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的首都裏斯本瀕臨大西洋,坐落在伊比利亞半島最長的河流-塔霍河(Tagus River - 又譯為塔古斯河,塔茹河)河口的右岸。塔霍河在河口處形成一個巨大的湖泊,成為一個良好的天然港灣。裏斯本城市建立在有7座山丘的丘陵地帶,依山傍水。城區麵積約100平方公裏,人口約為55萬人。大約是前葡萄牙殖民地澳門麵積的3倍,人口隻有澳門的80%。大裏斯本地區麵積約為2700平方公裏,人口約為3百萬人,占葡萄牙總人口的28%。
裏斯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歐洲僅次於希臘雅典。曆史上,裏斯本曾經被腓尼基人,羅馬人,日耳曼人和摩爾人征服和統治過,這些民族的文化,藝術,建築,飲食等方麵在裏斯本留下了痕跡。因為曆史悠久,裏斯本和其周邊的城鎮有很多曆史遺跡和老建築,包括眾多幾百年前的皇宮,天主教堂,修道院和到處可見的眾多曆史人物塑像。裏斯本也是人類曆史上大航海時代的發源地,這裏有大航海時代的遺跡和紀念碑等。城市裏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廣場,從小的社區街心廣場到具有地標性質的的歐洲著名廣場。另外,葡萄牙的美食馳名海外,和南歐其他國家一樣,葡萄牙的飲食比較適合亞洲人的口味。
裏斯本的主要旅遊景點為:
1. 聖胡斯塔升降機會機(Santa Justa Lift)
2. 卡爾莫修道院遺址(Carmo Convent Ruins)
3. 商業廣場(Praça da Comércio)
4. 裏斯本大教堂(Cathedral of Lisbon)
5. 世界上最古老的書店—伯特蘭書店(Livraria Bertrand)
6. 貝倫塔(Tower of Belém)
7. 航海大發現紀念碑(The Monument of the Discoveries)
8. 熱羅尼莫斯修道院(The Monastery of Jerónimos)
9. 基督君王聖殿(The Sanctuary of Christ the King)和四月二十五日大橋(25 de Abril Bridge)
10. 裏貝拉市場(Mercado da Ribeira-Time Out Market)
11. 聖喬治城堡(São Jorge Castle)
12. 聖文森特修道院(Monastery of St. Vincent)
13. 國家先賢祠(National Pantheon)
14. 第28路有軌電車路線
15. 瓦斯科達伽馬大橋(Vasco da Gama Bridge)
16. 卡斯卡伊斯鎮(Cascais)
17. 羅卡角(Capo Da Roca)
18. 佩納宮(Pene Palace
19. 辛特拉鎮(Sintra)
注:以上旅遊景點是按照我們探訪景點的時間順序排列。
為了有效利用時間,我們將裏斯本的旅遊景點按城區劃分,基本上每天的活動都集中在一個城區,以避免因為交通路線的交叉和重合而浪費時間。我們在裏斯本一共4天,前3天分別去了聖瑪麗亞馬奧老城區(Santa Maria Maior),貝倫區(Santa Maria de Belém)和阿爾法瑪老城區(Alfama)。最後一天去了距離裏斯本33公裏外的辛特拉區(Sintra)所屬的卡斯卡伊斯鎮(Cascais),羅卡角(Capo Da Roca),佩納宮(Pene Palace)和辛特拉鎮(Town of Sintra)。
2.1 聖瑪利亞馬奧老城區(Santa Maria Maior, Lisbon)
這一天裏斯本是陰雨天,計劃的景點都是在聖瑪麗亞馬奧,簡稱馬奧老城區。馬奧老城區麵積比較小,所有景點都在步行距離內。裏斯本老城區街頭和人行道基本都是一寸見方的石子和混凝土混合後鋪成的路麵,即所謂的葡萄牙碎石路(Calçada portuguesa)。很多街道的石子路麵是由黑色的玄武石和白色的石灰石拚成的各種圖案。幾百年的時光將石子磨得光滑如鏡,雨天行走需要格外小心。
圖2.1.1 聖胡斯塔升降機(Santa Justa Lift)
建於1900年的聖胡斯塔升降機,是一個連接上下兩個街道的巨大升降機。它的頂端是一個巨大的平台。升降機的旁邊也有階梯和道路連接兩個街道。聖胡斯塔升降機現在是裏斯本的地標之一,人們來這裏乘坐升降機主要是慕名而來。我們下榻的旅館就在升降機的附近,我們曾經多次從這裏經過,幾乎任何時間都可以看到有人在排長隊。
圖2.1.2 從聖胡斯塔升降機頂端的了望台眺望裏斯本老城區 - 遠處是裏斯本最高點喬治城堡
聖胡斯塔升降機附近是裏斯本大地震的遺跡 - 卡爾莫修道院遺址(Carmo Convent Ruins)。1755年在裏斯本發生大地震,地震的中心是在距裏斯本200公裏的大西洋海底,現在的地震學家估計震級達到9級。這次地震是歐洲曆史上破壞力最大的地震,在人類曆史上排名第11位,約有10萬人在地震中喪生。隨後而來的海嘯和火災幾乎將整個裏斯本摧毀。
