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戰場遊記】之77:第三次長沙會戰(上)
第一次長沙會戰紀念碑:
第三次長沙會戰是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戰績最輝煌的戰役之一。在這以前,1939年9-10月進行的第一次長沙會戰和1941年9-10月進行的第二次長沙會戰,中方宣傳均打敗日軍,殲敵多少多少(如上圖所示)。但實際上中方損失極其慘重、殲敵卻很少,俘虜更沒有。尤其是第二次長沙會戰,日軍攻占長沙並占領4天,甚至一度占領株洲。雖然最後撤出,但後退從容、秩序井然,是因為兵力不足和形勢不利的主動撤退。這兩次會戰中方確實也達到阻止日軍向西南縱深長驅直入的趨勢,從而堅定了全國軍民抗戰到底的決心,挫敗了日寇迫使我方屈服的企圖,在戰略上可以稱為勝利,但代價非常高昂,而且這一勝利是陳誠奉蔣介石命令指揮第六戰區第8軍和第94軍等15個師乘日11軍主力南下之際以絕對優勢兵力攻擊湖北荊州、宜昌,“圍魏救趙”的協助下得來的。蔣介石對第九戰區的表現非常不滿,在戰後總結的第三次南嶽軍事會議嚴厲批評司令薛嶽,並且撤掉李玉堂第10軍軍長職務。
第73軍抗戰烈士紀念碑:
第4軍抗戰烈士紀念碑:
在這以前,中國基本上隻能靠自己的力量與入侵日寇拚死鬥爭。但兩個月後的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開始,中國的境遇開始好轉。日軍不得不將其本來就捉襟見肘的兵力轉移到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漫長戰線上。駐紮廣州的日軍南下攻打英軍守衛的香港。為牽製中方第九戰區不向南方增援,日軍華中戰區主動發起第三次長沙會戰,阿南惟幾司令統率第11軍3個師團和2個旅團約12萬人,在海、空軍支援下從12月24日開始由嶽陽向長沙進犯。中方第九戰區司令薛嶽率10個軍30萬人迎戰。
日軍第11軍司令阿南惟幾(本文的黑白照片均采自網絡):
中方第九戰區司令薛嶽:
日軍這一次基本上仍沿用上一次的進攻路線,沿粵漢鐵路兩側從北向南前進。這一條路線沿途要跨越新牆河、汨羅江、撈刀河和瀏陽河。而薛嶽仍然沿用他自創的“天爐戰法”,但加以完善。即是:利用日軍必須跨越的這幾條大河之間逐次布置防線,節節抵抗。一旦某條防線被突破,從防線撤退下來的該守軍部隊並不(如二次長沙會戰那樣)向後撤而是撤向兩翼,以長沙城為餌,誘使日軍向這個“爐底”鑽。他征得蔣介石同意,起用之前第二次長沙會戰期間因作戰不利而戴罪留任的李玉堂率領其所部第十軍為核心力量守衛長沙城,把日軍牽製在爐底。同時,第九戰區在長沙城西的湘江對岸嶽麓山製高點布置炮兵部隊支援城內守軍,並動員湘北民眾破壞日軍在戰區的交通線,以之前撤往兩翼的部隊切斷日軍補給,待日軍攻勢受挫補給斷絕而被迫撤退之時再將之前外圍後撤至兩翼的部隊會同其他生力軍共同從東、西、北等各個方向合圍殲滅日軍,殲敵地點預定在地形崎嶇沒有大道的撈刀河與瀏陽河之間。薛嶽的這一部署與上次會戰基本相同,但由於國際環境完全不同了,有了美、英、蘇作為盟軍,中國軍隊官兵上下充滿必勝的信心,士氣高昂。
第三次長沙會戰態勢:
薛嶽”天爐戰法“示意圖:
阿南惟幾仍然沿用老套路進攻。看來他沒有意識到上一次順利進占長沙一個重要原因是日軍僥幸破譯中國軍隊布防和調動的電報,更沒有意識到這一次中、日雙方的士氣已經逆轉。日軍休整時間不到兩個月,後勤補給困難,加上時值冬天,風雪交加,湘北水網地區氣溫驟降、道路泥濘不堪。何況香港英軍已於12月25日投降,本不必再攻打長沙。然而他仍信心滿滿孤軍深入,想長期占領這個戰略要地,給中國軍隊致命的打擊,顯示大日本皇軍的威風。
