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茨堡位於奧地利西部,是奧地利第四大城市。它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曆史悠久、經濟發達,集曆史、文化、風景於一身。阿爾卑斯山的秀麗風光與豐富多彩的建築藝術渾然一體,藝術和自然組成了這個城市的魅力。不僅如此,薩爾茨堡也是奧地利曆史最悠久的城市,老城區完好地保存著中世紀的風貌。除了人文曆史、城市建築以及自然風光外,它還是一座音樂之城。每年一度的薩爾茨堡音樂節,以及大大小小的音樂季吸引了世界上數以萬計的音樂愛好者。我們中歐行的最後一站就結束在這個美麗的城市。從德國的貝希特斯加登地區的後湖到薩爾茨堡途中,風景依然美麗。汽車在路上蜿蜒穿行,兩邊群山連綿,路旁青草茵茵。我們經過一個個小村莊,不時可見騎行的人們。間或經過一個個美麗的湖泊,水麵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正是應了那句話:最美的風光在路上。
我們行駛在風景如畫的路上
道路兩邊群山連綿
不時可見騎行之人
一路經過許多小村莊
也經過珍珠般的湖泊,湖水在陽光下波光粼粼
薩爾茨堡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述到公元45年獲得城市自治權,曆史上長期為天主教大教主統治。公元5世紀這裏建立起第一座聖彼得修道院,699年巴伐利亞公爵將這座古羅馬城市獻給了薩爾茨堡的第一任主教魯佩特主教。公元8世紀,薩爾茨堡的地位上升為總主教駐地,管轄幾乎整個老巴伐利亞地區:即上下巴伐利亞,上普法爾茨,以及如今奧地利的大部分地區。在神聖羅馬帝國時期,薩爾茨堡是一個獨立的總主教行政區,實行政教合一,大主教(Archbishop)是最高統治者,掌握城市的統治權、司法權和管理權。在宗教上大主教如羅馬教皇一樣,可自行任命下屬的四個轄區的主教。在行政、司法方麵大主教是最高統治者,在漫長的曆史歲月裏促進了薩爾茨堡繁榮昌盛。11世紀,格伯哈特(Gebhard)大主教在山上修建城堡,在後來幾百年不斷地擴建完善下,成為堅固的要塞。17世紀初,大主教沃爾夫·迪特裏希(Wolf Dietrich )下令大興土木,他請來了最好的建築師,重建主教堂,擴建薩爾茨堡,巴洛克時代來臨了,薩爾茨堡也獲得了“北方羅馬”之稱。薩爾茨堡的輝煌一直保存至今,當年最具代表性的、最富麗堂皇的建築如今仍然是這座城市的顏值擔當,城堡要塞仍然堅固地高高屹立。我們的汽車駛進薩爾茨堡,遠遠的就看見了高高地坐落在懸崖之上的薩爾茨堡城堡要塞(Festung Hohensalzburg)。這座綠色的山丘上的白色城堡,就好像萬綠叢中一顆白色的珍珠,閃閃發光。
薩爾茨堡城堡要塞高高坐落在山丘上,無論在城市何處都可遠遠看到
城堡要塞是薩爾茨堡城市最顯著的標誌性建築,號稱從未被攻破的要塞,已有900多年的曆史。要塞始建於1077年格伯哈特(Gebhard)大主教時期,之後由曆任大主教逐步擴建。最大規模的擴建發生在1495-1519年大主教雷翁哈特·馮·克羅查赫(Leonhard von Keutschach)的執政時期。15-16世紀,薩爾茨堡卷入德國農民戰爭騷亂中,大主教躲入要塞,並將城堡進一步擴建,修建起軍械庫和糧倉。現在的城堡基本上保持著15世紀擴建後的原貌,是歐洲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中世紀城堡之一。據說城堡自建立以來從未失守,有著“從未被攻破的要塞”之美譽。這當然與它的堅固和居高臨下分不開,但或許也可能是沒有真正受到強敵的猛烈攻擊。
有喜愛曆史之人將城堡建造的發展過程作成拚圖。仔細看圖不難看出要塞擴建最快的時期是雷翁哈特·馮·克羅查赫大主教執政的1495-1519年間。(網圖)
抵達薩爾茨堡,我們首先登山參觀城堡要塞。登城堡可以步行,也可以乘坐纜車。這條纜車線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纜車線,早在1515年這裏修建了運貨的纜車,運載乘客的纜車1892年開始投入使用。現在運行的纜車是2011年重建的,兩部纜車往返在長199米、垂直落差99米。纜車幾分鍾就可抵達山頂上的城堡,每小時可運送1850名乘客。
