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林間溪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醉在彩雲之南 騰衝篇 5 和順順和(上)

(2015-09-22 21:10:21) 下一個

騰衝除了火山、熱海等自然風景外,還有一處閃亮的文化明珠——和順古鎮。此次我的雲南之行,去了麗江、大理、最後來到和順,你若問我三座古城,最喜歡哪裏,我會毫不猶豫告訴你,當然是和順。這裏雖然也有商業氣息,但是更多是她掩不住的文化底蘊、依然留存的古樸民風和自然美麗的田園風光。

和順是建於明朝的漢族古鎮,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曆史。明洪武初年,朱元璋三十萬大軍遠征雲南,為了解決軍隊糧草問題,鎮守雲南的邊關大將沐英開始實行軍屯。大批漢人帶著家眷來到這裏定居下來,戰時為軍、和時屯田,且世代延續生根開花,逐漸形成了村落。村前一條小河流過,村順著河,河順著村,這裏很長時間名叫河順。隨著時間的流淌,小村莊越來越大、經濟越來越好,文化人越來越多。清朝康熙年間,一個更雅的名字出現了,“河順”改名“和順”。中國文化崇尚“和”,崇尚“順”,就是這一字之差,給這裏的人們帶來了好運,帶來了和順:滇緬抗戰期間,4公裏外的縣城被炸成焦土,而小鎮卻安然無恙;文化革命十年浩劫,多少古鎮蕩然無存,而和順卻與世無爭、保護完好。

走進和順,古鎮前矗立一大牌坊,“和順順和”四個大字鐫刻其上,再看反麵,“文治光昌,士和民順 ”。這就是和順精神,士和民順,世世代代人們安居樂業、幸福、滿足。

村前一泓碧水蜿蜒,兩道彩虹般的石拱橋橫跨在小河上;百年的大葉柳半臥河中,一間間洗衣亭坐落河邊;洗衣的村婦身旁,不時有一群群野鴨遊過,一幅美麗的世外桃源景象。雙虹橋建於清朝道光年代,是當年在朝廷做官的“橋頭老爺”寸玉帶著鄉親修建的。石橋修建好後,寸玉將剩餘的銀兩埋在地下,以備後人修橋之需,並立一石碑,上寫:“橋倒碑修,碑倒自修”。寸老爺的啞謎後來被歹人堪破,他們推倒石碑,挖出錢財,逃之夭夭。好在雙虹橋足夠結實,至今屹立在三合河上,碑倒自修的煩惱倒也沒有發生。

村口,一條清流、一塘殘荷、一座牌坊、一片田園

一泓碧水,古木半臥

雙虹橋,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仍然矗立不垮,倒是省了碑倒自修的麻煩

河邊坐落著一間間洗衣亭,為洗衣婦遮陽擋雨

跨過雙虹橋便進入古鎮核心區域

和順圖書館是中國最大的鄉村圖書館

跨過雙虹橋,一座居高臨下、器宇軒昂的中西合璧建築躍入眼簾,這就是和順圖書館。圖書館有著飛簷翹角的中式大門,三孔圓拱西式風格的二門,以及中式主體、西式布局,中西建築文化在這裏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圖書館建於1924年,現有藏書7萬多冊,其中古籍珍本1萬多冊。在中國荒蠻偏僻的邊陲,在窮鄉僻壤的鄉村有這麽一個高大上的圖書館,不禁叫人拍案叫奇,不愧是鄉村圖書館之最。

中西合璧的圖書館有著飛簷翹角的中式大門

二門卻是西式的三孔圓拱風格

門楣上的“和順圖書館”為胡適所題寫,上麵藍底白字的“文化之津”匾額為國民黨元老、曾任故宮博物院的第一任主任的李煜瀛先生的墨寶,石牆圍攔上“民智泉源”則是我國著名數學家、曾任雲南大學的熊慶來先生所提。

中式主體、西式門窗,中西合璧、完美融合

文昌宮

圖書館旁邊是文昌宮,是和順文化的搖籃,文治光昌的象征。文昌宮建於清代道光年間,是一個典型的中式古典建築。整個宮殿石欄回環、雕梁畫棟,殿閣雄偉、氣勢軒昂。文昌宮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地方,文昌帝君又名文曲星是道教中掌管文運和功名的神。和順人自古就對文化教育非常重視,明清兩朝,和順文風盛行,鄉裏設有私塾義學。子弟們進學讀書,並積極趕考爭取獲得功名。文昌宮左右樓閣下鑲嵌著《和順兩朝科甲提名碑》紀錄了和順曆史上出了8個舉人,403個秀才。民國初年,和順已經開始了女子教育,創辦了女子學堂。二十年代上葉,文昌宮旁修繕起圖書館,將報刊書籍運到偏僻的邊陲小鎮,供鄉人閱讀。1940年由華僑捐資創辦益群中學,校址就選在文昌宮。益群中學為鄉裏培養了大批人才,並極大地推動了和順的文明進步。由於較早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和順出現了一大批傑出的文化人,如張文光、李根源、寸樹生、艾思奇等等,為後人稱頌。

文昌宮是和順的教育中心

祠堂宗嗣

和順存在八大宗姓:寸、劉、李、尹、賈、張、楊、釧,是明初軍屯時遷移過來軍戶的後人。宗祠是族人祭祀祖先的場所,也是族長行使權利的地方,又是族人的社交場所,還是開辦私塾子弟上學讀書的地方。和順的八大姓氏都設有自己的宗祠,每個祠堂都保存完好,共存共榮、和睦相處。八大姓都有完整的族譜,並依然保持續修的傳統。每年春秋兩季是祭祖季節,各姓子弟從四麵八方趕回家鄉,在自己的祠堂裏舉行盛大的祭祖活動,祭拜祖先不忘根本。

和順八大姓

村姓是和順最大姓氏,祠堂也最為精美

尹姓祠堂正在維修

張姓祠堂門前有兩棵參天古樹

賈姓祠堂比較小一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