圖2.1.3 卡爾莫修道院遺址
裏斯本大地震發生在基督教的萬聖節這一天,全城的40多座教堂和200多所各種修道院被摧毀,包括卡爾莫修道院。巧合的是城中的妓院和金幣廠卻基本安然無恙。因為當時人們並不知道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而認為地震是上帝對人所犯下罪惡的懲罰。敬奉上帝的聖潔場所被摧毀而藏汙納垢的場所卻安然無恙這件事,讓人們心生疑惑。不是懷疑上帝,而是懷疑教會。裏斯本大地震也引發了人類對地震的研究,科學家和學者試圖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地震的原因。著名德國哲學家康德(1724-1804)嚐試著解釋裏斯本地震的起因,留下了有關地震的論文。
地震之後,當時的葡萄牙首相首相龐巴爾侯爵一世采取一係列果斷而有效的措施,以及製定了若幹有前瞻性的計劃,使裏斯本很快從地震的廢墟中重建和恢複。但是卡爾莫修道院遺址幾經修繕,仍然基本保持當時被地震毀壞的形式至今。現在這裏是一個博物館。
圖2.1.4 卡爾莫修道院遺址內的考古/人類學博物館
在裏斯本眾多的廣場中,位於城市中心地帶,麵朝塔霍河的商業廣場(Praça da Comércio-Commerce Square)是裏斯本最大的廣場。這是一個有著悠久曆史的廣場。商業廣場名字來自於大航海時代的香料貿易,當時裏斯本是歐洲的香料貿易中心,從南亞滿載各種香料的船隻到達港口後,就在廣場交易。那時候葡萄牙皇宮也是在廣場上,廣場上的皇宮和其他建築被1755年的葡萄牙大地震毀壞,現在廣場上的建築物和拱門/凱旋門是在地震後修建的。
圖2.1.5 商業廣場(Praça da Comércio)- photo credit: Wikipedia Praça da Comércio
商業廣場的中心聳立著葡萄牙國王約瑟夫一世(King Joseph I 1714.6.6 -1777.2.22 )的塑像。約瑟夫一世在位時,發生了裏斯本大地震,他將政府交給首相龐巴爾侯爵一世全權管理。
圖2.1.6 商業廣場上的國王何塞一世塑像
1908年,商業廣場上曾經發生過一個改變葡萄牙曆史的事件 - 裏斯本弑君事件。當時國王一家從外地狩獵歸來,從火車站乘敞篷馬車經過商業廣場時,國王和皇太子被兩名激進的共和黨人刺殺。詳細情節可以參見維基百科-裏斯本弑君事件(Lisbon Regicide)。裏斯本弑君事件終結了葡萄牙王國的君主製,1910年葡萄牙共和國成立。
圖2.1.7 商業廣場上的奧古斯塔街拱門
奧古斯塔街拱門(Arco da Rua Augusta)是老城區的奧古斯塔街和商業廣場相接處的一個宏偉的拱門。拱門的柱子上方有由葡萄牙雕塑家維克托·巴斯托斯製作的四個人物塑像,這四個人對葡萄牙和裏斯本曆史上有重大影響。右邊是在14世紀領導葡萄牙獨立的將軍佩雷拉和在裏斯本大地震時立下不朽功勳的龐巴爾侯爵,左邊是著名航海家達伽馬和早期反抗羅馬統治的葡萄牙民族英雄維裏亞圖斯。兩個臥像代表塔霍河和杜羅河。
龐巴爾侯爵一世(1st Marquis of Pombal,Sebastião José de Carvalho e Melo)是葡萄牙近代史上一個十分重要和充滿爭議的人物。在地震之後,國王授予他全權。一方麵,他采取果斷措施迅速平息了混亂,而且製定若幹合理且有效的政策,為裏斯本從地震災難恢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麵,他又是一個暴君。地震幾年後,他利用一次謀殺國王未遂事件,用歐洲曆史上的著名酷刑破碎輪刑法(Breaking Wheel)將政敵,一個貴族家族的大部分成員,不管男女共60多人,全部處死。現在裏斯本的自由大道上(Avenida da Liberdade),還有一個龐巴爾侯爵廣場(Marquis of Pombal Square)以及他的塑像。
圖2.1.8 通往商業廣場的奧古斯塔街 - 注意黑白雙色路麵的石子路
奧古斯塔街是裏斯本最熱鬧的步行街,道路是傳統的有各種圖案的葡萄牙碎石街。它連接著該市的兩個主要廣場(羅西奧廣場和商業廣場)。奧古斯塔街也是一條購物和飲食街,街道兩邊有很多曆史悠久的商店。在飲食街附近,街道兩邊都是各種小餐館,而且街道上支滿了涼棚,擺滿了桌椅和坐滿了遊客。
建於12世紀的裏斯本大教堂(Lisbon Cathedral - Santa Maria Maior de Lisboa)是裏斯本曆史最悠久的天主教教堂。這個教堂原址曾經是摩爾人的清真寺,1150年葡萄牙國王阿方卓一世從摩爾人手中奪回裏斯本後,在這裏重建了裏斯本大教堂。這個教堂曾經在1755年的大地震中損壞,後來又經過多次重建,所以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看出這個教堂的建築有很多不同風格的地方,這是因為不同時期重建的結果。曆史上,裏斯本大教堂是裏斯本教區大主教的所在地。
