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以精微廣大聞於世。其成立因緣,自漢迄宋,累有譯本,事跡互有出入,要節尚稱符契。譯文詳略不一,類涉奧衍,未便初學。爰薈萃精意,表以顯易之詞。智者或有取焉。
民國三十一年 釋尊誕日 著者誌
佛 為梵語 Buddha 之譯音。本作佛陀,避繁趨簡,每略陀字。論其意義,深奧難詳;舉要言之,則為既證大覺之人。佛學 者,參究大覺真理,依法求其實證之學也。
[注] 古代梵語,近由西洋學者悉心考究,有專著行世(英、法、德文俱有之)。其字體本別具一格,為便於印刷故,每以羅馬字表之。上①[1]舉佛陀音,即依此例。以下仿此。
佛學曆古有之,或興或替,係乎時機。三千年前固嚐中斷,僅存名目於 外道 書中。其後,印度有悉達太子出,乃重複發明之,故論起源當自此始。
[注] 外道者,不合正理之學說或宗教也。印度當時此輩甚眾,而最占勢力者為婆羅門派。 悉達 二字亦簡略之稱。在梵語,原為 Sarvartha Sadha。具譯之,應作 薩嚩他悉達 ;乃 一切義利成就 之意。
太子生於印度迦毗羅國,父王名白淨,母後名摩耶,本釋迦族。生時祥瑞甚多,爰名悉達。距今蓋二千九百六十九年也。白淨王愛太子過於任何國寶,所有給養窮極珍貴。而太子之容貌、德性、智力確實出類拔萃,世未有能及之者。年十二,於世間學問、技藝既悉通曉,從此優遊終日,悅目賞心,未嚐親遇傷感事。
一日,隨王郊外遊觀。烈日之下,見有驅牛墾田者,赤體羸瘦,氣喘汗流。牛行若遲,輒受鞭撻;軛加於項,皮損見血。人畜兩憊,饑渴不堪。犁鋒所過,傷蟲隨現;飛鳥疾來,啄而食之。太子不勝其憫,雲: 眾生苦惱,向聞其語耳,烏知若是其甚乎?亦有解救之道否? 遂避入閻浮樹下,端坐思維。是為探究佛學之動機。其卒能發揮光大者,則在丁年後種種感觸促成之也。
[注] 眾生互相殘殺以及種種勞苦,吾人自幼見慣,故不覺其事可憫。太子於學識既具之後乃始見之,宜惻隱心之特露也。
白淨王當太子初生時,嚐集善相者觀之,皆雲: 是兒福智無比。若紹位柄政,定作轉輪王,統轄四海;若出家學道,定成大覺王,普度眾生。 王大喜,然滿望自為太上轉輪王,絕不願兒之學道。及郊外遊歸,察太子有道味,心頗悒悒。乃為廣造殿宇,巧設園囿;其中點綴裝飾,極人間之至美。衣服之麗,飲食之精,僮仆之眾,奉侍之周,自不待論。年十七,即為納妃。正妃耶輸陀羅,第二妃摩奴陀羅,第三妃瞿多尼,分居三宮,各領婇女無數,日歌夕舞,爭妍取憐,務令太子目迷於色,耳惑於聲,無暇思維眾生苦惱事。一日,諸婇女忽歌雲:
城外園林,景致宜人,遊之耳目一新。
太子聞歌,即動遊興。初出東門,見一人手扶竹杖,匍匐而行。細察之:
背曲頭低,皮皺膚黧,牙齒多缺,須發皆白,肉消骨露,息喘有聲,手足頻抖,痰涕交作。
太子既訝其醜,更憫其困,問從者雲: 此何人,衰朽若是? 從者答雲: 此老人也,隨處有之。殿下貴處宮中,未嚐見耳。 太子雲: 老境因何而致? 答雲: 凡人之生,由嬰而童而壯而老。此必然之勢,無可避者。 太子瞿然雲: 不久,吾亦將若是困苦顛連也!或有脫免之方乎?吾且歸而思之! 遂返駕。
