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63)
2022 (56)
2023 (134)
2024 (86)
理解一下權力:),自然科學研究如何利用自然力;社會科學研究怎麽使用人力。人力資源部,嗬嗬。
錢和權,都是資源配置的權力。
都是基於過去的能力,而給予某人的資源配置權力。
社會需要防止某人未來的變質,也即:
如果這個人失去了明智地使用自己手裏的資源配置權。社會怎麽收回?收回多少?
===========
正常情況下,人們怎麽獲得這些資源配置權力?
1. 政治權力:有人處事清明公正有效,辦事兒成功。大家根據以往的經驗,預期他以後還會如此。就選他做領導,甚至總統。
2. 資本的權力:商人,在公平的市場交易中,如果一個人掙錢了,說明他是提供了別人需要的服務。別人給他的錢,就說明了他過去提供了合適的服務,質量和大小就是他的錢來衡量的。
他通過服務而獲得的錢,就進一步形成了今後的資源調配權力。他把錢用在什麽方麵,人們就去幹那方麵的活。他買蔬菜,就有人生產蔬菜;他建學校,就有人生產建材;他買股票,那個行業的人就多配置人力物力去生產。
你到商店、機場,拿出一遝鈔票,就相當於拿出一個手令,告訴服務員:你幫我把這事兒給辦了。而服務員也明白這個手令的意思:請按持票人的要求辦理,不要問為什麽。哪怕來人的智商隻有70,要什麽,你就給他。
這裏有一個再生產的問題。如果他的投資,能獲得多的回報,就說明別人喜歡他投資帶來的服務和產品。
他更多的錢,也是社會給他的信任票。所以,憑空得來的錢,並不是一種能力,但錢也是一種力量,隻是和持有人的能力是兩回事兒。而自己掙來的錢,除了錢本身的力量,也是持有人的一種能力。
你要是錢多,愛馬仕的老板就為你幹活;要是錢少,那就農民工幫你做事兒。怎麽樣把掙錢弄成一種藝術呢?要學習!
======
權力的回收:
無論錢和權,都是在一定的社會約定下的產物,社會也有權利做一定的調節和回收。
權力:當人們看到某人已經失去了他原來的能力的時候,就應該可以把他從那個權力位置上移開。
錢:錢似乎是自動流失的。一個人如果不願或沒有能力善加使用錢給他的資源配置權,錢就會流到別人手裏。
不過,錢和權雖然都有配置資源的能力。但性質上似乎有差別,一者是私有的,一者是大家讓渡的。所以,錢,不可隨意剝奪,隻能自然轉移;而權力,應該更多地是被公眾的意見所決定。但是遺產呢?遺產稅,也是一個合理的問題吧。情和理的平衡,不懂具體了。
===========
幾個例子:
要飯:要飯的人,大家看不起,大概在於,你本身自有資源沒有利用,就去強行調配別人的資源。似乎不是合理的做法。
妓女:天生有個身體,不動腦子不動精力地躺著掙錢,太不用功。懶惰是萬惡之源。
名妓:李師師,似乎用心用力調配自己的身體資源,服務客戶,也是一種高級藝術。
所以,合理掙錢的人(不是騙錢的人),首先是使用了自己的身心資源,然後才有了錢,這些錢就是社會給你的信用(In God, We Trust),表示社會允許你再進一步用你的能力和信用調配其他人的身心資源了。比如馬斯克,喬布斯,比爾蓋茲,還有世界各地的小投資者。
============
極端的例子,當然就是佛教。上麵說的是世間法,而佛教講的是出世間法。世間法,最後都是人際關係,講的是調動社會資源。而佛法講的是,人身難得,人自己的身體,就是最大的資源。如果善加深入利用,可以得到的利益更大。什麽利益呢?那就是解脫成佛。
如果一個人隻是利用自己的身心資源,是不需要多少錢的。雖然並不反對掙錢,掙錢也是跟社會的互動。
佛教裏的托缽僧人,就是最極端的。他們隻想知道“我是誰”,對“我有什麽”就不太在意。這些人如果勤於精進禪修,而不是懶惰,據說也是有大利益、大決心的人。
有錢人菲爾好:)。你的新頭像太漂亮了。
精辟。
我是困而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