圖2.1.9 裏斯本大教堂(Lisbon Cathedral)
著名的28路電車經過裏斯本大教堂門。大教堂門前的電車軌道和空中的單根電車動力線,是為28路電車提供動力。
圖2.1.10 裏斯本大教堂主廳
圖2.1.11 裏斯本大教堂內的博物館 - 收藏有曆代紅衣主教的各種用具和服飾
葡萄牙人似乎非常喜歡讀書和書店,波爾圖市有世界最美麗的書店,而裏斯本保留著世界最古老的書店 - 伯特蘭書店(Livraria Bertrand)。伯特蘭書店的規模並不大,雖然外麵看起來很有年代感,但是內部的裝修還是很有現代風格。書店內慕名而來的讀者很多,許多人在這裏買書並蓋章留念。書店裏有多種文字的書籍,包括中文和日文書籍,但是主要還是葡萄牙文的書刊。英文書籍也不多,我在熱心的店員的幫助下,買了兩本介紹裏斯本曆史和風光的圖冊。
圖2.1.12 世界上最古老的書店—伯特蘭書店(Livraria Bertrand)
圖2.1.13 世界上最古老的書店內部
圖2.1.14 羅西奧廣場(Rossio Square - Praça de D. Pedro IV)
羅西奧廣場是奧古斯塔街的另一端。這個廣場也是裏斯本一個古老的廣場,過去曾被用作各種慶典,鬥牛和當眾處決犯人的場所。廣場上的塑像是葡萄牙國王佩德羅四世(Pedro IV)。
2.2 貝倫區(Santa Maria de Belém)
貝倫區被稱之為裏斯本的紀念碑和博物館區,因為它有裏斯本最重要的三個旅遊景點:貝倫塔(Tower of Belem),航海大發現紀念碑(The Monument of the Discoveries)以及熱羅尼莫斯修道院(The Monastery of Jerónimos)。貝倫區還有兩個重要的博物館,海事博物館(Museu de Marinha)和國家馬車博物館(Museu Nacional Dos Coches)。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去看看。
貝倫塔建於1514年,它是建在塔霍河的出海口水域中一個城堡,當時修建的目的是為了保衛塔霍河的河口。貝倫塔是典型的葡萄牙曼努埃爾式(Manueline Style)建築風格。
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Manuel I de Portugal,1469-1521)是大航海時代的葡萄牙國王。他在世時修建了貝倫塔和熱羅尼莫斯修道院,他喜歡的建築風格,後來稱之為曼努埃爾式建築風格。網上關於曼努埃爾式的簡介可以概括為:其建築特色在於扭轉造型的圓柱,國王紋章和雕飾精細又繁複的窗框和門框,同時使用許多海洋元素,如在石頭上刻貝殼,海藻和船錨等。1983年,貝倫塔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遺產(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裏斯本共有兩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另一個是熱羅尼莫斯修道院。
參觀這幾個地方可以使用裏斯本旅遊卡(Lisbon Card),而且減少排隊買票的時間,但是仍然需要排隊進入。旅遊指南表明貝倫塔的等待時間通常需要2個小時左右,是裏斯本所有景點中等待時間最長的。我們選擇這一天從貝倫塔開始。經過漫長等待進去之後才明白為什麽需要等2小時,它不僅是因為塔內的空間有限,而且還因為塔內連接各樓層的階梯非常狹窄,隻能一人上下,所以能夠容納的遊客數量有限。問了內部的管理人員,被告知人數上限為60人。基本上是出一人進一人,而且進去之後旅客的逗留時間沒有限製。
圖2.2.1 貝倫塔
圖2.2.2 貝倫塔外等候的長隊
圖2.2.3 貝倫塔上的小廣場
圖2.2.4 從貝倫塔上眺望眼前的塔霍河河口
我覺得花兩個小時等待進入貝倫塔不一定值得,如果時間有限,貝倫塔從外麵看看就可以了。
大發現紀念碑(The Monument of the Discoveries)建於1960年。碑體是鋼筋混凝土建築,人物是由產自於辛特拉(Sintra)的石灰石雕刻而成。船頭站立的是航海家亨利,也稱之為恩裏克王子,他是人類大航海時代的開創者。船的兩側各有16位和葡萄牙航海曆史有關的人物,一共33個人。
我在了解大航海時代曆史時,仔細查找了紀念碑上的33個人的基本曆史和生平。然後匯集人物基本信息,包括生卒歲月,主要貢獻,以及航海時間等,組成一個表格。這樣幫助我弄清楚葡萄牙人大航海時代的人物和事件的時間關係。
圖2.2.5 航海大發現紀念碑東側/左側
航海大發現紀念碑東側的16個人物塑像,多是航海家或和航海直接相關的人物。這些人物在紀念碑上的排列順序和年代無關,似乎與他們對世界航海大發現的貢獻有關。人物排列順序和介紹參見表格2.1。
表2.1 大發現紀念碑左側人物信息匯集
