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63)
2022 (56)
2023 (134)
題有解,就是說不明白這是個性宗的問題,也不敢相信性宗問題有解。
所以,他們自動都躲在生活問題中,用相宗的方法,做搭積木的遊戲。
存在主義,存在,本來麵對的是生死問題,是隻有性宗才能解決的問題,不過哲學家根本不知道這條路怎麽走,也不知道這事兒是可能解決的嗎。
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早期的)英國和歐洲學術界的差別(雖然多少有點太過寬泛)。英國為什麽沒有存在主義那樣的困境?因為這問題本來就是生死問題。英國的生死問題是信靠宗教,交給上帝的。例如貝克萊是主教、虔誠的基督徒,即使他探討上帝、探討世界本性(是Ideas + Mind),他的內心沒有迷失的苦惱,他們的生活、內心都很平靜,不幹擾他個人的存在問題。而歐洲的那幫人,說背離了上帝也好,拋棄了上帝也好,懷疑了上帝也好,反正自己是要麵對生死問題(從郭爾凱郭爾開始)。但他們不知道這是個性宗的問題(要解決自我存在的本性問題),誤以為可以用自己以前的方法去麵對這個難題,所以總是糾纏不清。整著整著就不管存在問題,開始搞運動了。馬克思-共產;尼采,海德格爾-納粹;連薩特都跟巴黎學生運動攪到一起。其實都是迷惑於把存在問題(性宗問題)和存在的形式問題(相宗問題)混淆了。。
其實,這個存在問題隻有兩個解決方案,一個是靠信仰,過好當下的日子,死後的事兒交給自己的上帝或信仰,不憂慮;第二個就是生前就想解決,那就要有真實的修證,徹底明白生死是怎麽回事兒。具體例子有基督教vs佛教(也不排斥其他宗派,隻要解決問題就好)
現在的學者,那種思維方法,根本還不能超越佛教說的五蘊中的“想蘊”,都是在思維裏轉圈,類似水中的魚,就不知道離開水還有別的空間。要想解決存在問題,那隻能說是在“小高爐煉鋼”。
顧彬提到的三個問題 :1. 語言,2,倫理,3. 法律社會。都是生活問題,都是形、相問題。不是本性、存在的問題。頂多是存在“方式”的問題。
嗬嗬,現在看他們在哪個位置,很清楚。 :)
謝謝鏈接。
=============
• 覺得有些人不了解那段曆史。“德國哲學作品”,是指德國古典哲學,還是當代德國哲學?看到一篇文章,介紹了 -Shubin- ♂ (159 bytes) (11 reads) 06/29/2023 postreply 18:50:51
• 當我發現人生問題是“生死+生活”,學術問題是“性宗+相宗”,看事情就清楚了。而主流哲學家,基本上不敢相信生死問 -freemanli01- ♂ (2994 bytes) (19 reads) 06/29/2023 postreply 19:40:34
• 樓主客氣了。補充2點,即第一類解決方案裏有上帝還有真主等;第二類解決方案裏有佛家法還有道家法等。 -Shubin- ♂ (0 bytes) (1 reads) 06/30/2023 postreply 08:37:12
• 我們沒有門派之見。曾經認識一個印度女孩,她帶我認識她的師父--典型的美國白人,但是聲稱前世曾經是中國道家的修行者。嗬嗬 -freemanli01- ♂ (522 bytes) (9 reads) 06/30/2023 postreply 09:02:46
• 讚同修真不拘門派之見。覺得經常轉換方向是很自由,但修行是有體係和積累的,本來幾百年能修成的,跳了幾次槽就不好說了。 -Shubin- ♂ (0 bytes) (1 reads) 06/30/2023 postreply 12:54:01
• 是的,這一點道理上我也不是很認同搞太多門派。這個人好像是有心學很多門派,然後教人。我隻是欣賞,實際還是走自己的路。 -freemanli01- ♂ (0 bytes) (0 reads) 06/30/2023 postreply 13: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