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文學城看到一篇好文,潤濤閻:上世紀最大騙局:毛岸英毛岸青是假的!
閻先生並非專業人士卻能夠作出這樣的發現,實屬難能可貴。正應了那句話:高手在民間。本文指出其中的一個不足並且提出自己的論點。
閻先生全文整體非常好,但是,說毛澤東要借刀殺人,故意泄露情報給美國人,要連誌願軍司令部、彭德懷總司令、“毛岸英”一起炸死,這個論點不能成立。
當年用兵朝鮮,是太祖先點將林彪元帥,林帥稱病推辭,這才又點彭大將軍掛帥,可見當時太祖內心對彭大將軍是非常倚重與信任的。毛太祖狂妄,挾戰勝蔣軍之威,夢想在朝鮮一戰擊敗美帝,確立自己在亞洲乃至世界的領袖地位,所以幾乎賭上了自己全部本錢。他是非常認真的,一切都要為能夠打贏朝鮮戰爭而服務。所以他絕不會在這會兒要借美帝之刀殺彭大將軍,更不用說要毀掉整個誌願軍司令部。毛太祖想借朝鮮之戰消滅林彪的部隊和原來的國軍,都有可信之處。但在當時環境下,說他借美帝之刀殺假太子,卻是匪夷所思。你想,連劉少奇主席,太祖一個小指頭都能夠鬥倒,“毛岸英”不過是一個小角色,生殺予奪,太祖高下在心,拿捏他不費吹灰之力,根本用不著那樣費心機。 “毛岸英”死在朝鮮,最好;即使生還,太祖多謀善斷,機變百出,“此計不成,又生一計”,有的是辦法。
閻先生得出太祖要同時殺大將軍的結論,大約是基於後來太祖與大將軍在廬山反目成仇的事。但那是後來的事。當朝鮮激戰正酣之時,太祖與彭大將軍並無芥蒂,太祖也正當用人之際,不可能對大將軍有加害之意。他們在當時是親密同盟,而決非敵人。
沒有上麵的“要連同彭總一起殺”的前提,下麵那段“彭總會金大”,也就沒有必要了。 其實彭總會金大這部分與全文關係不大,放在這兒,“假作真時真亦假”,反而對全文的主旨有損。
閻先生文章的主題是毛岸英毛岸青是假的,而且老毛對此心知肚明。 其實,毛太祖送“毛岸英”赴朝參戰,本身就是這個論點的一個很大的證據。以太祖那濃厚的封建帝王意識,以及“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極端自私自利思想,不可能拿真太子去冒險的。而送假太子去朝鮮,既能夠顯示其大度與無私,讓別人當炮灰當得無怨無悔,而如果假太子死了,還能夠去除自己的心頭之患,一箭雙雕!這顯然更符合太祖的一貫性格。
現在我們“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前麵說過,太祖不可能要同時幹掉彭大將軍、誌願軍司令部和假冒太子“毛岸英”。那麽,是誰殺死了“毛岸英”?
現在提出我的論點: “毛岸英”是毛太祖與彭大將軍合謀害死的。
太祖確實有殺“毛岸英”之意,因為他假冒太子,還敢與太祖爭女人。而假太子就真的死了,太祖又是最大受益人,所以太祖殺“毛岸英”的嫌疑很大。
閻先生的錯誤在於假設大將軍是好人。其實相反的假設更加合理。
首先大將軍早就知道太子是假的。如若不然,大將軍一開始就不可能同意太子去朝鮮,責任太大,誰也擔不起。即使因為什麽未知原因同意太子去,大將軍對太子的保護那絕對是“藏於九地之下”。躲在後方地下掩體裏就是了,有啥必要冒險上前線?我相信大將軍寧可自己被炸死,也不會讓真太子死,否則大將軍將死無葬身之地,恐怕還有株連九族之禍。
假太子被發配朝鮮,本身就包含豐富而特別的信息。如果太祖再向大將軍明示或者暗示一下,假太子的命運就確定了。
“毛岸英”這樣一個小年輕,對誌願軍軍事不可能有什麽貢獻,那為啥還要放在前線司令部?唯一合理解釋是大將軍要尋機害人!(看來劇情越來越精彩了! )
這種機會在前線多的是!而且大將軍害死假太子,不但不會受到責罰,反而會受太祖的獎賞。
“毛岸英”可能確實是美軍飛機炸死的,但那不過是大將軍借美軍之手而為,他和太祖才是真正的凶手。
而“毛岸英”顯然對危險毫無覺察,到死都不知大將軍與太祖的心思,死了都不知道自己怎麽死的,如同三國裏楊修所說:"君乃在夢中耳"。
仿照閻先生的筆法,我是不是也可以這麽說,第一個提出“毛岸英是毛澤東與彭德懷合謀害死的”,這個可是我ali88發現的。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見過會編故事的,沒見到這樣編的" ---謝謝!但看完潤濤閻的文章你也許會改變看法,閻先生編得比我好。
"作者是嘩眾取寵。"---我不是。
你要麽沒有讀完文章,要麽需要再讀一遍。
---
你舉個例子, 說說老毛怎麽做能不費吹灰之力就生殺予奪“毛岸英”, 同時能達到自己兒子為國捐軀這樣的悲壯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