根據上述人物信息匯集,如果不計意大利人克裏斯托弗·哥倫布帶領的西班牙船隊發現美洲事件,按照時間順序以及人物在紀念碑上的排列(包括航海家亨利)葡萄牙人,包括率領西班牙船隊的斐迪南·麥哲倫,在大航海時代最重要的發現和探險家列表如下:
1. 1435-1436 阿方索·巴爾達亞(左4) - 探索非洲西北海岸
2. 1482-1486 迪奧戈·卡姆/康(左13) - 探索非洲西南海岸,抵達納米比亞
3. 1488 巴托洛梅烏·迪亞斯(左12) - 發現莫塞爾灣和好望角
X. 1492-1493 克裏斯托弗·哥倫布(在這裏做時間參考) - 發現美洲大陸(西班牙船隊)
4. 1497-1499 瓦斯科·達·伽馬(左3) - 首次從歐洲繞過好望角抵達印度
5. 1499-1500 佩德羅·卡布拉爾(左5) - 發現巴西
6. 1519-1522 斐迪南·麥哲倫(左6) - 首次環行地球(西班牙船隊)
個人認為,葡萄牙人在大航海時代為人類探索海洋所做出的貢獻,如果按照時間順序,最重要是的人物應該是:左12. 迪亞士,左3. 達·伽馬,左5. 卡布拉爾,左6. 麥哲倫。麥哲倫因為是為西班牙服務,自然在葡萄牙不受待見。而迪亞士的重大發現(發現好望角,打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間的海上通道,使葡萄牙人通過海路從歐洲抵達印度和亞洲地區成為可能),在當時和後來都沒有得到重視,因為它沒有給葡萄牙直接帶來收益。而第一次抵達印度的達·伽馬和發現巴西的卡布拉爾,因為他們給葡萄牙王朝帶來巨大收益,所以這兩人在生前和死後,都是載譽滿身。
圖2.2.6 航海大發現紀念碑東側人物 - 注意我在照片上加的人名
大發現紀念碑東側群雕中有兩個人在搬運一根石柱的,他們是迪亞士和卡姆-康,這指他們在航行中發現的地方樹立葡萄牙石柱的事件。而手上拿著一個圓環的是麥哲倫。
圖2.2.7 南非莫塞爾灣設立的當年迪亞士船隊留下的葡萄牙石柱
葡萄牙人的石柱(Padrao)通常是由石灰岩雕刻而成,是當時葡萄牙航海家作為充當壓艙物隨船攜帶的,也被用作為新發現土地的標誌。迪亞士船隊當時登陸莫塞爾灣是為了獲得淡水和給養,他們當時在登陸點豎立了一個這樣的石柱。原迪亞士石柱(Diaz Padrao)早已不在,具體地點也無人知曉。1988年,在莫塞爾灣的迪亞士博物館內的海濱,最有可能是原迪亞士石柱豎立的地方,立下了這個原葡萄牙石柱的複製品,紀念航海家迪亞士發現莫塞爾灣。這個石柱頂部的十字架不知去向。注:這根石柱不太容易找到,需要耐心。
葡萄牙人在大航海時代能夠征服海洋的必要條件是他們當時有先進的造船技術和測天儀。航海時除了航線和海圖外,最重要的是需要知道船現在所在位置,以及目的地所在位置。根據天體(太陽以及行星等)的位置高度來準確測量船隻經緯度的六分儀,是18世紀才由英國人發明的,可以想象15世紀時葡萄牙人在未知的海洋上航行是一個什麽樣的挑戰?那時航海的還有兩個宿敵:一是因為航海時新鮮食物的短缺,缺乏維生素引起的敗血症;二是海洋中一種鑿船貝也被稱之為船蛆的生物。前者會使船員喪失生命,後者能夠蛀蝕船體,使整個船隻的木結構被損壞而造成船隻損壞沉沒。
圖2.2.8 南非莫塞爾灣迪亞士博物館內的迪亞士遠洋帆船複製品
這艘1488年遠洋帆船的原尺寸複製品是1988年,迪亞士帶領的帆船發現好望角和莫塞爾灣的500年後,由葡萄牙人根據過去留存下來的有限的曆史資料重建的。可能是依照過去的慣例,船長的名字書寫在船頭上。同年,葡萄牙人重複了當年迪亞士船隊的壯舉 - 從葡萄牙繞過南非好望角駛達莫塞爾灣。這一次,迪亞士帆船用時3個月,之後它被作為禮物贈送給莫塞爾灣的迪亞士博物館。迪亞士遠洋帆船是航海大發現時期葡萄牙航海家,包括迪亞士,達·伽馬,卡布拉爾和麥哲倫,所使用的遠洋船隻。
航海大發現紀念碑中船的造型應該是源自於迪亞士遠洋帆船,雖然看起來有不同。
圖2.2.9 航海大發現紀念碑西側/右側
表2.2 大發現紀念碑右側人物信息匯集
大發現紀念碑西側的16個人物塑像群中人物比較繁雜,包括數學家,作家,航海儀器製作者,殖民者,航海家的副手,以及支持航海皇後和公爵,其中最著名的應該是葡萄牙最偉大的史詩作者路易斯·卡蒙斯(Luis De Camoes)。
圖2.2.10 大發現紀念碑空中視角
因為在貝倫塔排了2個小時的隊,原以為登大發現紀念碑也需要排長隊,沒想到隻等了幾分鍾。這是因為航海大發現紀念碑除了底層的幾個和大航海無關的小展覽,隻能直接登頂。頂上是一個了望塔,可以眺望塔霍河遼闊的出海口及裏斯本貝倫區景色,通常遊人在上麵待幾分鍾就下來了。
圖2.2.11 從航海大發現紀念碑上眺望熱羅尼莫斯修道院