王聞此事,恐太子之真學道也,更增妓[2]①樂以娛之。未幾,複出遊觀。過南門,途遇一人,其狀如下:
骨瘦如柴,腹腫如釜。麵色痿黃,喘氣微弱。身頻戰栗,口勉哀呼。困莫能起,悲不自勝。
太子睹狀,大驚,詢從者以故。從者雲: 此病苦也。飲食不能慎,嗜欲不能製,起居無時,調攝無方:此皆致病之道也。加以風雨交侵、饑寒相遇以及種種意外之患,人之病態益多。病之來,雖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亦不能倩人庖代。此勢之無可如何者也。 太子雲: 噫,設吾不幸而遭此,其何以堪? 即驅車還宮,深思免病之道。
疊次罷遊,王益憂念:太子之抱悲觀,非徒增妓樂所能娛也。則擇婆羅門之聰秀子弟名優陀夷者隨伴其側。是人饒有辯才,事事圖寬太子意;且教諸妓以誘惑之法,使纏縛之。既而太子複外遊。出其西門,露於目前者,則有一生平未見之事:
一人挺臥床上,著以彩衣,堆以香花,四人舁之而行。大眾圍繞相送,有散發者,有捶胸者,皆哭泣悲哀,淚下如雨。
太子傷其狀,而莫明其由。問從者雲: 臥者何人,送眾酸楚乃爾? 答雲:所謂死屍是也。人壽既盡,神識他去,遺骸雖存,一無所知。平時相處之眷屬,任爾如何恩愛,到此不能不割舍;一生所積之財產,任爾如何珍惜,到此不能不放棄:此相送者之所以悲也。 太子雲: 凡人必死乎?抑有不死者乎? 答雲: 無不死者。 太子喟然有間,雲: 吾顫怖矣,不如歸。 意以光陰迅速,不久且死,而漫遊取樂,與魚遊釜中無異也。既歸,反複思維,以為眾生之有老病死,緣於有生。生從何來?此事大須研究。若得徹底明了,諸苦自有避免之法。終日端坐,視一切娛樂蔑如也。
諸妃感太子益懷憂戚,密白其事於王。王大懼,遣使絡繹誘勸。複念東、西、南門行人複雜,每令太子失意,計城北地較幽靜,特重治園林,倍使華麗,以備太子之遊;且敕兵衛預淨馳道,人之或老或病或死暨一切能敗遊興者,皆禁逼近。厥後,太子策馬出,抵園而息,仍於樹下端坐思維。忽見一人,身披法服,手持法器,右錫杖而左缽盂,安詳而來。太子問: 來者何人? 答雲: 我比丘也。 問: 何謂比丘? 答雲: 求解脫生老病死者。 問: 其法若何? 答雲: 固須參究,更要實習。在家諸多纏縛,恐難見效耳。 因為廣說出家利益。太子欣然讚歎,頂禮者三,亟索馬還宮。宮女竊觀豫悅之容,方自慶幸,不知太子既決出家實習之誌也。
[注] 太子既淹通群籍,平日豈不知世間有生老病死之事?此有二義:一者,紙上空談,激刺未深,須有待於目擊;二者,平等心地,感懷之起,須諸緣具足。前義淺,後義深。
出家,為長離家室避居山林之總名。有消極、積極之分:消極者,深惡人事紛擾,惟求自身安適也,是謂厭世派;積極者,藉環境之清淨,圖實習之專一,學成則轉化群眾也,是謂救世派。悉達太子以十九歲二月初七中夜,潛離繁華熱鬧之王宮,與木石居,與鹿豕遊,純出於救世大誌,本最可喜之事也。然別離之苦,人情難堪。宮中當時淒惻情況,據經典所載,幾令人不忍卒讀。本篇未暇敘述及此。所當論者,則以後名稱問題也。
