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觀點 如 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49160-90208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49160-902080.html >
中國科學發明方麵表現不佳的原因 - 環境影響人類進化及社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49160-926157.html >
I am still struggling with this point.
On one hand we can see the continuing concentration of power and wealth, such as what is happening in USA, China.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49160-901491.html >
On the other hand, we suppose to move towards democracy and equal rights for individuals.
How to reconcile these two opposite directions? I hope someone can enlighten me.
Thanks in advance.
---------------------------------------------------
劉學偉博士的博客 關於環境、智力、文化的讀書筆記 第二部分
人類種族之間存在明顯智力差異的宏觀證據
現在接著第一部分說。感興趣者,請回頭看第一部分。這樣論述自然更完整。數日後,還會有第三部分,然後就結束了。這個第二部分是整文的核心部分。
在林恩和玩哈林的《智力上的種族差異》( Race Differences in Interlligence)一書的總結論中,關於人類種族間的智力差異,
當然現代人類社會環境複雜程度開始趨同,智力的發展也會趨同,但離真正同化還相當遙遠。因為這個趨同的時段還遠不及以前大不相同的時段長,並且迄今為止,趨同的程度還有限 。
第二、特定種族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不同的國家中的IQ分數的穩定性隻能用基因因素來解釋。低智商的種族如此,高智商的種族亦如此。
首先是歐洲人無論在歐洲本土,還是在以他們為主體的殖民地,還是在他們僅占少數,甚至極少數的其它種族的地盤,他們毫無例外地可以表現出優良的素質,取得優秀的發展成就。
其次、猶太民族和中日韓三個東亞民族也是這樣,無論他們在自己的故土上,還是在別人的土地上,是在發達富裕的國家中,還是在貧窮落後的國家中,是居於多數,還是居於相對的、甚至絕對的少數,除了華人在新加坡,他們一般也從未在海外擁有全麵的政治權力,但是他們依然毫無例外地可以取得極好的發展成就。
而祖居撒南非洲的尼格羅人,則無論是在他們的祖國,還是在他們占絕對多數的移民地(加勒比海島國),還是在拉美的發展中或半發達的國家,還是在西歐北美的發達國家,無論是他們自己握有政治主權,還是處於被支配的少數地位,他們的發展水平都是一貫的最低。
那些混血種族占主導多數的國家/地區(主要是拉丁美洲),其發展水平,總是居於前述兩類種族自行主導的國家/地區之間,完全沒有例外。
第三、在多種族混居的環境中,無論這個特定環境的整體發展水平(國家是窮還是富)如何,處於哪個洲份,他們也各自穩定地保持各自的智力和發展特征。高的恒高,低的恒低。那些混血的種族的發展成就也毫無例外地處於前述兩類種族的中間。
如果說各種族的智力發展,由環境決定,當如何解釋,上述三類種族,在無論何種發展水平的多種族混居的國度中,總是按照一樣的固定的順序排列發展水平?
第四、不同種族的素質解釋了新石器時代人類先祖由采集-狩獵時代向農耕時代的轉變程度。高素質的種族成功、完整地完成了這個轉變。素質較低的種族依次隻部分、局部或完全沒有完成這種轉化。素質最低者直到現代依然停留在采集-狩獵時代。
