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林間溪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懸崖上的村莊,太行山的明珠——郭亮村(1)

(2016-11-21 20:22:37) 下一個

幾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幾張頗有特點的風景照片吸引了我,隻見刀切般的懸崖峭壁上幾戶人家,這就是位於太行山深處的郭亮村,坐落在1700米垂直高度的懸崖峭壁之上,那景色雄偉壯觀,令人驚歎。從此就上了心,希望實地去看一看。這次回國正好有事去河南,因而決定順道遊覽郭亮。郭亮村位於輝縣西北與山西的交界處。坐高鐵至新鄉,再包租一輛汽車開車三小時經輝縣然後進山。這是我第一次到河南,印象中河南很窮,遇到災年就有災民湧進武漢。可是眼前的景象使我很吃驚,雖然沒去大城市,一路驅車經過幾個地級城市,隻見道路寬廣、房屋整齊、綠樹成行,河南省這些年的進步真不小。

信陽 新鄉 

輝縣 

進入萬仙山

郭亮村是太行山深處的一個僅有83戶人家,300多人口的小村莊。小村依山勢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勢險絕,景色優美。這個與世隔絕的小村莊發生了當代愚公移山的故事,如今它以絕壁峽穀的掛壁公路和雄奇俊秀的山水風景以及自強不息的拚搏精神聞名於世,被譽為“太行明珠”。說起郭亮村的來曆那可是久遠了,村民們會告訴你,東漢末年災荒連年,官府壓榨民不聊生,太行山區出現了一支由郭亮領導的農民起義軍與官軍作戰。憑著山高路險,官軍的圍剿屢遭失敗。後來因寡不敵眾,郭亮的部隊被官兵圍困在山崖絕壁上,糧草斷絕。郭亮急中生智,將山羊和戰鼓一起綁在樹上,山羊四蹄亂蹬,鼓聲終日不停。郭亮和士兵則從山後,悄悄拉著繩索逃下絕壁,至今山下的一個小村莊名字仍叫“會逃站”。後人為紀念郭亮,將山崖上的村莊取名郭亮村。郭亮村的村民許多姓申,當年為了躲避戰亂而逃至懸崖之上。據申家家譜記載,申家原是元末明初的官宦人家,後獲罪全族發配青海,途至山西僥幸逃脫。其中一部分進入河南,躲進太行山隱居在懸崖之上的郭亮村。郭亮村人長期以來過著下山難、娶親難、就醫難的與世隔絕的生活。小夥子大多是換親,若無姐妹,則隻能打一輩子光棍。帶著對外界的強烈渴望,上世紀七十年代村民們決定開辟一條與外界的聯係道路。政府撥給的資金不足,他們賣掉了山羊、山貨,集資購買鋼錘、鋼釺。當時全村不足90個勞力,卻組成十三壯漢突擊隊,沒有電力、沒有機械、沒有測量工具,全憑著手中的鋼釺錘子,憑著自強不息的精神,腰係長繩,淩空作業,一錘一釺人工開鑿,花了五年的時間,磨壞了鋼釺12噸、鐵錘2000個,終於在119米高的絕壁中開辟出一條高5米、寬4米,全長1250米的遂道,人稱郭亮洞。郭亮洞是在紅岩崖壁中開鑿出來,紅岩石非常堅硬,當地有句老話,“寧打青石兩米,不鑿紅石一米”。後來有專業人士估計,像這樣堅硬的紅岩若用最好的機械開鑿,每天也隻能前進一米,打通隧道需要兩年時間,而郭亮村的好漢們憑著兩隻手僅花了五年時間,打通郭亮洞,難怪有人稱之為世界第九大奇跡。道路修通了村民們走出了大山,為求富裕四處奔波。改革開放後,旅遊事業興起,他們又從四麵八方回來了,修房修路修觀景台,用自己的雙手建設家鄉。如今郭亮村從一個與世隔絕的崖頂小村成為萬仙山旅遊風景區,郭亮人過上了富足的生活,郭亮洞也改名為絕壁長廊,成為愚公移山的奇跡,吸引眾多的遊人前來參觀。

崖上人家,郭亮村

絕壁長廊

進入太行山,四周是刀削般的絕壁山崖,氣勢雄偉壯觀,山峰林立、峽穀幽深,雄關聳峙、崖壁突兀。車到絕壁長廊前,導遊告訴我們可以坐車上去,也可走路穿過隧道。來到郭亮村當然要仔細看看這條當年村民用鋼釺錘子鑿出來的隧道,大家一致同意走上去,近距離體驗當年郭亮村民開山鑿路的艱辛。如今的絕壁長廊並不完全是當初十三好漢開鑿的郭亮洞,2001年郭亮村又將其加寬1米,以便如今旅遊業的需要。長廊外側有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天窗35個,當初是為了清理石渣而開辟,如今成為通風透光的觀景台。走在絕壁長廊中,細看洞壁,有的地方平整,有的地方參差不齊,遺留著人工開鑿的痕跡。通過天窗向外看,峽穀對麵的懸崖絕壁如刀切斧劈,壁麵呈紅色,雄峻壯觀。絕壁深130多米、長40公裏,峽穀底部有一雪山潭瀑布,瀑布上方有一道100多米的深的峰澗。懸崖之上黃榆樹粗壯翠綠,幾戶人家瓦舍炊煙隱約可見,那便是著名的崖上人家。走在這條郭亮人用熱血與生命開鑿出來的通道裏,我們為之震撼,為之感動,心中充滿無限崇敬。