乘坐纜車來到山頂,我們開始參觀這座雄偉的城堡。要塞外部的斑駁的城牆可見其曆史之悠久,裏麵處處是堅牆厚壁。整座城堡麵積十分廣闊,有多座庭院和建築物。庭院的城牆上能看到古式的大炮,黑色的炮口依舊莊嚴地監視著遠方,仿佛還在堅守著這座城堡。城堡的參觀線路包括A線和B線,A線主要是觀風景,B線則展示城堡建築,例如大主教舉行盛大宗教儀式的廳堂、音樂廳、主教居室、兵器館、囚犯館、中世紀刑具展覽館等等。城堡裏承載太多的故事,喜歡曆史的人可以走進城堡,參觀展覽了解城堡的崢嶸歲月。如果對這些不感興趣,那就圍著城堡轉一圈,這裏到處都是是最好的觀景地:站在高處,薩爾茨堡的景色盡收眼底。
來到山頂向城堡要塞內部走去,斑駁的牆體可見其曆史遠久
城堡內麵積寬大,有街道、庭院和建築物,四周是厚厚的城牆
城堡的堅固超乎想象,完備的防禦係統通過一座座高塔可見一斑
城堡建立在懸崖峭壁上,一直是易守難攻的堅固堡壘
城堡不僅是用於防禦的要塞,也是大主教的居所,同時還是軍營和監獄。位於地下的城塞穀物貯藏庫可以儲存供千名士兵1年所需的糧食,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這裏也曾是關押戰犯的地點。更早大主教沃爾夫·迪特裏希(Archbishop Wolf Dietrich)被其繼任者囚禁在此長達5年,直至1617年死在城堡中。
不知當年被囚禁的大主教透過鐵窗眺望山下自己的宮殿作何感想
進入此門,我們開始進入城堡內部參觀
大廳牆上掛著曆代大主教的畫像
軍事博物館展出了各個時期的各種兵器和盔甲,刑具博物館內則展出了審問犯人和俘虜時用的各類刑具
金色大廳裝飾十分華麗,這裏曾是大主教舉辦重大宗教儀式的地方。拾級而上便來到了君主當時的寢殿,這些金碧輝煌的臥房內盡量還原了當年的擺設。
城堡中還有一個小教堂
走向城堡的最高處
從前的製高點,如今人們在那裏觀風景
站在最高處,可以全方位俯瞰薩爾茨堡的全城美景
薩爾茨河在腳下蜿蜒流淌,為這座音樂之城增加了輕盈的音符
大主教宮氣勢宏大
另一邊又是不同的風光,遠處的阿爾卑斯山脈也盡收眼底
若是趕上日落時分,景致更為迷人
老城區
薩爾茨堡的老城區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包含了中古世紀和巴洛克風格兩種建築群的城區。“薩爾茨堡”的意思為“鹽堡”,因附近豐富的鹽礦而得到發展,大主教靠著壟斷鹽的開采和銷售獲得源源不斷的經濟收入。有收入自然就有建設,薩爾茨堡是北歐與南歐文化藝術的大熔爐,早期就吸引了大批工匠與藝術家來到這裏。擁有最高權利的薩爾茨堡大主教,逐漸有了幾乎與羅馬教皇分庭抗禮的能力。受羅馬恢宏奢華之風的影響,大主教希望在薩爾茨堡再現輝煌。於是各任主教請來了每個時代最傑出的建築師,將薩爾茨堡打造得無比輝煌,因此薩爾茨堡也有“北方羅馬”之稱。許多建築,例如出自意大利建築師 Vincenzo Scamozzi 和 Santini Solari 之手的薩爾茨堡大教堂就是當時巴洛克式建築的傑出代表。由於薩爾茨堡長期由大主教統治,所以在不大的城區裏高大的教堂林立,還有許多小教堂淹沒在樓房之中。如今的老城街區,不同世紀的建築保存完好,中世紀的市民住宅與意大利風格的廣場、巴洛克式的教堂相得益彰,被聯合國納入世界遺產名錄。
從城堡山下來,我們來到老城曆史區。老城區由一個個廣場以及周圍的建築組成
馬克斯·萊因哈特廣場(Max-Reinhardt-Platz)
卡拉揚廣場上的玩具博物館
洗馬池(Pferdeschwemme):洗馬池建於1700年,背靠陡峭的懸崖設計很有藝術感。最初是皇家馬廄的蓄水池,故而得名。水池中間馴馬者的雕像栩栩如生,將馬欲騰空的形態展現得相當逼真,是17世紀奧地利雕塑家伯恩哈德·邁克爾·曼德(Bernhard Michael Mandl)的作品。水池後麵牆上的壁畫為約瑟夫·埃布訥(Josef Ebner)創作。
主教宮廣場(Residenzplatz):主教宮廣場位於薩爾茨堡老城的中心,由薩爾茨堡總主教沃爾夫·迪特裏克·雷特諾(Wolf Dietrich Raitenau)1587年下令修建。廣場中央是一座極其華麗的巴洛克式噴泉,底部是四匹健壯的海駿馬,最頂部的托盤上站著吹海螺的海王波塞冬之子人魚特裏通。噴泉建於1661年,是中歐最大的巴洛克式噴泉。廣場道路四通八達,四周有主教宮、薩爾茨堡大教堂、以及古老的私人住宅環繞。