第五、種族的素質差異在以後建立城市和文明的過程中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文明的特征是文字、數字係統、律法和政府機構等。在舊大陸,除了撒南非洲,各個主要種族都建立起了文明。在新大陸,印第安人建立起了一些半截文明(有城市、農業,但沒有金屬工具、牲畜動力和文字與數字的不發達等)。在撒南非洲,則沒有建立起過早期文明。而且這些文明持續的長度和曆代、直到當代的成就都表達了建立這些不同文明的不同種族的素質水平。
比如書麵文字,沒有一個撒南非洲或類似的原始部族,擁有過自行創立的文字。連那麽輝煌龐大的印加帝國文明還是結繩記事呢。本人還親自詢問過一些非洲朋友,他們的當地語言有沒有辦法表達巨大的數字。他說沒有。如果有必要時,他們就使用英語法語或阿拉伯語的相應詞匯。
第六、收養研究表明,不同種族的孩子在同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長大以後,他們還是頑固地表現出自己種族本身的智力特征,並不因相同的成長環境而表現出同等或近似的智力水平。(不要把IQ指數和他們達到的學業和事業成就混淆。前者是潛力,後者是這個潛力在具體環境中的具體表現。這是可以依據努力和外人的幫助等發生更大改變的。)
其實、種族混居就相當於群體上的收養研究。不同的種族進到同樣的環境中。(這個同樣的環境可以是在富國、也可以是在窮國、或中等發展的國家。)然而,這些不同的種族還是頑固地表現出他在母國所具有的一切。同化/融入從來都不完全。隻有同樣或相近的種族,同化/融入才能良好進行。
有心理學家提供實驗證據說明,被良好的家庭收養的智商較低的兒童其實在十數年中就可以取得十幾個點的智商改善。那麽進入發達國家居住的非裔的各項生活條件,比在非洲可是好了太多。如果智商僅依靠環境就可以改善得那麽快和多,300年的時間,在美國的非裔實在應當取得更大的智力進步。事實上,在美國,兩個種族之間的智力差距已經由300年前的兩個標準差縮小到一個。照這個速度,再過300年,這個差距就應當差不多消失了。
第七、雙胞胎研究都表明,個體智商具有高度的遺傳性。遺傳基因完全相同的兩個雙胞胎,分別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中長大,他們會表現出與環境完全無關的高度智商同質性。大體上是80%的遺傳,20%的變異和外界影響。(不要把這個同質性的純智力g與學業成績混淆。不要把液態智力和晶化智力混淆。)
一個種族的智商,就是這個種族所有成員的個體智商的勻值。不能設想,種族的智商沒有遺傳性。其實,研究每一個特定種族到不同環境中的表現,就是這種放大了的雙胞胎研究。但是事實上,他們無論走到哪裏,都沒有拋棄母國的遺傳基因和遺傳文化。改變慢而有限。
美國的大批黑人離開故國已有三百來年,十來代。他們的智商其實已經比一直在故土的同胞高出一個標準差。也就是平均一代1.5百分點的增長。那麽3000年是100代。不同的種族/民族在不同的環境中生長,他們的智力差距可以演化得相差多少呢?
第八、種族差異在如此眾多的不同的地域和發展階段的國家中、在早期和隨後的文明的以數千年為跨度的發展中的高度穩固性,和無論在哪裏的調查都可以發現的智力的遺傳性,需要一個符合邏輯的科學的解釋。
…..,但如果認為他們的智力和比如歐洲人一樣,那是極為可笑的。舉個例子,在他們的數學裏麵,隻有四個數字,分別是:一、二、少(few)、多(many)。如果有七件東西需要計數,他們會說:二、二、二、一。那麽不同的人類族群擁有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就已經證明了嗎?
舉一個例子。聯合國2000年提出一個雄心勃勃的減貧計劃,要到2015年把世界的貧困人口減掉一半。現在到了2015年,這個任務也已經完成。問題是,這些減掉的貧困人口,絕大部分都在中國,在那些二等智力國家裏,也有少量減貧成績。在三等國家,撒南非洲,那貧困人口就是有增無減。所以還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聯合國的官員問,“中國做得到,為什麽其它地方做不到?”這篇文章應當可以解釋為什麽其它地方做不到。
就智力的種族差異問題而言,隻有基因基礎+加環境影響的理論能夠解釋上列所有的事實而沒有重大的漏洞。那些不承認基因對智力種族差異有重大影響的其它理論都無法自圓其說。
