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林間溪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泰國行(3)——曼穀,緊張的一日遊(下)

(2024-07-01 06:52:59) 下一個

看完大皇宮,我們回到大巴,導遊帶我們來到河邊一家小餐館吃午飯,飯後坐輪渡過河,去參觀鄭王廟。排隊坐船時,導遊再一次提起,我們今天不算人多,前兩天排隊的人已經到了街的轉角。對於我來說,隊伍已經很長了,好在前進的速度很快,沒有等多久就上船了。其實小河並不寬,幾十米的樣子,建一座橋梁應該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每天過河參觀鄭王廟的遊客這麽多,不知道為何泰國政府不修建一座橋,生生讓人眼巴巴地排著長隊等著輪渡。

車窗外是皇宮的景色,看上去很漂亮。可惜我坐在這一邊,隻好胡亂拍一張

鄭王廟(Wat Arun)

鄭王廟真名為黎明寺,位於湄南河西岸原鄭王吞武裏王朝皇宮內,因此人們愛稱它為鄭王廟。說起鄭王,還是要先簡單介紹泰國曆史。泰國從1238年獨立建國以來,經曆了四個階段。最早是可素泰王朝,首都在北部清邁附近,持續了100多年。1347年素可泰王朝衰落,烏通王遷至大城府建都,號稱阿瑜陀耶王朝,是泰國曆史上最長的王朝,曆經417年、33位君主。18世紀中葉,緬甸大軍入侵攻陷大城,阿瑜陀耶王朝覆滅。國王的義子,身為華裔血統的年輕將軍鄭昭帶領一小部分軍隊逃到芭提雅附近,在那裏修整、募軍,準備反攻。緬甸人的統治並不鞏固,大城淪陷七個月後,鄭昭帶著為數不多的勇敢戰士組成的敢死隊,乘著緬甸王太後去世,緬甸軍隊後撤的機會突襲反攻,一舉獲勝。鄭昭將緬甸人趕走後,發現大城府已經破壞得不像樣子,於是決定遷都。他們乘船沿著湄南河順流而下,來到現在鄭王廟所在地吞武裏。傳說當年鄭王在吞武裏上岸時正是黎明時分。鄭王後來在此地建都,修建寺廟,取名為黎明廟。鄭王統治15年,臨死前將國家交還給原來的王族後裔。拉瑪一世國王登基後在河對岸建都,也就是現在大皇宮的位置,開始了第四個王朝,曼穀從此發展起來。泰國拉瑪王朝一直延續至今,共有10任國王。

鄭王廟在拉瑪一世時期由當時的皇太子,後來的拉瑪二世進行修複,將原來高16米的佛塔增加至80米,拉瑪二世死後的骨灰安置在這裏,所以鄭王廟也是拉瑪二世的主廟。修複後的鄭王廟規模僅次於大皇宮,寺內有一大四小五座佛塔,呈梅花式分布,象征佛教的須彌山和四大部洲。主塔稱為帕普蘭(Phra Phrang),源自於高棉帝國廟宇中的廟山式普朗塔。塔基分為四層,底層四角建有四個小型陪塔,用來供奉風神。第二層和第三層分別由夜叉和猴子支撐。第四層則由天神支撐,塔尖有一金冠。塔高80米,享有泰國埃菲爾鐵塔之稱,是泰國王朝最璀璨的文化遺產。佛塔表麵飾有繁複的雕刻,並鑲嵌彩色陶瓷片、琉璃和貝殼,非常漂亮,是旅客喜愛的拍照打卡地方。導遊將我們帶進門後,就將人散開了。大家立刻進入拍照模式,有的租借泰國服裝,希望拍出漂亮的藝術照。天氣太熱,我和LD在中心塔轉了一圈,便坐著導遊說的集合地點等著大隊人馬回歸。眼看離開的時間已經接近了,卻不見一個人回來,於是起身尋找。在另一個角落看見了我們的隊伍,原來寺廟的四個角看上去都是一樣的,我們傻傻等了半天,卻是找錯了地方。大家都已到齊,我們抵達的時間正好是導遊要求的時間,應該不算拖後腿吧。重新過河來到對岸,我們的下一站是臥佛寺,與鄭王廟隔河相望。

坐船過河,參觀鄭王廟                                      

臥佛寺(Wat Pho)

臥佛寺是泰國六大寺廟之一,以其巨大的臥佛雕像聞名。臥佛寺是曼穀最古老的寺廟,它在大城時期就已存在。拉瑪一世建都曼穀後擴建了寺廟,用於供奉從大城府收回的佛像。主殿按照大佛的尺度建造,佛像全身用金箔貼麵,高15米,長46米,其腳底便長達5米,腳底刻有108個佛像圖案。佛像呈側臥姿態,雙手支撐頭部。

德萊佛堂,寺廟裏最為華麗的建築,佛像之下埋葬拉瑪一世的骨灰,因此臥佛寺是拉瑪一世的主廟。

臥佛寺內有99座大小佛塔,有塔林之稱。佛塔是王族、僧侶、貴族、和有錢人去世後骨灰的存放地,佛塔表麵或貼滿金箔,或鑲滿彩瓷。其中4座高41米的大型魔訶佛塔,它們分別冠以綠、白、黃、藍色,是拉瑪一世、二世、三世和四世的專屬佛塔,非常壯觀。

吳哥泰國行全文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幸福劇團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這些照片很有記錄性,我在瑞典,瑞典因為冬天寒冷,好多人冬天就去泰國,所以帶回來不少泰國女人,在瑞典東方文化和美食目前還是泰國的最多。
油翁 回複 悄悄話 林間溪寫得詳實幽默,深入介紹泰國曆史和寺廟文化,令人感到身臨其境。期待更多精彩的旅行故事!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建築非常精美!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回複 悄悄話 金佛是誰?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