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隴西郡

寧靜純我心 感得事物人 寫樸實清新. 閑書閑話養閑心,閑筆閑寫記閑人;人生無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打得一拳開,識得百拳來

(2015-08-06 11:53:26) 下一個
打得一拳開,識得百拳來

Through perfecting one act of Kung Fu, you can feel closer to succeed than you think.
比你想象更接近成功.

Reading the following (Ref. 2), I realized how lazy I'm talking about English. "總結和歸納學習方法方麵的經驗和教訓。和學任何別 的知識一樣,隻有經常總結和歸納的人才能學得快學得好。每個人 所處的環境不同,學習過程中不同階段碰到的困難不同,因此取得 的經驗和教訓也不同,應該及時地進行歸納和總結。"

I suspect any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get all
“聽、寫、說、背、想” at the same time. I don't believe any multi-tasking (iPhone, iPad, iChat, Hangout, FaceBook, Tweeter, music, homework, etc), a heckuva concept, but useless and distracting. Instead, you gotta do one thing at a time: Repeat up to 21 times a day, up to 21 days consecutively, a way to get into your brain memory.

My way of learning English was "one way at a time" - For example, I'd listen to English, just listen, no write, no read, no saying, focusing on listening until I got "perfect" - the tone, the meaning, the way. When I got that "listening", I can 打得一拳開,識得百得來 - I can read, write, and speak.

*********************  Reference 1 ************************************

'隻有用出去,才能記得牢!'(2015-08-05 14:44:48)下一個


I've been asked to write about methods enhancing your English, shortcuts to jump up to another level. Honestly, I strongly disagree with experts on such methods; however, I do sometimes introduce such methods. Such as this:

"隻有用出去,才能記得牢!"

This one line caught my attention. That's right: You gotta use it or lose it. Say something, write something - both are most effective. Listening and reading, both are less effective, faking your way to profit English. Not once a week, but you gotta do daily, at least 30 min a day.


Well said, right on!

***********************  Reference 1 *********************************************************************
背單詞的十大原則 來源: 走馬讀人

來源: 美語世界  於 2012-01-30 11:57:05  [檔案]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3801 次 (4045 bytes)

字體:調大/重置/調小 | 加入書簽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貼 | 當前最熱討論主題


本文內容已被 [ 美語世界 ] 在 2012-01-31 06:13:1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

答: 目前想擴大自己的單詞量,以及提高聽說的水平,請您再看看我的主帖,謝謝 由 學英語專用馬甲 於 2012-01-30 11:19:12

 

背單詞的十大原則 作者:佚名
 
 
 
來源: 【美語世界】 走馬讀人 於 08-11-12 17:29:24
 
 
 
[url]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mysj&MsgID=36018[/url]
 
 
 
孤立地背誦單詞是沒有用的!背了也白背! 一定要用實用的句子背單詞,這樣單詞才能被用出去;隻有用出去,才能記得牢! 記憶單詞時,一定要眼睛、耳朵、嘴巴、手和大腦總動員!或者是要做“五到”:“眼到”,看準結構;“手到”,動手書寫;“口到”,開口朗讀;“耳到”,耳聽讀音,“心到”用心思考。實踐證明:眼、手、口、耳、心五種器官同時參與看、寫、說、聽、想的記憶活動,記憶效果要比使用單一器官記憶深刻得多。 要確切掌握每個單詞的精確意義。 用已經掌握的單詞自編、自導、自演、自己說故事、自己寫文章,這樣單詞會記得特別牢。 背單詞的時候要集中精力!要如癡如醉!要徹底瘋狂! 大聲、誇張地朗讀單詞至關重要,它能大大增強自信心和記憶力! 忘記隻是因為重複得不夠,與年齡和智商無關。 能夠熟練使用中學英語單詞,日常生活就足夠用了! 背誦文章是記憶單詞的最佳、最有效、最持久、最簡單的方法!
 
 
 
背單詞的十大方法
 
 
 
第一大方法:通過發音背單詞

同學們要掌握單詞拚寫與發音之間的規律,發好每一個音標,讀準每一個單詞;還可以把包含同一元音的單詞歸為一類(如mistake, change, pain, gain, amazing…)集中操練,讀起來朗朗上口,特別過癮!通過發音背單詞不但很快就能記住單詞,更能練出地道發音!

第二大方法:跟著錄音背單詞

導致中國人背單詞失敗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發音不過關,單詞讀不準。所以一定要跟著標準的錄音背單詞。把音量開到最大,反複聽錄音並跟著大聲朗讀單詞。這時候你的眼睛、耳朵、嘴巴全部用起來了,不斷刺激大腦,印象也特別深刻!