中方參戰序列:
12月24日下午日軍第6師團與第40師團開始自新牆河渡河,且利用夜襲與炮擊輾壓守軍防線。第3師團與澤支隊則在25日早上發起攻擊。24日傍晚恰逢寒潮過境,湖南經曆少見的低溫和大雪,氣溫從12攝氏度下降至攝氏零下5度,氣溫遽降不隻造成進軍困難,也讓日軍架橋與渡河都因此延遲;經過2天1夜激戰後,防守新牆河的國軍第20軍和第58軍遭日軍采燃燒彈破壞防禦工事,以致傷亡過半。發動攻勢的第三天(12月27日)下午,新牆河國軍防線基本瓦解,日軍則繼續南下朝汨羅江防線推進,而守新牆河的國軍則按照預定轉移至汨羅江二線陣地和兩側山區轉移。12月26日,先行挺進的第6師團已經開始準備向其前進道路上的第二條河流—汨羅江進行渡江作業。27日,第三師團也開到汨羅江;此時國軍防守汨羅江的是第37軍、99軍和從新牆河撤下的58軍,而第20軍則東撤到平江和平江以北山區地帶布防,中國軍隊的防線呈現“倒八字”陣型。日軍將攻擊重點放在長樂街方向以求盡快推進,依靠強大的炮火優勢和空軍支援不到3日即突破了汨羅江陣地。12月29日,日軍第40師團完成橫渡汨羅江之作業;然而12月30日晚上,40師團所轄的後勤部隊-輜重第40聯隊遭到國軍夜襲,聯隊長森川敬宇中校戰死。這個本來不算起眼的損失讓40師團前線部隊在後勤上陷入險境,也為會戰後期40師團提早撤退埋下伏筆。
國軍第四軍抗戰忠烈祠:
長沙市民戰前由湘江撤退:
由於汨羅江大部地區以南原本就是田野,外加雨雪天氣導致道路泥濘不堪,而湘北地區的百姓又早就把可以通行的大路大為破壞,導致日軍渡過汨羅江後諸如坦克和重炮等機械化裝備不僅很難推進反而成為累贅。未遇強力抵抗的日軍步兵在缺乏重裝備的條件下迅速接近長沙城。隔江對岸的嶽麓山是俯瞰長沙全城的製高點,原有的城牆早已拆除。日軍為盡快攻下長沙城,並沒有采用逆湘江而上先占嶽麓山製高點的進攻路線,而是把湘江東岸作為攻擊重點方向由正麵進攻。守長沙的是第十軍,此戰對於李玉堂和第十軍而言都是“哀兵之戰”,李玉堂也立誓守住長沙以洗刷上次戰敗之恥,第十軍的官兵也士氣高漲喊出了“守住長沙,要回軍長”的口號。第十軍部隊和長沙居民協力在長沙城內布置了周密的防禦體係,在城郊,守軍工事采用地堡式,依托西麵的湘江,對其餘各個方向呈半圓形,外圍工事逐層向城市核心構築,且逐層加大密度和強度。在長沙城內幾乎所有主要道路設置鐵絲網和地堡,較大體積的建築物都布置有火力點。為防止日軍從湘江水路迂回,第十軍把長沙南北兩側湘江水域都用水雷進行封鎖。在湘江對岸嶽麓山國軍布置炮兵對城內守軍進行火炮支援。第九戰區炮兵指揮官王若卿、炮兵第2團第2營營長董浩等人積極備戰,事先對長沙周圍進行了測地,特別是將長沙近郊及城內可資為標誌的建築物,詳細地加以測量,製成了2萬5千分之一的標點圖,使戰鬥展開後,炮兵能根據步兵請求,提供火力支撐,後來的事實證明,此舉對步炮協同,誓守長沙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這一次會戰,國軍的炮火遠遠超過日軍,也是戰役勝利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嶽麓山國軍陣地的重型榴彈炮 :
從嶽麓山下眺,遠處為長沙城;中景是湘江和江心狹長的橘子洲: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