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林間溪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2017 中歐之旅 德國篇 2 古典大師畫廊,看不夠的名家傑作

(2019-04-30 20:34:24) 下一個

古典大師畫廊(Gemäldegalerie Alte Meister)

古典大師畫廊也稱曆代大師畫廊(英文Old Master Picture Gallery)是德累斯頓國家藝術收藏館的一部分,因擁有15-18世紀的傑出畫作而享譽世界。畫廊建築是茨溫格宮一部分,南麵是茨溫格宮庭院,北側麵對森伯歌劇院、王宮和宮廷教堂圍成的劇院廣場。在強者奧古斯特時代,薩克斯選帝侯奧古斯特二世喜愛收藏繪畫,開始在各地係統收集,後來他兒子奧古斯特三世也繼續收集。來自意大利、巴黎、阿姆斯特丹、以及布拉格等歐洲各地的繪畫紛紛流入德累斯頓,宮中的收藏快速增長,藝術廳(Kunstkammer)的空間已不能滿足存放和展示的需要。1844年由建造歌劇院的設計大師戈特弗裏德·森伯(Gottfried Semper)主持,在茨溫格宮北麵建造了一座文藝複興風格的畫廊,茨溫格宮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封閉式的大庭院,畫廊作為皇家博物館一直沿用至今。二戰期間,繪畫被安全疏散各處,免遭戰火焚毀。大戰末期德累斯頓被蘇聯占領,許多繪畫被帶到莫斯科和基輔。上世紀50年代大部分繪畫被運回,但仍有450幅如今依然下落不明。畫廊收藏重點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繪畫作品,特別是畫家喬爾喬內、提香、科雷吉歐、曼特尼亞、波提切利和帕米賈尼諾的代表作。同樣重要的是17世紀荷蘭和佛蘭德著名畫家的作品,其中大部分來自倫勃朗及其學派。此外,畫廊還展出德國和荷蘭早期畫家的優秀繪畫,包括凡艾克、丟勒、克拉納赫和荷爾拜恩,以及17世紀西班牙和法國藝術家的傑出畫作。大師畫廊中以拉菲爾的名作《西斯廷聖母》最為珍貴,為畫廊的鎮館之寶,許多人為一睹真容專程到此。

古典大師畫廊屬於茨溫格宮一部分,北麵麵對歌劇院廣場

南麵是茨溫格宮庭院                            

畫廊內大廳牆壁的顏色根據展覽作品而不同。意大利作品房間為紅色,荷蘭和弗蘭芒繪畫房間為綠色,而展出西班牙和法國藝術家作品房間為灰色。

《西斯廷聖母》(Sistine Madonna),1513年,拉斐爾的傳世之作。拉斐爾·桑西(Raffaello Santi),通常被稱為拉斐爾(Raphael),是意大利著名畫家,建築師,與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和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合稱為文藝複興三傑,代表了文藝複興時期藝術家所能達到的巔峰。拉斐爾性情平和文雅,創作了大量的聖母像。他的畫以秀美著稱,充分體現了安寧、協調、和諧、對稱以及完美和恬靜的秩序。他的藝術被後人稱為“古典主義藝術”,他的作品被尊為“創作典範”而享有盛譽。《西斯廷聖母》是拉斐爾為西斯廷教堂的祭壇而作。畫麵像一個舞台,帷幕拉開聖母踩著祥雲從天空中徐徐而來。代表人間權威的統治者教皇西斯廷二世,身披華貴的教皇聖袍,無比虔誠地迎接聖母駕臨人間。另一側是聖女芭芭拉,代表平民百姓來迎接。她虔心垂目、側臉低頭、微露羞怯,表示對聖母聖子的崇敬與恭順。下方的小天使稚氣天真,睜大眼睛仰望聖母降臨。隨著小天使向上的目光,人們終於與聖母相遇,這是目光和心靈的匯合。聖母體態豐滿優美,麵部表情端莊安詳,展現出救世主的形象。在創作此畫過程中,拉斐爾一反傳統手法,采取了一係列新的表現形式。從構圖來看,顯著的特點是穩定的安詳感和旋律般的運動感,讓人們從運動中來觀賞聖母下凡。這一傑作被高度評價為可與《蒙娜麗莎》媲美,都是人類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稀世瑰寶。

