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悠遠流長,黃河流域孕育了龍的傳人,三晉大地創造了燦爛的華夏文化,幾千年來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跡。人說在中國,地下文物看陝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境內擁有中國80%的木製古建築古文物,走在這片土地上,一不小心看到一座老房子說不定就有幾百上千年的曆史。我們來到太原市郊外的晉祠,一座擁有千年曆史的古祠。晉祠是奉祀晉國首任諸侯、周武王次子叔虞的祠宇,曾名唐叔虞祠、晉王祠。西周初始,周武王滅商後分封諸侯,將次子叔虞封於唐,故稱唐叔虞 。叔虞死後其子燮即位,改唐為晉,這便是後來的晉國。不知什麽時候開始,後人在懸甕山麓、晉水源頭修建祠堂祭祀叔虞,這就是最初的唐叔虞祠。提起祠宇的修建年代,誰也說不清楚,隻知道最早的記載出現在北魏時期酈道元的《水經注》,書中對晉祠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其川上遡,後人踵其遺跡,蓄以為沼,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側有涼堂,結飛樑於水上,左右雜樹交蔭,希見曦景。。。於晉川之中最為勝處”。因此即使從北魏算起,距今至少已有1500多年的曆史。在漫長的歲月中祠宇經過多次修建和擴建,麵貌不斷改變,名稱也從唐叔虞祠改變為晉王祠以致現在的晉祠。北齊、隋唐都對晉祠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唐貞觀二十年(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並序》並又一次進行擴建。到了北宋,仁宗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並為叔虞生母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聖母殿。此後,鑄造鐵人、建獻殿、鍾鼓樓、以及水鏡台等,以聖母殿為主體的中軸線建築群完成。原先居於正位的唐叔虞祠退卻於次要位置,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晉祠格局。千年的晉祠沉澱了許許多多的珍貴文物,最著名的有國寶級三大建築:聖母殿、獻殿、魚沼飛梁;並有晉祠三絕:周柏唐槐、北宋彩塑、以及晉水源頭難老泉;另外還有三大名匾:明朝大書法家高應元的“對越”、明末清初思想家、書法家傅山所書的“難老”匾、清朝翰林楊二酉書寫的“水鏡台”,素有“晉祠廟裏三塊牌,難老對越水鏡台”之說;以及三大名刻:《晉祠之銘並序》碑,為唐太宗親手撰書、《華嚴經》石幢、和《柏月山房記》磚雕。對於這些古跡文物,各位看官可隨我慢慢行走,一一看過來。
千年晉祠,準確建立年代不詳,最早記載出現在北魏時期的《水經注》,距今至少1500年。最初為唐叔虞祠堂,北宋擴建成為祭祀唐叔虞之母,周武王之妻的主祠堂
晉水從這裏流出,澆灌祠前遼闊的土地
走進晉祠,首先看到的是古木遮天,堅實的樹幹盡顯歲月滄桑。導遊告訴我們晉祠有千年以上的樹木26株,其中有西周時期的柏樹,隋唐朝的槐樹,被稱為周柏唐槐。最老的周柏已有3200多年樹齡,是我國第二古老柏樹,也是晉祠三絕之一。
唐槐
齊年柏,又稱臥龍柏,這便是晉祠三絕之一的周柏,位於聖母殿旁,從周代時期便屹立在此,經曆了3200年的風風雨雨。樹身蒼勁,分為兩枝向南傾斜,與地麵呈 45o角。其中一枝倒在旁邊另一棵較為年輕的柏樹身上,年輕柏樹由於撐起周柏,不使其進一步傾斜,壓倒大殿而被稱為撐天柏,雖說年輕也有1900歲了。
撐天柏
信步向前最先看到的建築是水鏡台。水鏡台其實是一座戲台,分為前後兩部分,前半部為重簷歇山式結構,建於明朝,後半部是卷棚歇山頂式戲台,由清朝加蓋。戲台下埋有8個大水缸,兩兩成對,起到4個大音響效果。據說台上唱戲時,聲音廣傳,在廟裏任何地方都能聽到。在晉祠傳統習俗中,向有祭神賽社、祭聖母、祭水母等活動,每年農曆七月初二晉祠廟會,六月十五晉祠河會,都會搭台唱戲。這些習俗最早起源於北宋,一直延續至今。水鏡台造型奇特、雕刻精巧,集樓台殿閣為一體,據說慈禧太後初建頤和園時,曾照搬晉祠戲台至園內。戲台前屋簷下的“水鏡台”匾額為乾隆時期的翰林書法家楊二酉所提,書體清秀、筆力遒勁,是晉祠三大名匾之一。
