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穀 -- 溪流

地球軌道是橢圓,不圓我有什麽辦法?
個人資料
正文

巨嬰國,心理連體嬰兒

(2017-08-04 22:55:39) 下一個

剛才看了羅胖的視頻談論巨嬰國,
回想起來早年出國前非常感興趣的話題,個人主義vs集體主義,
下麵談的不涉及政治,最少我已經年紀足夠大,能理解兩方麵的心理過程。

看完視頻後,就去下載書看看,大概看的還是比較清楚,
我上次回國時也跟自己家裏人講過,那時我用了一個詞,叫做心理連體嬰兒。
國內很多家庭都屬於感情太過濃厚,

就像心理上的連體嬰兒。

人們還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對於身體上的連體嬰兒,現在人們的普遍認識是,應該做手術分開,
但是心理上的連體嬰兒,人們糾纏不清,仍然害怕獨立的感覺。
恐懼的一個心理是,擔心感情上獨立了,就表示“不親”了。

國內的人還是不習慣,不知道如何感情獨立地生存。
這方麵的心理衛生,中國文化裏好像缺乏正確的應對措施,人們是軟弱的。
集體主義,在某種程度上掩蓋了、推遲了人們麵對心理獨立所要處理的問題。

都還是用愚昧的經驗來處理這些事情,被舊習慣所控製,綿延不絕。


嗬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freemanli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喜清靜' 的評論 :
如果從積極的方麵看,就如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一直對對方有所期待,而不是把人看死,看成自己的模子。這個來自外部的期待,以及接納對方可能產生的新東西,對人是有催發生命力的作用。
喜清靜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reemanli01' 的評論 : 朋友也是這樣,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
freemanli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喜清靜' 的評論 :

嗬嗬,挖出根來了。有時候我自己有很奇怪的體會,如果真的把親人當成陌生人看待的話,會有一種更親近的感覺。怪。。。
因為那個陌生人,你給了他獨立的空間,然後可以審視。
喜清靜 回複 悄悄話 挖出根兒來了。
freemanli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澤文H' 的評論 :
茅於軾是很不錯,以前在國內看過他的文章。
澤文H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reemanli01' 的評論 : 我認同你的這個觀點。茅於軾在他的一本書《中國人的道德前景》中,有類似的論述。
freemanli0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weetoak' 的評論 :
是的,人們的獨立心,我記得當年看陳獨秀的宣言的時候,還是很感動當年陳的獨立心的。後來的人都被各種各樣的利益(政治利益,經濟利益)等等所軟化了。這種施加溺愛的人也是為了顯示(或自己給自己證明)自己是有用的。
有個故事,一對兒男女戀人,好像是一方就是要拚命讓另一方無法自立,然後對方離不開自己,自己就獲得一種“有用的感覺”。
有用,在政治上就是所謂執政的合法性問題。
一個政黨如果希望其服務對象很軟弱,以此凸顯自己的有用,也是一種有腐蝕性的文化。

前一段,談到的書,人均GDP突破某個階段後,社會可能會有動蕩。這想想也是類似群體的青春期,必須度過,而不是退回去。
中國文化的不發育,不突破幼童期,整個群體就是這樣的。你厲害?想獨立?大家孤立你。給你斷奶。好像當年在延安,老毛就斷了肖軍的糧食。然後你就乖啦。

好在現在有市場經濟,應該是好得多了。
感覺真正獨立的市場經濟是培養獨立人格的大課堂。
sweetoak 回複 悄悄話 從某些台灣人對大陸人的仇視言論中,可以看出政治對大眾的認知和對立人格有多麽大的影響。
freemanli01 回複 悄悄話 是啊,要獨立也很多心障,斷奶期衝突很多。
人際交往越自由的文化,社會越發達。
自由才能釋放創造力。
sweetoak 回複 悄悄話 東方文化恰恰是拒絕個人的心理和人格獨立,不論是家庭層麵還是國家層麵,基於經濟利益和統治利益,否則,鳳凰男/女的家庭會幸福的多,公眾的生存空間也會大的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