熱羅尼莫斯修道院(Jerónimos Monastery)是裏斯本和葡萄牙最精美的宗教建築物。始建於1501年,曆時100年完工。它是當時的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為皇家和出海遠航的探險家祈禱而修建的,16世紀後它成為葡萄牙阿維茲皇家王朝的墓地,大航海時的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也在此長眠。網上介紹說:熱羅尼莫斯修道院的建築是不同風格的融合,包括文藝複興,晚期哥特式和曼努埃爾風格。修道院內部回廊和教堂的門楣的設計極其複雜和精致,裝飾元素充滿了航海有關的藝術元素,以及各種植物和動物的雕塑。熱羅尼莫斯修道院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遺產,並於2007年7月7日被選為葡萄牙“七大奇跡”之一。除了葡萄牙阿維茲王朝的皇家陵墓外,教堂內部還有瓦斯科·達·伽馬,路易斯·卡蒙斯,亞曆山大·埃爾庫拉諾和費爾南多·佩索阿的墳墓。
參觀熱羅尼莫斯修道院需要門票,而參觀修道院的教堂不需要。購買修道院門票是個長隊,但是因為內部空間大,入門幾乎不排隊。使用裏斯本卡的遊客可以直接進入。
修道院內空空如也,主要是觀看建築物,包括庭院和回廊等。修道院教堂是主要精華所在,包括精美的建築和名人的陵墓。
今天是周六,是教堂對外開放的時間。碰巧有人在修道院教堂舉行婚禮,婚禮期間,遊人不能入內。熱羅尼莫斯修道院
教堂是葡萄牙的七大奇觀之一,人們在這裏舉辦婚禮,應該是很隆重和榮耀的事情。任何人都可以付費在費熱羅尼莫斯修道院教堂舉行婚禮。我對教堂或有關部門對婚禮不做任何通知和聲明的處理方法感到困惑,不知道這是不是葡萄牙人做事的習慣。一般而言,如果有人預訂了教堂,應該在關閉的教堂入口或網上立/發一個告示,表明現在這個時間段教堂要舉行婚禮,婚禮期間恕不接待遊人。但是這個時候大門緊閉,也沒有任何告示,也沒有任何人說明,大家就這樣不明不白地站在門口排隊,我們也在人群中。因為天氣熱,也不知道需要等多久,中途有兩個來自法國和西班牙的老年人旅遊團隻得離開。
圖2.2.12 熱羅尼莫斯修道院
圖2.2.13 熱羅尼莫斯修道院的庭院和精美的回廊
圖2.2.14 熱羅尼莫斯修道院大教堂外等待的人群長隊 - 長隊的在照片右下方繼續延伸幾百米
圖2.2.15 熱羅尼莫斯修道院大教堂精美的門欄/門楣
圖2.2.16 熱羅尼莫斯修道院大教堂主廳
圖2.2.17 熱羅尼莫斯修道院主廳旁的葡萄牙皇室陵墓
葡萄牙皇室是12世紀戰勝摩爾人,奪回現在葡萄牙這片土地的阿方索一世有血緣關係的後代,但是因為支係的不同,而分別為不同的王朝。大概是因為在上帝的聖殿和前來朝拜的子民之間安息是最好的選擇,至少有兩個王朝若幹代的皇室成員是安葬在裏斯本的修道院裏。其中,阿維茲皇家王朝的墓地是在熱羅尼莫斯修道院的教堂裏的主廳旁的多個小禮拜堂(chapel)內。照片圖2.2.17中的一個小禮拜堂內停放著一個國王和他的家庭成員的棺槨。由兩隻黑色大象托著的棺 槨屬於國王,其他棺槨屬於他的家人,包括王後和子女等。
圖2.2.18 瓦斯科·達·伽馬陵墓
1880 年,瓦斯科·達·伽馬和詩人路易斯·德·卡蒙斯的遺體被轉移到熱羅尼莫斯修道院。他們的棺槨室由雕塑家科斯塔·莫塔 (Costa Mota) 設計製作,曾經也是在修道院的主廳的一個小禮拜堂內,後來移至現位於修道院教堂的唱詩班下方。達·伽馬和路易斯·德·卡蒙斯是葡萄牙人認為大航海時代最有代表性的兩位先驅。
圖2.2.19 葡萄牙著名作家亞曆山大·埃爾庫拉諾陵墓(Alexandre Herculano de Carvalho e Araújo,1810 - 1877)
圖2.2.20 費爾南多·佩索阿陵墓(Fernando Pessoa,1888 - 1935)
費爾南多·佩索阿是葡萄牙近代最著名的詩人,作家和文學評論家。他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作家家之一,也是用葡萄牙語寫作最偉大的詩人。
圖2.2.21 裏斯本街頭的費爾南多·佩索阿銅像
裏斯本著名的巴西咖啡店附近的費爾南多·佩索阿銅像現在是裏斯本的著名旅遊熱點,每天來這裏坐在旁邊的空椅子上和佩索阿銅像合影的遊客絡繹不絕。
離開熱羅尼莫斯修道院後,我們乘Uber網約車去塔霍河對岸的山丘上去看基督十字形塑像-基督君王聖殿(The Sanctuary of Christ the King)和4.25大橋(25 de Abril Bridge)。這個建於高台上的巨大基督十字形塑像的設計借鑒與巴西聖保羅基督十字形的塑像。巴西聖保羅基督塑像高30米,裏斯本的基督塑像高28米,巨大的平台高82米。如果包括平台,裏斯本的基督塑像幾乎是聖保羅基督塑像高度的4倍。
圖2.2.22 基督君王聖殿
圖2.2.23 基督君王聖殿
圖2.2.24 舊金山金門大橋的縮小版-裏斯本4月25日大橋
1966年落成時,這座橋被命名為薩拉查橋,以紀念下令建造該橋的葡萄牙總理薩拉查。1974年4月25日的康乃馨革命推翻了薩拉查的政府後,這座橋被重新命名為4月25日大橋,通常被稱為塔霍河大橋。
圖2.2.25 裏斯本著名的小吃市場 - 超時市場(Time Out Market)
圖2.2.26 裏斯本著名的小吃市場 - 超時市場(Time Out Market)
