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88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正文

有人還不如袁世凱

(2016-04-13 12:47:59) 下一個

在袁世凱複辟鬧劇中,最令人搞笑的莫過於大兒子袁克定偽造《順天時報》來蒙騙老頭子一事。《順天時報》是袁世凱每天都要讀的,因為這份報紙不僅發行量大,而且是日本人在天津所辦的漢文報紙(從中可以看出日本政府的動向),而當時袁世凱對日本的態度是最為敏感的。袁克定為了促成老頭子稱帝、以圓自己的“太子夢”,竟然不惜耗資3萬元雇人偽造了一份專門刊登一些鼓吹帝製、擁護袁大總統做皇帝之類消息的假《順天時報》,並每天偷梁換柱地送給袁世凱看。後來事情敗露,袁世凱得知真相後用皮鞭子把袁克定痛打了一頓,一邊打,一邊還罵他‘欺父誤國’。(見《兒子騙老子 隻為當“太子”》)。

袁世凱被袁克定偽造《順天時報》欺騙,這事很荒唐,袁世凱也因複辟帝製而留下千古罵名,但是袁世凱畢竟還算是頭腦清醒,願意去了解真實世界民眾的真實想法,隻是被欺騙了而已。

現在有人還不如袁世凱。

比如號召黨媒姓黨、下令黨員不得妄議中央的慶豐帝習近平。黨媒姓黨,這是要求所有媒體隻能刊登黨喜歡的東西,而不是真實世界民眾的真實想法。這簡直就是自己編《順天時報》欺騙自己。

看到“央視姓黨、絕對忠誠、請您檢閱”之時,慶豐帝大約內心感覺確實很威武,龍心大悅,但那不過是掩耳盜鈴,將欲欺人,其實自欺而已,將來害的還是他自己。袁世凱還可以罵袁克定‘欺父誤國’,慶豐帝將來如果罵劉雲山,劉一定會很委屈:上有所好 下必效焉,那不都是您自己要這麽幹的嗎?

他們可能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欺騙老百姓,於是像袁克定編《順天時報》一樣要黨媒姓黨,同時要像禁止真實的《順天時報》一樣搞網絡防火牆、刪貼以禁言禁網。比如這次“巴拿馬文件”事件,外麵鬧翻了天,家裏像什麽事兒沒發生,一如既往地封網、刪貼。但現在資訊如此發達、衝破封鎖手段如此之多,禁言禁網,禁得了嗎?

但是“央視姓黨、絕對忠誠”,真如他們所表白的那樣嗎?甚至他們的黨中央、政治局、黨衛軍,都是絕對忠誠的嗎?

我認為恰恰相反,套用句佛家的經典,所有這一切,“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作如是觀”。

舉個例子:海灣戰爭時“薩達姆和美國對抗,自覺有裝備精良的共和國衛隊,這些部隊都由薩達姆的親信帶領。美國在出兵之前也是非常嚴肅地看待這支部隊。但是,真正戰爭打響以後,投降最快的,也是這支部隊。這就是專製製度下的悲哀:平時看起來非常忠誠的人,遇到危急關頭也是一觸即潰”。

再舉個與北朝鮮、西朝鮮更加貼近的例子:齊耀塞斯庫,羅馬尼亞前獨裁者。齊耀塞斯庫認為自己是這樣的一個“神”,一個自以為永遠不可受到侵犯的“神”。齊奧塞斯庫的頭頂上也堆砌著不可勝數的光環:“人類的星辰”、“喀爾巴阡山的天才”、“思想的多瑙河”、“掌握國家麵臨的所有問題的答案的領導人”、“民族英雄中的偉大英雄”、“當代世界的傑出人物和光輝戰士” 。

根據這篇文章,齊奧塞斯庫在羅馬尼亞共產黨最後一次全會上作報告時,被全體起立的代表們雷鳴般的掌聲打斷達數十次之多。1989年11月,齊奧塞斯庫繼續當選羅共中央總書記。全場起立鼓掌,鍾雷鳴般的掌聲長達七分鍾。見此情此景,不要說齊奧塞斯庫自己本人,就連外人,恐怕也要認為那些人對齊奧塞斯庫是絕對忠誠的。麵對這種眾誌成城的激動人心的場景,誰能想到那麽快就會禍起蕭牆?誰能想得到,當他們夫婦逃亡時,竟沒有一人伸以援手!

剛滿一個月,僅僅是一個月,齊奧塞斯庫被羅馬尼亞人民槍斃了,懸屍街頭,無人再維護他,而且死後也為國人所唾罵,真正是“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可謂其興也浡,其亡也忽。

查資料時我找到了人民日報1973年6月21日曾有這樣的消息:《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舉行全會 齊奧塞斯庫同誌主持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聽著是不是很耳熟?

如果把“羅馬尼亞”換成中國、把“齊耀塞斯庫”換成習近平是不是更加耳熟?

89年我正在讀大學,我清楚記得我羅馬尼亞事件消息傳來,我的一個同學說:此時此刻,東南海裏有些人正躲在門後瑟瑟發抖呢,恐怕要睡不著覺了。

如果有人告訴了習近平有關羅馬尼亞的往事,告訴他齊奧塞斯庫死於“三個自信”,不知道習近平如何睡得著覺,還有沒有那麽多自信:天哪,天天被放在報紙頭版,每次開會都被雷鳴般掌聲所打斷的人,居然是那麽個下場!

可惜,沒有人告訴他,他天天看到的是假《順天時報》,他隻看他願意看到的。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這些都是基本的政治智慧。資訊如此發達的今天,仍然有人想效法周厲王禁謗,禁網、禁言、媒體姓黨、不得妄議中央,到了“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地步。奉勸某些人,還是順應曆史潮流,開放言禁、報禁為好,否則隻會是自己生活在虛幻中,在曆史上成為一個周厲王般的笑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藍尾巴狐狸 回複 悄悄話 還想起來一個例子類似,明末崇禎帝問眾大臣要不要離京躲避李自成,眾大臣眾口一詞否決,結果李自成一來爭相逃亡。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