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在地理上橫跨歐亞兩個大陸,有著亞細亞的嫻淑典雅和歐羅巴的熱情浪漫。自古以來這片土地就是亞,歐,非三大洲的交通要衝和各種文明的交匯地。世界曆史上輝煌一時的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古羅馬文明,古波斯文明,伊斯蘭文明都在這片土地上交替閃耀過光芒。
土耳其不僅有燦爛的古文明文化,也有令人歎為觀止的地形地貌。她北靠風平浪靜的黑海和波斯普魯斯海峽,東鄰波光粼粼的愛琴海,南瀕陽光明媚的地中海。她有一望無際的田原,川流不息的河流,連綿起伏的高原和白雪皚皚的山峰。外貌奇特的石灰岩地形棉花堡,鬼斧神工般的火山地貌卡帕多西亞高原更是兩個聞名於世的令人驚歎的自然奇景。
棉花堡
卡帕多西亞
我和朋友參加的是隨團十三日土耳其深度遊。汽車從伊斯坦布 (Istanbul)出發,沿著馬爾馬拉海西行,過達達尼爾海峽,抵達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 (Troy) , 然後向南沿著愛琴海經古希臘城市帕加曼(Pergamon),來到海邊小城塞爾丘克(Selcuk)以及古羅馬遺址以所弗(Ephosus)。 繼續向東行走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經童話世界棉花堡 (Pamukkale), 古突厥人王國的首都孔亞(Konya), 神仙煙囪的卡帕多西亞 (Cappadocia), 到達首都安卡拉(Ankara),最後回到伊斯坦布。全程約2500英裏。
我們的導遊名叫 Dilek,是一個熱情開放,聰明漂亮, 時尚西化,浪漫幽默的女子。別看我用了諸多的形容詞,可每一個都與她那麽貼切。她曾在美國留學兩年,學習考古藝術。Dilek 說著一口標準流利的英文,一路上她給我們介紹了關於土耳其的各種話題:從曆史文化到現實經濟,從宗教信仰到民間習俗,從國家政策到外交立場 。從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土耳其人強烈的渴望,渴望著被世人所了解認識,渴望著得到世人的關注和幫助。我感到我應該用自己的筆和鏡頭來盡可能多的記錄下我在土耳其期間看到的風土人情,山川地貌,城市古跡和故事傳說。將它帶給朋友和所有感興趣的人,讓更多的人來了解這個美麗的國家。
Dilek正在給我們講解
曆史與人民
土耳其地處西亞,橫跨歐亞兩個大陸,是各種古文明的交匯地。土耳其的亞洲部分又稱安納托尼亞(Anatolia),乃淵源於古代希臘語,是“太陽升起的土地”的意思。這片太陽升起的土地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搖籃,地球上發現的最早的人類遺址就在這裏,迄今已有11,000 的曆史。在這片土地上,赫梯人(Hatti)、西泰特人(Hittit)、波斯人、古希臘人、古羅馬人、蒙古人、以及最後來到的突厥人,都留下自己獨特的足跡。在這片土地上,散布著各種古代遺址和文物,顯示著各自的文化特點。
曆史長河的湧動,各種文明輪番替代更疊,層層沉澱,寫下了燦爛的詩篇。在這裏君士坦丁大帝創立了東羅馬帝國;在這裏馬其頓亞曆山大大帝金戈鐵馬,揮師東進;在這裏上古羅馬凱撒大帝說出了在曆史上回響千年的名言:“ 我來,我見,我征服 (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在這裏充滿傳奇色彩的奧斯曼首領穆罕默德攻克了拜占庭帝國的黃金都城君士坦丁堡,創立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威震天下,富甲一方的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故事實在太多了,來自真實記載的、神話傳說的、以及詩歌詠誦的、為我們編織著或神秘或真實,或鐵血或浪漫的印象。