太子 二字,為封建製度下一種階級之名。既告出家,此名應同時消滅。成道後,世固尊之曰佛;然未成道之前,既不合遽謂之佛,又不合仍稱太子,則名之曰菩薩焉。 菩薩 二字,梵語為 Bodhisattva,具譯之應作 菩提薩埵 。菩提之義為大覺,薩埵之義為眾生,合之則為 願成大覺之眾生 也。
[注]凡真正發心勇猛精進願成大覺者,皆可謂之菩薩。世俗對一切神像有統稱菩薩者,此誤解兼誤用也,不可不辨。
婆羅門外道,當時多有出家實習者,其用功勤苦稍見神異者,世往往以仙人目之。菩薩既入深山,行抵跋伽仙人之所。跋伽欽其儀容,率眾迎入林中,殷殷招待。菩薩小住,觀察彼等行法:其衣,或以草,或以樹皮,或以樹葉;其食,或以花,或以果,或以草木,或一日一食,或二日一食,或三日一食;其臥,或不厭塵土,或不避荊棘;其所禮拜,或事水火,或事日月。乃問跋伽雲: 汝等如此苦行,究何所求? 跋伽答雲: 求生天上。 菩薩雲: 天上雖比人間為樂,然福盡則窮,終淪苦境。且生天殊非徒事捱苦所能得,如其能之,則貧人之苦於衣食住者,來生將一律升天矣,有是理耶? 因念彼等盲修瞎練甚可憐憫,遂告別。眾送雲: 仁者誌願廣大,非此間所能留。由此北行,有大仙名阿羅邏,其道甚高,可訪問之。
[注]世間有六道:一曰天,二曰人,三曰阿修羅,四曰鬼,五曰畜生,六曰地獄。佛未興以前,世人頗能知之,因間有流露之處也。近人趨重科學,電氣日益發達,將來播音、傳影等法更有進步,或能與諸天、鬼神通訊。爾時,六道之說,始成人所共知之常識耳。
菩薩如言而往,阿羅邏亦率眾歡迎。慰勞已,深讚菩薩以儲君資格毅然出家,極為難能可貴,並問: 色、聲、香、味、觸五欲甚足迷人,少年尤甚,仁者何所惡而逃之?又割棄眷屬事最酸辛,仁者何忍出此? 菩薩略雲: 人自趨慕五欲,乃覺其為樂而被迷;吾心隻求解救眾生,五欲之來確若幻夢,不見可樂,亦不見可惡。人生不免於死,眷屬終須相舍,酸辛必有一度,不如早日出家。 既而論及解脫生老病死之法,阿羅邏雲:
眾生本體,常住不變,以未能固守,趨於流動,乃有生滅無常之身,受生老病死之苦,輪轉不息。欲避此苦,自應製止流動,以回複常住本體。其法:先離煩擾之地,隱居山林,修持戒行,諸惡莫作,謙下忍辱,修習禪定。定力既成,五欲不能誘惑,是名初禪。然尚有尋求、伺察之心,仍與外間言說相通。漸入漸深,尋、伺不行,是名第二禪。然尚有歡喜之心,不無浮動之跡,則更收斂之,歸於恬靜,是名第三禪。然尚有悅樂之心,不無享受之念,則又遣散之,歸於清淨,是名第四禪。能護此清淨之念,則生於最高之處,大千世界一一明見,心常自在,不隨諸世界變遷,或以為既回複本體真相矣。以餘實驗,仍未為得,因形色尚存,未免有所蔽也。應進修空觀,使大千色相皆等於虛空,是名 空處 定。然虛空之見仍能為蔽。究其實,覺此無邊虛空相狀者識耳。專注於識,則空相自亡,是名 識處 定。然心中遍滿識量,顯非純寂。再掃除此識,則名 無所有處 定。功夫至此,即與本體相契,壽量無盡,不虞忽死忽生。生死既無,老病何有?
