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隴西郡

寧靜純我心 感得事物人 寫樸實清新. 閑書閑話養閑心,閑筆閑寫記閑人;人生無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蒲慕明

(2015-08-13 12:19:28) 下一個

蒲慕明:談如何規劃科研生涯

已有 99 次閱讀 2015-8-12 05:26 |係統分類:觀點評述|關鍵詞:科研 生涯 研究生 博士後 出國    推薦到群組

立足本土規劃科研生涯
 
各位研究生和博士後人員常常會考慮今後的工作規劃,下一步怎麽走?做什麽事?將來是不是繼續做科研?是在本土做,還是去國外?博士後做完了,是留在國內,還是出國?如果繼續科研生涯的話,現實情況會使很多同學希望到國外去學習,因為國內的政策傾向是吸引國外人才,對他們有特殊待遇和條件。因此,很多博士後會認為如果不出國幾年,在國內就業就處於劣勢。假如不出國的話,能做什麽工作?留在國內,雖然有很多單位可供選擇,但未必有競爭力進入一流單位工作;如果進入二流單位工作,怎麽考慮?假如感覺自己在科研方麵可能做不出很好的成績,那麽是否還有其他選擇?到企業去,還是自己創業?其實,在現在多元化社會中,各行各業,即使是出版業、新聞界,都需要有科研經驗的人才。原因我下麵作一分析。
 
做研究生、博士後的目的
 
作選擇是需要有一定勇氣的。沒有一個選擇是百分之百最好的選擇。每個人性格不同,有人喜歡冒險,有人喜歡穩紮穩打,性格特征對選擇是有影響的。
首先,如果選擇的不是科研道路,那麽在這裏做研究生、做博士後這麽多年,是否就是浪費了青春呢?我認為,離開科研的選擇,不代表已浪費了過去幾年的時間。做研究生、做博士後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拿個學位、出幾篇論文,而是接受一種怎樣解決問題的訓練。科研題目就是一個要解決的問題。要訓練怎樣有邏輯地、一步一步地在現有條件或者在創造出來的條件下把問題解決的能力。這種能力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能力。在企業界、在各種與科研無關的行業中,都需要這種能力,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出幾篇論文更重要。提高這種能力就是我們高等教育的目的。
 
現在研究生、博士後很多,社會的進步需要這麽多高級人才!各行各業都需要有科研背景的人才。整個社會經濟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就是這樣實現的。我們國家現在有大量的研究生,這不會產生就業問題,而是培養了大批有科研訓練的人才。這些人才大部分不會留下做科研,而是分散到其他各行各業。因此,研究生、博士後離開科研並不代表浪費了過去的科研時光。
除了解決問題的訓練外,做研究生、博士後還接受了另一項能力的訓練,那就是與人合作的能力。社會上幾乎任何一種工作,都不是一個人能夠做好的。即使是成立一個小企業,也要招募一批人,領導大家做出一番事業。與人相處、與人合作這種能力,是研究生、博士後階段另一種重要訓練。將來過了幾十年回頭看看,會發現現在學到的真正有用的本事,就是解決問題和與人合作兩項能力。
 
是不是適合做科研
 
現在,再來談談如何決定是不是繼續做科研?怎麽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做科研?
在科學界,有兩種工作人員。真正有創新性的、對科研推進有關鍵貢獻的人是很少的,也許不到10%。評判自己的工作,如果與同一領域的同行(同學、同事)比較是前10%的,表示將來可以做出獨立創新性的工作,應該繼續做科研。但是不是科學界就隻需要這10%?不是!其他90%的人不是最頂尖的有開創性的科研人員,但一般性、支撐性的科研同樣重要,沒有他們,創新性的工作就做不成。這些工作也需要有相當資質的人來完成。我認為,如果與同領域的同行比較,自己的工作是前30%的,那麽雖未必有開拓性,但也可以對一般性、支撐性的科研有所貢獻。換句話說,在座的同學有三分之一的人可能比較適合繼續做科研工作。
 
那麽,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屬於這三分之一?要做好科研需要一些條件。這些要求不是很高,但不是每個人都具有。
 
