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
2016 (1035)
2017 (752)
2018 (978)
2019 (385)
2020 (175)
2021 (235)
2022 (101)
2023 (983)
自由之心+獨處之心=(有時候)反思之心。
因為無知而好奇,因為好奇而癡迷,因為癡迷而敬畏,因為敬畏而虔誠,因為虔誠而獨處,因為獨處而嚴謹,因為嚴謹而隱忍,因為隱忍而勇敢,因為勇敢而忘卻,因為忘卻而自由。
走向科學研究之心路 精選
已有 3531 次閱讀2015-12-8 12:46|個人分類:隨想|係統分類:生活其它
走向科學研究之心路
鮑海飛2015-12-8
古往今來,為什麽隻有少數人在科學上有重大的發明創造,有輝煌的建樹,對人類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是一個讓人值得思考的問題。在實驗室中經過多年的實踐,深感從事科研之路之艱辛,從事研究需要用心來磨練,或許才能有所收獲。就說一點烏托邦,從事科學研究需要怎樣的‘心’。
無知之心。人類是大自然無意間播撒的種子,大自然在無意間造就了人類。我們了解自然嗎?我們認識自己嗎?我們知道什麽?隻有一張清白的畫板,才能在上麵塗抹顏色,隻有一顆清白的心,才能湧動清新的鮮血。在大自然麵前,我們是無知頑皮的小孩。敢於承認自己的無知,才敢於‘不為最先,不恥最後。’知恥而後勇,無知者無畏,大概是此意。
好奇之心。沒有好奇之心,人類將變得渾渾噩噩,人類就將失去原始的研究和認識的驅動力。從孩子的眼睛裏,從孩子的心裏,我們看到了世界的奧秘和奇特。好奇之心是熱愛的開始,它讓人們睜開雙眼看世界,開動大腦去思考。愛迪生小時候看見母雞孵蛋,便自己去嚐試!這不是好奇又是什麽?興之所注,誌趣所為。
癡迷之心。太陽的光芒,讓我們溫暖;浩瀚的大海,讓我們心潮起伏。當沒有了名利,當沒有了私利,在敬畏和虔誠之下,在星辰和月光之下,人才能誕生出一顆安靜的心,一顆專注的心。隻有一顆癡迷的心才能有所發現和領悟。我經常問,研究之路上,我癡迷嗎?一旦癡迷,便會專注,一旦專注,便會嚴謹小心。沒有癡迷和專注,就不會有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的頓悟,於是便有了他驚世的一躍,從浴缸中一躍而起,光著身子就跑了出去,一路喊叫著“我找到啦!我找到啦!”他揭開了浮力定律,他揭開了王冠是否摻假之謎。癡迷之心乃是赤誠之心。
敬畏之心。當透過雲際,仰望天空,看到那無窮的繁星,在天空上閃耀,這時,我們會發現自己是那樣渺小,自己的星球也是那樣渺小。我們來自哪裏,宇宙來自哪裏?誰創造了世界?當這樣的念頭在心中升起,一種敬畏之心便油然而生。自然遵循它自己運行的軌跡和規律,而不是任人擺布的傀儡,任人拿來使去的道具,任人塗抹的畫板。在自然麵前我們真的很渺小,不遵守自然的規律,人類將受到它的報應。走在自然的路上,走在科學之路上,我們是否懷有一顆敬畏之心?有些東西我們是不能碰的,也不應該碰的!有了敬畏,才有了尊重。
虔誠之心。日出月落,鬥轉星移,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在自然的背後。自然,一定隱藏著規律。通過落地的蘋果、七色的彩虹、指南針、地動儀,人類在一點一點揭開自然神秘的麵紗,發現自然的內在規律。這是一顆顆信仰之心和虔誠之心在參悟。引力、電磁力、強力、弱力,在挑戰智力;電子、質子、中子和光子,在揭開神秘。人類在探索自然的法則,這裏沒有機巧。而一顆虔誠的心來自對自然和規律的敬畏。研究不是為了炫耀,研究不是為了名利。愛迪生、諾貝爾、法拉第、牛頓、法布爾,他們都懷有一顆虔誠的心。虔誠之心乃是單純與真誠之心。而如今,有多少學者能夠以‘純粹之心’在苦心經營著象牙塔的春秋大夢?
人與自然的和諧,就包含著人類應該對自然、對研究應該懷有敬畏和虔誠之心。於是,我們才不會盲目地作為,不會為一時取得的成果而衝昏頭腦。一切都應該由時間來檢驗。這也讓我們經常反思,考慮如何從前人的身上、從前人所走過的道路上有所借鑒,而不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學會客觀做事情!