第三大方法:“三最”狂讀背單詞

“默默無聞”地背單詞效果極其低下!一定要用 “三最法”狂讀狂背每個單詞。背單詞的時候,一定要做到最大聲、最清晰、最快速。當你用“三最法”操練單詞時,你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記憶的效率會大大提高,你不僅記住了單詞,還鍛造了國際口腔肌肉!

第四大方法:分門別類背單詞

英語中有很多單詞屬於同一類別,可以把同一類別的單詞集中起來一起操練,從而大大提高單詞記憶的效率。同學們可以自己動手,對本書的單詞進行分門別類,抄在小紙條上或製成單詞卡,然後集中轟炸、專門突破、分類記憶!

第五大方法:單詞家族背單詞

英語中有很多單詞都有整個家族,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加上不同的前綴、後綴就有不同的詞性變化、意思變化。要想徹底掌握一個單詞,我們要做的就是:整個家族一鍋端!家族內所有的單詞全部消滅!通過單詞家族可以大大提升背單詞的效率。

第六大方法:零碎時間背單詞

背單詞不需要大段大段的整塊時間。每天起床後、睡覺前、一日三餐前後、排隊等車、上學放學路上、甚至上廁所的零碎時間都可以用來狂讀狂背單詞。請隨身攜帶這本書,一有時間就瘋狂朗讀書中的單詞,隨時隨地瘋狂操練,脫口而出!

第七大方法:同義反義背單詞

看到一個單詞的時候,可以聯想到它的同義詞或近義詞,通過對比辨析,掌握它們的用法;看到一個單詞的時候,可以聯想到它的反義詞,一正一反,成雙成對,讓你一石二鳥,一箭雙雕!用這種對比法來記憶單詞,印象會更加深刻!

第八大方法:同聲傳譯背單詞

看著單詞脫口而出它的中文意思,看著中文意思脫口而出這個單詞。或者請你的同學說出單詞,你立刻脫口而出中文意思;說單詞的中文意思,你立刻脫口而出這個單詞。通過中英文快速互譯的方法背單詞,效果特別好!同時還可以鍛煉你的口譯能力。

第九大方法:通過句子背單詞

孤立地背單詞隻能是“背了記、忘了背、背了又忘”!所以,一定要通過實用的背單詞。在句子中記單詞才是有生命的單詞,才能牢記單詞的意思和用法,才能與之建立感情,才會讓你刻骨銘心,永難忘懷!更重要的是,通過脫口而出句子來背單詞,你不但在積累單詞量,更在積累句子量!句子量比單詞量更重要!

第十大方法:通過短文背單詞一篇短文裏麵包含了大量有用的單詞和短語,通過背誦短文可以大麵積地消滅單詞!而且,在短文中你可以牢牢記住單詞的意思和用法。更重要的是,通過背誦短文你能夠大段大段地講英語了,這才是我們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7277-910919.html  此文來自科學網李勝文博客,轉載請注明出處。

**********************  Ref. 2 *************************
鍾道隆《逆向英語學習法》- 對學習這個小係列有所啟示

來源: billib  於 2015-08-02 07:25:32  [檔案]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92 次 (8862 bytes)  

字體:調大/重置/調小 | 加入書簽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貼 | 當前最熱討論主題  


回答: 日常英語 - 通過一小對話學習掌握關於英語聽力口語的若幹語言現象 - 4 由 billib 於 2015-08-01 21:08:43


鍾道隆《逆向英語學習法》

http://www.listeningexpress.com/nx_method/Material/zdl3_3.html

逆向法的具體做法
逆向法是一種“以迂為直”的學習方法。也許剛開始逆向學習 財,由於困難比較多,短期的實時收效可能不如“正向學習”來得 “立竿見影”,但它可以收到“正向學習”所達不到的效果。 逆向學習的具體做法——“聽、寫、說、背、想”
英語水平不高的初學者聽英語錄音,沒有文字材料做依托,困 難很多,需要經過“聽、寫、說、背、想”五個步驟,逐詞逐條才能真 正聽懂,具體做法如下:

1.“聽”與“寫”

  先把某一條錄音內容從頭到尾聽幾遍,聽不懂也要硬著頭皮 聽。先聽懂其大意,分出段落和句子,然後再以一句話為單位反複 地聽。搞清楚一個句子由幾個詞組成,每個詞在句子中起什麽作 用,主、謂、賓語都是哪些詞等。每聽一遍就把聽懂的詞一個一個 按照順序寫在紙上,排列成句子,聽不懂的詞就先空著。對於英語 聽力比較低的人來說,剛起步時聽不懂的地方實在大多了,有時恐 怕連自己也說不清到底有多少處聽不懂。在這種情況下,隻有把聽 懂了的詞寫出來,才能搞清楚到底有多少處聽不懂。