水鏡台,從這個角度看前麵為單簷卷棚頂戲台,清朝所加蓋,後部為重簷歇山頂為明朝所建
水鏡台匾額為晉祠三大名匾之一,由清朝乾隆年間翰林楊二酉所書
繼續向前來到會仙橋,這是一座明代時期的石橋,相傳明朝翰林羅洪先在此地與仙女相會,故名為會仙橋。會仙橋下河水清澈,這便是曆史上著名的智伯渠。兩千多年前,晉國大夫智伯瑤為攻趙襄子采地,圍困晉陽城(今太原),他築壩開渠,引汾、晉二水水淹晉陽。幾千年過去,晉伯瑤早已在自己引來的大水中煙飛灰滅,但他所挖的晉水渠終年流水不斷,灌溉晉祠前千畝良田,使這一帶成為盛產稻米的北國江南,是山西唯一的大米產地。由於晉水富含各種礦物質,晉水澆灌出的晉祠大米晶瑩剔透、顆粒飽滿,口感香醇、回味無窮,是與天津小站大米齊名的優質大米。
會仙橋,古老的橋身盡顯歲月的滄桑
智伯渠,清澈的河水澆灌千頃良田
再向前,來到金人台,也稱蓮花台。花台四角站著四個鐵人,其中三個是北宋的原物,而東北角的鐵人是民國二年補上去的。北宋的三座鐵人其中兩座已有殘缺,但西南角的鐵人卻亮光閃閃,完好如一。導遊說兩座殘缺的鐵人是當地工匠所鑄造,當時張姓富商不滿其工藝,遠赴河南嵩山請來最好的鐵匠師傅於北宋紹聖四年(1097年)鑄造了第三座。鐵中含有其他金屬元素,相當於如今的合金。曆經900多年的風霜,鐵人仍錚錚透亮,可見當時的鑄造技術已有相當高的水平。
左邊這尊為北宋時期當地鐵匠所鑄,其左手已殘,右邊的鐵人為民國時期補鑄
這尊為北宋時期當地鐵匠所鑄,其左手已殘,右邊的鐵人為民國時期補鑄
金人台後有一座造型別致結構精美的牌坊,中間兩個鎏金大字“對越”。對越牌坊是明代大書法家高應元為解母親病痛出資修建。傳說高應元母親患偏頭痛,四處求醫不治,聽說晉祠內呂仙閣內求簽靈驗,於是求得一簽,上寫“添磚加瓦”。高應元決定為晉祠修建一物,看看晉祠內,殿、堂、樓、閣、亭、台、塔、橋、樣樣不缺,唯獨少了牌坊,便捐贈300兩白銀修建牌坊。母親的病果真好了,高應元在牌坊上用心寫下“對越”二字。二字出自《詩經》“秉文之德,對越在天”,“對”為報答,“越”為宣揚,意為報答宣揚神明恩德。這塊匾額也是晉祠三大名匾中的第二塊。對越坊兩側分峙鍾樓鼓樓,使得對越坊更加穩重雄偉。兩樓建於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內),兩樓形製相同,設有階梯上下。據說大鍾重9999公斤,抗戰和文化大革命時期被民眾所藏才沒有受到損壞。
鍾樓
接下來我們來到獻殿。獻殿是祭祀聖母存放貢品的場所,建於金在定八年(1168年),明萬曆二十二年(1597年)修葺,整個建築沒有一顆鉚釘,完全是卯榫結構,看似像殿卻四麵無壁,是我國唯一的殿亭結構建築。獻殿於1955年用原料按原法修整,殿頂留有修建的文字。獻殿與後麵的魚沼飛梁、聖母殿通稱晉祠三大國寶建築。
整個建築沒有一顆鉚釘,完全是卯榫結構
古人以圓形為池,方形為沼,因沼內多魚故名為魚沼;“架橋為座,若飛也”、“飛梁石蹬,陵跨水道”為橋梁,魚沼飛梁便是聖母殿前水池上的十字橋。橋麵高出地麵,前後與獻殿和聖母殿相接,始建於北魏時期,距今已有1500 多年曆史。整個橋架為宋代遺物,沼內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頂架鬥拱和枕梁,承托著十字形橋麵。這種十字形橋是中國現存古橋梁中的孤例,為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一級文物。魚沼飛梁四角原各有石獅一個,但現在僅存東北和東南端兩個。其造型生動,呈現與幼獅嬉戲狀,為飛梁同時遺物。
飛梁,十字型橋梁
魚沼,三十四根石柱和橋架是宋代遺物
銅獅,鑄於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中國古代石獅到處都是,但鐵獅並不多見,晉祠的鐵獅屬於我國最早的鑄鐵獅
