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 穿梭時空的隧道:行走在伊斯坦布古老的殿堂和美麗的海峽之間
由於時差的關係,半夜2點就睡不著了,爬起來跑上頂樓拍照伊斯坦布的夜景。不遠處的幾座清真寺在夜幕中顯得神秘肅穆,近邊的街道靜謐安寧。大約五點半鍾,阿訇的歌聲響起,我和同伴再次來到頂樓。也許真主聽到了我們的祈禱聲,東麵那淡淡的一抹紅雲預示著今天是個好天氣。在真主的慻顧下,後來的十多天的旅程裏,天天陽光燦爛,景色宜人。
伊斯坦布的夜晚
夜幕下的清真寺閃爍著神秘的光華
近邊沉睡的街道安寧靜謐
遠處星光點點
天亮了才看清原來那點點的星火是停泊在海麵上的船隻
天邊那一抹淡淡的紅色預示著今天是個大晴天
果然太陽出來了
天亮後的清真寺莊嚴肅穆
吃完早飯,我們出發了,奔向今天的第一個景點。 趕在大批遊客到達之前,我們進入了托普卡帕宮。
奧斯曼帝國的見證,托普卡帕宮 (Topkapi Palace)
托普卡帕宮又稱為老皇宮。當年奧斯曼蘇丹默罕默德二世越過海洋屏障,攻下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堡後,選擇了托普卡帕這塊三麵為大海所圍繞的小丘作為蘇丹的皇宮。 這裏是一座宮殿,同時也是一個強大的無法攻克的城堡,一個聖地,為奧斯曼帝國留下了最好的曆史見證。從十五世紀蘇丹默罕默德二世在位的時候開始,到十九世紀蘇丹阿普杜勒的450年裏,一共有25位蘇丹居住在托普卡帕宮裏,統治著奧斯曼帝國橫跨三大洲龐大的疆土。奧斯曼王朝在這裏達到強盛的頂峰,也正是在這裏開始了它的衰退。十九世紀中葉,蘇丹阿普杜勒- 邁吉德不滿老皇宮的東方風格,便在金角灣的對岸修建了一座精雕細琢的歐式新宮,並於1853年遷入多爾瑪巴赫皇宮。托普卡帕皇宮終於被遺棄了。直到1924年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後,托普卡帕宮成為一座博物館,向民眾開放。
老皇宮完全由石塊砌成,占地70萬平方米,被長達5公裏的城牆所包圍。靠海邊的城牆建於拜占庭時代,內陸一側建於奧斯曼時期。宮內庭院錯落,綠樹掩映,從宮殿麵海的露台上看過去,金角灣、馬爾馬拉海和波斯普魯斯海峽的美麗風光一覽無餘。
從波斯普魯斯海峽看過去皇宮的全景(zt圖)
走近老皇宮,宮門外有一座艾哈邁德三世時期的水亭,建於1728年,受西方建築影響,充滿巴洛克風格。整個托普卡普宮殿由四個庭院組成,有7座大門,4座朝陸地,3座朝海邊。讓我們走進這一座座大門去探究蘇丹們的生活。
第一道大門——“帝國之門”,這也是皇宮正門,由穆罕穆德二世建立於公元1478年。
第一庭院又稱禁衛軍庭,過去是精銳的土耳其士兵操練場所。這裏綠樹成蔭,鮮花朵朵,還有一座建於公元532拜占庭時期的聖埃裏尼教堂(神聖和平教堂 Aya Irini),是伊斯坦布最古老的教堂。
皇宮的第二座門——崇敬之門,為蘇丹蘇萊曼所建,過去人們走到此門前必須下馬脫帽,向大門行禮,以表示對蘇丹的敬意。