土耳其一詞由“突厥”演變而來。在韃靼語中,“突厥”是“勇敢”的意思,“土耳其人”意即勇敢的人。誰能料想這個曾經與我們的老祖宗時常刀槍相見的遊牧民族竟然出現在這個叫小亞細亞的地方,建立了強大的奧斯曼帝國,並征服了半個歐洲與北非。經過千年的發展與演變成了現在擁有近億人口的龐大民族。
出發之前,我對土耳其的認識隻是小時候讀過的“一千零一夜”的畫麵:女人們全身裹得嚴實隻露出一雙眼睛,男人們穿著白色長袍,戴著小帽,或者玩耍著猴子,或者吹奏著笛子,引蛇起舞。抵達土耳其後才知道我孤陋寡聞,錯得離譜。現代土耳其人時尚漂亮,熱情大方。雖然在其他城市和農村婦女依然包著頭巾,但蒙著臉的人鮮有所見。在伊斯坦布人們的裝束與西方世界毫無差別。
土耳其人熱情好客,每當我們問路時,總會有一群人圍上來,無論是否懂英文,都會想盡辦法幫助我們。土耳其人對中國人充滿好感。我們參觀索非亞大教堂時,正好遇到一群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排隊等候。“你們從哪裏來?”一個小女孩問道,
“從美國來”朋友答道,
“No,No,No,你們不象美國人”小女孩說,
“我們是中國人”
“中國好,我喜歡中國”
從小朋友的明亮的眼睛中我們看到了真誠和友好。當我們拿起照相機對著他們時,他們高興地擺出各種姿勢讓我們拍照。
大教堂門前的小學生
國家經濟
土耳其是一個農業國家,盛產各種糧食、蔬菜和水果。我們一路行來滿眼看到的是大片的田地。雖然已是深秋初冬季節,地裏並沒有莊稼,但田地整齊肥沃,有時也能看到羊群和牛群。土耳其西部和中部比較富裕,土地歸農民所有。其機械化程度並不高,大家互相幫助耕種自己的土地。東部則較貧困,土地歸地主所有,地主雇用農民為其種地。
土耳其的工業並不十分發達,但近幾年來發展很快。不象其鄰國,土耳其的石油資源並不豐厚,其主要礦產為煤礦用於發電。工業包括組裝汽車,主要有奔馳 和豐田汽車。除發動機外,所有零件都由土國自己製造。紡織業是土國另一大支柱。土國盛產棉花,其生產的毛巾世界著名。土耳其地毯則更是其紡織業的奇葩。手織土耳其地毯是世界上唯一采用雙綹織法,其他國家包括中國地毯,波斯地毯都是采用單綹織法。因而土耳其地毯非常結實耐用。在孔亞(Kongya)梅烏拉納博物館展出的神秘主義詩人和哲人梅烏拉納-魯米800年前使用過的禱告地毯依然還十分完好(可惜不可拍照)。
手織地毯工廠展出他們的產品
美麗的紡織女娘
旅遊業也是土耳其經濟的一大支柱。這裏有著悠久燦爛的文化、熱情好客的人民、美麗迷人的風景、和古老神秘的傳說,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來土國旅遊。土耳其的旅遊服務設施是一流的,國內旅遊主要靠大巴士。它的公路係統非常發達,路麵寬廣,路牌清楚。雖然我們不懂土語,但通過路牌的顏色和形狀可以大概猜出其意思。無論是大城市還是路途中看見的小村莊都非常整齊幹淨。我們每到一站,立刻有人上來將大巴士洗得幹幹淨淨。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廁所都非常幹淨。一般來說在土耳其上廁所是要錢的。但一路上我們所停留和休息的地方廁所都是免費的。雖說是免費,但卻也是幹幹淨淨。
土耳其的公路
宗教信仰
土耳其是一個開放的伊斯蘭教國家。全國98%的人口信奉真主,僅2%的人口信奉其他教派,如基督教,猶太教等。走在土耳其的土地上,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村莊清真寺比比皆是,其密度是任何其他宗教不可與比的。特別是在伊斯坦布,整個城市的上空充滿了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圓頂。