聖母殿是晉祠主要建築,殿內供奉西周時期周武王之妻、周成王和唐叔虞之母、薑子牙之女—邑薑,建於宋代天聖年間(1023-1032)。殿前八根盤龍柱,盤龍由樹根雕成,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雕盤龍柱。中國古代隻有皇帝才能九龍五爪,而聖母享受八龍四爪,可見其地位之高。大殿外觀看上去兩角屋簷上翹,這是采用了宋代《營造法式》的“柱升起”、“柱側角”方式,增強了大殿的曲線美和穩固性,是宋代建築的代表作。殿內邑薑鳳冠霞帔居中而坐,神態莊嚴、雍容華貴,並有侍女彩塑42 座,其中宦官5尊、女官四尊、其餘為歌姬、舞姬等職責不同的侍女。這些宋代彩塑形象逼真,注重微小細節,如宦官靠近聖母一側的耳朵要稍稍大一些,表示他們隨時都在聽從聖母召喚,注意聖母的需求。 侍女們更是造型生動、表情各異、 顧盼生姿、栩栩如生,其中一人被稱為雙麵無語,從不同的角度看她,展現不同的表情,一則低眉憂鬱,一則含羞微笑,是晉祠的三絕之一。可惜殿內不讓進,隻能站在大門外遠處欣賞。但在晉祠門口的圖片上,順著導遊的手指,我們果然看到了侍女的兩種不同神態。據說梅蘭芳曾站在這些彩塑麵前久久凝望,揣摩其表情,隨後說出“一顰一笑自述平生”。
聖母殿的盤龍木雕
聖母邑薑,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親、薑太公的女兒
北宋侍女彩塑
雙麵無語,隻可惜拍不下來
聖母殿前的天王彩塑
聖母殿向南設有臺駘廟、水母樓等。臺駘相傳是上古少昊的後代,承襲祖業為水官之長,疏通汾洮二水。帝顓頊嘉其功封之於汾川,後世遂尊其為汾水之神。水母樓建於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供奉晉祠水神,水母娘娘。殿堂中間水母娘娘一副梳妝未竟的村婦模樣,關於水母民間流傳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水母原為一個善良、勤勞的村姑,為解救村莊被大水淹沒獻身堵水,從而化變為神。
台駘水神
水母樓
水母殿前麵便是晉祠三絕中的最後一絕,難老泉。這裏是晉水的源頭,涓涓泉水出自懸甕山斷岩層,淙淙流淌,向東匯入汾河。 《山海經》就有“懸甕之南,晉水出焉”的記載,北齊時擷取詩經中“永錫難老”將其命名為難老泉。唐代詩人李白也有詩讚曰:“時時出向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鼓蕭鳴,微波龍鱗莎草綠。”走近難老泉,一座八角亭蓋在泉眼上,上掛一塊“難老泉”匾額,這便是晉祠的第三塊名匾,由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書法家、醫聖傅山所提。難老泉流出的泉水在人字堰前十孔分水至南北兩渠,南三北七。這種分水法也有一個傳說:晉陽大地靠著晉水澆灌,夏日水少時難免有各村搶水現象。為了解決紛爭,鄉人在水邊架一油鍋入放銅錢,說好誰撈起的銅錢多,誰得到的水也多,北村的張姓小夥搶先跳進油鍋撈起七枚銅幣,從此北村得水七孔,南村隻得三孔。為了感謝張郎,北村人在水中修了張郎塔以紀念他。
涓涓泉水、滾滾財源,導遊告訴我們接水便是接財
不係舟
難老泉匾,晉祠三大名匾之一,為清初書法家傅山所書
晉祠流水如碧玉
百尺清潭寫翠娥
十孔分水,北七南三
晉祠內還有許多石碑石刻,最著名的是三大名刻:《晉祠之銘並序》碑,由唐太宗於貞觀二十年(646年)親自撰寫並手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塊行書碑,也是書法藝術中的國寶珍品。隋朝末年,天下大亂,李淵父子起兵太原,行前曾來晉祠祈禱。大唐立國後,李世民為報答唐叔虞的保佑,特立碑傳世。太宗愛好書法,喜愛王羲之的行書,此碑為模仿王羲之的傑作,書法飛逸灑脫、骨格雄奇、筆力遒勁,非常珍貴。《華嚴經》石幢,位於奉聖寺前園左右兩側碑廊中,唐聖曆二年(699年)武則天請西域高僧翻譯《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並刻製成《華嚴經》石刻經幢126塊,是研究唐代宗教、書法、雕刻的寶貴資料。《柏月山房記》磚刻,雕刻在奉聖寺塔院內的伴月亭前高大的明壁上,為清代書法家、晉祠人楊二酉的作品。全文186 字,字大五寸見方,筆勢流暢、揮灑俊逸,是珍貴的書法和磚雕藝術品。
繼續向南,懸甕山腳、樹林叢中有一寶塔矗立,那便是浮屠院的舍利生生塔。浮屠院即塔院,浮屠為梵語音譯,為佛塔之意,建於隋文帝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據說塔下有地宮,但從來沒有人探入過。
我們沿著晉水慢慢向前走出晉祠,告別這座環境幽雅、風景秀麗、文物雲集的千年古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