城門上黑底金字是可蘭經最重要的教義,寫著:“阿拉是惟一的真主,穆罕默德是阿拉的先知”。門兩旁圖像文字則是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的印璽。
第二庭院右側曾經是宮庭的餐房, 現在成為帝國時代水晶製品、銀器以及中國陶瓷器的藏館。據說這裏有1.7萬多件中國古瓷器,上至唐宋,下至明清,僅次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德累斯頓藝術博物館,為世界第三位。可惜現在閉館,不能參觀。左側是議政廳,議政廳空間不大,陳設簡單,但暗藏玄機:右麵牆上有扇格子窗,不親臨會場的蘇丹可在窗後聽政。議政廳側麵通向蘇丹嬪妃們的後宮。
議政廳
第三道大門——幸福之門
跨過此門,進入第 三庭院。大門的正對麵就是皇宮大廳,也就是參拜廳(the Audience Hall),是蘇丹接受謁見,治理國事的地方。門前有個插旗的孔顯示是否蘇丹要接見外國使臣或貴賓:接見--插綠旗,不見--插紅旗。蘇丹就坐在大廳裏鑲有15000顆珍珠的座墊上接受來自臣子們的列隊恭賀;或來自各國外使們的精美貢品。
現在的第三庭院則是整個皇宮最精華的部分:珍寶館與皇家私人清真寺。清真寺裏有一個聖物供奉館,陳列著曆代先知的遺物和先知穆罕默德的寶物。珍寶館裏陳列著非同尋常的珍貴寶石、首飾、貴重器皿、 蘇丹的禦衣和飾物、黃金戰盔、狼牙棒、寶劍和匕首,上麵鑲嵌無數寶石,有一顆86克拉的超級大鑽石吸引著人們的眼球,還有各國送給奧斯曼帝國君王的勳章。兩處都是禁止拍照,照片由網上下載而來。
走進聖物供奉館,立刻被裏麵莊嚴神聖的氣氛所感染。迎麵巨大的屏幕上映現著蘇丹出殯的盛大場麵,耳邊傳來低沉雄厚的唱詩聲,不由使人束然起敬。原本說笑著的我們收起嬉笑聲,一臉嚴肅地參觀了展出。這裏陳列了曆代先知的遺物:有亞伯拉罕的石頭鍋,摩西的權杖,猶太大衛王的寶劍;有哈裏發(Halife)艾布•伯克爾和歐麥爾用過的寶劍,奧斯曼念過的手抄本《可蘭經》以及麥加克爾白的聖土等等… 當然這裏最神聖的東西還是和先知默罕默德有關:這裏有默罕默德親筆寫的信,他穿過的草鞋,印在石塊上的足跡,以及他的牙齒、頭發和胡須。這些物品是奧斯曼蘇丹繼承「哈裏發」或伊斯蘭教皇製度時帶到伊斯坦堡的。參觀完聖品我們向聖物供奉館的出口走去,看到阿訇一臉虔誠頌詠著可蘭經,這才知道原來傳入我們耳中的並不是錄音,而是可蘭經的吟誦。
穿過位於國庫廳兩側幽靜隱蔽的小通道,跨過第四道大門就可以進入第四庭院。第四庭院有供休閑娛樂的亭台樓閣,也叫鬱金香花園,裏麵有烈萬亭和巴格達亭和連接它們的水池及大理石平台。過去這裏還有“卡菲斯” 。 “卡菲斯”是托卡皮皇宮內一個豪華的“監牢”,專門用於“囚禁”最有資格繼承王位的皇子, 這樣可確保無人可以造反。站在花園裏的黃金露台庭院,加拉太和金角灣美麗風景盡收眼底。
圖書館
黃金亭
金角灣
神秘的後宮
蘇丹臥室
蘇丹的大床
輝煌的頂峰,富麗堂皇的多爾馬巴赫皇宮(Dolmabahce Palace)
多爾馬巴赫皇宮是最後一天我們從安卡拉回來後參觀的。為了景點的係統和連貫性,就一並放在這裏。
