幫助,甚至改變一個人,但在浮躁的今天,有幾個人看得清在自己身上的毛病?更有幾個人會為了改變自己而作出努力?忙著指責他人還嫌時間不夠呢。

 

就我自己在網絡上的觀察,小的爭論可能是觀點引起的,大的爭吵肯定是雙方的價值觀南轅北轍引發的,但最後弄到滿城風雨、你死我活的一定不是觀點和價值觀之爭,而是各自的性格決定的

 

極端的例子是我多年前寫過的,西方研究出世界上大概有百分之五的人類屬於沒有人性的人(連環殺手、希特勒、波爾布特和某些領袖屬於此類人),他們一切看上去正常,但他們沒有同情心,沒有任何底線意識,沒有基本的道德操守,這樣的人由於看上去很“酷”——因為無牽無掛、六親不認;也因為常常能成功——因為不管不顧、不擇手段;更因為一開始總能得到你的信任——因為他們不屑於固定的價值觀,連觀點都可以隨時根據你的喜好而修正……所以,他們常常會混成你身邊一度被你信任和親近的人,等到他們本性暴露,尤其是當他們纏上了你時,你會後悔你媽把你生到這個世界上……

 

一生中不碰上這樣一兩個“百分之五”的人很難,但你可以自我設限,同所有的人保持距離,這樣當然也有損失。不過,除了這極端得可以用人渣來形容的“百分之五”之外,還有一些天生下來(或者後天環境形成)就有性格缺陷的人,嚴格上講他們屬於“精神疾病人士”,但由於沒有明確的醫學界定,所以,你碰上這類人的機率還是很大的。碰上這類人不要去討論事實真相與價值觀,最好的辦法就是帶著同情心避而遠之,否則,糾結來糾纏去,最後你會覺得自己的精神也不正常了。

 

對於事實真相、價值觀、觀點和道德標準這四點,始終貫穿在我的為人處事和這次講課之中。那這四點對現實中的我們有什麽指導意義呢?我們能夠做的是發掘、追求真相,尊重事實,努力培養並踐行正確的價值觀,同時包容、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觀點……

 

至於說到個人人品和道德,我們可能除了遠離那些人渣之外,就是要在製度上竭盡全力不要讓那些道德品質極其惡劣的人去掌握公權力。當然,我們每一個人還能做到的就是勇於解剖自己,對自己的道德和人品有一個基本認識,加強修養,不斷提高自己,避免在紛繁複雜的現實和網絡世界裏,讓我們自己逐漸變成我們反對的人,淪落成他人眼中我們非常討厭的那種人……

 

楊恒均2018/8/1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