裏斯本 Time Out Market是英國的《Time Out》雜誌開設的多個美食大廳中的第一個,2014年開業。之後,新的 Time Out Markets 分別在在邁阿密,紐約,波士頓,芝加哥,蒙特利爾,迪拜,波爾圖和巴塞羅等城市的市場區開設新店。
裏斯本市場有大約 36 家餐廳和售貨亭,出售當地各種當地的特色菜,包括羊奶酪,火腿,葡萄牙蛋撻,貝類和烤魚,以及葡萄酒和巧克力。我是在Sea Me餐廳訂的晚餐,好像是海鮮意麵。
2.3. 阿爾法瑪老城區(Alfama)
聖喬治城堡(Castelo de São Jorge)是葡萄牙首都裏斯本的一座曆史悠久的城堡,位於聖瑪利亞馬奧教區。城堡遺址上最古老的防禦工事可追溯到公元前 世紀。在1147年葡萄牙人戰勝摩爾人之前,腓尼基人,迦太基人,羅馬人和摩爾人先後在此駐軍設防。自12世紀以來,這座城堡曾作為軍營,皇宮和國家檔案館所在地,現在成為旅遊熱點和博物館。
圖2.3.1 喬治城堡 - 1
圖2.3.2 喬治城堡 - 2
圖2.3.3 喬治城堡 - 3
圖2.3.4 從喬治城堡眺望裏斯本城區和4.25大橋及耶穌基督像
圖2.3.5 從喬治城堡眺望裏斯本城區
裏斯本城7個山丘中,喬治城堡所在地勢最高。許多旅遊指南都推薦去喬治城堡眺望老城區的白牆紅瓦屋頂,這裏是眺望市區的最佳地點。
圖2.3.6 喬治城堡外等待的遊客排成長隊
圖2.3.7 老城區了望台景色
圖2.3.7是在老城區街道旁的了望台上拍的。照片的左邊有兩個鍾樓的建築是聖文森特修道院,中間的圓頂建築是葡萄牙國家先賢祠,照片右邊的尖頂建築是一個教堂。這個了望台是裏斯本風光最美麗的眺望地點之一。
圖2.3.8 聖文森特修道院(Sao Vincent Mosatery)-photo credit: Wikipedia Sao Vincent Mosatery
建於17世紀的聖文森特修道院是葡萄牙最重要的修道院之一,它的地位和名氣僅次於裏斯本巴倫區的熱羅尼莫斯修道院。聖文森特修道院安放了葡萄牙布拉幹薩王朝皇家成員的靈柩,它還以收藏大量瓷磚繪畫著名。
圖2.3.9 聖文森特修道院(Sao Vincent Mosatery)
圖2.3.10 聖文森特修道院頂層的兩個對稱的鍾塔
圖2.3.11 聖文森特修道院主廳
和相同時期修建的熱羅尼莫斯修道院相比,聖文森特修道院的建築要簡潔許多。
圖2.3.12 聖文森特修道院內裝飾奢華的藏寶房
聖文森修道院內有葡萄牙王朝布拉幹薩家族萬神殿(Pantheon of the House of Braganza)- 皇家室內靈柩寢地。布拉幹薩王朝的皇家成員的靈柩起初也同在熱羅尼莫斯修道院的阿維茲皇家王朝的靈柩相同,是安放在修道院教堂的主廳內。後來,布拉幹薩王朝的皇家成員的靈柩被移至現在的地方,這裏曾經是修道院僧侶的飯廳。
1834年,和同時期的歐洲其他國家一樣,葡萄牙國王和政府為了限製宗教勢力,推行所謂宗教世俗化,將許多教會資產收歸國有,修道院僧侶被遣散。聖文森修道院和熱羅尼莫斯修道院都被解散,修道院被改建成裏斯本大主教所在地。
圖2.3.13 聖文森特修道院皇家室內陵柩寢地
圖2.3.14 聖文森特修道院內的葡萄牙國王卡洛斯一世及其繼承人王子路易斯·菲利佩靈柩
聖文森特修道院內最引人注目的靈柩是葡萄牙國王卡洛斯一世及其繼承人葡萄牙皇家王子路易斯·菲利佩的靈柩。他們二人於1908年被共和黨刺客謀殺。這是唯一的兩個並列的靈柩,並且前麵有一個站立的悲傷掩麵天使。
卡洛斯國王和菲利佩王子的靈柩並不是安放在聖文森特修道院內葡萄牙王國皇家最後的靈柩,葡萄牙王國的最後一位國王,曼努埃爾國王在1932年去世時,以及他的母親-葡萄牙王國的最後一位皇後,卡洛斯國王的妻子阿梅莉王後1951年去世時,被葡萄牙政府以國葬的規格安葬於聖文森特修道院內。
圖2.3.15 聖文森特修道院內小禮拜堂內曆代主教的陵柩
圖2.3.16 聖文森特修道院中收藏的瓷磚畫
聖文森特修道院中收藏有許多曆史悠久的瓷磚畫,這些瓷磚畫有神話故事,傳說和曆史事件等。它裏麵還有一個小小的貝殼和海洋生物化石展覽館,它原是一個私人收藏,收藏者去世後將它捐給聖文森特修道院展覽。
距離安葬葡萄牙皇室成員的聖文森特修道院不遠處是葡萄牙國家先賢祠(National Pantheon),也常被譯為國家萬神殿。國家先賢祠原是建於17世紀聖恩格拉西亞教堂(Church of Santa Engrácia)。它從17世紀開始斷斷續續地修建,用了300多年的時間,其大圓頂直至1966年才最後完工。這個建築物的內部似乎和巴黎的法國先賢祠有幾分相像,我猜想它後來的建築師可能參考了法國先賢祠的設計。
它是在1916年,在葡萄牙第一共和國時期,才被改建為國家先賢祠,所以在這裏安葬的都是葡萄牙近代的著名人物,包括總統,作家和一個著名足球運動員和一位著名法朵歌手。和巴黎法國先賢祠相比,這裏安葬的葡萄牙社會精英的數量有限。另外,先賢祠內還有葡萄牙曆史上的許多著名人物的棺槨形式的紀念碑,他們包括葡萄牙最著名作家和詩人路易斯·德·卡蒙斯,航海家亨利王子,航海家達·伽馬,卡布拉爾等曆史人物。現在的足球運動員羅納爾多-C羅是公認的葡萄牙最偉大的足球運動員,或許將來,C羅也會長眠於此。
