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穀 -- 溪流

地球軌道是橢圓,不圓我有什麽辦法?
個人資料
正文

什麽叫知足常樂

(2018-05-08 21:06:50) 下一個

這事兒都是想了多少年了,估計“知足常樂”應該是個佛教概念。 
關鍵概念一個是知,一個是足,什麽叫知,什麽叫足。 
如果按佛家的解釋,應該不是勉強的, 
而是“真正知道為什麽本來圓滿具足”的時候,自然就樂了。 

欲望和願望, 
欲跟糧食跟身體有關,是生理心理反應。最初可能跟缺吃的有關,哈哈。 
願望,是跟心有關,是intention. 
人們有時候是願望指導欲望,有時候是欲望牽導願望。 
關鍵的問題,人們很難時刻分清楚欲望和願望,所以就漩渦裏沉浮。 

我佩服的人,知足常樂,必須是他們確實真的知道自己本來具足。 
而不是被群眾勸說、迫於壓力假裝高興。

又想到“知足常樂”和“藝高膽大”可以類比。
藝高不高,容易看出來,知足的知,到底知不知,人們不一定能承認。
沒人逼著一個膽怯的人說,你要“藝高”!因為都知道“藝”不是一天兩天能出來的,
但是人們會逼著人說,你要”知足”!,其實我想,真正的“知”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出來的。

真要說起來,我還就隻佩服佛教裏的高人,六祖,密勒日巴,等等。
知足,也不是不幹事,不是醬油瓶倒了也不扶。而是人家真正能拿得起放得下。
生死自由,該走就走。普通人其實沒有一分鍾能放下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freemanli01 回複 悄悄話 今天偶爾碰到這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紛亂的世事裏也又真情,真情後來又被塵世埋沒。

喜清靜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reemanli01' 的評論 : 我覺得“值得!” 謝謝自由兄。
喜清靜 回複 悄悄話 自由兄,千萬沒有壓力呀。若給自由兄壓力了我就不好意思了。謝謝自由兄。
我會好好體會這一句的:
“知道我是我,知道不是我的東西不是我。”
freemanli01 回複 悄悄話 如果明確說,我現在的認識是,那個良方要起作用,是修出來的,
是在明白人指導下,用“專業的方法”修出來的。
普通人通常不願付這個代價。
或認為不值得付代價。
freemanli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喜清靜' 的評論 :
有更好的良方嗎?
現在越來越覺得這個題目的難度是個問題。
要按道理說,當然是有良方,但是實踐上估計就是難度問題。
按說良方,就是“好消息”就是福音(不管是佛教還是基督教的好消息)。
這個世界太嘈雜,人們沒有機會了解,所謂的好消息到底好在哪裏?有什麽好的?

我也是在不同的境遇下,對那個把人拉回去的牽引力有不同的感覺程度。
------------
“我即不存在,我為何會痛苦?”
人們傳說的無我,我覺得是對佛教的誤解。
真正的問題應該是,什麽是我?
良方大概是:知道我是我,知道不是我的東西不是我。
普通人的誤區是,把非我當成我。
那個“不是自己的東西”一出問題,就覺得自己出問題了。

不把非我誤當成我,大概就是良方。
這樣,雖然“它”還是可以有問題,但是“我”沒問題。

拋磚引玉。。。不敢不拋啊 :)
喜清靜 回複 悄悄話 欲望是水,索取是船,知足是堤岸。水和船都必須在堤岸之內。欲望之水一但高出堤岸,堤毀,船翻,人溺水……
喜清靜 回複 悄悄話 有了解不開的惑就想到自由兄了。
我的困惑是在欲望和願望上我都 95% 的滿足了(可見我的欲望和願望都不高,容易滿足)。但我卻克製不住對那 5% 的渴望。而且渴望的東西往往會被大腦無限擴大,有時甚至會掩蓋那 95% 已經存在的東西。
我覺得 Jenny 給我開的藥方可能目前是最合適我的了:
“這5%的渴望會像影子一樣一直跟著。還是把它作為自己的一部分,心平氣和地接受吧。”
雖然不治病,隻教我與病共舞。還有更好的良方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