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隴西郡

寧靜純我心 感得事物人 寫樸實清新. 閑書閑話養閑心,閑筆閑寫記閑人;人生無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陳寅恪: 恪 = 雀、卻、怯、 確 (清華百年曆史上四大哲人)

(2015-10-14 15:55:11) 下一個
陳寅恪(1890.7.3-1969.10.7)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百年曆史上四大哲人。
恪 = 雀  、卻、怯
 
俞明震就寫作“俞確士”而不是“俞恪士”。
 
趙元任: "但是“恪”字的確有很多人誤讀若“卻”或“怯”。前者(按指“恪”字)全國都是讀洪音ㄎ母,沒有讀細音ㄑ母的。而“卻、怯”在北方是讀ㄑㄩㄝ。所以我當初也跟著人叫他陳寅ㄑㄩㄝ,所以日記上也先寫了Y.C.Chen”了。……"
***
陳寅恪(1890.7.3-1969.10.7),字鶴壽,江西九江市修水縣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集曆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百年曆史上四大哲人。先後任職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
陳寅恪其父陳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詩人。祖父陳寶箴,曾任湖南巡撫。夫人唐筲,是台灣巡撫唐景崧的孫女。因其身出名門,而又學識過人,在清華任教時被稱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著有《隋唐製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金明館叢稿》《柳如是別傳》《寒柳堂記夢》等。[1]
***
( got his name pronunciation as HJG came to tell me that - I thought like 雀 = 恪)
 
陳寅恪先生怎樣讀自己的名字?
2009年12月02日 13:31鳳凰網讀書綜合 】 【打印共有評論42

陳寅恪與女兒

蔣天樞致黃延複親筆信

陳寅恪先生名字中的“恪”字的讀音,多年以來一直存在著分歧:相當一部分人讀作“què”;但查古今詞書,諸如《說文解字》、《康熙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等,大都隻注“kè”音,有的還特別注明它的原形字是“愙”。但也有些晚近出版的辭書(海峽兩岸都有)注以“舊讀què卻”的,但“舊”何所指,大都語焉不詳。那為什麽有人偏偏要讀作què呢?據筆者所知,持這種讀法的多是一些年齡較大而且多“出身”於清華、北大的高層知識分子以及他們的傳人(子女、學生等等)。在20-40年代的清華,全校上下幾乎一致如此讀法,可是極少有人能夠說出什麽根據,人雲亦雲而已。就連泰鬥級的語言學家也不例外。如趙元任先生在一篇短文裏記述說:

……1924年8月7日毛子水請茶會,在座的有羅誌希、傅孟真、陳寅恪,跟張幼儀,……我那時是用英文寫的日記,記了“Y.C.Chen”,括弧裏注“陳寅恪”。8月15日又寫“Devid Yule & Y. C. Chen Here”.……到了8月20日才發現寅恪自己用的拚法,那天的日記上就寫了去訪“Yinko Tschen”。“陳”字的拚法當然就是按德文的習慣,但是“恪”字的確有很多人誤讀若“卻”或“怯”。前者(按指“恪”字)全國都是讀洪音ㄎ母,沒有讀細音ㄑ母的。而“卻、怯”在北方是讀ㄑㄩㄝ。所以我當初也跟著人叫他陳寅ㄑㄩㄝ,所以日記上也先寫了Y.C.Chen”了。……

前些年筆者曾請教過在北京大學任教的王力先生,他說:

“這字本來應該讀“kè”,但在陳先生的名字中,大家都讀què,所以我也跟著這麽讀了”。……

http://book.ifeng.com/special/chenyinque/list/200912/1202_8759_1459384.shtml

**********

您的位置:新華網主頁 - 新華讀書
 
陳寅恪的"恪"正確讀音為kè 念què非誤讀
2009年03月20日 08:58:31  來源:金羊網-羊城晚報
【字號  留言 打印 關閉
 
 
 
 
 

1月22日本版刊登的《“陳寅恪”應該怎樣讀》,認為“恪”的正確讀音是kè而非què。本文作者提出另外的看法——

既然què不是“恪”的正確讀音,為什麽陳寅恪先生的家人、親戚、學生、助手和文史學界人士,也把kè念成què呢?他們學識淵博,何以會不知道“恪”讀kè?建國後《辭海》先後有過1979年版、1989年版、1999年版,2009年版的將於今年9月出版,新版未讀,但前幾版的縮印本均承舊版(1936年)清楚標示:“恪”讀音kè,舊讀què。

陳寅恪先生本人怎麽讀“恪”的呢?經典理據是陳先生用英文拚寫自己的名字為“Tschen Yinkoh”或“chen Yinke”。再就是廣泛見諸於各種刊物的兩則記載:一是清華圖書館元老畢樹棠先生曾經問過陳先生,陳先生說應讀kè,又問:“為什麽大家都叫你寅què,你不予以糾正呢?”陳先生笑著反問:“有這個必要嗎?”另一是陳先生本人就說過“恪”字讀què。不同的說法,很讓人莫衷一是。

“恪”在宋代編纂的韻書《廣韻》是“苦各切”,這是古代給漢字注音的一種方法叫“反切”。根據這個反切折合成今天的北京音是kè,因此,“恪”的規範讀音是kè已成為學界的一致看法。可是隻有一個反切的“恪”字為什麽還有一個què的讀音呢?這應該看作是漢語語音演變的一個特例。

“恪”字本作“愙”,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就有記載:“愙,敬也。從心,客聲。”宋代的文字學家徐鉉說“今俗作恪”。所以,“恪”是“愙”的俗體字,表示恭敬義,字從“客”得聲。而“客”在北京除了讀kè,還另有一口語音qiè(《漢語方音字匯》25頁,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年),山西太原和山東德州等地也念qiè,這個音大概是許多人所不知道的。

此外,從“愙”派生出來的一個“愘”字,除了讀kè,另有一個qià音(《集韻》:丘駕切)。“恪”讀què,不僅僅是陳先生的家人、親戚、學生、助手和文史學界人士,京津地區的人也大都讀此音。清末學者吳大澂,號愙齋,所著《愙齋集古錄》,京津一帶就說“què齋”。陳寅恪的表叔俞明震,字恪士。近代著名詩人兼教育家陳衍在《石遺室詩話》卷四中稱其好友俞明震就寫作“俞確士”而不是“俞恪士”。兩人關係非同一般,陳衍當然知道俞的字是“恪士”,寫成“確士”是由於“恪”與“確”同音。“客”有kè和qiè兩讀音;“愘”有kè和qià兩讀音,“愙”字從“客”得聲,京津地區的人也就依此讀成què,而“恪”是“愙”的俗體字,自然也就可以讀成què了。

由此可見,“恪”念成què並非誤讀,有口語事實為依據;《辭海》除了標注現在的規範讀音kè,還保留舊讀què,這是對語言事實的尊重,體現了編纂者的深厚學養;而陳寅恪先生對他名字的“恪”以kè為正讀而又不去糾正què音,表現出一個大學者對漢語語音演變複雜性的深刻了解。(黃小婭)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9-03/20/content_11038265.ht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