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75)
2018 (91)
2021 (49)
古戰場遊記之五十四:安順場、石達開、紅軍(下)
安順場紀念館前廣場的紅軍戰士碑像:
比一團到達安順場還要早一天,23日五團在左權、劉亞樓的率領下到了大樹堡渡口。他們一路進軍十分順利。在過小相嶺時和川軍有一場小接觸,然後整個越西縣城的守軍就都逃得無影無蹤。雖說屬於佯動,朱德給他們的任務仍有查明對岸"富林敵情"和報告"渡河及架橋可能條件"。這是摟草打兔子的買賣。假如真能在大樹堡過河,那是再好不過的了。五團大張旗鼓地砍毛竹,拆木料,架浮橋,轟轟烈烈。對岸的守軍不知道紅軍來了多少人馬,草木皆兵,嚴陣以待。劉文輝、楊森、蔣介石好幾天也弄不清紅軍到底會在哪裏渡河,賴炳權就更不知道。這為一團24日夜裏攻取安順場及25日強渡大渡河提供了有力的幫助。軍委安排五團要作疑兵等到28日才撤離大樹堡,所以他們後來完成任務後奔向瀘定橋過河的路途最遠,時間也特緊。
安順場紀念館大門:
營長孫繼先帶領一團一營在24日夜裏10點鍾冒著大雨悄悄摸進安順場。哨所裏的川軍正在興衝衝地唱戲曲、賭錢,聽到槍聲亂作一團。賴炳權翻牆逃跑,把腳扭傷了。他的衛兵背起他跑到山上的彝民家躲了起來(解放後肅反中被槍斃了)。一營沒費多少勁就占領了全場,並且找到了賴炳權留下的那條救命船。傾盆大雨和河水的咆哮掩蓋了槍聲,對岸的韓槐階竟然不知道紅軍已經占領了安順場。
劉、聶指揮部:
和船同樣重要的是船工。肖華的宣傳隊連夜挨家挨戶拍門,一共請來了77位。這些村民對官兵一向敬而遠之,隻好戰戰兢兢地前來"開會"。可今天的這些老總特別禮貌、客氣,虛心請教和誠懇求助。夜裏絕對不能渡河?行,那就天亮了咱一起幹!好酒好肉款待,每天5頓飯;有癮的還供煙土;白花花的袁世凱堆在桌子上,每人一疊。甚至受傷或光榮了的醫療費和撫恤金數目,都談好了的。說到這個份上,誰也不好拒絕。
拙作《古戰場遊記之四十八:我的外祖父為什麽要向危難中的南昌起義軍和周恩來伸出援手?》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6881/201710/27001.html 在文學城登錄後,有一條跟貼分析得特別到位:"為什麽?很簡單,外祖父是醫生,起義軍正好在他的醫院地盤上,救死扶傷,醫德之一。要是醫院地盤還正好在敵人一方,難道外祖父作為醫生,就不伸援手嗎? 如此,估計小百臉又會有另種說法了。 再說得難聽些: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醫生有醫院和人手並拒絕收治傷員,死啦死啦地有!" 這些船工們是否也有這種心態,我就不敢妄下結論了。
1980年代仍健在的5位當年船工:
天終於放亮,雨也晴了。一營二連列隊宣誓,等待連長熊尚林挑選突擊隊員。連他自己共17人:
小小的渡船安排8位船工,9位突擊隊員。第一船由熊尚林帶隊。劃到對岸後(要被激流衝到下遊二裏多遠),突擊隊員登岸。渡船由船工劃回。戰士們將船推、拉到原渡口,再上第二船:營長孫繼先帶剩下8位突擊隊員。第三船開動時,突擊隊已占領對岸懸崖陣地,這船帶隊的是團長楊得誌。他急著要到對岸找到盡量多的渡船。
小船出發處(楊得誌題):
大渡河不寬,大約100米,還不到金沙江的四份之一。但水流比金沙江湍急得多。70年代我才20多歲,體力水性都不錯,又還沒結婚,愛冒險愛刺激,金沙江就橫渡過多次。但到了安順場河灘,連水都不敢下:那不是玩的地方。今天的大渡河光幹流已建了20來座水電站,像條水樓梯了。水流和當年當然不能比。
我拍了一段視屏,但上不去,不知咋的,可能我的水平太低。連接是:
看的到的大俠請教我怎麽弄,先謝了。
由於建了很多水電站,幹流河水(遠處)很清。但近處的鬆林河水就相當渾濁。這兩條河在渡口附近匯合:
河對岸是懸崖:
其實紅軍當時火力比對岸的川軍強大得多,而且小船在水上飄得很快,難以被準確打中(兩船強渡行動中沒有戰士或船工受重傷或光榮)。敵軍的優勢在於他們占據了懸崖居高臨下的有利陣地。劉伯承把全團的火器都用上了,還讓神炮手趙章成接連不斷地朝川軍陣地轟。第一船靠岸後,9個突擊隊員迅速向懸崖下的火力死角奔去,等到第二船到達後,18個人一齊沿著台階向上衝鋒,占領了北岸的阻擊陣地。
河灘上遍布漂亮的石頭,好多遊客在撿:
我們也撿了些小的:
紅軍,沒有成為第二個石達開。