阿羅邏縷縷談此,自謂實證此境,非臆想可比,勸菩薩仿而行之。菩薩如言修習,未幾一一證明。告阿羅邏雲: 無所有定,雖有其境,然不過製識不行,如石壓草,將來製力漸衰,機緣湊合,勢複搖動,謂之壽長則可,謂壽無量則不可。本體自在,不當如是。 乃辭別他去。聞有優陀羅者,乃大導師羅摩之子,襲乃父 非想非非想處 定,其道絕高,遂訪問焉。優陀羅雲:
凡取於相及非相者,此是大患。偏於有識之想,猶患大瘡;偏於無所有之想,猶患大癰:皆非能得道者。餘之非想非非想定,乃於有無之中微細參究而得者。證得此境,三世寂然,所謂不生不滅之本體即此也。
菩薩依法修習,不久便得。以為仍非究竟解脫,不免輪回,未得謂之不生不滅。蓋細搜其立腳點所在,實建於我執之上。不從根本斷除我執,雖鼓勇入長期大定,煩惱一若永伏,然於勇氣漸竭時,則又隨機出擾也。仍別去。
光陰迅速,出家忽閱數載,菩薩以窮參極究之功,亦既探驪得珠,直達大道根源矣。然雖證明其理,而夙生結習未經刻苦研磨,神通妙用不能大顯,於是擇地於尼連禪河之側,晝夜勤修,飲食每廢。凡六年,結習垂盡。然以養料太缺,身體奇羸,氣力不充,未能徹底深觀,乃如常飲食,交調形神。最後結草於菩提樹下,端坐草上,自誓 不成正覺,不起此座 。此大雄猛精神驚動十方,有魔王起與為難,於是繼以降魔之事。
魔王波旬居欲界最高之處,福報豐厚,快樂自在;然邪見甚深,耽嗜五欲,提倡戀愛主義;世之喜其放肆,願附黨羽之列者,實繁有徒,故有魔王之稱。菩薩正義,天人無不欽仰。今誓願如此堅強,不久決定成佛。其道一行,波旬黨羽將被其感化,一律改邪歸正,爾時勢且孤立。心中忿氣不過,亟欲預加破壞,以杜後患,乃召集魔眾會議,共商對付之策。魔子不直乃父所為,諫雲: 我黨主義,以縱欲相號召,不過利用眾生弱點耳。菩薩道行真正,神通廣大,豈能與抗?徒取辱焉。 波旬怒雲: 汝何知吾神通不及彼耶? 然雖不納忠諫,亦未便遽行興師,且先偽造家書,遣使致菩薩前。略雲:
迦毗羅國急促告汝:汝族弟提婆達多既篡白淨王之位,汝之諸妃盡為所掠,可速歸靖難。
菩薩洞燭其奸,深憫魔王之愚,置不顧。偽使乘間逸。
[注]魔乃梵語 Mara 之略稱,具譯應作魔羅。凡執眾生病態為真樂所在以及故抗善法者皆屬之。
世間眾生分三類:
(一) 欲界 凡於情欲、飲食、睡眠三事未能舍離者屬之。其中又分六道(見第三節附注)。
(二)色界 初禪至四禪諸天眾生屬之。
(三)無色界 空處至非想非非想處諸天眾生屬之。
波旬見計不售,則大戚,召三女而語之雲: 汝等素擅誘惑術,亦能亂彼沙門之心乎? 三女,長名悅彼,二名喜心,季名多媚,皆絕色,舉欲界莫能及。聞父言,各逞妖冶,獻媚於菩薩之前。菩薩寂然自若,固無瞬目之嫌,亦無閉目之失。三女乃逗以偈,詞甚長,其要如下:
青春難久留 行樂宜及時 姊妹擅殊色 塵世無此姿
快來共嬉遊 莫失此良機 胡為同木石 冥冥靡所知
菩薩從容答以偈雲:
汝曹一何癡 色身妄自喜 著相便不淨 凡夫斯受媚
我住菩提座 超然脫生死 竭盡誘惑術 終難撼正智
三女技窮,懊喪而退,啟波旬雲: 女等色藝對任何男子恒能操縱之,從未失敗如今日者。彼沙門,真大聖人,必定成佛無疑,請父王勿與結怨。
[注] 沙門即出家絕欲、持戒清淨之人。若身雖出家,而未能克除嗜好,嚴持戒行,非真沙門也。