《沉睡的維納斯》(Sleeping Venus),1508-10年,意大利文藝複興大師、威尼斯畫派代表喬爾喬內(Giorgione)的代表作。畫麵上的維納斯正在風景如畫的環境中酣然入睡,她的臉微微右側,頭枕在彎曲的右臂上,一頭深褐色的頭發拂在腦後。麵龐清麗,神態安詳,好像正在做著美夢。她豐滿的軀體優美而舒暢,起伏有致,左手放在身上,左腿放在右腿上,睡姿自然、優美,像長虹臥波般優雅,又仿佛一泓秋水般舒適。這幅畫是該係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和之前的人物畫的有了巨大的區別:第一次展現了人和自然的和諧:日暮時分,大自然即將沉睡,人體與大自然融成一體,軀體的曲線和山巒起伏合成了一個節律。據說喬爾喬內在畫作後期染上瘟疫,至死並未完成背景創作,最後由師弟提香(Titian)按照其設計完成。

提香後來自己創作的《烏比諾的維納斯》與其很有幾分相似,現藏於意大利佛羅倫薩的烏菲茲美術館。(作品為網絡圖)

《納稅銀》(The Tribute Money)1516,提香作品。提香是意大利文藝複興後期威尼斯畫派的代表,在他所處時代,他被稱為“群星中的太陽”,是意大利最有才華的畫家之一。提香的早期作品深受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的影響,後來他的作品比起文藝複興鼎盛時期畫家的作品,更重視色彩的運用。他的作品構思大膽,氣勢雄偉嚴謹,色彩豐富鮮豔,對後來的畫家以及西方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幅作品通常被認為是這個主題的第一個表現形式,描繪了法利賽人試圖用一個技巧問題來為難基督。耶穌麵上波瀾不驚,給他一個硬幣,回答:該給愷撒的給愷撒,該給上帝的給上帝。

《聖夜》( Holy Night),1530年,意大利畫家科雷喬(Correggio) 作品。 科雷喬早年跟隨曼特尼亞學畫,又受到達芬奇的影響,同時兼收佛羅倫薩畫派和威尼斯畫派之長,形成意境新奇,色彩微妙,善於表現柔和和甜蜜的女性美的畫風,對後世巴洛克藝術風格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這是一幅描繪耶穌降生的作品,聖母瑪利亞在馬廄中生下耶穌,天使們從天上飛臨。幾位牧羊人也正好瞥見了這一景象:黝黑昏暗的馬廄裏,新生嬰兒遍體熠熠生輝,照亮了四周的一切。光亮中我們看到幸福的母親、驚訝的牧羊人、快樂的使女,屋外還能看到父親聖約瑟正在上下忙碌著。畫家用強烈明亮的光線使畫麵在視覺上達到了統一和平衡。1746年奧古斯特三世在購買此畫時,它已經是一幅著名作品,幾十年來一直是德累斯頓收藏的最有價值的畫作,直到1800年拉斐爾的《西斯廷聖母》被收入。

《聖母與聖弗朗西斯》(Madonna and Child with St Francis),1514-15年,科雷喬的早期作品。科雷喬主要的創作活動是在北意大利城市帕爾馬進行,帕爾馬市於1516年成為羅馬教皇的領地,故受羅馬文化影響至深。當時的羅馬,正是盛期文藝複興的中心,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三位藝術大師都曾在此留下自己的足跡與作品。作為帕爾馬畫派中最傑出的大師,科雷喬顯示了他與眾不同的個性,他那獨具風貌的藝術,即便置於盛期三大師之中,也顯得別出心裁,令人刮目相看。作為盛期的“另類”,科雷喬被三大師那璀璨的光芒所掩。直到17世紀巴洛克藝術遍行於世,人們才發現兩者精神上的接近,於是聲譽漸隆的科雷喬被尊為巴洛克的精神領袖,巴洛克藝術的先行者。 

《大天使邁克爾征服魔鬼》(The Archangel Michael Vanquishing the Devil),1518年,丁托列托(Tintoretto)作品。丁托列托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晚期偉大的畫家,和提香(Titian)、韋羅內塞(Veronese)並稱為威尼斯三傑。他的作品繼承了提香,但又有所創新。在構圖敘事方麵效仿米開朗基羅,突出強烈的運動感,且色彩富麗奇幻,在威尼斯畫派中獨樹一幟。這幅作品充滿著動感的場景,是丁托列托藝術風格的絕佳典範。畫麵充滿戲劇表演的效果,整個環境都籠罩著神聖的光芒。天使正在驅趕被描繪成七頭怪龍的撒旦,他用長矛將撒旦拋回地獄。畫麵充滿力量,形成一個動態軸,賦予作品強烈而活躍的感覺。