第一,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基本的邏輯思維大多數人都有,但部分人這方麵能力比較差。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很快把事情的因果關係看清楚,能整合多種信息,把各種概念進行較有邏輯性的組織,並據此做出推理。我相信這種邏輯思維能力,在座的同學應該都有,隻是程度上會有差別。
第二,要有耐心和毅力,能承受或享受做科研的過程。做研究經常是處於挫折之中的,在沒有解決問題之前會遇到很多挫折和失敗。能否耐心對待挫折,甚至喜歡這種過程?事實上,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並不總是一直在情緒的穀底。今天解決一個小問題,明天、後天再解決一個小問題,這些小的收獲,能否使自己高興並堅持做下去?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麽在做研究生、做博士後時不能學會承受或享受做科研的過程,就不適合繼續做科研。因為,將來在自己的獨立實驗室,科研過程中的挫折會加倍地落在身上。
 
第三,願意與他人愉快有效地合作。有些人不喜歡與人打交道,或不善於與人打交道,這些人或許可以成為很有成就的畫家或作家,但現在沒有一個科學家可以閉門造車,他一定要與同行交流,與研究生打交道,與博士後打交道。要提高與人合作的能力,否則就不適合科研這行。
 
這裏我想強調兩點。第一,這三種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通過後天努力學來的。做研究生或博士後的目的就是在學習、獲取這些能力。如果在此期間仍不能學到或者沒有真正的興趣去學習,那麽最好放棄科研生涯。其次,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堅持追求目標的毅力,不管從事什麽職業,都是成功的關鍵,這對科學研究尤其重要,因為科研工作時程較長,收獲來得較慢。
 
選擇科研工作或教育工作
如果覺得自己可以繼續留在科學界,我建議有三種選擇:第一,從事科研,以教學為輔;第二,從事教學,以科研為輔;第三,從事科研管理。這裏主要討論第二種選擇,即以從事教學為主。

研究生或博士後期間學到的科研經驗對於將來的教學工作會有非常大的幫助。高質量的教學是我們國家非常需要的,我們急需大量高質量的教師進行全心全意的教學,而把科研工作放在第二位,或者比較次要的位置。美國研究型的大學不過一兩百所,還有很多的博雅教育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s),這種大學頂多培養到碩士,沒有博士教育。它們的教師都是全心全意地教學,有些有很高的水平。他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很多是適合從事研究的人才,也培養了下一代適合各行各業的人才。大學裏很多最好的通用課程的教科書都是這些全心全意教學的老師寫的。他們的研究經驗常常來自於暑假期間的全時研究,這種研究經驗對他們的教學有很大幫助。所以,如果到一所二流的學校工作,即使科研環境不好,也還是可以做很好的老師,教育出很好的學生。對整個社會來講,從長遠來說,這種貢獻不亞於自己的科研成功。在社會上,地位都是相對的。在個人的環境裏,在自己的周圍,贏得大家的尊敬,工作得到好評,這種成績獲得的滿足,可能遠遠大於科研得獎的滿足。

 
該不該去一個二流的大學或研究單位
我訪問過不少二流大學,發現很多學生都是人才,但確實沒有很好的學習環境。如果博士後出站,到一個地處較偏遠的、科研不那麽發達的大學去做科研或教學工作,我感覺是非常有意義的。這需要一些勇氣,一種精神,拓荒者的精神。
 
想想新中國成立初期從國外回來的科學家,比如中科院上海分院的馮德培、張香桐、王應睞等前輩,他們當時所麵臨的科研環境非常艱苦。所有條件都需要自己去爭取和創建,那就是拓荒。他們沒有完全成功,因為科學事業需要有延續性,而他們的工作不斷受到幹擾。中國生物醫學方麵的研究生教育是1917年從協和醫學院成立開始的,第一個進行基礎研究的機構是1928年建立的中央研究院,但是協和醫學院的工作在太平洋戰爭之後就中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爆發,中央研究院的工作也基本停止,在後方顛沛流離,雖然也有些小的成果,但總是斷斷續續。新中國成立後,各種政治運動嚴重幹擾了科研的連續性。張香桐先生是中樞神經係統的世界權威,回到中國並沒有能長期做基礎研究,“文革”期間靠著做針刺麻醉,保護了一批人在實驗室工作。到了十五、二十年前,國家才開始有能力、有經費連續性地支持研究工作。
 