圖2.3.17 葡萄牙國家先賢祠(National Pantheon)
圖2.3.18 葡萄牙國家先賢祠
圖2.3.19 葡萄牙國家先賢祠的拱頂內部圖
圖2.3.20 從葡萄牙國家先賢祠頂部回廊向下觀望
圖2.3.21 從葡萄牙國家先賢祠的頂層平台上眺望聖文森修道院
圖2.3.22 國家先賢祠內達·伽馬的紀念碑
圖2.3.23 國家先賢祠內著名法朵歌手
維基百科關於法朵的解釋:法朵/法多(葡萄牙語:Fado,意為命運或宿命),或稱葡萄牙怨曲,是一種音樂類型,可追溯至1820年代的葡萄牙,但起源可能更早。在大眾觀念中,法朵的特色是有著悲慟的曲調與歌詞,其通常與海或貧困的人生有關。然而,事實上,法朵僅單單是一種歌曲形式,其可以與任何事物有關,但必須遵守一定的結構。
裏斯本電車公司創立於1872年,曾經有30多條路線。在汽車和公共汽車興起後,歐洲各國基本停止運行有軌電車,裏斯本也停運了大部分電車線路。不過他們還是保留了5條電車線路,並且仍然使用上世紀20年代幾十輛老電車。28路有軌電車因為穿越重要的街區,以及老城區狹窄街道,是保留的5條線路中最吸引人的路線。它是這個城市的標誌,乘坐28路有軌電車是幾乎所有裏斯本旅遊指南推薦的活動。現在的乘客主要是觀光遊客,都是從頭坐到尾。
圖2.3.24 28路有軌電車的起點站卡蒙斯廣場
圖2.3.25 28路電車起點站卡蒙斯廣場上的卡蒙斯的青銅塑像 - 注意地麵上黑色玄武石和白色石灰石拚成的航海帆船圖案
圖2.3.26 28路有軌電車內部
我們是在國家先賢祠站搭乘的28路電車,當時車上擠滿了人,我沒有機會抓住車上的扶手,是依靠手撐車窗旁的木板才勉強站穩。到了終點後,重新排隊上車才坐上了座位。
圖2.3.27 穿大街過小巷的28路有軌電車
圖2.3.28 複辟者廣場紀念碑
建於1886年的複辟者紀念碑(Monumento aos Restauradores)是為了紀念葡萄牙複辟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從1640年持續到1668年,哈布斯堡王朝滅亡,布拉幹薩王朝崛起。
2.4. 羅卡角和辛特拉
這一天的活動是遊覽裏斯本城外的卡斯卡伊斯鎮(Cascais),羅卡角(Capo Da Roca),佩納宮(Pene Palace)和辛特拉鎮(Sintra)。也就是常被稱之為辛特拉一日遊。從裏斯本去這幾個地方有公用交通,也可以租車或乘網約車去,但是最便利還是跟旅遊團。跟旅遊團的缺點也很明顯,就是時間和地點不能選擇,隻能跟團一起。比如我原想登上山嶺去看摩爾人的城堡,結果因為旅遊團沒有這個項目,雖然隻需要2-30分鍾來回,但是沒有實現。
卡斯卡伊斯是裏斯本的一個城鎮,在二戰之前是一個小魚村。二戰時期,因為葡萄牙的中立國立場,大量歐洲受戰火影響的有錢人來到這裏居住,也成為間諜活躍的地方,英國著名諜戰片007的作者就曾經在此生活。後來這裏變成和摩納哥類似的地方,隻有富豪才能夠負擔在此生活。導遊告訴我們這裏最便宜的房子是6百萬歐元。
圖2.4.1 卡斯卡伊斯的訪客中心前的廣場 - 注意地麵上黑色玄武石和白色石灰石拚成的波浪圖案
圖2.4.2 卡斯卡伊斯海邊
羅卡角是葡萄牙最西端,也是歐洲大陸和歐亞大陸的最西端。實際上,如果不考慮人煙稀少的格陵蘭島(Greenland)同是島國的冰島和愛爾蘭都是在葡萄牙的西部,冰島才是歐洲的最西端。
圖2.4.3 羅卡角歐洲大陸最西端標誌
安葬在熱羅尼莫斯修道院的葡萄牙著名詩人路易斯·卡蒙斯流傳於世的敘事詩《出自盧西亞德-From The Lusiads》中的名句“陸止於此,海始於斯”被刻在這個標誌紀念碑上。其原文節選:“LUSITANIA ' S REIGN , WHERE THE LAND ENDS AND THE SEA BEGINS. THIS IS MY HAPPY LAND , MY HOME , MY PRIDE ."(盧西塔尼亞的疆域,陸止於此 ,海始於斯。這是我的福祉之地,我的家園,我的驕傲)。《出自盧西亞德-From The Lusiads》是一首很長的敘事詩,可能有幾百句。
圖2.4.4 羅卡角附近的葡萄牙海軍的燈塔
圖2.4.5 羅卡角旅行社開具的到達歐洲最西端的證明
辛特拉(Sintra)是葡萄牙裏斯本郊區的一個市鎮,屬於大裏斯本地區。辛特拉的地標包括位於辛特拉岩石山上中世紀的摩爾人城堡(Castle of the Moors),色彩斑斕的佩納宮(Pena Palace)和葡萄牙文藝複興時期的辛特拉宮(Palace of Sintra)。其中,佩納宮19世紀葡萄牙君主的夏宮,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也是葡萄牙七大奇跡之一。而位於辛特拉鎮的辛特拉宮是葡萄牙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皇宮,現在是一個博物館。辛特拉鎮的山景,包括辛特拉宮,被指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也就是說辛特拉和裏斯本一樣,也有兩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圖2.4.6 佩納宮
