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是國際骨質疏鬆症日。
骨質疏鬆症是老年人容易有的疾病。以前的人壽命不長,話說人活70古來稀,還沒活到有骨質疏鬆症就去世了。所以醫學對這個方麵的研究不太多。
現在不同了,人均壽命大幅提高,隨之老年疾病越來越多,醫學研究也開始給予骨質疏鬆症以更多的關注。
一年前,通過骨密度的檢查,我被確診為有骨質疏鬆症。這個檢查是對脊椎下部,髖關節及大腿骨頭部這3點進行骨密度測試,得到3個骨密度測試值,以最低的那個值為準,達到或超過-2.5, 就表明有骨質疏鬆症。
我遇到了一位非常好的醫生,她首先談了她的建議,然後希望我對這個疾病先有一個相對全麵的認識,再回來和她討論如何治療,最終的決定要由我自己來做。
她說,有骨質疏鬆症的人更容易骨折。一旦骨折了,特別是髖關節或脊椎骨折,要臥床很久,這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有巨大的影響。整個人生也許就會因此而改變,壽命也許會大打折扣。轉而她又說,目前的治療手段,就是要預防骨折,對某些人是會有副作用。但從整體畫麵來看,治療的好處遠遠大於那些不好處,她建議我要接受治療。
臨走前,她給了我一大堆信息,讓我回家自學。從這些信息裏,我發現我居住的地區,有個慈善機構組織的骨質疏鬆症小組,每月活動一次。經常辦講座,講解骨質疏鬆症和最新治療方法。
隻要我有空,這些活動我都去。讓我受益匪淺。結合自學和聽講座,我對骨質疏鬆症有了一些了解。
為什麽有人會骨質疏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