波旬驚怒交集,轉計以甜言餂菩薩雲: 若能離此菩提座,吾將舉財寶無量、快樂無上之王宮讓汝享受。 菩薩哂之。波旬不複能忍,遂召兵甲以圖一逞。所屬邪魔、天龍、惡鬼、猛獸等眾以億計,一時排山倒海,集於尼連禪河之旁,猙獰萬狀,凶暴莫名。有挾弩者,有懷石者,有轟雷者,有閃電者,有吐火焰者,有噴毒氣者,有弄刀劍者,有使戈矛者,有張牙舞爪者,有興妖作怪者;鼓聲冬冬,金聲鏘鏘,人聲呼呼,鬼聲 需鬼 需鬼,獸聲嗥嗥。一切驚耳怵目之事,此未足述其萬一也。爾時,菩薩即入大慈三昧以攝持之。眉間放白毫光明,照耀十方世界。光之所及,可以止惡除害。魔眾洶洶而來,氣吞日月,詎一見菩薩,手若折,聲若竭,氣若厥,諸術皆不能施。於是紛紛頂禮懺悔,皈依沙門。波旬黨羽頓失泰半,乃率殘餘逃歸魔宮。
[注] 煩惱之生,由於結習。結習之甚,首推戀色貪財。波旬未嚐不知因人弱點而攻之,無如菩薩道行既越不可誘惑之地也。
菩薩降魔已,無複障礙。坐菩提樹下四十八日,心覺一道清淨,妙合真如法界。時在三十歲二月初七日也。真實而如如之法界,為萬法究竟本體。由此本體開為眾生身,其間境界可略分五級:
第一級,法界本體;
第二級,眾生心之樞紐;
第三級,眾生心之相狀;
第四級,眾生身之樞紐;
第五級,眾生身之相狀。
尋常凡夫隻知第五級境界。技藝如何精巧,學說如何幽玄,皆依本級而建立。其能發明第四級境界勤而行之者,下可以延年,中可以成仙,上可以生天。發明第三級境界能見諸實證者,消極可破除煩惱,積極可廣明心相。發明第二級境界者,窮生滅之頂點。發明第一級境界者,顯寂滅之妙性。
[注] 常人返照自心,覺攀緣馳逐不已,此乃意識作用也;第三級之眾生心,須淨伏意識而後見。不可混視。
由第五級逆流而上,一一觀察入微;由第一級順流而下,一一覺照無著,自然正智現前,神通具足。菩薩於此中勘驗分明,得大自在。是日從初夜起,就眾生身實驗六通,就眾生心實證三明,知眾生本來皆具佛性,惟昏迷不覺,以致沉溺生死海中,深生悲憫。六通者何?一曰身如意通,二曰宿命通,三曰天耳通,四曰天眼通,五曰他心通,六曰漏盡通。三明者何?一曰宿命明,二曰天眼明,三曰漏盡明。
何謂身如意通?入地如水,履水如地,出沒自在,山壁無礙;一身能化多身,遍布虛空;小身能作大身,高至梵天。
何謂宿命通?過去生中世世所現之身,所作之事,皆憶念分明,乃至六道一切眾生宿命亦能了知。
何謂天耳通?六道眾生所有歌詠聲、哭泣聲、歡喜聲、悲哀聲、嘻笑聲、怒罵聲、諂媚聲、傲慢聲、莊重聲、猥褻聲乃至一切器物之聲,鹹能聽聞清晰。
何謂天眼通?地獄受罪苦、畜生被噬苦、餓鬼饑渴苦、修羅鬥爭苦、人類爭權奪利苦、諸天樂極悲來苦、六道生死輪回大苦以及種種幻色、種種假樂,莫不了如指掌。
何謂他心通?眾生身中所起清淨心、歡喜心、慈悲心、忠孝心、禮義心、廉恥心、貪財心、貪食心、貪色心、貪賭心、利己心、害人心、瞋恚心、嫉妒心、驕慢心、諂媚心、欺詐心、愚癡心以及一切善惡之心,皆洞悉無遺。
何謂漏盡通?眾生不知肉身發源於第三級以上,惘然隨波逐流,靡所底止。
能於空中觀徹破裂之點而密補之,則永不漏入生死漩渦中。
[注] 功行達於第四級以上者,不論正道邪道,皆有證得前五通之可能性,惟漏盡通必永斷煩惱而後能。此六神通,若明其原理,毫不足奇,然須知與世俗幻術異。
何謂宿命明?證第一級境界後,縱觀第三級眾生心,從纖細相狀,於宿世身分、地位、姓名、壽量、福報、父母、眷屬、同群以及種種隱微之事,皆能隨念了知。
何謂天眼明?於眾生心纖細相狀,能隨念開為形色而觀之。我及眾生曆劫生死之前因後果,洞見明晰。
何謂漏盡明?眾生之得漏盡通者,雖能不受肉身生死輪轉,而心相變遷不已,未得寂滅之樂。若以第一級功力逕斷其變遷之根本,則成究竟無漏也。
[注] 身如意、天耳、他心三通,皆對肉身而建立。內心不涉肉身,故隻論宿命、天眼、漏盡三明。