另外一個例子,1990年代回來的年輕科學家,也是有拓荒精神的。當時中國科學院很多研究所百廢待舉。裴剛、吳家睿和許多其他年輕科學家回來時,經費、硬件、軟件都沒有,都需要他們自己建立。現在發展到這種條件,是基於他們的拓荒精神。我相信吳家睿一定會感到很有收獲,他自己的科研犧牲了不少,但上海生科院的各種設計,很多是他做的。像這種類似拓荒的工作,在現在這個時代還會有很多。
 
如果現在到一個二流學校去工作,就是一個拓荒者,就相當於當年的王應睞來到上海,或十五年前吳家睿來到上海生科院一樣。在百廢待舉、經費短缺的環境下,要以拓荒者的精神,把科研、教學發展起來,在座各位的貢獻就非常重要。或許現在看不出來,十年、二十年之後就可以看出來了。而且,不要以為到了二流學校,就是失敗。本來中國一流的機構就不可能容納所有的研究生、博士後,所以一定會擴散。一定會擴散到社會的各個角落。這種擴散不僅不是失敗,反而是一個很好機會。個人的生活水平可能會差一點,但精神上的收獲將遠遠大於物質上的獲取。
 
應該去國外學習嗎
下麵再談談繼續做科研的情況。很多博士後希望將來出國留學。什麽情況下應該出國?假如可以加入一個好的國外實驗室,明顯可以學到新技術、新思路,能夠發表好的文章,這對於培養科研能力是好的選擇。尤其是對於最好的10%學生,作這種選擇是合適且必要的。但還需仔細考慮一下,要去的實驗室的環境怎麽樣?出國並不就是為了發幾篇文章,還要從環境中得到一些陶冶。所以最好選擇的學校是一流的大學,左鄰右舍所有的實驗室都是高水平的。常有人問我,上海生命科學學院與國外大學的研究所相比如何?我認為上海生科院的平均水平,相當於美國前四十名左右的大學。假如隻是為了一個出國的經曆,那麽到四十名以下的大學,與在生科院的經驗差別不大,收獲也就不大。因此,想出國要去最好的學校。
什麽情況下不應該出國?假如認為出國一趟就可以申請百人計劃,回來的待遇好一些,我認為這不值得。在國外花上三五年的時間,到一個不好的實驗室,可能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決定。在美國有太多中國博士後,在一些二三流的實驗室做長期的、沒有前途的博士後,相當於實驗室的技術員。工作很勉強,達不到在美國找到獨立工作的水平。要在國外建立自己的實驗室,不僅要達到當地博士後前10%的水平,而且語言能力、交往能力,都要與當地人相近,才有競爭力。此外,在二三流大學的工作並不見得能達到國內單位願意接受的水平。
當然,也有人隻希望能有一個在國外的經曆,去比較差的學校也可以接受,想過上三五年後,如果成果比較差,再考慮回國到二三流的單位工作。但實際上,出國以後回來的機會將越來越小。例如,在美國,孩子的成長機會比較多,他們進好學校的概率比較高。雖然自己在別人的實驗室裏打工,但為了下一代,為了孩子在國外成長,很多有能力在國內做出好工作的年輕人,就陷在國外的實驗室替別人打一輩子工。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科學家以訪問學者身份大批外流,結果是一輩子在國外,絕大多數的理由是為了下一代可以在美國成長。中國人對下一代非常重視。但時代在演化,上一代和下一代的關係在不斷演變。把自己的人生價值完全建立在下一代的幸福上,要考慮是否值得。而且,是不是國外的教育對於下一代就是最好的選擇呢?所以,從長遠來說,我認為出去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 特別是在沒有能力和興趣去追求最好的科研培訓時。
 
在科學界做科研管理工作
最後,我想談談第三種選擇,即可以不做科研,但可以留在科學界做管理工作。
管理工作有很多種,科學院、大學裏都有,這需要有科研基礎和經驗的人員。科研管理是需要不斷創新和發展的領域,要能不斷配合並適應科學技術的發展。事實上,有效、合理的科研管理是科技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因而,管理工作與科研、教學工作一樣,是可以作為自己的職業生涯來選擇的。管理工作的能力要求與科研工作是一樣的。做過科研工作,學會邏輯思維,知道科研工作的困難與挫折,學會如何與人打交道,這會在管理工作上對科研人員有更好的幫助。
(本文作者為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本文由作者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博士後聯誼會上的演講整理而成,並經作者審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2570-912584.html  此文來自科學網張彬博客,轉載請注明出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