多爾馬巴赫皇宮又被稱為新皇宮,建於1843-1856。據說奧斯曼帝國蘇丹阿卜杜勒-邁吉德訪歐後,感覺自家東方風格的老王宮太土氣太簡陋了,便下令填海造陸,花費35噸黃金修建了這座新宮。“多爾馬巴赫” 在土語中意為”填造”。奧斯曼帝國最後的六位蘇丹曾住過此宮。 新皇宮建成短短的70年後,曾經強大一時,威震歐亞的奧斯曼帝國就在一戰後轟然倒塌。 最後一位蘇丹淒然流亡國外,後宮佳麗們也作鳥獸散,各奔東西,隻留下新舊皇宮在淒風冷雨中飄搖。土耳其共和國成立後,國父阿塔土爾克(Atatürk)也曾住過這裏,並在此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段路。
多爾馬巴赫切宮共分為三部分:塞拉姆勒克宮(禮儀宮),中央大廳和後宮(妃嬪院)。皇宮按照當時歐洲時尚的洛可可風格設計,內牆上鋪滿了金箔光彩奪目、富麗堂皇、異常壯觀、卻因裝飾過繁,華麗得有些俗氣。它最終耗盡了帝國所有的儲蓄,也無可奈何地見證了奧斯曼帝國的滅亡。
白色的旅程自入口處的鍾樓開始,樓高27米,共4層,鍾塔的四個麵上都鑲嵌著法國保羅家尼爾時鍾和奧斯曼皇室的標誌。
兩道大門雕梁畫柱更有皇宮的氣派。
一個臨海的小花園,有座玲瓏的噴泉和美麗的雕塑,後麵是一重重的殿宇,沿著海岸線鋪開。
花園裏躺著的石獅子母慈子孝,栩栩如生。
宮裏還有座多爾馬巴赫切清真寺,它的設計別具一格,使它看上去不像清真寺,倒更象一座宮殿。
宮裏還有一個座鍾展覽廳,陳列著各種各樣的座鍾。門口有一鮮花做成的大鍾,顯示著正確的時間。另外還有一個水晶館,其中一切都由水晶製作而成,包括水晶鋼琴,水晶椅,水晶噴泉等等。但新皇宮所有室內都不能照相。隻好看看鮮花大鍾。
麵朝博斯普魯斯海峽大門,站立著忠於職守的士兵。滿載遊客的輪船從海麵駛過。花園裏海鷗在悠閑地散步。
宮裏也有為數不少的藏品,但最大的珍寶還在於建築本身。
驚歎從大使廳開始,天花板上全是金葉鋪就。據說為了裝飾此宮,用了14噸黃金,40噸白銀。(宮內不準拍照,照片由網上下載而來)
然後是樓梯間,支撐欄杆的柱子全是水晶製成。
藍色大廳是後宮嬪妃們起居的大廳之一
阿塔土爾克居住過得房間,並在此度過人生的最後一刻。全宮的時鍾從此就定格在9:05,他辭世之時。
最後,大宴會廳,天國般宏大的氣勢讓人頓感渺小,豪華得過分,說是全歐洲最壯觀的殿堂應該也不為過。一百多平米的整幅地毯,56根八層樓高、科林斯式石柱, 裝有750盞燈、重達4.5噸、世界上最大的水晶吊燈,鍍金的鑲嵌板,錯視法裝飾的屋頂,任何一個角落都被壁畫和飾樣塞得滿滿當當,令人歎為觀止。宴客時,官員和外交史節站在大廳中,蘇丹則站在二樓的觀禮台上,三樓的觀禮台則是從未站過人,因為無人能比蘇丹更高。打開宴會廳另外一側的大門,美麗的波斯普魯斯海峽盡收眼底,從而讓大廳的空間得到無限的延伸。
從多爾馬巴赫切宮出來,天色已暗。不禁又拿出相機拍照新皇宮的夜景。
這一篇還未結束,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