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就好

真實的故事,希望您喜歡。
個人資料
小百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古戰場遊記】之78:蕭朝貴命喪天心閣

(2019-05-25 18:35:45) 下一個
【古戰場遊記】之78:蕭朝貴命喪天心閣    
 
天心閣今貌:
 
 
       鹹豐二年(1852)是年輕的太平天國舉事後非常重要的一年。這年2月16日,太平軍從被清政府廣西提督向榮與廣州副都統烏蘭泰由北南兩路包圍的永安城(今廣西蒙山縣城)冒險突圍,並在昭平設伏殲滅追擊的清軍四千餘人,乘勝由小路直趨桂林。繼而在全州城北十餘裏的蓑衣渡遇清知州江忠源預先率部伏擊,損失慘重;南王馮雲山陣亡。然後太平軍改變原定沿湘江水路進攻計劃,由陸路攻入湘南。4月25日攻克道州,隨即以道州為大本營,分兵掠地,相繼攻占附近江華、永明等縣,7月初三日攻克湘南重鎮郴州。太平軍在攻占道州、郴州等地之後,進行了一段時間的休整,借以宣傳革命,發動群眾,擴充力量。約有5萬餘人加入太平軍。其中包括許多經過戰鬥鍛煉的天地會會眾,也有不少道州、郴州一帶的挖煤工人。由他們組成的“土營”,擅挖地道,在以後一些攻堅戰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天心閣下的太平軍將士塑像:
 
 
       夏,西王蕭朝貴(壯族)統帥前鋒,節節勝利,連克桂陽、安仁、攸縣、醴陵。7月又率兵2千,從郴州出發,北上進攻長沙。
 
1930年代的天心閣(採自網上)
 

8月,蕭朝貴率部強攻湖南長沙附近的石馬鋪 ,連破清軍營盤多座;乘勝挺進七、八裏,殺死清將數十人,清兵2000餘人,繳獲彈藥4000餘擔。其時長沙守軍隻有8千,如太平軍主力繼至,破城有望。但由於洪秀全等因道、郴之勝而輕敵,未能及時支援,使肖朝貴兵力單薄,攻城隻限於南城一隅,不能致敵死命。
 
天心閣被列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心閣地處古代長沙城南,占據全城最高位置,登高縱目,一覽無遺,且其地勢險峻,居高扼守,可製控全城。這樣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賦予了天心閣重大的軍事地位。每當長沙遇到外敵來犯,它便成為一個重要的軍事要塞,自然地充當起了瞭望哨、信號台、前線指揮部和戰鬥營壘,自明清以來,此地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加上天心閣下的古城牆始建於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為長沙王吳芮所築,距今有2200多年的曆史。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長沙守禦指揮使邱廣修複加固,共設九座城門,大大增強了長沙城池的防禦能力。明末,張獻忠率大西軍攻入長沙,天心閣城牆遭到破壞。清代,這裏湖南的防守要區和軍事禁地,有兵勇駐守,百姓不能入內。曆史上的有名亭台樓閣,大多以文人墨客的詩賦而聞名。唯有天心閣是以軍事要地著稱的,猶如雄關。
 
天心閣入門:
 
 
天心閣上陳列的大炮:
 

       9月12日,蕭朝貴冒著戰火,親臨前線督戰殺敵;不幸被清軍發炮擊中胸部,回營後傷勢太重,不治犧牲,時年約31歲。洪秀全得到消息,方率軍抵達長沙城下增援,此時長沙城防清軍已達數萬,對太平軍的進攻拚死抵抗。洪秀全、楊秀清等乃調整作戰部署,派石達開率部渡湘水西進。10月19日夜,太平軍主力撤長沙之圍。
 
天心閣及西副閣:
 
 
     馮雲山和蕭朝貴的陣亡對太平天國是致命的打擊,特別是馮雲山之死。從此高層缺乏對洪、楊的製衡,以致兩人的矛盾不斷升級,血腥內鬥造成革命失敗的重要因素。
 
從天心閣俯視長沙市區:
 
 
      
(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