  對於碰到的生詞,一定要聽到能模仿錄音正確地念出來,準確 地抓住各個音節的發音為止。因為隻有準確地把各個音節的發音 抓住了,讀出來了,才有可能根據語法和語音知識試拚出一些詞, 到詞典裏查找。由於正確答案往往需要反複多次才能找到,所以聽 寫時要“寫一行,空兩行”,留下充分的反複修改的餘地。為了糾正 不正確的拚寫,“寫”的時候稍有疑問就要查詞典,並用色筆標出生
詞和錯誤的拚寫。

  對於聽寫不出來的詞,不要就“詞”論“詞”,一聽寫不出就立即 把錄音機停下來,不再往下聽寫。應該繼續聽寫下去,把聽寫不出 的詞放到文章的整體內容上去理解。常常有這樣的情況,孤立地去 摳一個詞,百思不得其解,但若與整句話,整條消息聯係起來去理 解,思路就寬了,往往也就知道是什麽詞類和怎麽拚寫了。

  有時同一個生詞在錄音中多處出現,一處聽不清或聽不懂,可 以先放一放,看看能不能從別處得到啟發。因為可能別處的錄音很 清楚,或者與別的詞搭配在一起被你聽懂了。聽寫過程中,對於沒 有確切把握的詞,也要先“寫”出來,再在以後的不斷聽寫過程中去 校驗和糾正。同一新聞在不同的時間由不同的播音員播出時,由於 各人的語調有區別,有助於聽懂一些疑難詞的發音。

  “聽”與“寫”兩個步驟不是截然分開的,對於英語水平不高的 初學者來說,一段錄音的聽寫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經過多 次的“聽”與“寫”互相促進,互相啟發,交替前進才能最後完成。

  從學習英語的角度出發,初學者在起步階段必須一邊聽一邊 寫。,如果光聽不寫,可能會有以下兩種情況。一是漏掉了一些聽不 但的詞,失去了學習和提高的機會;二是有了聽不懂的詞時,如果 隻聽不寫,往往聽的遍數再多也可能還是聽不懂,但是如果把聽懂 的部分寫在紙上,前後內容聯係在一起,經過思考以後再去聽,可 能又會聽懂一些別的內容,如此不斷反複,直到全部聽懂。

  由於嚴重雜音幹擾而無法從語音人手推斷的詞,可以根據語 法進行補充,就假定自己是這條新聞的作者,在聽不清的地方應該 用什麽詞。或許填上去的詞不正確,但總比空著好,而且隨著聽錄 行時間的增長和英語水平的提高,自己也有可能發現並改正。

2.“說”與“背”

  整扁文章聽寫出來以後,就要學“說”。方法是:聽一句播講人 的話,自己學說一句。學“說”時盡量使用能不斷重複一段錄音內 容的電子錄音機,根據自己的水平確定學“說”的時間長度,盡量 “說”完整的一句。

  學“說”過程可以分兩步走:第一步是“比讀”,即把自己學“說” 的語音錄下來,與錄音帶上標準的語音對比,看看什麽地方學得不 像,如此不斷重複,直到能模仿說出大體上正確的語音為止;第二 念與錄音帶上的聲音同步“說”。

  學會“說”以後,就要“背”了。把一段錄音的聽寫記錄翻來覆去 地高聲朗讀,達到基本會背誦的程度。“背”對於提高聽力有很大的 作用:例如慢速英語新聞廣播有一定的格式和句型,:‘背”上一段時 間的消息以後,就會熟悉它的風格和常用的句型,就比較容易聽懂 新的內容、有時甚至可以超過播講人的聲音,聽了一句話中前麵的 幾個詞後能提前說出後麵的一些詞,或聽了上一句話後能提前說 出下一句來。到了這個地步,聽寫時的緊張心情就減輕了,或者基 本上消除了。心情一放鬆,水平就能發揮出來,應該聽懂的也就能 聽懂了。

3.“想”

   如果前麵“聽、寫、說、背”四個學習環節突出了“苦幹”精神的 話,那麽“想”這個環節就主要是講怎樣在“苦幹”的基礎上“巧幹” 了,就是要求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做一個“有心人”,善於開動腦筋。 “想”的內容有以下三個方麵:

  首先是想一想學習的進度是否合適,學到的知識是否紮實,本 書提出的學習要求達到了沒有。前麵已經提到,由於學習進度是自 己掌握的,不知不黨的會加快學習進度。由於沒有客觀考核,即使 學得不深不透也還自以為學得不錯。所以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尤其 是在打基礎階段、要經常告誡自己“慢些,慢些,再懼些”,時時檢查 學到的知識是否紮實。如果不紮實則堅決重新學。

  其次是總結和歸納學習方法方麵的經驗和教訓。和學任何別 的知識一樣,隻有經常總結和歸納的人才能學得快學得好。每個人 所處的環境不同,學習過程中不同階段碰到的困難不同,因此取得 的經驗和教訓也不同,應該及時地進行歸納和總結。自己總結和歸 納出來的經驗和教訓,適合自己的情況,用來指導自己學習,效果 特別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進一步說,自己總結和歸納出 來的經驗和教訓可能對別的人也有參考價值。孤立地去看,每一個 具體的經驗和教訓都是很小的,不係統的,沒有多大價值。但是積 累多了,量變引起質變,可能會成為係統的、有價值的、有一定新意 的一種方法。

最後是總結和歸納學到的英語知識,使之係統化,記憶深刻 化。例如每學到一個單詞或一些文法知識,要好好地想一想,過上 一段時間還要很好地歸納整理一下。歸納和總結的一項主要內容 是分析自己在聽寫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各樣差錯。實踐證明,通過 分析自己的差錯進行學習,效果特別好。例如有的內容聽寫不出 來,有的聽寫錯了,有的聽懂了但寫得不對等,就要分析原因和找 到避免的方法。就拿單詞來說吧,如果聽寫中自己不會的單詞,多 次試拚出來的詞在詞典裏都沒有,或雖然詞典裏有,但不是所要的 答案,最後通過別的途徑找到了真正的答案,就要很好地總結一下 為什麽自己多次試拚出來的詞都不對,是不是沒有準確地抓住播 講人的發音,還是自己的語音知識不高,或是碰到什麽特殊的發 音。每學到一個新的單詞,都應該在拚寫、發音和釋義等三個方 麵與自己已經掌握的單詞進行對比,找出異同點,以形成“聯係記 憶。發音和拚寫上有特點的詞要倍加注意,看看能否找到記憶的 竅門。對於語法也是一樣,如果理解不了或理解錯了,就要找語法 書來看,搞清楚正確的理解應該是什麽,自己為什麽理解不了,或 者自己的理解錯在哪裏等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7277-911184.html  此文來自科學網李勝文博客,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隻有用出去,才能記得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TJKCB 回複 悄悄話 美國一英語教法不宜中國人
2015-08-18 19:18:00

徐罡博士中美比較教育首頁 文章列表 博文目錄
給我悄悄話
打印 (被閱讀 2266次)
1
2011年夏起,筆者開始有意識地收集追蹤美國私立學校中中國小留學生英語學習的問題。一個令人不解但非常有共性的現象是,有的小留學生會將發音相近但拚寫和意思不同的英語單詞混淆互用;這裏所說的發音,不一定是單詞的標準發音,而是某個具體小留學生帶有方言口音的發音。比如,有個在某知名私立高中就讀的浙江籍小留學生,習慣性地將“effort”寫成“afford”。

後來,筆者接觸到一位移民家庭的孩子,該生在國內就讀普通學校,赴美前沒有經過英語準備,來美後在當地的一所私立學校就讀。一年後,因其英語進步緩慢,學校推薦了一位教育谘詢師,提供谘詢。經教育谘詢師安排,一位心理醫生對其做了測試評估,測試時使用的語言為英語。

該所私立學校、該教育谘詢師及該心理醫生在當地都頗有聲望。學校的管理團隊、教育谘詢師及心理醫生皆不具亞裔背景,沒有中文學習的經曆。

該生的問題被診斷為和學習障礙症(LD)有關的某類症狀一致,心理醫生建議對該生實施特殊教學,引入“看字讀音教學法”(phonics),幫助其提高英語。該診斷建議被寫入學生檔案,由該校特殊教育專家負責實施。該特殊教育專家亦不具亞裔背景,不通中文。

一年之後,當筆者遇到該生時,在對該生做的一個簡單英語閱讀測試中,發現該生遇到一個不熟悉的單詞時,會反複試讀,確定它的發音,然後根據發音,回憶發音相近的多個單詞或詞組,最後根據該生詞出現的上下文,猜測其含義。該生的學術性英語閱讀理解能力非常混亂(chaotic), 幾乎接近功能性文盲。