在這個理論裏,有長期的以千年計的環境對智商的絕對影響力甚至掌控力和短期的,以數十年計的環境變化的相當有限的影響力兩個部分,不可混淆。
其實在人類的未來,不同種族的生活環境肯定也會趨同,那麽智力水平在環境的影響下自然也會趨同,至少不會變得差距越來越大。不過這個過程要真的呈現出巨大效果,(比如差距不再是一到兩個標準差,而是僅有幾個百分點。)恐怕還需要超過一百年,好幾代人的努力。
不過,如果世界的未來不是逐步走向大同,而是一直保持巨大的發展差異,甚或進一步兩級分化,富國愈富而窮國愈窮,那筆者上段的美好設想也就會落空了。
比如在加勒比海的許多島國(比如海地)裏,黑人占絕大多數,政治權利一直都由黑人執掌。但那裏並未掌權的白人,亞洲人、乃至混血種人,都能取得比黑人更好的社會經濟地位。這個優勢的地位並不是通過政治壓迫經濟剝奪得來的。
這種情況在東南亞地區也毫無例外地出現。在那裏的除了新加坡的九個國家中,華人都是少數,都沒有執掌政治權利,一直受歧視甚至一度受迫害直到被大規模屠殺(印尼1960年代大規模排華)。但是,隻要屠殺停止,在無論多麽嚴苛和不公平的競爭條件下,他們都能取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上的優勢。
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寫過一本著名的書,名叫《馬來人的困境》。這部書的名字就表達了馬來人的一項極大的困惑。就是作為馬來西亞國家的兩個種族之一,並且是土著加多數的馬來人,在幾乎一切方麵(首先是在學業和商業方麵)的競爭中,都遠落華人之下風。
他說,由於長時間以來,馬來亞地廣人稀,氣候濕熱,種植水稻隻要兩個月的勞作,就可以足夠一年用度,無論再懶再笨的人,在這裏也容易生存。不像華夏的地方,競爭激烈,非優秀者無法生存。
在歐洲曆史上的猶太人也是這樣,他們一直都是受歧視和迫害的對象,也一直可以取得比歐洲人更好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他們被歧視的原因與黑人正好相反。那是因為他們表現得太過優秀。
其實,隻要你把政治正確的教條暫時悄悄放到一邊,隻要你不是白癡,你都可以看到,那些優秀的民族/種族,無論他們在居住地的國家中是處於多數還是少數,是掌權還是不掌權,這個國家是富裕、中庸或是貧窮,甚至還受到種種歧視,他們都能取得優越的社會和經濟地位。而那些不那麽優秀的民族/種族,無論他們是在故土還是僑居地,是居於多數還是少數,是掌權還是不掌權,在窮國中還是富國中,甚至還受到種種照顧,當然也很可能受到歧視,他們的社會經濟地位都會落後。顯而易見,種族/族群差距,絕不僅僅是由於歧視造成的。
簡單地說,歧視是建立在差距的基礎上的。還是先有差距,然後歧視才可能加劇差距。但認為差距完全由歧視造成,這就不是實事求是。比如,在美國中小學裏對亞洲學生的學力仰視也是先建立在已經/早已客觀存在的差距之上,然後這個差距又被這個仰視所強化。作為一個亞洲孩子,在班上你得不到全A,不能名列前茅,那都無臉麵對其他種族的同學。人家可能對你說:“你是亞洲孩子嗎?怎麽會那麽差?”其實你隻是有兩門課得了B甚至隻是A-,所以你隻好自己加倍努力。
再看國際上,大家都知道,富裕和貧窮的國家在地圖上呈塊狀分布。也就是說,一些挨在一起,或相隔萬裏的國家,隻要人種文明的淵源相同,無論是在他們的發源地,還是在移居地,都可以富裕,也都可以貧窮,也都可以中庸。出了幾個壞總統或好總統之類的臨時性現象,也不能解釋這種差別。因為你必須回答:那些地方為什麽總是出不了好總統?反之亦然。其實富裕的原因相似,中庸或貧窮的原因也相似。那就是固有智商和固有文化加在一起的綜合素質的不同。
中部非洲、東南亞亞熱帶、巴西亞馬孫雨林裏的氣候太宜人,采集/狩獵的方式可以一直維持部落的生存,真的可能是那裏的原始的部落生存方式一直不能進化的直接外部環境原因。這些外部環境原因積累太久,自然會影響到那裏的人民的智力發展。智力難道能不是在人類與自然、和人與人的複雜的合作與鬥爭中發展起來的嗎?采集-狩獵文明、遊牧文明、農耕文明和工業文明、電子文明,對人的智力的要求和促進能是一樣的嗎?亞馬孫叢林裏不穿衣服的部落裏的孩子,能和矽穀的小學裏的孩子一樣聰明嗎?還是回歸常識吧。
多種族混居國家的種族階梯舉例