土耳其的清晨是在阿訇的吟唱聲中醒來,穆斯林們開始了每天的第一次禱告。阿訇的歌聲深沉悠長,通過清真寺尖塔的高音喇叭傳出,將人帶進莊嚴神聖的殿堂。傳統中穆斯林每天進行五次祈禱:太陽出山之前、上午、中午、下午、太陽落山以後以及晚上。每天時辰一到,大街小巷充滿了阿訇的歌聲。在快節奏的今天,隻有老人和農村還保持著每天五次祈禱的習慣。年輕人隻能是星期五去清真寺作禮拜。穆斯林的祈禱不必在寺裏進行,隻要有禱告地毯,麵朝聖地麥加的方向,任何地方都可進行禱告。對於穆斯林們來說,祈禱是他們心靈最快樂的時刻,此時他們的靈魂會和真主同在,將生活中的一切煩惱和憂愁都交給真主去處理,而自己隻留下快樂和幸福。
此行另一個收獲是關於上帝和真主的關係。原以為世界幾大宗教各拜各的佛各念各的經,彼此毫不相關。但Dilek告訴我們,雖然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在教義上完全不同,但他們卻都信奉世界隻有一個主宰:耶和華和安拉不是“兄弟”而是同一個神。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不同在於基督教信奉耶穌為神,而伊斯蘭教認為耶穌隻是先知,但是穆罕穆德是最大和最後的先知。當初我還不太確信其中緣由,回來後拜讀了看風景老兄的帖子才弄明白。原來,人類曆史上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是同源同宗,都屬於“亞伯拉罕宗教”(亞伯拉罕是猶太人的祖先)。從民族血統上說,三大宗教的創始人也是同族兄弟:耶穌是猶太人,而且是曆代猶太君王的直係子孫;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穆德也是亞伯拉罕的後代子孫。 三大宗教的創立和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教育與醫療
土耳其實行的是社會福利製度。全國實行免費教育至大學畢業。孩子們中學畢業後,需通過考試進入大學。每年考生約150萬,隻有50%可被錄取獲得免費教育。落選的考生隻能找到低收入的工作。由於競爭的激烈,有些富家子弟可通過繳納學費進入大學,但還是需要參加考試。
土耳其實行的是全民醫保。低收入人群可獲得免費醫療。一般人則需支付10-15%的費用。由於看病的人擁擠,手術需要漫長的等待,現今政府采取一係列的改革。確立了優先製度:如果支付20-25%的醫療費用可獲得優先就診權。醫生們也紛紛開啟私人夜診,既可增加收入,也可減緩病人的等待。
伊斯坦布大學校門
軍事與外交
Dilek聲稱 “雖然土耳其沒有強大的軍事武器,但從人員的角度來看,土耳其有著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土耳其有150萬軍隊,其中75萬是常備軍。土耳其實行的是全國義務征兵製。每個年滿22-25歲的男青年都要義務服役一年。隻有當過兵,他們才能被認為是能承擔責任的男人,才能找到真正的工作。送子當兵是一件隆重的事情。每當村裏有人去當兵,全村人都穿戴整齊,將孩子送至村口。母親抓起一把地上的泥土,親吻一下,然後貼到兒子的額頭上以示祝福。泥土被保存在家,等待孩子的歸來。孩子回來後,泥土被灑回原來的地方。如果孩子犧牲了,泥土將灑在他的墳墓上。
土耳其三麵環海,東麵和南麵卻與喬治亞,阿美尼亞,伊朗, 伊拉克,敘利亞等國接壤。土耳其對待這些國家的態度一向保持中立。土耳其與美國雖是盟友但卻有著自己的立場:反對美國在境內放置投向伊拉克的導彈,反對美國在境內放置保護以色列的雷達。這恐怕也是為什麽土耳其能在這些恐怖主義國家的包圍中獨善其身埋頭發展經濟的原因吧。Dilek還給我們介紹了許多有關土耳其現狀的話題,例如土耳其的黨派、與阿美尼亞的矛盾、與希臘的矛盾等等。這裏就不一一敘說。
囉嗦完土耳其的概括,遊記正式開始,按照每天的行程以流水賬的形式寫出。雖拍了近二千張照片,但使用起來還嫌太少,有些照片是從朋友處得來,在此表示感謝。
謝謝,不對的地方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