六通三明遍發,正智如如,安住無跡。忽然十方諸佛普集空中,其密無間,同聲讚歎,示以 唵 (om)字法門。菩薩心中頓現月輪境界,潔白無比。刹那間,五智及諸差別智一一開發。東方將曉,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釋迦牟尼佛。
[注]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梵語 Anuttara Samyaksambodhi 之譯音,義為無上正等正覺。釋迦,梵語為 Sakya,即佛之族姓,義為能仁。牟尼,梵語為 Muni,乃佛之特號,義為默寂。
佛既成道,本平素大願,積極超度眾生。從菩提座起,四出演化。視眾生之程度,分別施以相當教法,經四十九年未嚐休息。最後觀察機緣既盡,此如幻如夢之肉身不必複留,遂以漏盡通之自在力而滅其相,歸於涅槃(義為寂滅)之境。時當七十九歲也。
釋尊四十九年中所說教法不可悉數,依世間流傳,都為五乘:
此乘極力發揮因果法則,以止惡修善為實行標準。其中有人天之別:講究人道者曰人乘,重五戒;講究天道者曰天乘,重十善。
五戒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也。人人若是,天下自然太平,無有擾亂者。
[注] 儒家以五常為經世之大本:曰仁,曰義,曰禮,曰智[3]①,曰信。習殺生,則失仁;類偷盜,則失義;涉邪淫,則失禮;喜妄語,則失信;好飲酒,則失智(酒能亂性,故失正智)。是故佛門五戒,即貫徹儒家五常之正行。廣舉因果事實以資證明,務期守戒者益知奮勉也。
十善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不貪,不瞋,不癡也(不飲酒攝在不癡之內)。行之有恒,能與欲界諸天相感通;兼習四禪者,能與色界諸天相感通;兼習四空定者,能與無色界諸天相感通。
[注] 道家正當修為,能與忉利天感通 即欲界中之地居天也。其所習之定屬欲界定,與色界、無色界之禪定不同。
聞佛法音,依之而修解脫之行者,屬聲聞乘。此乘教法,在講究苦、集、滅、道四諦。深悉三界六道種種苦惱,曰苦諦;知苦惱之因由於貪、瞋、癡等所集成,曰集諦;深悉解脫真理歸於寂滅,曰滅諦;知寂滅之因由於戒、定、慧等之道行,曰道諦。
苦惱類別有三:一曰苦苦,感八苦交煎之苦也;二曰壞苦,感物境破壞之苦也;三曰行苦,感事情變遷之苦也。
[注] 八苦者: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愛別離苦,六怨憎會苦,七求不得苦,八五蘊盛苦。
眾生有十大根本煩惱,名為十使:一身見,二邊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取,六貪,七瞋,八癡,九慢,十疑。名之曰 使 者,能驅使眾生流轉六道不已也。前五名五利使,後五名五鈍使(易斷曰利,難斷曰鈍)。
深契煩惱皆歸於空,即得寂滅之樂。此中階次,有四果位:一須陀洹果,滅五利使,兼能去疑;二斯陀含果,能伏欲界貪、瞋、癡;三阿那含果,進滅欲界貪、瞋、癡;四阿羅漢果,滅盡諸使無餘。
戒所以治貪,定所以治瞋,慧所以治癡:此言大略也。細析之,則有三十七助道品(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文繁不引。