撒南非洲:白種人-印度人/混血種人-黑人,三個階梯。隻有南非有相當數量的白人。其它撒南非洲國家的白種人乃至印度人的數量都非常之少(1-2%)。在殖民時代,白人擁有政權。現在包括在南非,白人統統都沒有執政權。但他們的經濟社會優勢地位依然穩固。除非是被沒收財產然後被掃地出門(例:肯尼亞1970年代)。
印度人在非洲從未擁有政權。他們遠比黑人富裕應當用智商解釋。
澳大利亞:那裏的土著比撒南非洲的土著還要落後。與後來移入的白人各方麵的發展是天壤之別。那些土著的生活水平在歐洲人沒有去之前也是極度地底下。那並不是西方殖民主義所導致。
巴西人口分四類:處於頂端的是白種人和少量的日本人。中間是混血種人,底下是黑人和印第安人。有精巧的不公開的但遍布各處的種族歧視存在,它們加劇了IQ造成的社會差距。但無法說差距都是種族歧視壓迫造成。
比如日本人,當年也是作為契約勞工來到巴西。現在它們僅占1%人口,社會地位經濟水平竟明顯居白種人之上。他們從未擁有政治特權,其成功隻能用聰明加努力來解釋。
英國的人種分四類:歐洲人、東亞人、南亞人和撒南非洲人。種族階梯是歐洲人/東亞人居頂,南亞人居中,撒南非洲人處於底部。南亞人的中庸地位也是隻能用智力中庸來解釋。
加拿大人口分六個種族/民族:英裔、法裔、亞裔、撒南非裔和印第安人/紐因特人。前三與後三的發展水平相隔懸遠。至少亞裔加入高階隻能用智力來解釋。
加勒比海島國有四個族裔:歐洲人、華人、混血兒和黑人。殖民時代以後,這裏的絕大多數人口都是黑人或混血兒。他們一定執掌政權。歐裔和華裔都是絕對少數(1-2%)。但他們社會經濟地位一定最高。然後混血兒,然後非裔。這種現象絕對無法用種族歧視/壓迫之類的理論來解釋。
東南亞:華人、印度人和馬來人。東南亞有10個國家,這個排序無一例外。華人隻有在新加坡是多數,握有政權,其發展之好,舉世稱羨。在其它國家中,從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華裔的比例依次遞減,這些國家的富裕程度也依次遞減。最後三個國家曾經全盤公有製,經濟水平還受第二種因素削減。到東南亞的華人,一開始也都是窮人,(並不像現在去美國的多是知識分子、大學生。)他們也都是從底層幹起,用了數十年,兩三代人的光陰,才爬到頂層
亞裔無論在何處都是模範少數民族。他們最大的優點是聰明/勤勞而又不惹事。但是亞裔隻有智力的優勢,在學業和經濟上表現優異。可是亞裔(華裔)政治上野心不足,從未想過統治別的民族/種族,或自己獨占一塊地盤。新加坡是唯一的偶然的例外,那可是成就非凡。
不過也得承認亞裔/華裔比起西方人的綜合素質還是有差距。比如在東南亞的殖民時代,都是西方人在當統治者,中國人隻能當“幫凶”,去幫著真正的“洋人”去統治當地的土著。其實在那個時代,西方殖民者在東南亞的人數,遠不及華人多。但他們能把當地土著包括華人管得服服帖帖,他們當年就擁有的軟實力,中國人直到今天也還沒有趕上。
不過,西方人在中國的殖民事業卻沒有成功。這也證明,華夏人,華夏文明,比馬來人,馬來文明,還有印度文明,強大得多。
林恩認為,中國人在東南亞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他們比當地人高出16點的智商。正如在美國白人相對黑人的成功來自於他們多出15點的智商。然後才是那些軟實力,文化優勢。
夏威夷:四個種族。歐裔/亞裔、混血、土著。拉美:歐裔/亞裔、混血、非裔。
美國:華裔/歐裔、拉丁裔和非裔。【法國:歐裔、亞裔、阿裔、非裔】
這些排序,萬國不變,萬古不變。除了智商+文化,還能有什麽符合邏輯的解釋?
文章評論
作者:smelley
留言時間:2015-11-24 20:40:39
請問您這研究能在英文科研刊物上發表嗎? 我相信人人平等, 也一直相信人種之間是是有差別的,不能因為人人平等就不承認我們的差別是不是. 但現在這個不能直接說了。 政治不正確。 學術界純粹學術可以以事實說話麽?
作者:法國劉學偉博士
留言時間:2015-11-25 00:29:58
本文之一的序言中就已經說明,本文的內容絕大部分都是抄來的,這是讀書筆記。這些書和文章都是公開發表的英文書刊。主要來自Richard Lynn的著作。下一期會給出詳細的references。
歡迎大家發表意見,最好是批駁的意見,指出論據有哪些漏洞。但不要使用政治正確的大帽子。那不是科學態度,而是反科學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