推敲心理醫生的測試評估報告,經過文獻研究和對該生的進一步接觸,本文作者的意見是:1)該生似乎沒有中文閱讀理解的困難;2)該生一開始的英語學習問題,主要和其缺乏英語基礎有關,該生被放置在一個和其英語程度不相稱的全英語環境;3)該生後來被不適當地施以看字讀音教學法,導致英語理解能力崩潰。該生已離開這個學校,其英語閱讀能力也有較大改善。

這個案例,引發了本文作者對看字讀音教學法的研究,解決了本文作者以往的一些疑惑。

在英語國家裏,看字讀音教學法是教英語閱讀和寫作的入門方法,相當流行。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分聽、說、讀、寫四部分;聽和說基於聽覺“聲音”(sound),讀和寫則基於視覺 “字符”(print) 。一個人的語言能力的發育,這四部分不是同步進行的,聽和說的能力是最早發育的:先有聽說,後有讀寫。學齡前兒童在識字前,已經能夠聽和說,許多名稱和概念已經以聲音的形式儲存在大腦裏。學校教育的一個功能,就是要教會學生,把基於聲音的交流,轉變成可以保存的、基於紙上字符的形式。看字讀音教學法的原理就是:當學生遇到一個寫在紙上的生詞時,如果他能準確地發出這個生詞的聲音,那麽,他就能把這個紙上的字符和記憶裏代表某個事物或概念的聲音聯係起來,這個紙上的字符就變成了他已經理解的聲音,他就認識這個單詞了。看字讀音教學法教學生把一個單詞分解成字母或字母組合,每個對應於一個聲音的基本單位(或音素,phoneme),通過教會學生看見一個詞就會發出它的音,它就能幫助學生把紙上抽象陌生的字符轉變成他理解的聲音,加快學生的識字速度,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反過來,借助聲音和字母的轉化,幫助學生把要說的話(發音),轉變成字母組合,寫在紙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看字讀音教學法對識字和閱讀理解的幫助,就像中國小學語文讀物裏,在一些生僻字旁邊加注拚音。

看字讀音教學法在幫助英美學生提高閱讀寫作方麵,已被廣泛認可。從其原理可以推斷,如果一個學生在識字和寫字前,接觸使用的聲音的詞匯量越大、越接近書麵語言,看字讀音對閱讀和寫作的幫助就越大(這應該就是胎教的原理)。美國私立學校的本土學生,往往家境優越,成長過程中,接觸使用的聲音語言往往更豐富更規範,看字讀音教學法在私立學校中被一些教師積極推行應用,有其合理性。

但看字讀音教學法的應用,有一個前提,即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個聲音語言的記憶儲存。如果學生沒有以聲音形式儲備的詞匯量,即使學生學會看字讀音,麵對一個生詞時,也無法從記憶裏找得出其相對應的匹配。

因此,對沒有英語基礎的學生,看字讀音最多隻能幫助學生在看到一個生詞時能發出它的音。對中國學生,由於受方言及母語發音習慣的影響,不少人往往還存在英語發音不準的問題。如果刻意誘導沒有英語基礎的中國小留學生依賴發音、在單詞的發音和拚寫或詞義之間進行轉換,隻會鼓勵學生靠猜測學習,在極端情況下,會導致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崩潰。這個案例,涉及學校、教育谘詢師和心理醫生三方,而學校又涉及多個部門,包括一位特殊教育專家,在整個決策及實施鏈,對在沒有英語背景的華裔學生身上使用看字讀音教學法,竟然沒有一位相關人員提出異議,令人十分困惑。

注:對所涉及的人物及事件,作者按照學術通訊規範,做了細節處理,請勿對號入座,請勿猜測求證。

摘自波士頓教育和專業發展中心2015研究報告:“警惕小留學生在美國的英語學習;美國英語教學法phonics對一些中國學生有害”




HBW 發表評論於 2015-08-18 21:47:29
真是個很好的引人深思的案例。可以思考關於學習的規律,學習語言的規律。都沒有背離從感性到理性的大原則。關於語言,感性就是聽和說來傳遞信息。先建立龐大的聽說數據庫,然後是上升到符號化的讀寫。中國式的英語學習缺乏前者,後者看似不錯但實際運用能力大打折扣。目前的一個熱點話題是印度人在美國發展得比中國人好,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語言能力。華人的讀寫看似沒問題,但其實是大有問題的。再者無法自由的用聲音傳遞交流信息,如何做領導去管理人。華人教育的結果是先過紙麵關,拿到畢業證,找到工作。誰還有動力從聽說入手重新建立語音數據庫呢?其他領域的教育是否也是如此呢?中國人所謂缺乏創造力的原因也許是脫離對現實世界的探索而過早專注於紙麵的文字背誦。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