研究人生觀,覺悟此身由來,端在自心不明煩惱本空而起應付之行為;由行為經驗而起微細之業識,由業識開為六塵則起名色之見;由類別名色而起相當六根,六根對六塵則起接觸之感;接觸之於身心,能起種種受用,受用適悅者斯起愛心;愛之至深起取著,取著不舍則成積習;積習之強有力者,能致此心現身於相當環境;此身既生,則不免老病而至於滅亡。
由 不明煩惱本空 而至 滅亡 ,中間凡說十一段緣起(內含十二名相),佛經中名為十二因緣。其文曰: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無明,即不明煩惱本空也。有色相可感覺者曰色。無色相而但可示意者曰名。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積習能致此身入六道者曰 有 。生當有佛之世,聞佛說十二因緣而覺悟者,即入緣覺乘;無佛之世,若能悟此,則名獨覺。證果時,名辟支佛。
[注]聲聞乘名小乘;緣覺乘名中乘,或附於小乘內。經教中每稱二乘,即統舉聲聞、緣覺言之。
人天乘能積福,而不能解脫;聲聞、緣覺二乘能解脫,而不能普度眾生。菩薩乘則包舉以上諸乘之所長,而行願則極廣大。其四弘願曰: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圓滿此四弘願,則以六波羅蜜多為主要功夫。六者何?(一) 布施,(二) 持戒,(三) 安忍,(四) 精進,(五) 禪定,(六) 般若。
[注] 梵文 Paramita,譯音為波羅蜜多(古譯略去 多 字),義為 度 ,即度到彼岸之意。世間曰 此岸 ,出世間曰 彼岸 。由世間而達到出世間之道,即為度到彼岸 (簡稱曰度)。
布施內分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人天乘未嚐無此行,然以著相故,不能脫離世間係縛,故屬此岸。薩乘則不住於相而行布施,故名布施波羅蜜多。
以下五者準此名之。持戒以十善為主,跡同天乘。安忍者,心能隱忍一切難忍之事也,或譯忍辱,取顯著者言之耳。精進通於一切行願。禪定則靜中考慮妙相也。般若則照見一切皆空也。
[注]梵文 Pranja,譯音般若,義如智慧。然世間智慧依識而生,此般若波羅蜜多則離識之智慧。
依此乘修行,經三大無央數劫,乃成等覺菩薩。從此更須百劫修相好,次入金剛心而後成佛。
[注]以上諸乘教法,隻舉大意。欲求較詳,可取拙著《佛法要論》參觀之。
菩薩乘亦名大乘,並前二乘,統稱三乘。此大乘雖為成佛之因,而未能頓證,上根利器之人容有所歉。於是,釋尊又說唯一佛乘,簡稱一乘(亦稱最上乘)。
一乘教法,能令眾生以現世肉身頓成如來法身。密藏中談此旨者甚多。今節錄《妙吉祥秘密觀門經》一段文字為證。經雲:
世尊在舍衛國華林園中跏趺而坐。時有彌勒菩薩等白言: 世尊,我等雖聞三乘甚深妙法,然尚有懷疑之處。敢問世尊,此法門外更有法否? 佛言: 善哉善哉,汝等乃能興問及此!我有摩訶三昧耶秘密內法,依之修行,能令大乘行者速疾成佛。吾自成佛以來,未曾宣說。
此經所以超出三乘教之上,在特具 秘密內法 。此法以三摩地中所感六大緣起妙境為基本,非真正當機不堪信受,其中秘要不合輒傳。是故釋尊又雲:
我此三昧耶秘密法門,難信難解。汝等乃能如是問,是真大丈夫,是真大智慧! 汝等先受五瓶灌頂,當為汝說秘要法門。
是法既須灌頂然後能宣,吾書至此遂止。
[注]禪宗有 立地成佛 之理,唯約般若門言之,隻見無相法身;密宗有 即身成佛 之事,更約三摩地門言之,兼見有相法身。此其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