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林間溪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2016 德國行(7)夢幻田園中的宮殿—波茨坦

(2017-02-16 21:09:42) 下一個

波茨坦(Potsdam)位於柏林西南26公裏處,是一個宮殿與湖泊間的夢幻田園。幾百年來普魯士的國王們,尤其是史稱腓特烈大帝的腓特烈二世,在波茨坦城周圍塑造了一個巴洛克式的夢幻,他的繼承者們進一步將這裏打造成散發古典氣息的偉大之城。說到波茨坦不能不先說說這位腓特烈大帝(Friedrich der Große)。腓特烈大帝是德國近代史上最有名的君主,他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在文學和音樂方麵也很有造詣。腓特烈從小包攬詩書,熱愛音樂,還會吹長笛作曲,對文學藝術和法國文化充滿崇拜,用現代人的話來說整個一個文藝青年。1740年腓特烈·威廉一世去世,腓特烈繼承普魯士王位,稱腓特烈二世。當時普魯士正麵臨一次擴張的良機——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腓特烈二世令人吃驚地擺脫文人形象,嶄露出軍事天才,抓住機會積極發動並參與戰爭。通過一係列的戰爭,他為四分五裂,自然資源匱乏的普魯士贏得了西裏西亞,瓜分了波蘭,將原來東西分割的國土連成一片,疆土擴展了幾倍。腓特烈不世的軍事天才和一係列勝利,使他獲得了大帝的稱號。但是骨子裏他還是個文人,硝煙散盡他更願意回歸田園,吹吹笛子看看書。1745年腓特烈下令在波茨坦修建一座宮殿,在那之前波茨坦隻有一座普魯士國王偶爾想起的獵宮。腓特烈為這座新宮殿投入了極大地熱情,他親自畫草圖,親自監工,讓設計師仿照法國凡爾賽宮和馬爾利城堡,建造一座巴洛克洛可可風格的夏宮。宮殿取名無憂宮( Sanssouci ),腓特烈希望在這裏能夠遠離宮廷,與文人好友談詩論畫,彈琴吹笛,過幾天無憂無慮的生活。宮殿落成後,除了戰爭時期腓特烈每年從四月底到十月初都住著這裏。這段生活我們可以從門采爾的油畫中看到:腓特烈在無憂宮中舉行宴會、音樂會,自己還會即興來一段長笛。1786年腓特烈大帝在無憂宮的椅子上與世長辭,終年74歲,其侄子腓特烈·威廉二世即位。在後來的國王們的不斷打造下,波茨坦成為宮廷所在地。 從普魯士王國到德意誌帝國,柏林一直是首都,然而宮廷卻依然駐在波茨坦,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威廉二世退位。現在波茨坦是德國最大的世界遺產,每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參觀。

無憂花園

翌日清晨我們告別柏林前往波茨坦,去參觀那些夢幻田園中的普魯士宮殿。車到宮殿區迎麵看見一個巨大的風車,這座比無憂宮還年長的老風車自從1736年就已經矗立在這裏。據說當年腓特烈二世為造建無憂宮想要拆除它,遭到主人的反對,並告上法庭。最終風車保留下來,成為無憂宮的地標,腓特烈大帝曾說那風車裝點了我的宮殿。四下靜悄悄的一個人也沒有,宮殿還沒開門,我們停好車來到無憂宮的花園。眼前是一片梯形的葡萄山,無憂宮著名的園林風景便從這裏開始。走到坡下向上看,斜坡規劃成六個寬闊的梯形露台,坡麵上爬滿來自葡萄牙,意大利,和法國的單株葡萄藤,露台之上的山坡頂上是黃色的無憂宮。坡下是巴洛克風格的觀賞花園,花園中心噴水池向著藍天灑下一串串透明的珍珠,在朝陽下熠熠生光。水池邊大理石雕刻成的羅馬神話人物排列成行,無憂宮的花園果然是美輪美奐。今天又是一個爭分奪秒的日子,參觀完宮殿我們還要奔波幾百公裏前往會議所在地。我們利用宮殿開門之前的時間好好欣賞美麗的園林,然後前往新宮拿到第一批參觀宮殿的門票,參觀完新宮再折回參觀無憂宮,這樣才能充分利用時間,既能最大程度地參觀,又不耽擱後麵的行程。

清晨的波茨坦十分寧靜,古老的風車安靜地告訴我們到達目的地了

無憂宮的花園裏的野鴨還在熟睡

早起的鳥兒有食吃                    

葡萄梯田一層層向上襯托著黃色的宮殿非常漂亮

天鵝野鴨在水池中優雅地遊來遊去

鮮花、草坪、雕塑將花園打扮得美輪美奐 

大理石雕塑栩栩如生

沿著小路向前走,盡頭就是新宮                   

新宮(Neue Schloss)

新宮是1763年腓特烈大帝為慶祝普魯士從奧地利手中奪得西裏西亞而修建,於1769年竣工。這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巴洛克式宮殿,富麗堂皇,意在顯示國威。雖然新宮比無憂宮大了許多,但是腓特烈還是最愛無憂宮。來到新宮,眼前是一個巨大的半圓形草坪花園,半圓的弧線上站立著一個個精美的雕像,一座宏偉的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矗立在前方。宮殿由紅磚砌成,高三層,中間是帶有半圓形屋頂的塔樓,屋頂上排列著人物雕像,建築風格與無憂宮迥然不同。新宮包括國王寢宮、工作室、書房、珍藏室、大理石工藝廊、舞廳以及劇院等共400多個房間。其中最有特色的是 Grotto Hall,全部用海貝裝飾,地麵上也用大理石拚出各種海洋動物的圖案。腓特烈大帝之後,曆代普魯士國王還用水晶,寶石等各種礦物繼續裝飾這個大廳,使得它更加富貴逼人,令人印象深刻。