廣場中間的噴泉高15米,建於1656-1661年,采用薩爾茨堡附近溫特山上的大理石建造,是中歐地區最大的噴泉
大噴泉的左邊的白色建築是新主教宮,現在是博物館
右邊是薩爾茨堡大教堂,大教堂與老主教宮相連
薩爾茨堡主教宮(Salzburger Residenz):主教宮是薩爾茨堡主教生活起居的地方,與薩爾茨堡大教堂、主教宮廣場和教堂廣場一起形成一個宏偉的建築群。主教宮最初建於1120年,從此曆代薩爾茨堡大主教們就居住於此。今天所見的主教宮是由沃爾夫大主教重建於15-16世紀,內部裝潢以巴洛克和古典式為主,共有180個房間。在政教合一的年代,大主教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長官,因此主教宮如皇宮一般金碧輝煌雄偉富麗。如今主教宮以博物館的形式呈現給遊客,內有美術館,展出16-19世紀奧地利繪畫。
薩爾茨堡大教堂(Salzburg Cathedral):薩爾茨堡大教堂是天主教薩爾茨堡總教區的主教堂,也是城市中最華美的建築。它最初為羅馬式教堂修建於公元774年,在後來的幾百年間經曆了多次擴建、火災、修複、重建,直到1628年重建為現今意大利風格的巴洛克式教堂。重建後的大教堂是當時阿爾卑斯北部最著名的教堂建築,早期巴洛克風格的典範,影響著整個奧地利以及德國南部的建築風格。二戰期間大教堂被炸毀,戰後進行了重建和修複,直到1959年修建工作最終完成。
大教堂前矗立著瑪麗亞聖母柱,這座古典主義的紀念柱建造於1766-1771年,為於大教堂的中軸線上。聖母瑪麗亞屹立在柱頂,小天使們在其腳下飛騰。
教堂的三個大門分別代表命運之門、愛之門、和希望之門。三門的柵欄上分別鐫刻著“774”、“1628”、和“1959”,三個具有代表意義的曆史年代。正牆麵上有四個聖徒雕像,他們分別是手持鑰匙的聖彼得(St Peter)和手持寶劍的聖保羅(St Paul),以及教堂最初的奠基人,當時的大主教,後來成為地區保護聖人的聖魯佩特(St Rupert)和聖維吉爾(St Virgil)。
大廳的裝飾很有特色,不同於其他教堂的整片裝飾,拱頂裝飾為條狀。32米高的教堂中殿的天花板上是多納托·馬斯卡尼(Donato Mascagni)和伊格納齊奧·索拉裏(Ignazio Solari)繪畫,描繪基督這一生,從出生到受難的場景。
管風琴,莫紮特曾在這裏做過兩年的鋼管樂師。後來因受到排擠離開薩爾茨堡去了維也納,從此再也沒有回到故鄉
虔誠
聖彼得修道院(Stift St. Peter):聖彼得修道院坐落在主教宮後麵的半山腰,是一座有三重側廊的羅馬式長方形會堂,修建於公元686年。這座薩爾茨堡最古老的修道院是這個城市唯一一座羅馬式教堂,至今還是修道士們修行的地方。
聖彼得修道院的庭院內有一個墓地,它與位於半山腰的農貝格女修道院的墓地是薩爾茨堡最古老的墓地,埋葬著許多名人。
大學教堂 (Kollegienkirche): 距離主教宮廣場不遠,有一座特別的教堂:大學教堂(Kollegienkirche)。大學教堂建成於1707年,供奉無染原罪聖母。它原是薩爾茨堡大學的教堂,由建築師約翰·本哈德·費歇爾·馮·埃爾拉赫(Johann Bernhard Fischer von Erlach)設計。不同於其他教堂的金碧輝煌,純白色的內部讓人眼前一新,石膏花飾和雕塑非常精美,是德國南部巴洛克式教堂的典範。教堂內部珍藏的34音栓三排手鍵盤大管風琴,是由奧地利管風琴製造師馬特烏斯·莫拉徹(Matthäus Mauracher)於1868年製作。
純白色的內部裝飾讓人眼前一新
教堂內一塊黑板,以“我死之前想做的事”為題,任人塗鴉,寫下自己的感受
老城區不僅古建築雲集,也可見到現代藝術雕塑
席勒的雕像建於1867年,以紀念這位著名的詩人、哲學家、曆史學家、劇作家誕生108周年
卡皮特廣場(Kapitel Platz),金色大圓球上站立著一個男人注視著遠方,旁邊上一幅巨大的棋盤,小孩子們蹦蹦跳跳下著棋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