進入太行山

車到絕壁長廊,我們決定下車步行,近距離欣賞郭亮人的傑作

當年為清理石渣、通風、透亮所開的窗口,現在成為觀看風景的觀景台

從窗口向外看去,對麵的峽穀如刀削斧劈

遠遠看上去,郭亮村坐落在高高的懸崖之上

懸崖上的掛壁公路十分險峻

天池

走過絕壁長廊來到山頂,一汪清泉出現在眼前,映襯著四周的紅崖綠樹顯得那麽幽雅謐靜,這就是著名的天池。這裏原是一條長300多米,深60多米的峽穀,峽穀中瀑布高懸、溪流縱橫。當年郭亮人吃水困難,為了改善這一狀況,頑強堅毅的村民們沿著曲折陡峭的天梯,從山下背來沙子水泥,在這裏築壩攔水,修建水庫。壩高39米,蓄水量19萬立方米,從此高峽出平湖,郭亮人在這裏取水做飯洗衣,天池成為他們生活之源泉。如今郭亮人的生活用水已改用村後的鴛鴦湖水,天池則留給了遊人,成為萬仙山上一道美麗的風景。眼前,清清的碧水漫過壩上的橋洞,形成兩個並排跌宕瀑布,順著懸崖一瀉而下。紅崖、深澗,綠樹、碧水,銀瀑、石橋,還有那長長的絕壁隧道,美麗的風景令人流連忘返、不忍離去。

眼前的這塊石英砂岩表麵波狀起伏,在地質學上稱為波痕,是淺海環境下海浪帶動砂礫的打磨而成,形成於距今12億年前

郭亮村

登上崖頂,我們終於來到郭亮村。改革開放後,郭亮村擺脫了貧窮,人們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一幢幢新房屋建立起來,因此郭亮村被分為新村和老村。新村是農家樂一條街,上山的遊客在這裏用餐住宿。老村是典型的太行山民居,房屋由石頭砌成,斑駁的痕跡顯現出歲月的滄桑。導遊告訴我們,最老的房屋建於明朝,已有300-400年的曆史。穿行在老村中,這裏是石頭的世界,石磨、石碾、石頭牆,石桌、石凳、石板炕,一切都用石頭打造。村前一棵千年古樹,漢柳,導遊指著它講述東漢光武皇帝劉秀登基前被敵軍追趕,躲在柳樹上逃過一劫的故事。故事是否真實有待考證,但另一件事則是真真切切:1978年一場大風將柳樹攔腰折斷,人們以為柳樹從此枯死,誰知第二天春天半截樹幹上又長新芽。順著小路向前,山村依山順勢,幾十戶人家坐落在千仞山巔,房子不分行不成排,錯落有致,參差不齊,青石壘牆,黑瓦蓋頂,白灰接縫,別有情趣。1990年中國著名導演謝晉來到郭亮村,他一眼就看中了這裏,將它作為電影《清涼寺的鍾聲》的外景拍攝地,並在村中居住百日之久。從此以後,有四十多部影視作品先後在這裏拍攝外景,郭亮村成為了著名的影視基地。有趣的是後來的幾位導演如於本正、郭凱敏、陸振龍、沈好放都相繼住在謝晉曾經住過的小屋裏。小屋因此聲名大噪,如今五位導演曾經住過的宅院已成為農家樂旅館,吸引眾多的遊客前來參觀住宿。

郭亮村本沒有大門,此處的乳泉石門是謝晉拍攝電影時根據劇情需要修建的,現在成為郭亮村的標記

這座石屋已有百年曆史,兩層樓房,是村裏的大戶人家的住宅

救了劉秀一條命的漢柳

村裏的一切都是由石頭打造

謝晉曾經住過的宅院如今成為農家樂旅館 

太行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少年老成 回複 悄悄話 他們可以搞旅遊經濟,應該不會再貧窮了吧。。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勤勞創造的美景,爭取盡早去
zhige 回複 悄悄話 幾年前也去過那一帶(山西境內)旅遊,看到遠處陡峭的山表麵居然修了上山的電梯。問朋友是否運行過,她也不知道。不知樓主是否也看到過類似的電梯?我一直好奇。
柳師樅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樓主圖文並茂的介紹,謝謝,有機會要來這裏看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