很快我們來到新宮

新宮看上去很氣派

宮殿外層站立著一排排的雕塑

孩子們的神情很可愛

就連燈柱也很漂亮

新宮對麵原是宮殿的一部分,現在是波茨坦大學的校園

Grotto Hall,由貝殼、水晶、寶石等裝飾,非常獨特,在歐洲的著名宮殿裏也應該算是獨一無二了。

大理石廳,大理石拚花地麵非常漂亮

1786年腓特烈大帝就是在這個椅子上無疾而終

無憂宮(Sanssousi)

參觀完新宮,我們又趕往無憂宮。不似早晨的清靜,現在到處擠滿了人。風車下麵有一位手拿長笛、腓特烈二世打扮的街頭藝人。其實早在清晨我們第一次來時他就站在那裏,隻不過當時四下無人,我不好意思對著他拍照。走進無憂宮,宮殿很小巧,采用洛可可風格,裝飾繁複, 處處體現出精巧別致,金碧輝煌。房間包括畫廊、圖書館、書房、寢宮等十來間房間,以壁畫和雕塑為主要裝飾,音樂廳是腓特烈二世的最愛,而有著大理石地板和法式窗戶的大理石廳曾經是腓特烈與友人聚會的地方。他在這裏舉行宴會、音樂會,自己也會加入其間,即興來一段長笛,樂在其中。

又回到了無憂宮,熙熙攘攘的人群打破了早晨的寧靜,腓特烈大帝打扮,的街頭藝人委婉地吹著長笛

早晨我們參觀了後花園,現在講目光放在無憂宮前院

無憂宮前麵是大型的環形廊庭

宮殿的外牆掛滿雕塑           

內部金碧輝煌,呈洛可可風格

皇帝的肖像

油畫藏品

雕塑藏品                               

門采爾筆下的吹著長笛的腓特烈大帝,生動描繪了這位國王在無憂宮的日子

無憂宮和新宮之間大片的花園中星星點點坐落著其他宮殿建築,有中國茶屋(Chinese Tea House)、橙園宮(Orangery)等。中國茶室是腓特烈親自設計的一幢別致可愛的圓柱形小屋,擺滿了中國瓷器。橙園宮是腓特烈·威廉四世修建的,最初是用於冬天享用水果而建。腓特烈·威廉四世鍾情於意大利文化,宮殿采用意大利文藝複興風格,充滿地中海情調。我們沒有時間參觀這些宮殿,隻能拿著相機遠遠地對著宮殿拍張照片,便趕往塞西林霍夫宮。

橙園宮(Orangery)                  

塞西林霍夫宮(Schloss Cecilienhof)

塞西林霍夫宮坐落在波茨坦的新花園中,由威廉二世為其承襲皇位的大兒子菲特立克·威廉和媳婦賽琪琳所建造。塞西林霍夫宮之所以聞名於世,是因為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期間,美國總統杜魯門,英國首相丘吉爾,以及蘇聯斯大林在此舉行波茨坦會議,並在7月26日由杜魯門和丘吉爾共同發布波茨坦宣言,以及決定日本無條件投降相關條款。這樣一個地方即使時間再緊,LG和兒子也想去看看。沒有塞西林霍夫宮具體的地址,GPS沒法設,一路開著車跌跌撞撞,終於找到掩隱在樹林中的宮殿。塞西林霍夫宮建於1914-1917年間,按照英國都鐸式鄉村別墅設計。雖然整個建築擁有176間房間,但從外表一點也看不出,的確就像一幢鄉間別墅,而不是宮殿。現在的塞西林霍夫宮一半用作博物館,展出當年波茨坦會議的照片、資料,另一半是休閑賓館。雖說在同一座建築中開會、起居,但三巨頭卻出入不同的大門,住在不同的院子,除了開會外,他們彼此是不會碰麵。波茨坦會議場所原本是塞西林霍夫宮的起居大廳,紅色的地毯上擺著當年開會用的大圓桌,桌上插著美、英、蘇三國國旗。圍著圓桌擺放著15張椅子,隻有三張有扶手,這是三巨頭會議時的座位。我們仔仔細細看著每一張照片,聽著Audio Guide的解說。時間很快流過,窗外有一個美麗的花園,可是我們不能過去,等著我們的是五個鍾頭的路程,我們的會議晚上八點開始。

從外形看,塞西林霍夫宮就像一座鄉間別墅      

由於塞西林酷愛航海,內部裝飾按照汽輪艙房設計完成。

部分房間還保留著當年的陳設                                

當年開會用的大圓桌,桌上插著美、英、蘇三國國旗。三張有扶手的椅子是三巨頭會議時的座位

三巨頭以及當年會議時的照片          

當年塞西林霍夫宮的主人們的生活

波茨坦會議的文獻照片,其中還有蔣介石的照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