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為了我的“偉大”的工作,我還是來了。下地鐵的一刹那,就像是又到了紐約,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再看看,這裏可比曼哈敦差遠了:高樓不少,卻很破;人不少,卻有很多要飯的或是嬉皮士,穿著打扮很奇怪;街道不寬,髒兮兮的。好在咱旅館還好,心理平衡了一些。
早上出門,都五月了,天氣咋暖還寒的,冷風嗖嗖,到會場時會場裏空調大開,比外麵毫不遜色。一女生見我穿得厚,不禁感歎:“ You are so clever! I should have brought my coat!” 還時不時下點小雨,可是沒有東部的毛毛雨有意境。
於是我們開始討論起對這個城市的印象。兩個巴西姑娘一再勸我去這城市的其他地方走走,說是還是很不錯的。於是下午的時候我獨自來到了擺渡碼頭,這裏鄰海,風景寬闊秀麗。高大的棕櫚樹整齊地排列在碼頭大廳的兩邊,不遠處是高聳的大橋,直通到對麵的島上。大廳內是一個個獨具特色的餐館和商店,空氣中洋溢著淡淡的咖啡味。外麵的晾台上全是休閑的人們:聊著天,看著大海,在吃點喝點,很享受的樣子。周圍的建築也幹淨氣派,和市中心的景象截然不同。
不久我徒步來到了中國城,和其他中國城一樣,也是一些很古老很破舊的街道,倒是那些熟悉的中文讓我有了些許親切。這時女兒打來電話,說是在去演出的路上,還說東部下了很大的雨。 這讓我不竟想家了,對東部的大雨也有了懷念。往前走著,突然聽到了不遠處有唱京劇的聲音,趕快加快了腳步。進入一個街心花園,天哪,這不就是回到中國了嗎?到處都是中國人,下棋的下棋,打牌的大牌,打坐的打坐,還有一個戲班子在表演。這可是我在北京見過的景象。
中國城有很多燈籠,小商品也是令人眼花繚亂。中國驚人的 GDP 在這裏被應證了,.
正逛著,電話響了,同事叫我去吃晚飯了。就匆匆地離開了中國城。
回來的路上,我想:我還是對這個城市的了解太少。這個城市雖有它的特點,可是我是不屬於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