圖2.4.7 佩納宮內庭院
圖2.4.8 佩納宮的另一個角度景觀
圖2.4.9 佩納宮內的遊覽路線的房間之一
導遊並沒有陪同我們進佩納宮,大家是自由活動,時間約90分鍾。之後在佩納宮門口集合。
圖2.4.10 辛特拉宮(Palace of Sintra)
辛特拉宮是在辛特拉宮鎮,因為我們在這裏隻逗留30分鍾。去博物館一問需要2-3個小時看完,我們沒有進去。
圖2.4.11 美麗的辛特拉鎮
從辛特拉宮眺望辛特拉鎮及後麵的山峰這大概是這一帶最美的山景,山上的堡壘就是摩爾城堡。辛特拉獲得的另一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應該就是這裏。
2.5. 裏斯本美食和網紅店
圖2.5.1 裏斯本最著名的蛋撻店 - 貝倫蛋撻
貝倫蛋撻店(Pastéis de Belém)就在熱羅尼莫斯修道院的旁邊,所以這裏遊客很多。蛋撻店門口有兩條長隊,一條是堂食,另一條是外賣。外賣長隊的移動快多了,我們自然選的是外賣。排隊的顧客也有本地人,身後的顧客和我們聊天,她就是本地人。她建議我們要去店裏看看,還說洗手間裏的瓷磚壁畫也值得看看。
圖2.5.2 裏斯本最著名的鱈魚球店
葡萄牙並不是鱈魚的出產大國,但是據說它是歐洲鱈魚的第一食用大國。葡萄牙人吃的主要是鹽漬鱈魚,即鹽醃的鱈魚幹。葡萄牙名菜鱈魚球就是將鹽漬鱈魚幹泡在清水裏,去除鹽分後打碎,然後和土豆,洋蔥,雞蛋及其他配料攪在一起,團成一個球然後油炸。葡萄牙鱈魚球之家(Casa Portuguesa do Pastel de Bacalhau)是裏斯本最著名的鱈魚球店,我們試了,覺得鱈魚球味道一般。
圖2.5.3 裏斯本網紅店燒豬肉三明治
阿方索的豬肉三明治(As Bifanas do Afonso)是一家路邊小店,幾乎YouTube上所有介紹裏斯本美食的頻道都介紹了這家小店。我們下榻的旅館就它的附近,每天從這裏路過的時候都能看到等待排隊的人群。看到這個長隊,我們每次都放棄了,直到最後一天我們清早出門,店才剛開門,沒人排隊。我雖然已經在旅館裏吃了一個大早餐,吃了一肚子葡萄牙醃肉,火腿和煎雞蛋,還是去賣了一個嚐嚐。味道確實不錯。
圖2.5.4 裏斯本網紅店燒豬肉三明治
有一天晚上,我們經過這家豬肉三明治店時,看見老板正在關店。就走過去和他聊了一會天。我告訴他說:我每天從這走過,每次看見都是長隊,所以到現在還沒有機會嚐他的三明治。他告訴我:他們一共有4個合夥人,每周工作5天,每天6點(或7點)準時下班。我又問他現在生意這麽好,是不是可以雇人,以及延長營業時間,或者擴大經營?他說:他們不需要這樣做,錢不是一切,也不是人生的目的。我知道歐洲人的生活態度,他的回答是在我的意料之中。關於雇人,他進一步回答說:現在葡萄牙的年輕人不願意做這種工作,他們寧願去做辦公室的白領工作。他們隻能雇傭巴西人或孟加拉人。臨別時,他還記得我說的沒有機會嚐試他們的豬肉三明治,告訴我說明天早上8點來不需要排隊。
圖2.5.5 裏斯本網紅店 - 炸薯條店
YouTube上的這家網紅炸薯條店也在旅館附近,我覺得炸薯條還能吃出個什麽花樣。有一天晚上從完外麵回來,經過這裏時問了店裏的店員,他告訴我說除了他們的薯條是新鮮現炸的之外,他們的薯條受歡迎是因為他們的各種醬汁蘸料。我買了一包芝士培根蘸料試了一下,和美國連鎖店Wendy's芝士培根烤土豆的味道相似。
圖2.5.6 羅卡角附近的一家鄉村餐館
圖2.5.7 羅卡角附近鄉村餐館的羊排
羅卡角附近的這家鄉村餐館是我們參加辛特拉一日遊的旅遊團指定的午餐地點。不知餐館和旅遊公司或導遊有什麽關係,但是這家餐館的飲食確實非常美味和齊全,包括餐前開胃水果,薄火腿片+麵包,各種葡萄酒和飲料,正餐和飯後甜點。羊排是餐館的招牌菜,是我吃過的最美味的羊排或羊肉。後來導遊告訴我們說他們的羊排是將羊肉中的血液抽了出來,所以羊肉沒有通常羊肉的膻味。價格很合理,28歐元/人。
圖2.5.8 葡萄牙海鮮飯
圖2.5.9 西班牙海鮮飯
這是在裏斯本吃的西班牙海鮮飯,餐館的名字我沒有印象了。在葡萄牙吃西班牙海鮮飯有點不倫不類,但是我沒有抵抗住它的誘惑。
圖2.5.10 葡萄牙海鮮大餐
這個葡萄牙海鮮餐是在商業廣場附近的一家裝飾高雅的餐館吃的,覺得味道沒有視覺那麽誘人。
YouTube上有很多介紹葡萄牙和裏斯本美食的視頻,因為時間關係,我們並沒有刻意去找尋這些美食。幾家網紅店都是碰巧看到的。
注釋:
1. 文中不常用的葡萄牙文和英文地名和人名的中文翻譯以穀歌翻譯(Google Translation)為準。
2. 所有引用照片都列有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