《酒館裏的浪子》(Prodigal Son in the Brothel),1636年,倫勃朗(Rembrandt)作品。倫勃朗是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也是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被稱為荷蘭最偉大的畫家。倫勃朗作品題材廣泛,擅長肖像畫、風景畫、風俗畫、宗教畫、曆史畫等等。他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畫,300多幅蝕版畫和2000多幅素描,以及100多幅自畫像。倫勃朗的肖像畫風格人物安排具有戲劇性,深深打動人心。倫勃朗少年成名,卻半生潦倒,他的一係列自畫像如同獨一無二的自傳。《酒館裏的浪子》是倫勃朗與妻子的自畫像。畫中描繪了這對夫婦的快樂時刻:倫勃朗舉起手中的玻璃杯麵帶微笑,妻子薩斯基亞坐在他的左膝上,表情卻帶著溫婉和克製。薩斯基亞在35歲離世,是倫勃朗心中永遠的痛。倫勃朗經常利用高光的亮色描繪陰暗背景下的人物,強烈的明暗對比畫法,用光線塑造形體,畫麵層次豐富,具有戲劇性,有人形容他用黑暗來描繪光明。

《伊甸園》(Garden of Eden),1530年,克拉納赫作品。盧卡斯·克拉納赫(Lucas Cranach)是德國文藝複興時期的領軍畫家,是與丟勒(Albrecht Dürer)、格呂內瓦爾德(Matthias Grünewald)並駕齊驅的三位大師之一,16世紀早期德國最重要的造型藝術家。 他受到丟勒的影響,但並不試圖融合意大利文藝複興風格,而是保持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傳統,從早期多瑙河畫派的中堅人物變為德意誌傳統的代表。尤其是他的充滿世俗和諷喻意味的裸體畫像,在當時的德國是全新的。他以一貫運用的怪誕意味,表現了反對宗教禁欲主義的精神。在他的畫中,不僅人物都是以對偶的方式出現,連動物也是以雌雄對偶的方式出現。成雙成對的裸體男女、嬉戲的雌雄動物,與花草河流及巨大的圍牆構成了一個樂園式的天地。載歌載舞的男女們,雖然無拘無束、自由袒露,但並無狂歡般的放蕩,顯示出有節製的反禁欲精神及對人類自由天性回歸的向往。

《亞當和夏娃》(Adam and Eve),1531年,這是克拉納赫成熟期的作品。在這幅畫裏,亞當和夏娃是兩個完全對稱的圖像對比,他們的形象以一種優雅的側身角度來描繪,呈現出克拉納赫的獨特畫風—感覺不到人物的重量和體積,也感覺不到周圍環境的深度,人物仿佛固定在停滯靜止的時空裏,卻又展現出一種與自然密不可分的親密情感。

《聖文德在祈禱》(Bonaventure at Prayer),1628-29年,弗朗西斯柯·蘇巴朗(Francisco Zurbaran)作品。

《巧克力女孩》(The Chocolate Girl) 1744-45年, 讓-艾蒂安·利奧塔爾(Jean-Etienne Liotard)作品。利奧塔爾是法國18世紀洛可可風格畫家,歐洲啟蒙運動以後非常獨特的肖像畫家。他早年曾遊曆巴黎、那不勒斯、羅馬、希臘等地,後期醉心於東方民族的服飾及色彩,創作了大量迷人精致的粉筆作品,令人想起了輝煌時代的生動逼真的細節以及歐洲傳統文化魅力。《巧克力女孩》畫的是一位年輕女仆,專心致誌地端著一個托盤。她體型優雅、立姿挺拔、容貌勻稱,沒有絲毫賣弄的表情。精致的東亞風格的杯子裏麵盛著巧克力,瓷器的精美和畫麵的風格十分貼合。羅爾夫·托曼在《巴洛克藝術》中評價:《巧克力女孩》以一種在幾乎任何一幅18世紀的繪畫中都很難達到的方式抓住了觀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