獨處之心。無窮的宇宙,唯獨我們這藍色的星球上,萬類霜天。地球是孤獨的嗎?我們也是孤獨的嗎?或許,就是這孤獨,讓人類學會了思考。一顆獨處之心或許煩躁、或許冷靜。煩躁生出禍端,冷靜生出智慧。獨處和冷靜讓人開始思考問題,形成自己的觀點。獨處是為了有一顆沉靜之心,有冥想之力。辯論是激烈的,對於問題的認識和理解是有必要的。但學者間又有多少辯論?辯論會讓一個思想者從群居走向獨處,從喧囂走向寧靜。回味和反思便是走向探索和修正之路。獨處,它會讓一個有理性的人頭腦冷靜,走向思考,而不是執迷不悟。
隱忍之心。研究之路,是苦澀之路。興趣和好奇隻是原始動力,而堅持最難。實驗需要一遍一遍的重複,需要漫長的等待,長久的思索。實驗不僅需要體力和腦力的付出,甚至需要受到皮肉之苦,乃至以性命相搏。因為,實驗就要麵對風險和危險。哪裏又是安全之地呢?對待實驗、結果、成果和觀點,能否得到他人的承認,不僅要忍受失敗,遭人品評,還要遭到家人的不解、抱怨和白眼,甚至還要遭受他人的冷嘲熱諷、挖苦打擊,甚至包括他人的巧取豪奪!人在旅途,哪裏沒有坎坷。有人就因為一口氣沒有咽下去,便嗚呼哀哉!哈哈,有人開玩笑,等諾獎,隻能拚誰活得長!這也需要隱忍!其是非功過,隻留與後人評說!
之所以會堅持,會隱忍,是因為有一顆虔誠的心在支撐,有一顆癡迷的心在關注。有了隱忍,也就有了不屈不撓,也就有了必勝的信心。
忘卻之心。傳說,當羅馬士兵的屠刀壓在正在計算中的阿基米德的脖子上時,他還在忘我地工作。如果一個人忘卻了名利,忘卻了生死,他還有什麽是可以懼怕的。如今,又有幾人能夠忘卻名利,忘卻得失,忘卻小我,更不用說忘卻生死。忘卻之心乃是勇敢之心,乃是純粹之心,乃是自由之心。
自由之心。而所有這些都離不開一顆平和之心,一顆自由馳騁的心,它才可以在思想的大地上奔馳,在燦爛的天空裏翱翔。研究是活潑的,不是僵硬刻板的教條。研究的心靈是信馬由韁。我的身軀可以受到限製,但我的思想卻在飛翔。白雲之所以婀娜多姿,變化萬千,是因為天空給了它寬廣。蒲公英之所以能夠四處飛翔,播撒它的種子,是因為風給了它力量。於是,從此岸來到彼岸,從彼岸駛向無限。自由之心是坦然之心,因為心中的夢想在招手。於是,一顆心,該奔放時就奔放,該沉靜時就沉靜。
研究之路需要無數個‘心’才能有所收獲和發現。處處留心皆學問,世事練達即文章。何止於研究,人生之路亦何嚐不止於此,凡事都要小心,留心。在磨練之中,我們知道,科學的殿堂,人間的大廈,都是多少代人,多少年苦心經營的結果累積而成。
今天的人類已經卻得了很大的進步,但今天的人類所麵臨的生存壓力卻越來越大。每個人都要麵對柴米油鹽醬醋茶,每個人都要麵對是非功過名利場。研究變得不再是幾百年前那樣的單純和純粹,研究不再是那樣的真善美。學者的心也不再是那樣的祥和和安寧,而更多的是焦慮和焦躁。人生的確是一場曆練,不僅是要腳下趟過萬條河,爬過萬座山,還要不斷磨練我們的心。有一顆高遠的心,就不會被眼前的迷茫和困惑所困!
人類每一步的前行都如在黑暗中摸索,每一點知識的累積都是多少代人智慧的結晶。今天的人類如果想取得更大的進步和成果,一定要有一顆超凡脫俗的之心,一定要有更廣闊的想象力。
因為是一張白紙,我們才能在上麵塗抹,因為是一條清澈的小溪,我們才能見到河底。隻有虛心,才能敞開懷抱去接納。
因為無知而好奇,因為好奇而癡迷,因為癡迷而敬畏,因為敬畏而虔誠,因為虔誠而獨處,因為獨處而嚴謹,因為嚴謹而隱忍,因為隱忍而勇敢,因為勇敢而忘卻,因為忘卻而自由。
當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之時,也便走上一條從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